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王土之界

第438章 王土之界

戰場就是這樣的殘酷,瞬息萬變,一個錯誤的決定就可能喪失主動權,從而花費高昂的代價奪回這個主動權,甚至全面潰敗。

非是吳芳瑞料事如神,而是戰場環境決定了有限的選擇就這麼幾種。

吳芳瑞是參謀出身,除了很懂得揚長避短,終究在威海跟着劉鈺一起太久,很能領悟樞密院的作戰思路。

這一次攻取萩城,思路就很明確。

炮艦圍城,將倭人吸引在孤出大海的萩城本城和城下町;炮艦轟擊,造成混亂,立刻搶佔戰場意義極大的兩座山丘,徹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在他看來,倭人如果讀過兵書,在經歷了初期的混亂清醒過來後,就會選擇奪回主動權。

大約小半個時辰後,萩城守軍的反擊正式開始。

遠處海面上,陸戰隊的工兵搭乘着小艇,慢悠悠地朝着海邊劃,沒有任何敵方威脅的登陸,和在威海訓練時候差不多。

這些工兵也在最短時間內,修築靠港卸貨的碼頭,以及爲炮兵構建陣地。後續還在海上飄着的部隊,需要簡易碼頭修好之後才能登陸。

倭人反擊的時候,那些沒有上岸的陸戰隊只能在船上看熱鬧。

萩城山甲對面,倭人的鐵炮手在河邊列陣,試圖與對面的大順陸戰隊對射,從而掩護着甲的武士渡河。

大順軍這邊,裝備了昂貴手工拉出膛線的米尼槍的散兵,在河岸稍微退後的地方散開,並不急着和對面的鐵炮手對射。

列陣的、還在用便宜的仿製的法式1728陸軍款滑膛槍的陸戰隊,則在靠山的地方列陣,並不去和鐵炮手對射,而是想要半渡而擊。

六百多着甲的武士,開始登上小船,試圖渡河。

與此同時,試圖威脅大順登陸部隊側翼的武士,也開始了渡河。他們準備先攻下萩城山乙,然後席捲過去。

既然想要圍殲試圖威脅側翼的這隊武士,也不好立刻就把萩城山甲正面意圖渡河的武士擊潰。

艦隊沒有開炮,登陸的炮兵用最慢的速度射擊着,遲滯着意圖渡河武士的集結,試圖製造一個東西兩隊武士的時間差。

因爲軍官們都很清楚,只要艦炮開火,甲山正面的這隊武士頃刻就會潰散。

就怕到時候東邊意圖威脅側翼的武士一看正面散了,河也不渡了,直接開溜,那便沒什麼意思了。

炮兵的遲滯起到了效果,原本計劃同時渡河的兩隊武士,出現了一個大約七八分鐘的時間差。

東邊乙山,戰鬥已經打響,第一批登陸的倭人武士已經開始強攻乙山,第二批渡河的鐵炮手也開始登船。

西邊的甲山,大量的武士終於開始登船。

着甲的武士在前,舉着一塊木盾,試圖阻擋鉛彈。同船的武士伏在船上,低着頭。

李欗確認可以開始後,叫人升起了炮擊的旗幟,在炮聲響動之前問道:“此何陣法?”

“回殿下,一字長蛇陣。倭人攻蛇身,首尾齊卷。甲山爲首、乙山爲尾,倭人破陣之術是沒錯的,擊蛇頭、切蛇身,欲使我首尾不能相顧。然擊蛇頭之隊,頃刻潰敗,便無用處。”

