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

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

在發新股還是發債券這一點上,十七人董事會的決策,實際上是符合“先上車”的股東的羣體利益的。

誰要是當初先上了車,是那800萬兩白銀原始股的一部分,誰也不想增發新股。

於是現在問題就出來了。

大順下南洋了。

800萬兩的原始股,直接兌付,真不是兌付不起。

但是,12倍的債券呢?

這纔是真正要命的東西。

這纔是牽着王八吊着鱉的存在。

槓桿太大了。

這也是爲什麼劉鈺說,就算是荷蘭人提前知道大順要下南洋的消息,也無計可施的原因。

非要發債券,不增新股,怎麼能在南洋擴軍備戰?

反過來,要擴軍備戰,大順虎視眈眈,就算髮新股,有沒有人願意買?

明知道這錢可能打水漂,誰會爲公司接盤?

有這錢,買法國國債、買英國國債、買俄國國債不香嗎?

東印度公司要是一開始就發新股,增加資本,降低股息,損害原本股東的利益、爲公司長遠利益着想,也不至於在東南亞搞出諸多竭澤而漁、毫無遠見的手段。

可反過來,這麼搞,明顯違背了資本的逐利性,需要的不是一個對全體股民負責的董事會。

而是一個絕對集權的、說一不二的、無限權力的無限責任制的董事長,或者叫東印度公司國王。

這又和金融規則相悖。

而先行一步的金融規矩,又是荷蘭之前領先世界、當過超級大國的基石。

所以東印度公司面對南洋問題,根本無能爲力。這是體制原因。

這些爲了保護原始投資者利益而發行的東印度公司債券,纔是讓整個荷蘭金融動盪的原因。

真要是隻是區區那800萬兩白銀的股本資產,荷蘭最多疼一下。

可是12倍的債券,就讓整個荷蘭的金融市場,徹底崩了。

按照歷史進程,走到這一步,標準流程是:政府出面,解散東印度公司,接管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和所有資產,也承擔東印度公司的所有債券、債務。

可是,現在的荷蘭政府,哪有這個能力?

民衆已經爆發了諸多的不滿暴動,這時候再宣佈東印度公司收歸國有,全體荷蘭民衆爲東印度公司的債務買單、擦屁股?

別說現在還是鬆散的七省邦聯的荷蘭,就算是封建集權到頂點的大順,壓在頭上12倍的債券,大順皇帝都不敢接、戶政府尚書能當天就嚇得病了告退回家養老。

大順也還不起這幾千萬兩的債務,就算是分幾年還清,那也還不起。直觀來看,夠來一次廢漕改海和黃淮地區的簡單治理;夠打三四次準噶爾。

所以現在荷蘭的局面非常的詭異。

和當年劉鈺在荷蘭煽動、而威廉四世一點不主動的局面,極爲相似。

一方面,議會派一直希望趕走奧蘭治派,讓奧蘭治派下臺,徹底滾蛋。

另一方面,這時候民衆已經極度不滿,對奧蘭治家族徹底失望,但是議會派這時候也銷聲匿跡了,根本不站出來。

誰這時候站出來,誰就得承擔一切:趕走法國人、償還東印度公司的債券、穩定國內金融市場、穩定糧價、打擊投機商、取消包稅制。

幹不好,就完蛋。

在這個威廉四世準備跑路、根本不想再當什麼勞什子執政官的時候。

之前一直想要推翻奧蘭治派的議會派們,此時卻巴不得威廉四世這執政官一直當到死。

誰都不想在這個時候力挽狂瀾,誰也沒本事力挽狂瀾。

當然威廉四世也不傻,東印度公司也向海牙申請過,破產,由政府接盤,全面接管東印度公司。

但是,海牙政府根本不接這個盤。

這種情況下,把東印度公司逼到絕境、把荷蘭的金融市場徹底搞崩的大順的使節團,反倒成爲了荷蘭大商人階層的座上賓。

反正是有限責任制公司,破產清算,賠光拉倒,總不能讓大股東和董事會,掏自己的腰包,來還公司的債務吧?

公司破產了、或者荷蘭亡國了,日子還得過啊。資本還得逐利啊、還得找投資方向啊。

現在全世界都不消停,英法這幾個大國,誰贏誰輸還看不準,這時候買外國國債,萬一將來不還呢?

別的投資方向都差的一批,沒有什麼特別爆的利潤增長點。

買荷蘭自己的國債,荷蘭都這樣了,眼看完犢子了,買自己國家的國債,那不是傻嗎?

但是,這幾年忽然闖入歐洲世界的大順,讓荷蘭的許多金融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大順在歐洲金融資本的眼中,伴隨着下南洋的舉動,就像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星星,越發明亮、越發喜人。

大順又沒有香料癖,大皇帝估計也不是爲了收一大堆的香料堆在屋子裡看着爽,肯定要往外賣。

若是能夠拿下香料的歐洲銷售權,這不就是一個巨大利好的投資方向?

