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

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

但作爲士紳,自己的利益受損,說的時候就不能只說自己。像宋朝那樣傻呵呵地說實話,與士大夫治天下之類,這就有些過於狂妄了。

只說自己,那是小人言利。

若說百姓,那是爲民請命。

而且有一說一,確確實實對小農階層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工商業發展的本質,就是奔着把小農逼破產、逼着小農去當僱工或者去南洋使勁兒的。

除了物質上的利益受損之外,還有精神層面的損失。

上一次的先賢祠事件,在高層看,是保守派對支持工商的改革派的一次前哨戰。

在底層看,也涉及到一個移風易俗的問題。

之前的風俗,是看這個人的出身,以便確定是否獲得尊重。

而現在,松江府有些向錢看了。有錢就是太爺、老闆;沒錢哪怕有些文化,也就是個窮酸。

雖然這個問題也不是第一天出現了,但是之前沒有這麼嚴重。

而且作爲一個封建王朝,是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的,商人能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布料,那都是有規定的。

可這種規定,從明末就已經被逐漸打破了。穿啥,雖然有法律規定,但實際上管的很鬆。當然像是龍袍啊、九間庭的房子、朱門銅獸之類的東西,那還是底線,一般也沒有敢動這個的。

如今這個問題變得越發嚴重,這些士紳階層們在精神層面上也受到了損害,最終由上面的保守派支持、下面的人自發搞出了鄉賢祠案。

這些問題的本質,還是經濟問題。禮法,按照日本儒生的說法,也就是用行政手段來反經濟基礎。

劉鈺也不敢真的搞什麼永佃、減租減息,這也註定了劉鈺在言語上,是不可能辯贏這些士紳的。

松江府小農生活艱難的本質,到底是因爲米價降低?還是因爲土地兼併?

哪個是本?那個是末?

這一點,其實在場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

劉鈺也知道自己只能嚇唬嚇唬他們,也不敢真的那麼幹。

這老士紳講了一大通看似非常有道理的道理,劉鈺假裝思索了片刻後,決定用一套認不清矛盾本質的話術,來試試這些鄉紳們到底還沒有“跟上新時代”的可能。

問題的本質,是土地兼併、地租過高。

劉鈺避開這個本質的問題,卻道:“老人家說的也有道理。這小農苦困的根源,終究還是人多地少。我看即便停了外來的糧食進口,這小農的生活也難好轉。”

“即便今日好轉,日後生了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地不加增,日後的苦困也是難免的。”

“剛纔我所說的永佃、均田之事,似確實有些考慮不周了。”

見劉鈺居然能主動說他自己考慮不周,這些士紳們驚訝之餘,也連忙順杆而上道:“鯨侯日理萬機,一時考慮不周也屬正常。的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便是今日均田,明日再均,日後這土地終是不夠用的。此事,實不能治本。”

劉鈺笑道:“諸位既都有仁愛之心,又多爲社稷長久考慮。我倒是有個辦法,你們聽聽如何?”

“如今朝廷已下南洋,這南洋荒地甚多。不說南洋,便是臺灣,也有諸多土地上代開墾。臺灣之外,還有東北、蝦夷等地。”

“你們雖是士紳,多有土地。但你們又非基督徒,妻妾也必多,子孫興盛。固然耕讀傳家久遠,但也不可不考慮日後基業事。”

“不若這樣,你們出錢、佃農出力,竟去南洋、臺灣等地墾荒種植如何?”

“墾百畝田,出力者取半,你們出資者亦取半。日後留於子孫,亦是產業。”

“待開墾之後,或回鄉招徂佃農、活在閩粵等地招募鄉民租種。這難道不好嗎?”

“如此一來,你們的產業既多,也不用擔心子孫興盛而至家產愈分愈薄;又可使得大量‘多餘’的人口有業可依,也是爲社稷久遠出了力。”

“若是以往,覺得萬里之遙,實在太遠。但如今,海運興盛,去臺灣、下南洋,都在月內。”

“我看,我們各退一步,如何?”

“本官不在松江府試行永佃減租減息三十年贖買之政;你們也不要再論什麼米價之事。”

