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

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

劉鈺此時尚且還在陝西,更準確說,正在大順起家的舊地,天保府。

永昌元年,太祖皇帝長安建制,改延安府爲天保府、榆林縣爲天保縣、清澗縣爲天波府。

這延安府是大順起家的地方,一如明之鳳陽。加之該西安爲長安,日後又稱西京,之前又是對抗西北和穩固蒙古的重要地節點,比之明時鳳陽府還有不同,政治地位還是頗高的。

只不過,窮,還是窮。

正值仲春,天保府內,正在召集前往伊犁河谷墾荒的人。

雖天高路遠,但聽說水草肥美,去了之後數年免徵,朝廷又分牛馬口糧種子。這地方本窮,願意去的人還真不少。

既是大順的起家之地,多少也能沾點光,朝廷的政策也多有傾斜,如今每年都要招募一批前去墾荒常駐的人,別處還未必有這樣的“好事”。

從伊犁那邊騎馬回來的劉鈺,對於伊犁那邊的情況,還算是挺滿意的。幾座城已經築起,採取的是標準的武裝殖民的模式,中心城區是建立棱堡結構,在周邊墾殖種地。

當初劉鈺先斬後奏殺了一些宗教的領袖,又堅決反對招募纏回花回去伊犁墾荒,號稱寧可多花錢,也要保證當地的基本盤數量。

皇帝這幾年也有錢,自是明白此長治久安之法。要麼就是強制松花江畔的府兵、要麼就是招募西京周邊的農民,每年送去的人不多,但也是照着一年兩萬最有的數量往那邊送。

這幾年準噶爾部正在鬧天花,劉鈺準備回去後,在伊犁的築城區,先推廣割肉種牛痘法,儘可能保證存活率。

只要能把天花制住,往那邊移民的死亡率,可比下南洋低多了。

應該說,現在來看,大順在伊犁河谷地區,已經基本建立了有效的統治。

軍改之後,以青州軍爲核心底子的一批駐軍,可謂是兩千人就敢在那裡橫着走了。

自己當年打出來的威名,還能恐嚇一陣,漢軍餘威猶在,兩千人軍改後的正規軍的戰鬥力也相當可觀,短時間內不會有亂子。

移民是個漫長的過程,比往鯨海移民還要無趣。

鯨海還可以利用貿易、捕鯨、海豹海象油等方式,催動移民發展;往伊犁移民,就完全是屯田制,沒有任何民間資本的力量能幫上忙,那破地方,很快就會成爲全國糧價最低的地方,比松花江畔估計還要低。

這一次西行歸來,特意來到天保府,劉鈺倒還真不是爲了移民的事。

他來天保府,主要是去看一看延長的油田。

這地方自古就產石油,沈括就提過,而且命之以石油爲名。

《本草綱目》裡,也介紹過,言:石油氣味與雄硫同,故殺蟲治瘡,其性走竄,諸器皆滲。惟瓷器、玻璃不漏,故錢乙治小兒驚熱、膈實、嘔吐、痰涎,銀液丸中用,和水銀、輕粉、龍腦、蠍尾、白附於諸藥爲丸。不但取其化痰亦取其能通透經絡,走關竅也。

《元一統志》,甚至直接說:延長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

可見這地方的油層非常淺,以現在的技術手段,完全可以開採。畢竟巴蜀地區是有打井鹽的技術積累,鑽井不是問題。

而且前期石油的提煉,也很簡單。

汽油、柴油,這個時代都是垃圾。

此時真正有用的,還是提煉最簡單的煤油,以及爲即將到來的工業時代準備的潤滑油。

劉鈺認爲現在的大順,已經有了嘗試採油的基礎了。當然不可能像後世那麼先進,但土辦法也一樣可以採,爲日後積累技術儲備。技術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則,自從他當了鯨海節度使後,大順的捕鯨業、捕殺海豹海象業,飛速發展。

