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第四把鎖

第327章 第四把鎖

尚徹返回首裡城的時候,琉球王尚敬正在那抑揚頓挫地“背課文”。

恭惟皇帝陛下,道隆堯、舜,德邁湯、文。統六合而垂衣,教仁必先教孝;開九重以典禮,作君又兼作師。

荷龍章之遠錫,鮫島生輝;沐鳳詔之追揚,丹楹增色。臣對天使而五拜,望象闕以三呼。統王會以開圖,合車書者千八百國;佔天時而應律,驗禎祥於三十六風……

在京城留學過的蔡文溥正在那奮筆疾書,幫着尚敬寫回贈天使的詩,以及馬屁天子的表文。

蔡文溥的駢文做的不錯,尚敬的漢語說得不太流利,但是漢字寫的不錯。一會兒不但要“背誦課文”,還要“默寫”。

按照規矩,天使走之前,是要贈詩相送的。這和中原的詩會不同,屬於命題作文,可以提前準備準備,到時候打小抄。

薩摩藩的人也在,尚徹便將自己在天使館的見聞一說,不管是尚敬還是薩摩藩的人,都鬆了口氣。

劉鈺是個武夫,開口便問城中是否有妓女,顯然不是正經科班出身的。琉球雖有在大順的國子監留學生,可終究不是武將,根本搞不懂大順的“武舉”政策。

這樣說來,禁教這個理由,就大有可能。很可能,是有天主教徒作亂,逃亡海上了,所以天子竟然沒有按照以往規矩派翰林院出身的人當正使,而是派了戰艦和士兵。

禁教……

這倒是簡單了,薩摩藩的人對禁教也相當嚴格,薩摩藩知道臺灣那邊有西班牙人,荷蘭人也一直到大順徹底開關、幕府鎖國使得荷蘭不需要臺灣作爲一箇中轉港後才撤走,故而對琉球這個之前很容易被天主教侵染的地方看管極嚴。

雖然荷蘭人曾忽悠日本人說,阿姆斯特丹砸毀過耶穌雕像云云,但日本人又不傻。

明顯荷蘭人爲了貿易什麼話都能扯,哪怕多數荷蘭人信的不是天主教那也信不過。況且當年荷蘭在平戶的商館,就用過耶穌紀年,這還導致平戶的商館被封轉移到了長崎,日本這邊也很警覺,至少分得清耶穌紀年和年號紀年。

既然大順這一次派出使者的目的似乎也和禁教有關,琉球人和薩摩人覺得這件事就不必過於緊張。

只要照舊撒謊演戲,保管叫這些人看不出來。翰林尚且看不出來,一個武夫能看出什麼?

既然天朝這一次帶了士兵和西洋式的軍艦,薩摩藩也正可以趁着這個機會,悄悄考察一下大順的軍事實力。

只是不能做的太過火,在久米島上監視朝貢船隊的武士最好先避一避。

儘可能在那霸這邊觀察一下就好,比如可以假裝成小販或者送飯的去船上看一看。

整個日本,對外部瞭解最多的,除了幕府便是長崎和薩摩了。不管是唐風說書還是荷蘭風說書,那都是幕府內部傳閱,不能展示給別人看的。長崎作爲一口通商的港口,薩摩作爲假借琉球之名打擦邊球貿易的強藩,對外部世界都有一定的瞭解。

只是大順的海軍在威海,軍改也多在北方,加之劉鈺基本壟斷了對日貿易,這幾年漂流到琉球的海難商人很少。

即便有,多半也是威海靖海宮官學的軍官生假冒的。

和琉球有固定的問答手冊一樣,貿易公司的唐風說書和裝作落難海商的軍官生也有固定的回答手冊。

薩摩藩的人對大順的軍事力量感覺到由衷的好奇,尤其是看到大順官船改爲西洋式戰艦後更是如此。

然而,想着假借送補給的機會靠近港口戰艦的計劃,很快被證明不可行。還沒等靠近,就被一羣士兵攔住,只說軍中規矩,閒雜人等不可靠近。

幾日後,又有人傳信入了首裡城。

說是天使這邊會在拜見的那天,試演軍操,此雖無定製,叫中山王到時不必詫異。

尚敬不明白這是何等意思,求問於蔡文溥。

“天朝自古尚文,以往遣使,未曾有試演軍操之舉,此番何意?”

