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搬出祖訓

第469章 搬出祖訓

如意算盤打得響,可也真的抓準了大順的死穴。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連貓狗虎豹都知道,做首領的,在有外敵入侵的時候要挺身而出,趕走外敵,何況於人?

既想在這個天下已經變大的時代,繼續當天朝,就得做好和天下之外的勢力全面衝突的心態準備。

捏着這個死穴,而且似乎“天下有變”是日本唯一的機會了,德川吉宗便做了兩手準備。

一邊和荷蘭人周旋,讓青木昆陽等儒生繼續學習荷蘭語,儘快編纂出來荷蘭語和日語的翻譯手冊,爲將來與荷蘭合作打下基礎,同時表達自己對荷蘭人的態度。

一邊又叫人翻出來新井白石書寫的《西洋紀聞》和《採覽異言》,準備大規模刊行,要做好將“技術”和“文化”切割的輿論改動。

新井白石全面否定西洋的道德、文化、宗教的同時,卻認可剝離了道德和文化屬性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技術。

日本人向來自視甚高,哪怕白江口水戰之後,唐朝的熊津都督府派人去日本的時候,日本內部也是稱天皇的。

之前是做“東西各自稱華”的打算,自己玩小朝貢體系,對“華夷之辯”向來很重視。早些年的《大寶令》上就明確說過,對內的詔書也以天皇爲號;在有“華夷之別”場合的時候,要自稱皇帝。

如今被真天朝一巴掌打過來,也算是徹底扔掉了“日出天子”的包袱和幻想,自己沒資格談華夷之辯了,也算是有了條件正視技術上的差距和西洋學問的優秀之處。

破窗效應之下,天皇都被俘了,還有什麼不能做改變的呢?

新井白石搞“否定道德文化道德、承認技藝”,和大順這邊搞“西學實學分野”,幾乎是腳前腳後。

只是日本這邊鎖國可比大順嚴重的多,而且荷蘭人一直試圖壟斷對日貿易而杜絕西洋諸國插手,至今國內連個真正懂荷蘭文書面寫作技巧的儒生都找不到。

而大順這邊之前一直沒有禁教,加之從開國之後就實行的邊緣人實學良家子制,使得看似腳前腳後在上層有了認知,但在基礎上的差距已經拉的太大。

大順可以隨便從良家子裡找出一堆學過幾何原本的年輕人,而徐光啓的書在日本因爲徐光啓是教徒的緣故,直到前幾年才解禁。

德川吉宗自是看不到大順這邊開國近百年積累下的厚積薄發。

只覺得學南蠻技術好像挺容易的,至少學火器也就是買槍買炮稍後仿造的問題。

但他對劉鈺有心理陰影,即便劉鈺大大方方地表示可以賣給幕府槍炮甚至戰列艦,德川吉宗卻相信必有後招。

他與荷蘭人說不能讓唐人壟斷,雖然是忽悠荷蘭人爲了釣出荷蘭人的貪婪,卻也是他的心裡話。

當幾天後大順第一艘實戰主力艦靠近大阪的時候,德川吉宗遠眺着巨大的艦身和高如樓房的炮倉甲板,更加堅定了自己引入“蘭學”、分野文化道德和技術的想法。

以日本的工匠,閉門造車,無論如何也造不出這樣的戰艦。當年能給伊達政宗造蓋倫的那羣工匠,早死光了。

他知道荷蘭人應該會有這樣的戰艦,卻還是故意叫人詢問了一下跟隨前來的荷蘭商館館長。

“唐國人的軍艦如此強大,是不可以戰勝的啊。荷蘭國有這樣強大的軍艦嗎?”

