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

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

對華貿易當然有超額的利潤,這一點伊麗莎白女皇確信無疑。

但她確實沒想到,大順這邊的目的,竟然是爲了賺錢?

劉鈺這邊又倒了一大堆的苦水,尤其是“賺幾個辛苦錢”的苦水,更是倒的可以裝滿伏特加瓶子了。

不管是茶農還是絲工,忙來忙去,得到的利潤實在可憐,也就是賺個加工費,純粹的辛苦錢。

東印度公司,不影響大順的出口額。一口通商,也不影響大順的出口額。

但是,確實影響大順的總金銀進口量。

一包茶葉,茶農掙的那幾個子兒,和那些二道販子們比起來,差太遠了。

雖然劉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本質上也不是爲了單純賣茶賣瓷器的那三瓜倆棗,但這些苦水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最真實的、英俄沒有矛盾卻要製造矛盾的目的,他隱藏的很深,伊麗莎白這邊根本不可能猜出來。

因爲他繞了一個巨大的圈。

瑞典親法。

丹麥親英。

一旦伊麗莎白這邊決定立彼得三世爲太子,瑞典王儲就空出來了。

瑞典大使向劉鈺介紹了丹麥這邊的也有繼承權的情況,很顯然,丹麥肯定會尋找英國的支持。甚至很有可能與英國聯姻,從而獲得英國人的支持。

法國人現在覺得還有機會締結俄法同盟,丹麥人不可能去找法國人支持。

找英國人支持,圍繞着瑞典王儲繼承人選擇上,即便英國最終爲了拉俄,不會全力支持丹麥,但俄英之間的齟齬也就種下了。

更爲關鍵的一點,瑞典東印度公司,俄國人可能不清楚,但劉鈺再清楚不過裡面到底牽扯到多少對英國走私的貨。

瑞典那麼幾個鳥人,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權又明確規定貨不能售賣給瑞典國內,那每年買那麼多茶葉、瓷器,都賣給誰了?

俄國如果再插進來一腳,嚐到了走私的甜頭後,那可就真的放不下了。

窮的叮噹響,一旦看到了錢,那還不像蚊蟲見了血?

