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牆頭草(中)

第723章 牆頭草(中)

這個邏輯,算是很多出海的華人中上層的標準邏輯:因爲底層華人的反抗,所以才導致我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和猜忌。

現實如此。

歷史上也是如此。

巴達維亞紅溪慘案後,很多僥倖逃生的華人富商,並不怨恨荷蘭人,而且主動爲荷蘭人開罪,認爲緣由都是因失業華人暴動引起的。甚至還有人覺得這只是總督的個人原因,“若荷蘭國主知曉,定不肯容”,但荷蘭總督固然有一定的責任,主要還是因爲那些底層華人暴動引發的。

不過,連富光說的倒也不全錯,至少在城中華人並不支持山裡的華人起義軍這句話,是絕對真實的。

因爲城中華人交得起人頭稅,靠的也是巴達維亞特殊的中轉港地位謀生的。

而且城中華人住在城中,知道荷蘭人的武力不可戰勝。加之若是那些窮鬼得了勢,只怕大部分做大買賣的、包稅的、放貸的、承包糖廠的、幫荷蘭人收香料的,都要被城外的那些人搶奪家產。

即便歷史上紅溪慘案發生後,荷蘭內部在給連富光安罪名、在內部找替罪羊防止影響對華貿易的時候,也在書面上承認這一點。

【即:他們(居住在城中的華人),比那些在城外的華人,更瞭解公司的實力,能夠做出比較正確的估計。】

【把我們(荷蘭人)趕走,在管理上進行改革,絕不會給他們的貿易和商業帶來好處。所以他們(城中的華人)不可能懷有和他們城外同胞一樣的、反對公司的想法。】

這種想法,也算正常。

稍微腦子清醒一點的,若是看的更遠一些,也覺得就算朝廷下南洋了,難道是啥好事嗎?

巴達維亞的中轉港地位一消失,巴達維亞作爲VOC首都的地位一消失,對首都的百姓來說,都是壞消息。

而且絕大部分的人的生意,都是和東印度公司聯絡的。不管是往中國販賣鴉片,還是當中間人在爪哇收購公司要的經濟作物,這都需要荷蘭人在這裡,才能繁榮。

現實是很真實的,沒有那些想象中美好的濾鏡。包括後世被人視作海外華人圖騰的蘭芳共和國,他們也是往大陸販鴉片的,1823年給荷蘭人交稅的時候,也是拿鴉片抵了一部分稅款的。當然照着一些邏輯,也可以認爲販鴉片給滿清韃子統治下的殖民地愚民,真是好漢!但怎麼看待這件事,就和事實無關了。

總歸事實就是城外的烏衫黨、糖廠奴工活不下去了,起義了,拿着菜刀竹棍攻下了荷蘭的一座兵營,最後撤到了中爪哇以鬥爭求生存,活了大部分;城裡的人歷史上被屠的時候,毫無反抗,基本都死了,不少屠殺的參與者都回憶說在城裡的華人很順從地聽公司的話,城外攻打的時候,他們閉門不出,直到被殺;而僥倖逃走的一些華人富商,也主動從華人身上找問題,並且認爲荷蘭國主要是知道一定不會放任這樣的事發生。

此時連富光的邏輯,就是這樣的:如果城外的華人暴動,因爲都是華人,所以城內的華人也可能受到牽連。真要是出了事,荷蘭人殺人了,這些人是要找你們這些糖廠暴動的人索命的。

這話要是說給一般人聽,可能一般人會覺得好有道理。

好像,真是這麼回事。

說不定,一些心善心軟的,還會自責。

但王五聽來,不禁大笑道:“扯犢子。瓦爾克尼爾連城外的糖廠奴工都不敢殺。他動一下試試?嚇死他。”

“你還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還你斡旋周全的,毬毛。明明是朝廷的炮艦來了趟巴達維亞,多給瓦爾克尼爾個蛋,他也不敢殺。”

他滿口都是髒話,說不出的粗俗,讓連富光有些不太適應。但想着此人既能孤身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做生意,也是個強人,至少有資格和自己平起平坐,便也不好露出不悅之色。

只道:“無論如何,憑你們那幾條破槍,難不成真的想要效那奮臂螳螂?你們可知這荷蘭國在哪?可知這荷蘭國多大?可知這荷蘭國多少軍艦甲兵?”

