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雷罰

第331章 雷罰

說是要打,卻不着急,而是先讓琉球王回中山王府,宣佈對倭國的七大恨,穩定一下琉球島上的情緒。

反正按照劉鈺的“糞坑聚蒼蠅”理論,拖的久一點更好一些,免得有漏網之魚。

既然薩摩藩這一百三十年來,都是如此演戲,只要有天朝使者來,監視琉球的武士就都躲進中城城,那麼遇到現在這種情況,可能島上的日本人第一選擇就是據守中城城。 щщщ¸ ttka n¸ ¢O

爲了讓島上的日本人死心,劉鈺讓分分艦隊繞到了琉球的西南邊,在中城城可以看到的海灣,佔據了那裡的一處港口。

後世這裡很出名,作爲美軍在琉球的海軍基地,位置極好。

北邊是一個延伸出大海的連勝半島,正面是長長的一片雪白沙灘,後面還有津堅島、久高島等一系列抵擋海浪的島嶼,和威海灣一樣,是極好的海軍基地,有幾座小島和半島形成的自然防波堤。

加之颱風一般都是從琉球和中國之間的海域吹過,在背面的中城港做海軍基地最適合:那霸更適合做民用港,不管是去中國還是日本都很方便,但做軍港就很不合適。

劉鈺已經想好了將來琉球的海軍基地建在了哪,就等着平掉中城城,把中山王帶回京城,好好聊聊了。

幾日後,琉球的局面已經穩定下來,大部分和日本走得比較近的家族,都帶着家族裡的十幾個私兵跑到了中城城,加上四散監視的武士,那裡已經聚集了大約二百人。

琉球的漢儒與和學之爭,和學一直佔據上風,日本在琉球的影響力日大,很多官員都是親日派。

閩南三十六姓出身的高官很少,歷史上這個時間段,恰好是第二位三十六姓出身的官員執掌朝政,但即便歷史上,這位三十六姓出身的官員也是執行親薩摩的政策。

原本歷史上,此時正在執政的這位三十六姓出身的官員,名叫蔡溫,嶄露頭角也是源於朝貢事件:

1683年,滿清正在攻打臺灣,所以海外貿易處在鎖國狀態,除了朝鮮誰也拿不到貨——也就是那一年,朝鮮靠着特殊環境下的對日貿易,積攢夠了足夠的重金屬,正式發行了貨幣。

歷史上的那一年,趁着冊封琉球的機會,很多商人跟着冊封船去琉球。

既然當時臺灣還沒打下,還在執行嚴厲的海禁政策,顯而易見,這一次貿易獲利極大。

日本的、荷蘭的、西班牙的商人齊聚那霸,把這一批價值幾萬兩銀子的貨一天之內就吃下了,利潤極高。

等到1718年冊封尚敬的時候,臺灣已經攻下,禁海政策不再,西洋人隨時可以在廣東拿貨;日本自己也有長崎貿易。然而商人們卻根本不懂分析大政策對商業的影響,照着1683年的經驗,跟在冊封使團的後面,準備再來一場1683年的盛事。

這就是一場教科書般的“刻舟求劍”。

然而1718年,局勢已經變了,去了琉球之後,發現根本沒人在這拿貨,也根本不像是1683年的那樣,當年的經驗坑死了這羣海商。

可出海的商人豈是易與之輩?逼着琉球王要求琉球王把所有的貨都吃下去,琉球王吃不動,海商們便發揚了海商的傳統藝能:能賣貨的時候我是商,不能賣貨的時候我是海盜,把那霸搶了一遍,逼着琉球王把貨都吃掉。

閩南三十六姓出身的蔡溫,這才藉着這個機會嶄露頭角,冷靜而又圓滿地處理了這件事,自此登上了琉球的高層舞臺,制定了諸如“均田法”之類的政策,觸動了貴族利益,爆發了琉球歷史上的一次大動亂。

總的來說,他的政策是外交親日、文化親中、左右搖擺、土地改革、抓緊種樹以便造船。一切以朝貢爲目的,一切政策以保持吃兩邊的朝貢而制定。

然而這個時空之下,大順根本就沒有鎖國過,1683年也沒出過全東亞除了朝鮮都拿不到貨只能趁着冊封在那霸拿貨的盛大場面。

故而1718年的冊封也就沒有多少商人跟着去,也就沒有出現這一場“評價事件”,自然蔡溫也沒有藉此出頭而成名。時勢造英雄,此人雖有才能,可在時代大背景的變化之下,錯失了“錐子露頭”的機會,此時在琉球早已因爲文化親中而被清洗,擔任個閒散官。