大量的鯨油,走入了城市,尤其是在京城,取代了一部分蠟燭,成爲上等的照明燃料。

而煤油和鯨油,如果只是作爲照明燃料用的話,完全可以市場填補替代。

有鯨油打下的基礎,以煤油取代,不成問題。

當然,如果沒有前期的鯨油基礎,沒有玻璃製造業的發展,沒有這些年新貨物的衝擊,也就沒有現在值得開採的條件。

現在有之前十餘年打下的市場基礎,可以確保只要投產就能賺錢,皇帝也會樂於開採。

二則,劉鈺估計蒸汽機已經差不多了,原理基本講通了、關鍵且關鍵的鏜牀也早搞出來了。蒸汽時代應該差不多要來了。

只要蒸汽時代一來,照明需求就會大量增加。

不爲別的,蒸汽機轉起來,又不能停,那就得需要照明才能實現十四小時或者十六小時工作制。

煤氣的技術含量略高,而且容易出事,真要是出了點什麼事,怕又會有人藉機生事,掀起反對的風波,當然最好還是延續傳統,用油燈。

基本不會賠錢、且有技術有市場的條件,這都達成了。

但更重要的目的,其實也不是爲了大順的天保府。這地方算是大順的核心地帶了,根本沒什麼可擔心的,劉鈺還是在爲西域和南洋的事佈局。

河西走廊也是有個油田的,就在嘉峪關附近的玉門油田,而且也是和延長縣的油田差不多,土辦法也不是不能開採,甚至只要蒸汽機到位,開採規模肯定是要提升的。

想要加強對西域的控制,除了這種屯田式的移民,也需要一個大型的初級工業城市,聚集足夠的人口,處在覈心走廊的核心位置,以確保將來出了什麼意外,可以保證拉出一支產業工人組成的軍隊。

同時也利用城市優勢,讓大順的西北野戰集團從西京,向西移動到嘉峪關附近,確保隨時可以穩定西域局勢。

工業化,是對抗那些分裂的勢力最好的辦法。

而西北地區搞工業化,短期來看,又實在是難。

沒有市場,交通不便,羊毛棉花紡織品,估計運到主要消費區,比從歐洲海運過來都貴。

如今看來,也只能是另闢蹊徑,搞一些長途運輸還能賺錢的東西。

最好是能在這裡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也未將來修鐵路打好基礎:只靠朝廷出錢,是修不起的;如果民間資本能夠募集一些,壓力會減輕很大,儘可能在東北、西北兩條線上,搞出鐵路,大順的北方邊疆就算是徹底穩定了,日後也能安心向南洋甚至印度方向擴張了。

有利可圖,才能吸引足夠的人。純粹的屯田式的移民,對大順來說,終究難度太大,組織力不足,而且着實缺乏民間資本的幫助,效率不是一般的低。

劉鈺也清楚,自己這一次回到京城後,就要準備下南洋的事了。

而且就目前來看,以及他的規劃,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不可能再關注西北、東北方向的問題。

這邊是否穩固,直接關係到大順下南洋、搶印度的效率。

所以要在返回京城之前,儘可能爲西北西域的未來,做一些佈置。

天保府的油田,只是爲將來河西走廊和西域油田做的前期準備,以驗證技術、培養一支工匠隊伍。

這支培養出的工匠隊伍,不只是爲了西域,也是爲了南洋。

不考慮石油的化工原料身份,也不考慮內燃機這些此時不可能的東西,買櫝還珠一般的只用石油來照明,依舊是一項有前景的產業。

南洋也有石油,而且婆羅洲的一些石油也方便開採。不上大油田,慢慢來積累技術,儘可能增加南洋的移民,這也是爲大順將來在南洋徹底站穩腳跟來考慮。

婆羅洲既然有金子,而且已經有華人移民在那開採,若是不遠的將來又能提煉煤油,作爲大順內部市場和海外市場的緊俏貨物,無疑可以快速將婆羅洲“改土歸流”。

這一點劉鈺想的很明白,爪哇的巴達維亞,對荷蘭意義重大。但對大順,那就是個雞肋。

他預想的南洋四軍鎮,也不是以爪哇爲核心的,真正的核心地還是可以連成一片的馬六甲、邦加島、婆羅洲。

南洋的香料貿易,劉鈺覺得前景不是很好。短期之內,肯定還是有賺頭的。但長久前,中美洲、南美洲的事,大順絕無可能有插手的能力。葡萄牙人都知道在南美種植東南亞的香料,伴隨着大順逐漸把手伸向歐洲,各國的進口替代計劃多半都會提上日程。

最好還是提前準備一些可替代的貿易品,尤其是爲民間資本準備一個投資方向。

現在的局勢很微妙,皇帝極有可能自己控制香料貿易,從而獲得鉅額的內帑收入。

這一點,幾乎已經是必然了。

而且劉鈺也必須哄着皇帝,纔有可能不在馬六甲關門,而是在海上繼續西進。

否則的話,皇帝覺得打下南洋,合着是爲商人打的?那心裡肯定會不爽。錢歸商人,皇帝覺得憑啥要打呢?