“你們不知,我且告訴你們。這荷蘭國,在大洋之西數萬裡之外,可不只是小小的巴達維亞。其國軍艦萬千,甲兵十萬,便是西洋強國見到,也都顫顫巍巍。當年藍旗國的船,就被荷蘭人扣了,只說懷疑海盜假扮的,卻又如何?還不是老老實實停船接受檢查?你只當那藍旗國是小國?這藍旗國也是與羅剎國打過幾次大仗的,只打的那羅剎國丟盔棄甲。”

“你們便是佔了井裡汶,又能如何?”

“說句難聽的,跟着荷蘭人,有肉吃,有生意可做。跟着你們呢?”

“如今你既到了我這,我胞弟也在這,我也不妨說句明話。你們啊,贏不了,那又何必呢?”

“你們也別說甚麼大話,便是北邊的朝廷,當年也說均田免糧,可得了天下,還不是納稅納糧?我們包稅的收稅,收人頭稅,難不成你們成了事,便不收稅了?”

“既不能不收稅,又不能做生意,也沒有艦船,海上貿易也做不成。你叫我們如何支持你們?如何與你們一條心?”

“我弟弟是失了心瘋了,聽什麼嶽武穆、文丞相、水滸好漢之類的評書聽多了,腦子壞了。你們這數千人裡,就沒有個腦子沒壞的,竟能識時務的?”

說到這,連富光又看了眼弟弟,再看看身前坐着的王五等人,一咬牙道:“不若你們歸降了總督,我從中斡旋,保你們無事。如何?”

他沒注意到自己剛剛說到“北邊的朝廷”那番話時,弟弟連捷光的臉抽搐了一下,也沒注意到弟弟連捷光的眼神裡閃出一絲驚恐。

連富光覺得自己還是最後一次嘗試救一救弟弟,若能歸降,憑自己甲必丹的身份,還有一些荷蘭的律師朋友,不說照管別人,弟弟總還能照顧周全。

只要不流放到南非的開普,但凡在南洋,不管是安汶、爪哇、蘇拉威西,自己這邊都有關係,都可保弟弟平安。但要是流放到開普,那就沒辦法了,那邊沒有認識人,不過自己的律師朋友應該會爭取到去安汶或者蘇拉威西的。

話音既落,屋子裡一片寂然,一時間竟無人接話。

他以爲王五等人是心動了。

可卻不知,此時屋子裡的人心思百怪,各有不同,卻偏偏沒有心動這個說法。

連捷光心道:哥啊哥,你都在說些什麼啊?朝廷的事,也是你敢非議的?還說什麼均田免糧這事,只盼着那位大人覺得你是無知,不要追罪。你本就是這巴達維亞的甲必丹,算起來亦是逆官,這等關頭居然還說這個?

王五身邊的人心想,他媽的這人腦子壞了,救不了了。鯨侯知了我們義軍要單打荷蘭撤走的軍隊,連夜派我們來,只覺得你是城中甲必丹,先鼓動華人起事,免得荷蘭人被圍絕望而大屠殺。要不是爲了城中這些華人,老子早一巴掌扇你臉上了,什麼東西,呸。

王五倒是比較淡然,他在連夜趕往巴達維亞之前,接受任務的時候,就抱怨過。

他覺得城裡的華人都是些牆頭草。

而那些雷珍蘭、甲必丹之類,他倒是也能理解,荷蘭人統治着南洋,那麼總得有人出面站在華人這邊與荷蘭人打交道。

但問題是他們還有一層身份,是包稅人。

這幾年王五多和英國人打交道,印度也曾去過、明古魯也曾跑過,還是有一些視野的。

巴達維亞繁榮的基礎,是巴達維亞的本地勢力,綁架荷蘭東印度公司,強行要求在巴達維亞中轉貨物。

之前一直阻礙對華直接貿易就不提了,連錫蘭的肉桂,都要在科倫坡或者賈夫納裝船,逆風先去巴達維亞,再在巴達維亞分裝,運回歐洲。

朝廷下了南洋,巴達維亞的地位必然是要下降的。且不說朝廷選定的南洋都護府在馬六甲,就說朝廷眼裡巴達維亞是個啥?憑啥將錫蘭的肉桂寶石等先運回巴達維亞?