對話剛剛結束,早已經等的不耐煩的海軍立刻開炮。

東北、正西,兩個方向形成的夾擊火力,頓時覆蓋在了渡河的倭人身上。

散兵開始自由射擊,靠山根列陣的陸戰隊奏響戰鼓,列陣向前,在河岸邊舉槍。

不過千人的倭人武士隊伍,此時面臨的是12艘巡航艦二分之一的火炮,加上正面陸戰隊的六門輕便榴彈炮,合計186門火炮的三角交叉轟擊。

海軍的炮手都是在威海用火藥喂出來的老兵,加上燧發機的使用,開炮的頻率極快。

三次炮擊,加上陸戰隊的一次齊射,正面渡河進攻的武士瞬間崩潰。

只在雷霆之間。

後面列陣的鐵炮手抱頭鼠竄,朝着萩城狂奔;渡河到一半的武士,僥倖未死的,也立刻調轉了船頭向後面逃走。

齊射了一次的陸戰隊就地停住,掏出鉛彈,咬破紙包,裝填火藥和鉛彈。

伴隨着鼓聲,快速形成了營縱隊,右轉邁步,向東席捲。

東邊已經渡河的九百多名武士,實在沒想到西邊的戰鬥這麼快就結束了。

就如同打了幾串驚雷,可就算是下雨天,也沒有打完雷就這麼快下雨的。

正如吳芳瑞用陣法的解釋,本想着擊頭而攻身,使之首尾不能相顧,先斷其尾。

卻沒想到擊頭的部隊根本沒擊出,現在就成了最愚蠢的攻一字長蛇陣只切其腹,首尾不是不能相顧,而是首尾合力席捲,如蟒絞獸。

呈營縱隊攻擊前進的大順軍,最前面的連隊在聽到變陣的命令後,鼓手將步頻從75步降到了60步。

這個時代的軍鼓也好、軍歌也罷,都必然是和操典的步幅相符合的。

聽此時各國的軍歌拍子,就知道此時各國操典每分鐘的步子頻率。

後面的幾個連隊,則加快了腳步,從步走變成了小跑,就像是無數次在威海小站營訓練的那樣,按照軍官的節奏呈斜角快步跑到應該在的位置。

散兵前出,利用鬆散的陣型,拉長寬度,掩護後面的線列。最後一個連隊不參與前面的對射,還是跟在線列的後面,保證隨時可以變陣成營空心方陣,雖然倭人並沒有騎兵,但軍官學操典學的都很古板。

大順陸戰的特點,就是超快的變陣速度,行進間變陣、前面配屬的散兵、以及隨時可以切成營級方陣的團營陣型轉換。

相對而言,每分鐘的射速和裝填速度,按照此時世界的排名,射速是遠低於已經上臺了腓特烈二世的火槍手的,但是變陣的速度可比腓特烈高出了數倍。

若此時和普軍排隊對射,在對射階段,大順的軍隊肯定是吃虧的。

反過來,大順軍的超快變陣機動性,使得大順軍也很難能經歷腓特烈在幾次類似庫勒斯道夫戰役裡,被哥薩克和潮水般的土爾扈特蒙古人,打的絕望想要自殺的場景——普軍的變陣速度太慢,所以土爾扈特部的蒙古人,歷史上在東歸之前,還能去柏林轉一圈。

因地制宜,實際主持軍改和戰術體系思路的劉鈺很清楚,大順的周邊是什麼情況,今後要打的仗是什麼風格,以及所有可能戰略方向上的對手。

不管是西北的蒙古人、還是俄國哥薩克加土爾扈特蒙古騎兵、亦或是多山的日本、崎嶇的西南高原、南洋的熱帶叢林,變陣速度和散兵戰術,都是優先於射速和裝填的。

大順也不太可能跑去歐洲和歐洲軍隊在平原上對射,強調射速和強調整體陣型配合統一的斜線陣,就是削足適履。

而這種戰術思路,既在收復西域的時候有用,在攻打日本的時候一樣有效。

短短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裡,營縱隊轉爲了橫隊,散兵也已經展開。並且如果在側翼出現了威脅後,也可以在兩分鐘內轉換爲營空心方陣。

發覺到情況不對的倭人武士,也反應過來了,知道攻乙山不可能下,遂留下少半兵力牽制依山的三個連隊,剩餘人衝向了已經迅速轉爲了橫隊的大順軍。

軍鼓忽停,軍官此起彼伏的、夾雜着陝西、京畿、膠遼等各種口音的號令同時響起。

“舉槍!”

咯喇喇……

火槍被平舉起來,木然地對準了正喊着他們聽不懂的衝殺的着甲武士。

“放!”