當然利潤肯定是沒法和原來的東印度公司相比,但肯定也比買國債要強。

於是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專門請了精通中國文化的公司職員,按照和大順官員打交道的方式,寫了拜帖請柬,希望大順外交使團的團長齊國公賞光。

等齊國公一來,這些商人們看到跟在齊國公後面的康不怠,一個個心裡都燃起了不少的希望。

當年劉鈺去俄國搞政變的時候,康不怠留在了阿姆斯特丹,沒少和這些人打交道。

按照東印度公司的判斷,劉鈺算是大順的幕後外相。

此人既是劉鈺的親信,可見大順這一次使節團的權力很大,完全可以談出許多有意義的成果。

齊國公這一次赴宴,也沒有擺出儀仗,因爲宴請他的又不是荷蘭官方,只是荷蘭的議會派和商人階層,他也只是以私人身份前來赴宴。

本身齊國公的使命之一,就是鼓動議會派趕走威廉四世,以新政府與法國達成和解,撕毀英荷共同防禦條約。

這些人都是將來要合作的人。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不能太早露出大順的底線,反倒叫人掌握了先機。

一番寒暄之後,荷蘭這邊主動提出了問題。

詢問一下大順對中荷戰爭的看法如何?

大順準備怎麼解決中荷戰爭?

大順對於歐洲的戰局,是否有參與的可能?

大順是否會資助法國,甚至在印度與英國開戰?

大順奪取東南亞之後,東南亞的香料怎麼採取怎樣的銷售模式?

按照大順那邊的規矩,吃飯的時候,直接問這麼直白的問題,其實挺不禮貌的。

不過齊國公今日來,就是來嚇唬嚇唬這些荷蘭商人階層的,他也不以爲意。

待翻譯將這些問題一一翻譯出來後,齊國公笑呵呵地道:“老夫此番來,是爲趁火打劫而來。”

好在通譯的文化水平不低,搜腸刮肚地把趁火打劫,用荷蘭人都能明白的典故翻譯了出來,只道:“從前有個漁夫在河裡張網捕魚,他把魚網橫欄在河道里,然後拿了一條縛着石塊的繩子,不停的拍擊河水,使泥沙泛起,河水渾濁,魚兒在慌亂中紛紛自投羅網,漁夫用這個方法捕得了好多魚。但住在附近的人指責漁夫說:我們飲水全靠這條河,你把水搞得這麼渾,叫我們到哪裡去找清水飲用呢?漁夫回答說:可是,我若不把水搞渾,那就非餓死不可了。”

“天朝就是那個把水攪渾的漁夫,現在歐洲的水已經被攪渾了,天朝是希望捕魚的。”

雖然距離趁火打劫的原意還差了不少,可這些荷蘭人也聽明白了,心道都說中國人儒雅謙和而又含蓄內斂,怎麼一旦涉及到利益,就如此直白?

這個伊索寓言的典故,用在這裡,確實還是挺合適的。

幾年前大順就在折騰自由貿易和勘合貿易,搞得荷蘭民衆激憤;如今早在四月份,就早早宣告了對東南亞的征服行動。

這確實就是把荷蘭的水攪渾了,使得荷蘭的商人階層沒得清水喝,大順卻藉機捉魚。

齊國公等着翻譯將他的話翻譯完,又道:“既要趁火打劫,那就不妨說明白些。”

“如今你們公司負債累累,正需要賠付。可現在,荷蘭政府又不接管公司、天朝拿下了南洋也沒人覺得東印度公司還有價值。錢,你們肯定是還不上了;你們的產業,想要賣,尋常人也不會買。”

“不過,天朝倒是對一些東西頗有興趣。”

“譬如你們公司的商船。現在貿易停滯,各國都在打仗,海上許多私掠船。這商船,日後或許值錢,但現在肯定是不值錢。天朝準備買一批你們的商船。”

“此外,錫蘭以東,包括印度的一些據點,那都是天朝的戰利品,這是不用花錢買的。但是,開普那地方,頗有些遠,天朝若出兵,還有些麻煩。朝中有人建議,直接拿點錢,把好望角買下來。”

“你看,這就叫趁火打劫。現在債主們急着催債、股東們希望公司資產儘快出售以兌付他們的股金;債主們雖說也可以接受資產抵債,但是,像開普殖民地之類的地方,他們也未必願意買。至於商船,現在要賣,就你們海上到處劫船的架勢,估麼着也沒人買。”

“正好低價。天朝如今正有錢。這些資產對你們來說,已不值錢;但對天朝而言,還是有投資價值的,正好一併買下。”

“趁火打劫,亦算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幫你們公司湊錢還賬。你們覺得如何?”

(本章完)

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641章 前科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704章 海戰(二)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572章 藍狗子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780章 抓與放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52章 入倭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64章 笑與悲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026章 割裂(四)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56章 埋伏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737章 機遇(下)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162章 備戰(一)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8章 魚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339章 取義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234章 打小抄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1169章 備戰(八)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440章 分歧(六)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73章 法理問題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99章 酒醉多言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508章 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