於是琉球只有在薩摩藩控制之前,有過一位三十六姓出身的執政大臣,之後再也沒有三十六姓出身的執政大臣,也就導致了親日一派在琉球的極端擴大,無人制衡。

這一次劉鈺選擇找個糞坑聚蒼蠅,也正是如此,不將這些和學派、親日派一掃而空,琉球遲早要完。

見糞坑裡的蒼蠅聚的差不多了,便點起兵馬,朝着二十里外的中城城而去。

中山王打起儀仗,帶着琉球國的五百兵馬做個樣子,跟着劉鈺一起到了中城城下。

這裡距離首裡城不遠,琉球本來也沒多大。

有一個大約直徑三四百米的小山,測高之後最高處約莫五十丈,有點像是日本的山城,依山而建。

對於只有二百多人的兵力而言,這城實在有些大了。

如果只考慮築牆的技術,十八磅炮之下,石牆皆平等,只是依山而建就有些麻煩。

還是老樣子,升起熱氣球,參謀們在上面把中城城的城防圖看了個遍,將上面的兩處炮臺標記出來,尋找出適合突破的點。

山雖五十丈,可在熱氣球面前,還是一覽無餘。

琉球國一衆官員看着熱氣球,驚詫之餘,卻也想着既是天朝,有此等手段也屬正常。頗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

繪製好的地圖擺在了劉鈺面前,南面是絕壁,北面是陡坡,西面好打一些,當然也是城牆最多的地方。

城牆不厚,最厚實的地方也就兩米,用石頭鋪就,在冷兵器時代或許難攻,但確實連實心炮也防不住。

參謀們很快找到了中城城的弱點,指着西邊一處城牆道:“大人,只需要攻下這裡,將加農炮都拉上去,慢慢轟上兩天,此城便破。倭人居高臨下,我們的動作他們也看得清,有限的兵力也都會拉到這裡與我們對峙。”

和劉鈺的意見基本一致,這城周闊三四里,可很多地方都是毫無意義的存在,只要西邊這一點突破,這城也就守不住了。

參謀所說的突破點這,有兩道石牆。在山上是一處寬闊的平坦地,正好可以構築炮兵陣地,只要攻下這,捨得花錢,砸上兩天,剩下的城牆都要倒塌。

“行吧,就以這個思路來,天黑之前給我一個詳細的計劃。聽說倭國有不少山城,實踐出真知,這次就當是一次預演。”

參謀們得令而去,天黑之前就將作戰計劃送到了劉鈺面前。

攻取山城的麻煩之處,在於加農炮的彈道太直,有山坡阻擋,很容易繞開城牆,傷不到人。

所以作爲攻城主力的十八磅炮,只有等着拿下西邊的城牆之後,纔有發揮的餘地。

參謀們也正好試一下威海北方工業商會新出產的一種開花彈,用射速更慢、彈道更曲的榴彈炮和臼炮打開缺口。

第二日一早,沉重的臼炮和輕便的榴彈炮就在陣地前展開,炮兵們試射了兩次實心彈,校正了一下距離,炮兵軍官們就開始了陣前例行的查表。

調整好了仰角,山上的也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山下的大順海軍陸戰隊在那慢悠悠地有條不紊。

試着衝過兩次,但被米尼彈和滑膛槍組成的線陣打了回去,他們手裡的火繩槍又打不了那麼遠,琉球一些家族的私兵用的還是大明的鳥銃,對射佔不到半點便宜。

搬運炮彈的炮兵班組脫光了上衣,從後面將一枚又又一枚的開花榴彈或者臼炮炮彈搬到前面。

開花彈很危險,稍有不慎可能會殉爆,所以不能像是實心炮彈那樣直接堆積在大炮前。

要像海軍的那些火藥猴子一樣,從儲存彈藥的地方把炮彈和火藥一次次地運過來。

軍官查完了表,喊道:“引線,寸三。準備!”

炮手拿出切鋸,按照上面的尺寸,把開花彈前面的木製引信截斷。這種開花彈,說白了就是一種大爆竹。

一個空心的木頭,裡面塞滿了壓實的黑火藥,黑火藥裡面有硝酸鹽作爲氧化劑,不需要氧氣也可能燃燒,壓實之後燃燒的很均勻。

空心鐵球裡面裝着火藥,留出的孔插着空心木頭的引信,等引信燒到裡面就會爆炸——和點捻子的爆竹一樣的道理。

野戰的時候,這東西最好在頭頂爆炸,效果才能最佳。這就需要炮兵軍官查表確定外面留多長的引信。

攻城的話,留的太長也不好:萬一有膽大的,提着還沒爆炸的榴彈扔出來,那也不是不可能,哪裡都有勇士嘛。

和實心炮彈在外形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後面有一個木頭做的彈託。因爲這時候都是滑膛炮,炮彈的口徑小於炮管口徑,炮彈和炮筒之間有空隙,說不準炮彈在裡面就會亂轉,萬一把帶着引信的那一面轉到了裡面,膛壓那麼大,很可能一下子把引信吹壓到炮彈裡,立刻爆炸,那可就熱鬧了:炮組一個也剩不下。