槍聲響完,士兵們在硝煙中木然地裝填着下一發鉛彈,第二輪射擊之後,衝鋒的倭人武士就崩潰了。

九百多人的渡河隊伍,無一逃走。要麼被俘,要麼慌不擇路着甲泅渡,淹死在河裡。

兩次齊射,四百多人被打死打傷,二百多武士投降,剩下的要麼淹死、要麼在乙山之下被擊潰。

調整好了角度的炮兵這時候也朝着北岸列陣的鐵炮手轟擊,散兵隔河與對面的鐵炮手對射,或者射殺水性不錯正在泅渡的武士。

簡單的一字長蛇陣,徹底斷絕了萩城倭人想要出城野戰的想法,迅速撤退到了萩城之中。

整個城下町已無武士,而退守到月山萩城的武士,並不知道,他們守城的噩夢,纔剛剛開始。

山上目睹了這一切的李欗,也算是第一次見識到大順軍的野戰。他指揮艦隊,到現在其實也打過不少仗了,可都是憑藉艦隊的機動性打的巧仗。

攻的城,不是靠海,就是城中幾乎無人主動放棄。

山下的硝煙還沒有散去,李欗還沉寂在剛纔變陣的驚豔中,就像是看戲一樣,幾聲號令,場景一換,嶄新的一幕就拉開了。

“昔日在宮中時,便聽鷹娑伯一戰定西域的故事。今日得見,方知傳聞不虛。鷹娑伯打仗,靠兵不靠將。”

他的話,情商很高,吳芳瑞也算是半隻腳踏入京城勳貴大將圈子裡的人,如何不知道這傳聞是什麼?

原話是一羣老將看着劉鈺指揮的阿爾泰山一戰的覆盤,紛紛撇嘴道:“這打的什麼玩意兒?這也能贏?給我一羣這樣的兵,我打的絕對比守常要強。”

吳芳瑞聞言一笑,問道:“殿下,自開戰至今,我軍傷亡不過百人。所依靠的,是每一戰我軍的火炮,甚至人數都佔優。可以說,自開戰以來,幾乎每一仗都是以多打少。這難道不是一種謀略嗎?”

“不知兵者,以爲不過是靠海軍運兵之便。可知兵者,卻知海軍運兵之便,本身便是廟算的謀略。”

“只不過,別人的謀略,是靠臨陣。而鷹娑伯的謀略……靠錢。”

李欗想了想,似有所悟,許久點頭讚道:“自我執掌海軍,方知錢之妙處。的確,若無海軍內部組建的後勤運輸司,也就沒有這種跳着打的謀略了。”

吳芳瑞想到了劉鈺給他們講過的一個故事,說道:“兩百年前,西班牙人數百人滅一大國。所可懼者,便是兩百年前,西班牙人就能遠隔兩萬裡重洋,中途沒有停靠,將數百人和幾十門大炮運到美洲。”

“如今兩百年過去,殿下以爲,我朝如今可能將千人步兵、二十門炮送到歐羅巴嗎?”

李欗聽饅頭說過去往瑞典的艱難,黯然搖頭道:“不能。”

吳芳瑞又道:“若登陸九州島,不計代價,可渡五萬。若遠跳小濱,可渡五千;若至馬六甲,一次可渡千五;若至印度,一次可渡五百。殿下如今既掌海軍,日後何處可謂王土,便看那個後勤運輸司了。”

“陸軍的將軍們日後還想立功,可就全仰仗殿下了。”

李欗心道哪裡是仰仗我?分明是仰仗後勤運輸司,只是看這局勢,這一次海軍立下大功,朝中定不會再讓海軍練兵、後勤、徵兵、統兵、造船一手抓了。哪怕自己是個瞎了隻眼睛、曾有教名的皇子,也不行。

但再一想吳芳瑞的話,也覺得破有深意,值得細思。顯然,現在一次只能渡五百的印度,算不得王土;但一次能渡千五的馬六甲,稱之王土,亦未嘗不可了。

(本章完)

第1441章 分歧(七)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81章 爭功(六)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929章 覺醒(一)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142章 曙光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314章 綁定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565章 制禮第66章 認可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452章 有福了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974章 照舊第548章 配合第32章 佈置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4章 江湖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636章 雞肋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40章 野心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97章 活路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