這時候,石油,或者說照明用的煤油,就成爲民間投資的重要增長點。也是南洋加速移民過程的重要支柱。

就如同在鯨海移民,很作政策是靠民間資本的,有利可圖,才能擴大移民數量和規模。

要改變“富人不想去、窮人去不了”的狀況,此時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富人有利可圖,一船一船地把閩、粵華人送去做工”。

若朝廷能夠完美主導,當然是最快的。但大順絕無這樣的組織力,這一點劉鈺很清醒,且不抱任何的幻想。

就如同他在離開南洋之前,和海軍那些人說的關於澳洲的問題一樣:澳洲的問題,要靠發現金礦來解決,而不是單純的水草肥美。找到金礦,水草肥美才有意義,否則短期之內根本不可能出移民成果。

也如同蝦夷地一樣,打開日本貿易,以當地捕魚業的利潤,吸引資本,才能完成快速的移民。

否則,始終都要面臨一個“富人不想去、窮人去不起”的情況。全都指望朝廷官方移民,就大順這令人感嘆的財政能力,是真的拿不起這錢。

時代變化太快,這不再是西周武裝殖民的時代,有四五百年的時間來完成。照這個技術發展的速度,恐怕距離民族主義甦醒,也就三五十年了。

大順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他也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儘可能提升移民的效率、改變人口結構。

而且鑑於大順極爲特殊的國情,即便蒸汽機搞出來了,大順的傳統優勢產業如紡織業,劉鈺暫時是不敢動的。

至少,在資本的力量和皇權稍微掰掰腕子之前,這些動起來就會天翻地覆的產業,劉鈺不敢動,也沒法動。

如此,也只能延續他之前的既定策略:新產業,和舊的傳統產業沒有競爭的新產業,來養肥資本,養出大批的工人。

在大順,資產者真想要成事,其實挺【簡單】的:只要能鎮壓小農經濟解體,造就的千萬人級別的大起義,能撐住一波明末大起義加太平天國規模的大起義、且鎮壓成功,那就算是合格了、能成事了。

這證明了,他們有取代封建皇權,成爲新的統治階級的能力了。連這個能力都沒有,哪有資格當統治階級。

資產者的發展和強大,必然會伴隨着一波小農傳統的反動衝擊。

只是現在看來,他們無論是能力、財力,都扛不起這個重任。是以還是要繼續養肥他們,他們不肥,怎麼能有數以百萬計的真正的掘墓人?

以此時的技術水平,又有傳統優勢產業不能動的框框,能挖掘的方向還真不算太多,只能是蚊子小也是肉,一點可以的新產業都不放過。

在天保府逗留了一個半月,親眼看到了那些自己流出來的石油,考察了一下當地的人口、交通等情況,心裡大致有數時,來自京城的快馬也終於趕到。

“鯨侯,陛下有令,命鯨侯速速回京,加急、加急。西北之事,可緩;別處事,當急。”

快馬傳的是皇帝口諭,只說別處事,但劉鈺知道肯定是南洋。

樞密院的參謀,應該會告訴皇帝:下南洋的時機,只能是冬天,十二月份起航,否則印度洋的風暴、南洋的颱風,都會叫人很難受。若是今年冬天不動手,就得再等一年了,多半皇帝已經是火急火燎了。

(本章完)

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278章 夷丁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574章 領導權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027章 割裂(五)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0章 找茬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38章 良家子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411章 出奇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0章 野心第641章 前科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441章 分歧(七)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849章 威望(下)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322章 五月第946章 旗手第552章 理想國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430章 權謀第499章 洗頭第1028章 割裂(六)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572章 藍狗子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735章 咱們(下)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681章 隱喻(下)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316章 結善緣第72章 參謀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422章 突入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231章 開戰(十)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402章 這還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