蔡文溥回了一句古話。

“持干鏚而舞,有苗乃服爾。天朝先勝羅剎,又定西域,彰顯軍威,臣以爲這是叫王上上表恭賀。這賀表,需得重新一份纔是。”

這麼一說,尚敬心頭最後的一點疑惑也沒了,心想果然如此,大有道理。

天朝平定西域,自己這邊之前並不知曉……當然,以琉球國的大小,尚敬也很難理解西域到底在哪、從京城到西域到底有多遠。

如今天朝攜勝利之威,欲播威名於遠方,這也說得過去。

只是他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被薩摩藩馴化了,此時竟然完全想不到借天朝之力推翻薩摩在琉球的控制,亦或許也可能是因爲萬曆、崇禎年間的事讓琉球已經徹底對天朝絕望了。

此外,也因爲推翻薩摩藩似乎對琉球而言也沒啥好處。東南亞的貿易被西洋人霸佔了,琉球根本伸不過去手。

中日貿易,也不再需要琉球這個中轉站。如果和薩摩藩鬧翻了,現在薩摩藩吃肉,自己還能喝湯;若是鬧翻了,日本那邊已經鎖國了,琉球靠什麼賺錢?只怕到時候只能去啃蘇鐵種子度日了。

至於祖先的仇恨、國恨家仇、民族利益之類,在王室私利面前,可能永遠都只是個附加選項。

…………

天使館中,劉鈺躺在牀上,琢磨着琉球的將來。

一旦中日貿易壟斷,琉球的經濟地位就會顯著下降。壟斷中日貿易,裡面也會加上一個琉球,以盈利爲目的的貿易公司,可不會分給琉球一文錢的利潤。

琉球敢隨便貿易,貿易公司只要拿到了壟斷權,絕對敢抓住把柄擊沉琉球商船。

貿易價值不高,但軍事價值極高,這裡作爲海軍基地,就如同一把鎖頭。

在劉鈺規劃的鎖鏈中,一共有四把鎖頭鎖住日本。

朝鮮、海參崴、北海道、琉球。

這四把鎖頭,現在就差一個琉球了。

可以嘗試讓琉球王室入股貿易公司,換取在琉球駐紮海軍的權力,這樣保證了琉球王室對天朝的向心力,又可以通過賜“三十六姓”的方式,慢慢進行文化滲透同化。

在那胡思亂想,心道說不得日後新垣結衣小姐姐就要叫林結衣了,如今琉球的三十六姓所剩不多,卻不知她是哪家的後人?

正在那瞎琢磨的時候,趙百泉求見,劉鈺趕忙爬起來,問道:“趙大人又有何事?”

就在不久前,劉鈺當着趙百泉的面,部署了幾日後見琉球王和琉球百官時候的計劃。

趙百泉覺得這實在是有點扯淡,本以爲不過是班超於鄯善斬匈奴使,可聽劉鈺的部署,這分明是要劫持琉球王啊。

再怎麼樣,琉球王也是個郡王,也是天朝藩屬,這麼做,麻煩大了。

“鷹娑伯,陛下的聖旨……到底說的什麼?你莫不是知道?”

如果是皇帝秘密授意的,這還還說,可要不是呢?趙百泉心裡相當的不安。

劉鈺搖頭道:“不知。但前朝萬曆年間倭人侵琉球的事,確鑿無疑。我亦知琉球物產,琉球朝貢貨物,我也拖關係查過,絕對不是琉球國自己的。他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我。”

趙百泉無奈道:“大人,下官不得不勸一句。大人若要學班定遠,我只嘴上反對。可琉球王來接聖旨,你在那時候動手,折損的是天子顏面。”

“天朝上國,琉球蕞爾,還要用這種欺詐手段嗎?琉球王來接聖旨,那便是心服天朝,若有罪,可問可罰,但卻不能在接聖旨的時候動手,鷹娑伯不會是連這個都想不明白吧?”

劉鈺哈哈一笑,嘴裡迸出一句日語,問道:“趙大人懂倭語嗎?”

“不懂。”

啪……

劉鈺打了個響指道:“我剛纔那句話的意思,是禮畢、起身的意思。這琉球國到底是否有罪,到時候一試便知。他們不是始終說不知道倭國事,和倭國沒有聯繫、房頂的風向標不是倭式的而是巧合相似嗎?難不成這語言也可以無師自通?”

“你也不是沒聽過琉球國相說話,聽起來分明是福建官話嘛。這琉球語中聽着也有幾分閩語味道。這便叫讓他們無從抵賴。”

“陛下聖旨裡到底寫了什麼,我不知。但我要抓住琉球私通倭國的證據。”

“到時候,我用倭語詐一詐。趙大人,若是到時候一羣人都起身,我自然會動手;當然若無人起身,那就要靠你來圓場了。”

“只是,我先問一句趙大人,若是到時候琉球百官許多人起身,趙大人會怎麼做?”

