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

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

此時國會的權力,總是與戰爭結果息息相關。

君主執掌軍隊,打贏了,威望就高,就能壓制貴族,甚至解散國會,加強集權。

打輸了……

之前的查理十二世,能力還行,和俄國人打了那麼久,雖然被俄國人趕到了土耳其躲避,可是能力還是有的。然而他卻在回國後攻打挪威的途中,被一顆意外的子彈打死了——有說法,說是他妹夫、現在的瑞典國王開了一槍,引發了衛兵的反應,流彈誤殺。

因着他死了,他妹妹的繼承權順位又在他外甥之下,所以國會自然而然地執掌了大權,廢棄了絕對君主制。

要搞定貿易問題,首先要搞定議會。

而和俄國的多年戰爭,使得議會中的激進派們,無一不以“擊敗俄國、收復失地”爲目標。

這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道德綁架,終究大順和俄國在此之前爆發過戰爭,而且大順又和法國眉來眼去,這一次又歸還了大北方戰爭中被俘的瑞典俘虜,這讓許多瑞典年輕貴族喜出望外:這是個天然的盟友。

此時瑞典的公共知識分子們,對中國的印象很好。

和伏爾泰等人一樣,這些公共知識分子們,會虛構一個理想國。既然“地上天國”太虛無縹緲而且和宗教綁定,那麼就需要虛構出一個現實存在的理想國,來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

這個理想國不能離得太近,如果離得太近,很容易被人去親眼看到,然後必然幻滅。

所以這個理想國得很遠,尋常人接觸不到,才能可勁兒的掄圓了吹,夾帶自己的私貨。

這個理想國必須長壽且強大。

絕大多數普通人,都是嫌貧愛富且以成敗論英雄的,越富庶、越強大,這個理想國就越有吸引力,成功者拉屎都是有道理的,失敗者努力都是浪費時間。

比如幾年後瑞典人爲了鼓吹議會制和出版自由,出版過一本書,叫《唐帝國(618-907)的審查制度》,吹噓道:唐帝國的皇帝是文明的皇帝,他們走進民居,傾聽每一位民衆的呼聲。他們爲民衆謀求福祉,任何人民都可以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見……

這要是不知道的,看過這本書後,估計要以爲唐朝就有自由出版法案和全民議會制了。

正是越缺啥,也要在“理想國”中描繪什麼。

瑞典是此時歐洲出了名的“莫談國事”——不允許出版任何政治書籍,只要是寫成字就不行,甚至包括私人信件——如果私人信件大談國事,一樣要被判刑。

這種情況下,國會很容易被煽動,民衆的思想也很容易被控制。對俄國的復仇主義思想,可以討論,但是不準寫字。民衆愚昧到了極點,很容易被商人、貴族、有錢人煽動,這正是這些東印度公司股東們可以操作的地方。

比如卡姆比爾所說的,誰不支持大順的商人蔘股,誰就是賣國賊。

這是個絕佳的切入點。

而且……此時的瑞典,一場黨爭正在醞釀,這些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可以決定這場黨爭的失敗者是誰。

…………

斯德哥爾摩。

瑞典的國會是與別處不同的:都是分成等級和黨派,開會的時候比誰的嗓門大,假裝可以做出決定國策的決定。

等級院卻不同,他們分爲四個等級,多出了一個農民等級,因爲瑞典的農奴制和封建制並不完整,超過一半的農夫是自由農民,而非隸屬於貴族莊園。

國會召開的時候,議員們商定法律和稅收——這是1723年女王王夫上位的妥協,之前是沒有的——議員們會按照指定的稅收標準盯着,誰違反了誰就下臺。

法律和稅收,並不是國家的全部內政和外交,真正治理國家的,也不是這個亂哄哄的議會,而是一個75人的秘密委員會,以及一個在議會休會期的參政院。

貴族、僧侶、商人和小市民、農民,雖然都有四個等級的國會議員,但75個參政院秘密委員會裡,並沒有農民的存在。

曾經的女王的丈夫、現在的瑞典國王弗雷德裡克伯爵,是真正主持國政的九人蔘政會中,唯一有兩票的人。

不過自從1723年新法否決了雙王共治和絕對王權制,將立法權交給國會之後,國王便忙着找情人和生孩子——正妻無所出,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嘛。

反正他是神羅的伯爵,自己在神羅有封地,王室開銷不用看這羣瑞典人的臉色。

此時真正主持瑞典政策的,是瑞典的首席大臣,阿維德·霍恩。

如果只是從政策上看,這是一位溫和派。但如果說的難聽點,這位叫“英俄派”。

他的腦子還是比較清醒的,瑞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再是那個腳踢神羅、毆打北方的雄獅了。

所有的政策出發點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韓非子的那句“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阿維德還是很清醒的,打不過俄國,越打越完蛋,不如老老實實的,別去收復失地,別渲染復仇主義,搞好和俄國的關係。

別讓俄國再打了。波羅的海出海口,該扔的扔、該割的割,一定不能和俄國開戰。

在經濟上,他雖然支持重商主義,也鼓勵國內的手工業發展,但是認爲瑞典也沒能力和英荷爭霸,俄國海軍都打不過,還去撩英荷?