加上朝廷日後若是繼續往歐洲賣茶葉、瓷器、絲綢,船隻直接過馬六甲就行,有必要繞個圈先來一趟巴達維亞嗎?

既如此,將來巴達維亞的華人覺得日子還不如荷蘭時候,只怕是心意難平。

日子不如荷蘭統治的時候,對一些人而言幾乎是必然的。失去了中轉港地位,不說別的,就說開小飯館的、開小旅館的、開妓院的、開賭場的、賣菜的,原來一年來一萬個人,現在一年來一千個,能不受影響嗎?

百姓會考慮那麼多嗎?只會覺得日子不如荷蘭統治的時候。

就算是這些心意難平的是少數,那麼朝廷是不是要做點什麼,來收巴達維亞華人之心?

最起碼,包稅制肯定是要廢除的吧?

朝廷基本上不怎麼用包稅制,而且朝廷其實相當不喜歡讓包稅商賺中間的差價——沒有包稅商是賠錢的,哪怕他們自己哭着喊着說自己根本不掙錢,反而貼補了大量的錢,那也不能信。

再者來說,還有很多人是糖廠的承包者。

歸義軍那些起義的奴工,當然恨紅毛鬼,可是對當年動輒拿“你沒有居留證,你不好好幹活我去就巴城那舉報你,讓你去荷蘭人那服苦役到死”這些話來壓華人奴工的人,要不要處置?

小兩千人的歸義軍,日後就算擴編到五千,錫蘭的華人不也是當年的奴工嗎?

這要是毫不處置,甚至繼續讓他們承包糖廠、做人上人,這些歸義軍怎麼看?

按王五所想,既然能抓到荷蘭俘虜,以他們做人質,不準荷蘭人屠殺就是,何必竟要讓甲必丹來獻這個投名狀,竟要反正立功?

真要是荷蘭人動了殺心,反倒是叫百姓知道荷蘭人的狠毒,似是好事。

便是日後因着朝廷不需要巴達維亞中轉,巴達維亞逐漸衰落,也叫百姓記得,天朝統治雖然巴城衰落了,可是至少沒有屠殺了啊。

不過劉鈺卻告訴他,人的記性沒有那麼久。哪怕真的殺過,最多二十年,仇恨也就基本忘光了,沒什麼用。

牆頭草,其實挺好的。

只要自己這邊的風足夠大,牆頭草就絕對不會折向另一邊。

如今在南洋,是東風壓倒西風,牆頭草還是可信的。

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平日裡也不需要人人都做勁草。

況且,南洋的事,天朝沒有早個三百年下南洋,也是有責任的。出海謀生,總得生活不是?

至於說爲什麼非要甲必丹等人反正立功,也是爲了堵住朝中一些人的嘴:他們認爲,去往南洋,自棄王化,久而久之,便淡忘了天朝,甚至勾結夷狄云云。

若這甲必丹、雷珍蘭能反正立功,倒是可以在朝中說:華自是華、夷自是夷,其辯,非海波可消、天塹可平。凡有華人處,只要天兵一到,百姓必贏糧景從……

也好叫朝廷安心鼓勵出洋。

再者嘛……

王五記得,劉鈺說了幾個字。

“秋後算賬。急什麼呢?”

(本章完)

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73章 法理問題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245章 垂釣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209章 變臉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93章 破題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1049章 坐莊(上)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077章 爭功(二)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674章 歸國第931章 覺醒(三)第45章 冰牆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717章 臀與腦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225章 開戰(四)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932章 覺醒(四)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838章 賭國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