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

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

“你既把那樣比作本朝的‘西域’,則朝廷若開南洋,比效安西四鎮。巴達維亞,或可爲碎葉、龜茲、于闐、疏勒。軍是要駐的,官是要流的,至於四鎮之外的諸多南洋國,則可效西域諸國。”

“這些人自明時便遷居海外,對天朝離心,不可只用恩德而不用威儀。今日荷蘭人壓迫頗深,心慕故國;若將來天朝改制,如改土歸流,當地豪族只怕未必不叛。”

“我對巴達維亞的情況所知不多,但以史爲鑑,卻知本朝開國之初,也是靠分了朱明皇莊和藩王的土地、後金東虜的圈地。巴達維亞沒有朱明的皇莊和藩王,但卻有當地的豪族;巴達維亞沒有後金東虜的圈地,卻有荷蘭人的圈地。”

齊國公並不是太瞭解連懷觀的背景,但卻本能地想到連懷觀也是當地豪族。既爲豪族,首鼠兩端,兩頭下注的事,也是常有的。

朝廷不會允許一個“中華聯邦”的形式,只要出了兵、出了力,一定不會允許當地的華人擁有太強的自主勢力。

正如劉鈺相信的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南洋的經濟基礎很詭異,種植園經濟爲主,也就註定了當地的宗族、豪族們若不收拾,肯定拿捏着華人社會的全部活力。

改變當地的經濟基礎,才能夠解巴達維亞等地“山高皇帝遠、隨時想自立”的想法。

以齊國公的想法,或者說以朝廷的想法,最好還是瓦解成華北地區這種小農的狀態:沒有宗族或者莊園主士大夫這樣的天然組織,而是被官僚統治所替代。

“守常,你應知道,閩粵兩地,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人出海外謀生,下南洋。南洋人口必是越來越多,故而從一開始,就要讓南洋的‘安西四鎮’沒有豪族勢力。”

“這連懷觀既能來此,也算是個壯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爲壯士,日後有功朝廷自然封賞,封賞之後既有品級也該遵守規矩。”

劉鈺答應一聲,心裡盤算了一下巴達維亞的情況,心道南洋的事,與華北還真不太一樣。

這巴達維亞的製糖業完蛋了,除非大順這邊的蔗糖消耗量暴漲,否則控制巴達維亞後還是無法解決莊園經濟破產的情況。

估計大順也不太可能放着臺灣福建的糖不要,高價收購巴達維亞的糖。

加上正趕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估計歐洲那邊亂成一團,蔗糖的消耗量也必受影響。

荷蘭人一走,短時間內去歐洲貿易都很危險,荷蘭人可能半途劫船……蔗糖銷量只會更低。

思來想去,想要救巴達維亞的蔗糖業,就得看日本開國之後,對蔗糖有多大的需求了。

這是唯一一個短時內的增長點,反正大順的內需不能指望,也基本飽和了。

甘蔗園畢竟不是華北的耕地,分成小塊也沒問題。

日本市場,撐得起巴達維亞甘蔗園的蔗糖業嗎?現在還說不準,估計就算有漲幅,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巴達維亞除了甘蔗業,真正的豪強都是靠包稅和放貸的,土地矛盾並不是主要矛盾。

朝廷想到的抑制豪強,肯定以爲巴達維亞都是靠種地爲生,豪強都是大地主。

然而並不是,至少在華人內部並不是。

對於遏制當地豪強的想法,劉鈺是支持的。但怎麼遏制,他覺得不是現如今的朝廷那羣小農腦子能想明白的。

齊國公見劉鈺在那悶着不說話,笑道:“你不要以爲此事很難。此事,我看也簡單。江南等地,豪強難制,因爲他們讀書爲官,胥吏一體,朝中有人。”

“本朝取天下,從均田免糧,到保天下驅韃虜,其中變遷你是明白的。巴達維亞的豪強,何德何能,有資格做江南士紳嗎?有資格讓朝廷妥協嗎?”

他以爲劉鈺考慮到朝廷連文登的“士紳納糧、攤丁入畝、永佃權”等政策要在全國推廣都難,擔憂朝廷能不能在南洋控制住,便說破了其中的關竅:巴達維亞的當地豪紳,連荷蘭人都打不過,若是天朝趕走了荷蘭,那些豪紳算什麼?

各省士紳,都是讀書人,朝中有人有關係,動不得;那巴達維亞的豪紳,朝中有關係嗎?有代言人嗎?

還不是想揉就揉,想捏就捏?