有了這個簡單的木頭彈託,就可以讓開花彈沒機會在炮筒裡亂轉,至少在出膛之前,頭是頭、腚是腚,不用擔心炸膛。

劉鈺沒在炮兵陣地附近,雖然出事的機率不大,可他也不想冒這個險。

他更不想讓琉球王靠近,萬一死在炸膛意外之下,自己擔不起這個責任。

琉球國已經一百三十年沒打過仗了,大順開關之後,也已經近百年沒有海盜了。

再看看大順這些人打仗的方式,琉球王和百官都有些陌生,不知所謂。

“中山王,這中城城在琉球可算堅固?”

劉鈺不懷好意地問了一句。

“迴天使,中城城自前明正統年間就多次修繕。萬曆三十七年,倭人自北來攻,琉球兵少,中城城沒有守住。薩州倭人佔據中城城,在番奉行亦駐此處。往年天使來冊封,薩州武士便會避於此處。加之此地地處險厄,分琉球以南北,故而薩州倭人多加修繕。在琉球,實第一雄城,亦不爲過。”

劉鈺笑道:“以我觀之,如插標賣首耳。兵者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天兵若攻則必克,你若早說倭人爲禍,何至於等到今日?”

這是很明顯地政治仗,嚇唬琉球人用的。既然中城城算是琉球此時最難攻的山城,就算有所誇張,想來與首裡城也差不多。

攻下這裡,意味着天朝隨時可以攻下琉球,也好叫琉球人知道日後該抱誰的大腿。

尚敬面色微微有些難看,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若說天使未可小覷,顯得好像折損天朝的面子;若說天朝必攻無不克,萬一打的不好看,到時候面上更難看。

一共五百多兵,雖看上去威武雄壯,可兵皆不着甲、無有刀,只有火槍,琉球王也不知道這樣的兵能不能打,反正他知道薩州的武士都是帶刀、着甲的,而薩州的武士打琉球兵又是易如反掌的。

這時候軍官跑來,告知劉鈺一切已經準備就緒。開花彈還是挺貴的,可這一場既是政治仗,那也顧不得多花錢了,只要能讓琉球徹底臣服,回去后皇帝一高興,錢肯定是報銷的。

看看錶,已是中午。看看天,豔陽高照,短期之內也無降雨。

“先轟一下午。明天早晨六點開始轟,轟到八點,開始進攻。”

“遵命。”

軍官領命而去,沒過多久,猶如正午太陽正濃的時候,冷不防打了一串串的霹靂。

黑色的濃煙在中城城上爆出,黑煙中不時閃爍出火光,火光閃過後的許久,爆炸聲才從那裡傳來。

WWW⊙ ttкan⊙ ℃o

猶如颱風過境時候的呼號,亦如冬日雷雨時候的轟鳴,琉球王與百官的臉色驟變,他們也不是沒見過大炮,何曾見過這樣的大炮?

就像是神道雷神降罰於中城,雖看不到城中的慘狀,卻可以想象若是這東西在自己的頭頂爆開,會是怎番模樣?

幾個膽子小的,已經瑟縮於地,不敢擡頭去看黑煙與閃光,琉球王儘量保持着鎮定,嘴裡卻也發乾。

心道首裡城如何扛得住天朝的怒火?虧得自己反應的快,若不然受這天罰的便是自己了。再看看在空中飄蕩着的熱氣球,琉球王衝着西北方向拱手拜道:“天子神威,拯琉球於水火,罰蠻夷以雷鳴。琉球百姓,無不感念天子仁德。”

拜過之後不久,城中那些聚集在西邊城牆上的倖存者已經承受不住這種轟擊。

在幾個着甲武士的帶領下,高喊着從山上衝了下來。

寧可死在衝鋒上,也不想在城牆上被時不時落在頭頂爆炸的炮彈炸死卻毫無還手之力。

(本章完)

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783章 作死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76章 恍然第973章 名與實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346章 埋雷第705章 海戰(三)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440章 分歧(六)第1170章 備戰(九)第23章 扎心的話第52章 模棱兩可第349章 死國矣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153章 鎖國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343章 絕戶計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994章 鹹餌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92章 欽定?第35章 府兵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345章 畫餅第84章 請別死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8章 罵人揭短第725章 殺心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1081章 爭功(六)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84章 請別死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236章 中介第56章 埋伏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5章 居高臨下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