資本本身是無善惡的,這些士紳手裡的銀子若能動起來,也是資本。只要用對的地方,肯定是對大順有好處的。

劉鈺也是在給這些士紳一些機會。

如果不能跟上新時代,那他只能想辦法讓這些人被淘汰。

如果能跟上新時代,那他倒是可以寬容一些,多給他們一些出路。

松江府做大買賣的商人,看不上去臺灣墾殖種地這樣的事。或許他們有可能去搞點種植園什麼的,但是去那墾殖繼續收租子,那就沒什麼動力了。

墾殖也需要付出資本,耕牛種子、水利、抵抗天災等等。

依靠朝廷組織無地百姓,既不效率,朝廷也根本沒那麼多的錢。

如果能讓這些士紳們把資本組織起來,或者投入資本,這也確實可以緩解很多矛盾,也能夠充實南洋的人口。

如果連工商業最爲發達的松江府的士紳,都對此感到不安、緊張、恐懼或者本能的拒絕,那這些人也就只能在將來全都幹掉了。

士紳們也沒想到劉鈺會給出這麼一個“折中”的辦法,實在是出乎他們所料。

一時間衆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傻眼了。

劉鈺用的是要開窗、先要拆屋的辦法。先說要減租減息三十年贖買,然後退了一步,說了這麼樣的辦法。

可這些人本能地對遙遠地方的事情充滿了恐懼。

就算自己不去,派管家去管理,或者讓兒子去,這聽起來也實在是有些遙遠。

他們並不知道,在劉鈺認爲“進步”的未來裡,沒有他們這些坐在家裡收租放貸的士紳的位置。

不是說要把他們全殺掉。

而是要麼將這些收租放貸的錢,化爲資本,投資在對未來有益的事業上。

要麼,他們就只能是在面臨兩難選擇時,被拋棄的一羣人。

他給出的辦法,只是建議,又不是強迫。

而且說得既委婉、又清楚。

你們不要動輒拿着小民做一番爲民請命的樣子,我知道你們的利益受損了。所以給一個能讓你們賺取利益的方向,去開拓外面的世界。

雖未明說,可在場的人聽明白了。

許久,老士紳道:“鯨侯給出的辦法,竟是要讓小民背井離鄉,去那炎苦多瘴之地?”

“我等只盼耕讀傳家,並不想發財取利。縱南洋土地萬里,與我等何干?既不眼熱,鯨侯又何必拿這土地傳家爲誘?”

“這堯之都、禹之壤,難道鯨侯以爲就真的沒有一個半個,真心爲民請命的人?”

“鯨侯與那些重利輕義的商賈接觸的多了,竟是將我們這些人也與他們等同視之。”

“鯨侯真當我們是爲了自己的租利而來嗎?我們是覺得,朝廷這麼走下去,是走錯了。本末倒置,將來是要出大事的。”

“鯨侯久居高位,何不去鄉間走走?何不到處看看?去看看百姓所期所盼、去看看這松江府小民真正困苦?去問問他們這松江府工商業發展給他們帶來的痛處?”

劉鈺聞言,大笑道:“昔日我於文登州,也走過看過。小民所求之事,我看還是減租減息、永佃贖買。正是看過,我給的第一個解決辦法,纔是要減租減息啊。你們又不同意,我這不只好給第二個辦法了嗎?”

“罷了,此事你們再考慮考慮,我也再考慮考慮。將來到底如何,過幾日你們再來,如何?”

“所謂,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亦或許,這松江府與文登州,大不相同。我也正好去看看、見見,方知百姓疾苦。”

說完,舉茶,送客。

這些士紳雖聽過劉鈺的一些行事風格,但終究沒在文登州住過。以爲他既剩餘鐘鳴鼎食之家,如何知道民間到底如何?

眼見劉鈺說過幾日再來,想着劉鈺說的減租減息永佃贖買的辦法,一個個心裡惴惴不安。

可終究劉鈺官位太高,縱然他們都有功名,可人家真的送客了,他們也沒辦法,只得一個個退走出去。

待他們一走,松江府尹笑道:“鯨侯這是早有移民墾殖的心思了?人頭稅攤入地畝稅,這稅銀與人頭無關了。人走了,土地卻帶不走,稅銀不變。又少了許多饑民的麻煩事。”

“只是,他們也未必肯出錢墾殖。若真能出錢墾殖,倒是好事了。屆時便如那老太太兩個兒子的故事:大兒賣傘,晴天則憂;小兒曬鹽,雨天則慮。亦或者,大兒賣傘,雨天則喜;小兒曬鹽,晴天則樂。”

“彼時,南洋米繼續免稅,他們樂南洋的產業;南洋米若加稅,他們樂松江府的產業。”

劉鈺搖頭失笑道:“哪有這麼容易呢?我的態度,就是保松江府的工商業,不保松江府的小農士紳。二者既不能兩全,便取其一。這當然也是陛下的態度。如今松江府的農稅多少?其餘工商海運貿易印花等稅多少?你是清楚的。”

“我這麼說,日後真要做,還是要靠你們。或是說服,或用手段,總歸若能讓他們出資墾殖,就是好事。”

松江府尹點頭稱是,心道陛下既讓自己來做這松江府尹,所爲的,當然還是錢稅。

如今人頭稅也攤入了土地稅裡,我這松江府尹,巴不得松江府的“多餘”人口都去南洋呢。小農最是容易鬧事,也最容易起事,之前還要考慮人頭稅事,如今若能給他們趕走,那就最好了。

但要說讓這些鄉紳出錢墾殖南洋,鯨侯想的也未免太理想了。實非三五年之內能移風易俗之事。

正琢磨着,劉鈺又道:“既是那士紳說要去看看民間疾苦,正好,隨我一同走走。民間的事,我也知道,你也不必擔心看到什麼不該看的。我倒要去看看,這松江府的工商業發展,到底對哪些百姓有利、哪些百姓有弊。利幾分、弊幾何。你不用擔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又不是來巡按蘇浙的。”

松江府尹笑道:“鯨侯要看便看。弊端諸多,我正欲請教鯨侯。何必諱疾?”

心裡卻想,這話倒是真的,你這都能想出來把小農逼無活路去南洋的辦法,別人眼裡的弊端壞事,我倒真不怕你看。

(本章完)

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239章 教改第794章 憧憬(下)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542章 惡毒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045章 平衡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572章 藍狗子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57章 開戰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204章 投名狀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1076章 爭功(一)第1042章 國運(下)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734章 咱們(上)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793章 憧憬(上)第809章 閹黨(下)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663章 推諉第45章 冰牆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15章 居高臨下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171章 萌芽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36章 綁定(下)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883章 無用功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