趙百泉還真沒想過這麼損的主意,心道這辦法確實……猥瑣。

琉球人的一些回答,明面上天衣無縫,正常天朝能想出來的問題,琉球人都是早有準備,對答如流。

可語言確確實實不能說是巧合,真要是一羣人聽得懂倭語,那就不是巧合,也就無法抵賴和倭國有來往。

這事等於也是琉球自己作的。

琉球離日本這麼近,懂幾句日語很正常,可偏偏薩摩藩和琉球都做賊心虛,偏偏說和日本沒有一丁點的聯繫,這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證據確鑿,那可就有的說了。

“鷹娑伯覺得我該怎麼辦?”

“趙大人是禮政府的,我可不是。趙大人不妨先問問自己,禮政府想要什麼?天朝想要什麼?你要知道想要什麼,才能知道該怎麼辦呀。”

這件事還沒發生,可趙百泉見着劉鈺信心滿滿的樣子,心裡已經信了八成。

可能講道理,劉鈺不行,但論及打仗和對外部世界的瞭解,趙百泉也是在京爲官的,聽過劉鈺不少的故事,在這方面絕對的相信。

他反對劉鈺的一些做法和做事方法,但事實和立場不是一回事。在“事實”這二字上,趙百泉相信劉鈺掌握着“事實”。

分歧在於,事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事實之後的立場。

使者,不只是來傳話的。

雖然大部分使者都是習慣性地當傳聲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早沒有了漢唐時候那股氣兇狠勁兒,明明就是個外交官恨不能靠那幾個隨從搞出封侯的大事。

哪怕趙百泉並不贊同劉鈺要學班超的行爲,可不代表他反對一切有主觀能動性的自主的行動,他反對的只是行動的方式。

現在劉鈺把這個皮球踢到了他腳下,趙百泉心道是啊,禮政府在追求什麼呢?

如果只是追求一個名義上的天朝,那麼琉球這邊私通倭國,只要明面上還來天朝朝貢,那目的已經達到了,完全不用做任何改變。

可如果只是如此,天子又何必在不是冊封的時機派人來琉球?

想通了這個關節,趙百泉點頭道:“多謝鷹娑伯,我想我明白了。鷹娑伯少讀經書,不知如何斥責。天朝恩威並施,兵甲之威在鷹娑伯;禮儀之威於在下的這張嘴。”

劉鈺拍手讚道:“趙大人啊趙大人,你終於明白了。卻不知趙大人要從哪入手?”

這等嘴皮子的事,自不用劉鈺教。

“萬曆三十七年事若爲真,則認賊作父。明明與倭人勾連卻說沒有,則欺君罔上。天朝使者屢來、學生常去國子監,卻不言國辱,則以爲天子昏暗不能守其藩屬,此辱君也。”

“然琉球小國也,故不能擋倭國兵鋒,這又不是不可以原諒的。但如何才能證明琉球對天朝的忠誠呢?”

說着說着,趙百泉發現自己已經掉進了劉鈺準備好的陷阱,後面的話講不出來了。

證明忠誠,怎麼證明呢?

劉鈺笑道:“你看,所以說你和我要做的事,都是一回事。如何才能證明琉球對天朝忠誠、之前只是被逼無奈呢?當然是斬殺倭人使者,對琉球來一場大清洗。可琉球兵弱,本爵也只好幫忙了,這不還是班超的舉動嗎?”

趙百泉自知說到這已經無法反駁了,只好氣勢微弱地說道:“那……那還是不一樣的。班定遠是沒掙得鄯善國主同意,咱們這麼做是要琉球同意,此名正言順也。”

“非漢之霸道,乃天朝王道。”

劉鈺莞爾,衝着趙百泉拱拱手,陰陽怪氣揶揄道:“所以禮政府存在的意義,就是放屁之前,先找一條褲子穿上。”

(本章完)

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140章 錯路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63章 軍歌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73章 法理問題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236章 中介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612章 搶人才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167章 備戰(六)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206章 狠話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86章 外交訛詐第464章 立碑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328章 問罪第986章 止步(上)第579章 廢物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323章 假公正第264章 金刀計第264章 金刀計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499章 洗頭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94章 卸力第323章 假公正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205章 入營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264章 金刀計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499章 洗頭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939章 自覺(一)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967章 轉正第737章 機遇(下)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439章 回援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1441章 分歧(七)第54章 全員賭棍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234章 打小抄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967章 轉正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