英俄之間本沒有矛盾,這就讓劉鈺心裡很不安。

既然沒有矛盾,那就無中生有幫着製造矛盾唄。

一個波羅的海,兩家東印度公司。

一家瑞典、一家丹麥。

現在瑞典這家,要被劉鈺搞成中、瑞、俄三國聯合公司,和丹麥的矛盾必然加深。

本身丹麥就是親英的,英國可能會爲了拉俄國,前期不會全力支持丹麥,以免激怒俄國。

但是,世界是變化的。

英俄之間,經濟互補,而且英俄之間有非常大的貿易額。

俄國這破地方,可想而知,紡織業確實不太行。

俄國的手工業也先天不足,人家西歐是中世紀行會就積攢了手工業人才,俄國這邊是人家行會快解體的時候才知道啥叫手工業。

但是,劉鈺是準備讓英俄之間的貿易,從互補互需,變成互相競爭的。

英國能提供的一些紡織品之類,大順也能提供。和俄國之間的陸路貿易,貿易額確實不足,畢竟要橫穿整個西伯利亞,只能運一些諸如茶、大黃之類的東西。

但是海運一旦發展起來,很多英國能往俄國運的貨,大順都能填上這個坑。

閉關鎖國,是坐在家裡等着別人找上門。

可主動前去貿易,那就需要“客戶就是上帝”,缺啥就打招呼。

紡織品、農具、瓷器、肥皂、蠟燭、香料、茶葉等等這些,大順都可以提供。

而玻璃,尤其是英國現在發達的玻璃工業,大順不可能把大順的玻璃運到俄國來賣,那玩意可比瓷器易碎的多。

所以,可以在俄國開辦一些不方便運輸的手工業工廠,將一些確定不可能運輸過來、或者說運費太高破損率太高沒有利潤的東西,直接在俄國辦廠。

玻璃、木器、傢俱、造紙,這些都可以在俄國辦廠。

最多幾年時間,英俄之間的貿易額就會岌岌可危,俄國甚至有主動向外出售接受了大順技術轉移的木器、傢俱、玻璃等商品的衝動。

這些東西,跨洋貿易根本就是賠錢貨。

而那些不賠錢的,中、瑞、俄三國貿易公司,全都能提供。

劉鈺說渴望俄國對波羅的海的霸權,這是真心話。因爲他沒辦法擠進丹麥的東印度公司,而霸權所圈定的勢力範圍,纔是穩定的市場。

俄國嚐到了貿易的甜頭、以及劉鈺故意噁心英俄關係的“技術轉移”——特別是英國擅長的一些手工業的技術轉移,這都將爲英俄之間製造出不可調和的矛盾。

沒有矛盾就製造矛盾,這就是大國外交的一種套路。

只有把手先伸過去,才能無中生有創造籌碼,這也是一樣的。

大順現在並沒有卵丸被英國或者荷蘭捏在手裡,這種無中生有製作矛盾,極爲適合大順的需求。

一旦矛盾積累的多了,英俄同盟已不可能的情況下,英國也只能拉攏丹麥了。

而中瑞俄三國的貿易公司,必然和丹麥產生矛盾。

到時候,大順可以打着“武裝中立貿易”的旗號,表示絕不主動開戰,只要中立貿易。

但是,丹麥要從大順這拿貨。

在市場端,大順表示要公平競爭。

在貨源地,大順則有一百種辦法讓丹麥感覺到不公平。

丹麥肯定受不了。

到時候,順道連丹麥的東印度公司一併解決,俄國、瑞典出兵,大順出點錢,直接要求丹麥解散東印度公司。

這樣,中瑞俄三方聯合的貿易公司,就拿到了中國貨物在波羅的海圈的全部份額。

不但不會影響大順手工業的出貨,而且還能增加了海運的利潤。

英國能給俄國的,也就是錢。

大順則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直接給俄國漁網。

至於歐洲誰稱霸,那都無所謂。

歐洲不管誰稱霸,必要養最強的陸軍,歐陸霸主只能是陸權強國,沒那麼多精力和金錢再去造船。

只要毀了英國,大順在歐洲的局面也就打開了。

合縱連橫唄。

可要是英國發育起來了,那就麻煩了,人家蹲在島上,肯定是使勁兒養海軍,大順在歐洲就會始終進不來。

這件事,短期之內,是爲了在瑞典王儲問題上,製造英俄齟齬;長期看,是讓英俄貿易從互補變成競爭,徹底製造出不可調和的矛盾。

不過,伊麗莎白是不可能想那麼遠的,她聽到的這些,都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大順要與俄國合作,拿到波羅的海貿易圈的對華貿易利潤。

說實在的,這些錢,放在大順的宮廷,可能都是一大筆錢,更何況窮的叮噹響的俄國。

而劉鈺的這番話,更讓伊麗莎白確定,大順準備對荷蘭動手了。

因爲……南洋的香料、蔗糖,也是一筆鉅額的收入,尤其是能夠獲得波羅的海貿易圈的市場之後。

這一切,似乎都變得極爲合理起來。

一直在伊麗莎白心頭的疑惑,彷彿在這一刻終於被解開了。

女皇心想,是的,中俄互不侵犯,意味着大順將要南下。

而中瑞俄三國貿易公司,則是爲了南下之後,將貨物運來售賣。

否則,那些貨物缺乏市場,無法售賣出去,佔領南洋並無意義。

這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鼓勵俄國西進的目的,劉鈺也解釋的很清楚了,讓俄國獲得波羅的海的霸權,控制市場。

因爲按照劉鈺的“時代變了”的邏輯,瑞典、丹麥的人口都不足以成爲波羅的海的霸主;而普魯士雖然有可能,但中普同盟意味着中國還要面對俄國的威脅。

反倒是現在與俄國合作,把寶都壓在俄國身上,既可以省去中俄對峙的軍費支出、又可以保證一個廣泛而寬大的波羅的海市場。

北歐、東歐、半個中歐的貿易圈,十分巨大。

每年對於絲綢、紡織品、瓷器、茶葉等特色貨物的需求量也足夠巨大。

她當然沒想到劉鈺要對付的是英國,但自己所理解的邏輯鏈已經非常清晰、明確,而且似乎無懈可擊了。

內心盤算了一下劉鈺建議的收益,內心已然是十分傾向於劉鈺的建議。

芬蘭這個破地方,又冷、人又少,只能是作爲彼得堡的緩衝,割走的話意義不大。

而以戰場上的勝利壓迫,可以從瑞典身上得到的東西,遠勝於割走芬蘭。

包括劉鈺建議的王儲人選、免除海峽通行稅、中瑞俄三國的貿易公司、以及將來西進時候拉瑞典入夥的可能。

這一切都在算計之中,而且確確實實對俄國有利。

同樣的,也因爲對大順有利,所以劉鈺說的這一切,也就非常可信了。

她可不會相信劉鈺是爲了履行對漢尼拔的承諾,來琢磨一場謀劃十餘年的政變。

“侯爵大人,您的提議,我會認真考慮。但這件事,我希望我們彼此能夠保密。包括我身邊的樞密院大臣,我也會守口如瓶。而您那邊,我也希望您能夠傳達我對中國大皇帝的致意,以及希望此事保密的消息。”

“至於您說的投資建廠的事,我希望能夠快一點落實。如果有必要,我可以撥給您一部分農奴,或者授予您租賃農奴的權力。將這些農奴,直接投入到您要興辦的玻璃廠或者造紙廠中。”

“或者,可以直接撥給您國有農民。”

對於大順這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想法,想要延續彼得政策的伊麗莎白是非常高興的。

彼得之前,俄國只有少的可憐的手工業。

彼得看的很清楚,俄國的地理、地形、基建、運輸條件,指望着“鼓勵工商業”發展來發展工商業,純粹幻想。

於是彼得的政策是“強制官辦”。

官辦之後,下放私營。即便官辦下放私營,仍舊很多人不願意接手,因爲有資格接手的都是些貴族、地主,他們就沒有辦工廠的傳統。

【我們的人民就像孩童一般,因爲孩童那樣的無知,所以他們不會主動去背字母表。必須是主人或者家長,強迫他們這樣做。】

這是彼得對俄國現狀的描述。

背字母表是好事,可以認字擺脫無知。但是孩子的天性不可能主動去背字母表,故而需要一個強人來充當“小爸爸”的角色,強迫他們去做一些“開化”的事。

(本章完)

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193章 皇帝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65章 報捷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64章 笑與悲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38章 良家子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152章 入倭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971章 割袍(上)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88章 對策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1012章 圈地第384章 逼迫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92章 欽定?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340章 宿命第199章 報捷第195章 過時了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574章 領導權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509章 回報率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34章 咱們(上)第552章 理想國第398章 主心骨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809章 閹黨(下)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973章 名與實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127章 必拿下第941章 自覺(三)第250章 欺瞞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