所以,適當降低關稅,允許英荷的貨物在瑞典銷售。

在東印度公司問題上,小心行事,不要高調,不要招惹英國和荷蘭,免得英荷不滿。

發展個錘子的紡織業,瑞典這環境、這人口、這氣溫,能不能發展的起來紡織業,心裡沒點數嗎?不如老老實實進口外國的紡織品,搞好英荷關係,賣賣自己的特產鋼鐵和銅以及木焦油得了。

消消停停,當個小國,別做大國的夢了。

時代變了。

議會中對這位首席大臣的反對派,是激進派,領袖是卡爾·吉倫特博格。說的難聽一點,這位叫“法國派”。

他的腦子就相當不清醒,認爲瑞典應該延續舊時代的輝煌,腳踢俄國、猛踹普魯士、海扁英荷。

歷史上,法國人口頭上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可是刷卡時爲零。

歷史上這位一上臺,就對俄宣戰,要復仇,要重現昔日的榮光,要讓俄國人割讓聖彼得堡。

然而法國人只有嘴在支持,俄國那邊上臺了伊麗莎白女皇,僅次於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女沙皇,暴打了瑞典,割走了芬蘭,還把伊麗莎白的前未婚夫的弟弟立爲瑞典世子。

激進派的經濟政策,也很奇葩。

大幅提高關稅,高壓控制外來的紡織品,努力支持本國大紡織業主的利益,寧可瑞典無好布,不可瑞典用英荷貨。

努力支持東印度公司,挖荷蘭和英國的牆角。歷史上,趁着奧地利王位戰爭開打、法英荷西互相私掠劫船的機會,猛往廣東派商船,到處勾搭走私商,使勁兒往英國賣走私茶葉,開闢了前往美洲的走私線。

換言之,周邊的鄰居全得罪了一遍。

和法國走得近,這叫遠交近攻。可遠交近攻的前提是自己是個強國,弱國搞遠交近攻,那是嫌死的慢了。現在的俄國和普魯士,還是當年的俄國和普魯士嗎?

可想而知,支持他們的,都是年輕軍官、年輕貴族、大商人、手工業者,以及最保守最愛國的農民。

卡姆比爾等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盯上的就是國會中的激進派,希望他們在國會中取勝,支持他們,以換取他們的回報——至於瑞典被俄打、被英嫌,那和他們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有錢,去英國去荷蘭去俄國,不一樣當大爺?

況且,卡姆比爾本來也不是瑞典人,而是一個英國人。

趁着二月份還沒到,商船還沒起航的機會,卡姆比爾又匆匆返回了斯德哥爾摩,找到了激進派的領袖人物卡爾·吉倫特博格。

三年一度的國會就要召開,卡爾也是志得意滿。

他的支持者們,學習英國人內戰時候戴假髮和不戴假髮的方式,戴着與保守派截然不同的帽子,利用不準寫國事不準出書的審查制度,到處煽動對俄復仇的演講,取得了大量的支持。

他有信心,在這一次國會中,幹掉保守派的阿維德,自己成爲國務大臣。

而且,不久之前,法國特使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法國和大順的外交十分順利,具體談了什麼不能說,但是十分順利。顯然,這意思是說法國和大順在合謀對付俄國,反正大順不可能派軍艦來打英國。

如果瑞典選擇對俄開戰,法國願意提供一筆援助,包括一部分槍支、火炮,甚至一些艦隊。

同時,這位可愛的法國使者,還給瑞典帶來了一筆很大的訂單。

法國的波爾多,盛產葡萄酒,而製作葡萄酒桶,需要上等的鐵做箍,瑞典的鐵質量相當好。所以法國斷絕了和其餘國家的鐵貿易,將波爾多箍酒桶的鐵訂單,都交給了瑞典。

以此,作爲這一次支持瑞典對俄開戰的誠意。

這筆訂單,是給激進派的,法國可不會把這筆訂單算在保守的英俄派政績上。

除非激進派掌控國會,訂單纔會生效;而如果還是阿維德那個老頭子,這筆訂單是不會交到瑞典手裡的。

訂單,意味着又能獲取一些工商業者的支持,這讓卡爾當國務大臣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現在,東印度公司的發起人、大董事、瑞典的勳爵卡姆比爾又找上了他,卡爾·吉倫特博格覺得國會的事,更穩了。

他想,他會引導瑞典人民,攻佔聖彼得堡,然後……或許可以憑藉威望,徹底毀掉瑞典的絕對君主制餘燼,他可以成爲瑞典的護國公。

(本章完)

第680章 隱喻(上)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278章 夷丁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1279章 特色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712章 反擊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993章 直鉤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33章 邊軍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53章 選擇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345章 畫餅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38章 扣個人質第780章 抓與放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21章 紙上談兵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205章 入營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783章 作死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848章 威望(上)第1229章 開戰(八)第1278章 夷丁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453章 “帝”(五)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343章 絕戶計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337章 見過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45章 冰牆第706章 海戰(四)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29章 雪盲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700章 反圍城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