荷蘭商館館長心頭有些不屑,卻還是很恭敬地回道:“將軍殿下,六十年前,我國的七省號,就比這個更大、炮更多了。將軍要知道,六十年前,我們還在用火繩槍呢,而現在都已是燧石槍了。”

荷蘭商館館長想要悄悄給德川吉宗灌輸一種想法,外面的世界是變化的,六十年就可能天翻地覆。

而日本這六十年毫無變化,六十年前的武士如果現在復活,不管是當兵還是生活,都會發現孫子的生活不過是爺爺輩生活的重複。

德川吉宗又問道:“這樣的軍艦,日本是可以建造的嗎?”

荷蘭館長心中一喜,荷蘭人既不缺技術,也不缺人才,唯獨缺的是錢而已。各省各自爲政,現在連個聯合執政官都沒有,只要日本肯出錢,荷蘭人當然願意幫忙。

在大阪外海飄着的大順的軍艦,也讓荷蘭人感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

雖然現在還不確定大順將來的戰略方向是會向北還是向南,可若能扶植一個能夠牽制大順精力的國家,荷蘭人是很樂意的。畢竟當過短暫的世界強國,也搞了這麼多年殖民地政策了,這點眼界還是有的。

反正日本人出錢,而且荷蘭人印象裡日本有的是金銀。

“將軍殿下,既然中國人可以建造,貴國爲什麼不能建造呢?如果您有需要,東印度公司是樂於幫忙的。”

“荷蘭國支持日本國擁有自己的新式軍隊和戰艦,這是一個國家得以立足世界的基礎。”

這一次雖然沒幫日本,但之前的經驗告訴荷蘭人,幫日本好處極多。就像島原天主教起義,荷蘭人派了軍艦支持鎮壓,獲得了日後歐洲對日貿易的壟斷權地位,而這個地位,使得現金流極度緊張的巴達維亞可以勉強支撐。

至於大順那邊的態度,這邊的商館館長還沒有得到中荷談判的消息,他只能用自己敏銳的嗅覺來做出決定。

畢竟這種事不是花錢買東西、也不是花錢送禮,不須要東印度公司的審查和麻煩的報告審覈。

先談下來可能,日後幫還是不幫主動權在荷蘭這邊;而如果一開始就直接拒絕,將來就算想扶持日本也沒有了機會。

中日之間若能保持競爭和爭端,至少可以保證大順沒有餘力下南洋。南洋各地的華人數量,已經讓荷蘭人相當擔心了。

荷蘭人既然不想也沒膽量和大順開戰,也就只能選擇扶植一個牽制了,這符合荷蘭的利益:花最少的錢,達成戰略目的,對商業立國的荷蘭而言是一種既定思維方式。

荷蘭人盼着德川吉宗的回答,可德川吉宗只是問了這句話,得到回答之後,也沒有再繼續深問,而是望向了遠處。

大阪很多的百姓都涌到海邊,去看看那支前一陣把大阪嚇得人心惶惶的軍隊。相較於遙遠的海外,中華亦算是大阪百姓最熟悉的一個國家了,哪怕這個國傢什麼樣都是模糊的。

只是現在這種和日本商人和水軍完全不一樣的大船,讓大阪的百姓有些暈。

他們想象中的中國,應該和他們平日的生活差不多,但現在看到這支艦隊卻沒有產生任何一絲的熟悉感,反倒是粉碎了他們心中幻想出來的中華的模樣。

鎖過之後,大阪已經再也沒有出現過外國的船隻了。而第一次來到大阪的外國船隻,卻是這副彷彿人看猩猩一樣的異樣感,能知道那是船,卻實在沒想過船長這番模樣。

亂哄哄的人羣聚集着,遠處靠港的小船走下了一些穿着便服的工兵。他們沒有穿軍服、也沒有帶武器,該要的利益都要到手了,這時候沒必要節外生枝再去打臉。

海商們也在港口處查看,勘定將來開埠的地點,和租借地,以及勘定檢地石高日後按年給租金。

更遠處默默看着這一切的德川吉宗問了荷蘭人最後一個問題,與其說是問題,不如說是展示出的魚餌和誘惑。

“兵庫津開埠貿易,別處也開埠了。這幾處地點,唐人選的怎麼樣?是適合貿易的地方嗎?”

荷蘭人心想,中國人做到了荷蘭人夢寐以求卻一直沒有機會做到的事,這幾處選址,都是當年荷蘭人一直想要開展貿易的地方。

只是現在荷蘭人心裡也很矛盾。

不說大順的壞話吧,感覺不舒服。

就算將來日本同意荷蘭人也能在這五處口岸經商,中荷之間肯定是競爭關係。

雖然荷蘭人一直覺得大順這邊挺傻的,放任荷蘭人把大順的生絲轉手買到日本,明明稍加管控就能壟斷對日貿易,卻根本不管。

但估計也不能一直傻下去,現在看來像是睡醒了,日後的競爭肯定會存在的。

可若是說大順的壞話,也不好。

不管過程如何,結果終究是日本開埠了。

總不能精神分裂一般,一邊想着趁着開埠擴大貿易、一邊又大談開埠貿易的壞處。

再怎麼樣,也找不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荷蘭貿易,好!中國貿易,不好!

無論是文化親近、禁教態度、國人觀感、貨物商品契合上,荷蘭人都找不出開埠貿易好、但和中國貿易不好的理由。

沉吟一陣,荷蘭人只好搬出來了“祖訓”。

“將軍殿下,當年家康公爲將軍時,我國和英國人都在平戶建有商館。平戶商館之下,是四大分館。”

“大阪分館、江戶分館、對馬分館和長崎分館。”

“家康公甚至允許我們在京都、伏見、大津;以及江戶的駿河、浦賀、三崎等各處開辦代理店。”

“到秀忠公的時候,嚴令只能在平戶交易,關閉了各處的分店。當時我們也曾希望委託平戶的松浦隆信大人,希望平戶的商人幫着把貨物帶到別處。可是因爲松浦隆信大人尊重幕府的法令,嚴令禁止。”

“現在看來,中國人只是想要正常的貿易,他們也很尊重幕府,選擇的地點很適合貿易。也沒有選擇在江戶附近的浦賀等地開埠。”

“這種貿易,互通有無,對日本是有利的。如果中國也像之前的明帝國一樣閉關的話,又怎麼會造出這樣的戰艦呢?”

“將軍殿下反感天主教,我們荷蘭人也不是天主教徒,中國人也在禁教。我想,在禁教的問題上,將軍殿下可以絕對的放心。如果開埠之後,西班牙的傳教士想要靠近,我們荷蘭國可以保證,絕對會把西班牙人的船擊沉。”

“當年的平山常陳事件,以及島原平叛,已經證明了我們荷蘭人是絕對反天主教的。”

“我國也一直尊重幕府的種種法令,自從上次用公元紀年被訓斥後,我們的商館都在用貴國的年號紀年。我們也從未偷渡過任何一個傳教士,而貴國自己的商人還常有偷載傳教士的。”

“將軍殿下,請你一定要考慮我們的請求。我們也不會如同中國那般無禮提出租借的條件,只是希望能夠和他們一樣在開埠處售賣貨物即可。”

權衡之後,荷蘭人沒有在這件事上詆譭大順,終究考慮到還有一絲利益均沾的希望,這時候不能說開埠是壞事,只能說是好事。

而且這時候還把早已化成灰的德川家康搬了出來,說德川家康的時候他們可以去江戶、大阪開分店。既然東方人尊重祖宗,搬出德川家康,無非也就是想說那時候可以到處開商館的政策是對的,之後的政策是錯的。

(本章完)

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702章 備戰第171章 萌芽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965章 扣帽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35章 府兵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636章 雞肋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794章 憧憬(下)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33章 邊軍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1028章 割裂(六)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932章 覺醒(四)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0章 找茬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849章 威望(下)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239章 教改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393章 泡沫第808章 閹黨(中)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74章 僭越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255章 兩制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929章 覺醒(一)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542章 惡毒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