劉鈺喔了一聲,不置可否。

對朝廷整體上動豪紳的大方向,是支持的,本來他也認爲南洋最可靠的人是那羣最底層的僱工和巴城中的小販;而當包稅人的甲必丹雷珍蘭們,天朝控制後,日子只怕比荷蘭人在的時候過的要差,他們可不是基本盤。

但他不是很同意齊國公想的解決方法,這方法在土地矛盾集中的地方能用,在巴達維亞這種種植園經濟的基礎下,不是萬能的。

此時他也沒直接反對,對巴達維亞的具體土地政策、荷蘭人的種種制度,連懷觀也只是從他的視角直觀去介紹,感性有餘,理性不足,這還是要再議。

好在齊國公的話,也解開了他心裡的另一個心結。

他之前是擔心朝廷直接復刻荷蘭人在巴達維亞的統治方式,爲了省事而延續舊制。

現在看來,齊國公的想法認爲朝廷不可能允許當地維持舊制。只要在遏制當地豪強的大思路上一致,山高皇帝遠,將來還是有很多的可操作空間的。

想着自己應該變一變在朝中的固有形象,劉鈺也沒再和齊國公深入討論這個事,心道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吧,只要別讓連懷觀寒了心就好。

事後問一問,要真的露出寒心之意,那也只好心狠一狠,把他扣住,以免走漏風聲。

“國公應該自有打算,這本來也是外交部該管的事,小子也就不多說了。”

“還有就是,還是要提醒國公一句,早做準備。我估計,明年不只是羅剎使團要來,可能瑞典人也會來、英國人也可能來。英法世仇,而且英國自從前明時候就想派人來京城,只是一直沒有機會。”

“如今我朝變化,羅剎人來了、法國人也來了,英國人可能也會來。這羅剎特使是個特例,陛下恩准常駐京城,以便勘界、平西域等事宜。其餘使團,估計想要駐京,怕是辦不成。我看,不如叫他們把商館使館,都遷至松江,以便管轄、也便外交聯絡?”

大順雖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可是對內還是要假裝是天朝上國的。既是天朝上國,平等外交這種事,就不要做得太顯眼,譬如在京城開使館之類。

再者,朝廷對這些西洋人也是充滿警惕的,又有禁教的風潮,按照西洋規矩在京城開使館,根本不太現實。

且不說百姓怎麼看,讓朝鮮這個忠臣孝子怎麼看?

羅剎人特殊,因爲之前要勘界、要解決蒙古、要平定西域,這都需要和羅剎的使節直接溝通,故而是恩准在京城常駐,卻終究沒有一個正式的大使館。

現在搞出來了外交部,想要外交,當然是要派駐使節了。

聚在一起,方便管理,無非也就是這幾個口岸。松江最好,廣東太遠。

滿清時候,太平天國起事,有各種各樣的因素。

有一樣也要考慮到,便是在南京條約之前,廣東一口通商,導致許多江南的貨,要運到廣東,這就導致了許多以此爲生的人。

南京條約之後,上海成爲了口岸和買辦中心,導致了很多搞運輸的、藉助一口通商發達的人失業,爲天平天國貢獻了不少核心人員和核心力量。

大順倒是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一直都是開放了許多口岸,這種變遷引發的影響不會太大。

使館好說,主要是商館,扎堆一起也便於監管。海軍跑不到歐洲,也暫時沒能力在歐洲耀武揚威,唯一能和西洋人聽懂的外交,就只剩下一個關稅。

齊國公道:“這事我自是考慮過,西洋人有駐派使節的習慣,要顯得我這外交部有用,我當然會考慮駐派使節的事。但是,松江是不可能的。”

“一則那裡終究更遠,溝通不便;二來松江地處江南,是朝廷的腹心,這使節團只怕都是細作,哪裡是不可能允許駐派使節的。我的意思,是在天津。”

“天津?”劉鈺有些驚住了,天津固然好,畢竟更近一些,方便溝通。但是,這能行嗎?

天津,離着京城太近了,朝中能同意?

齊國公見劉鈺驚奇,笑道:“陛下已經同意了。但需得海軍立威之後,方可建館。”

“放置天津,溝通方便,此其一也。”

“我回來後,陛下叫我去看了看軍改後的京營,問我與西洋諸國相較如何?我說勝之!海軍與西洋人相差略遠,陸軍卻不用懼,放在天津,天津也要駐紮一軍,叫西洋人知我朝軍陣不弱。”

“商館不動,使館駐於天津。那倭人不是每年讓荷蘭人蔘江戶嗎?這邊也讓西洋人每年入京參覲,若真有事也好處置。”

“至於松江,你就不要想了。那裡商賈衆多,又是江南腹地,朝廷擔心商賈和西洋人勾結。而且那裡又是長江口,漕運之始,西洋人把那裡摸清楚了,將來真要有事,對國朝大爲不利。”

“京城不能駐,退一步在天津,也正好。凡要抵達天津的西洋船,都需報備,使館報備,朝廷派船去南邊接,而不能讓西洋船入渤海。”

聞言,劉鈺嘴角浮出笑意,看來朝廷終於在自負之後,有了一絲真正的自信。除卻考慮到和西洋人勾結、江南腹心等問題外,這一次允許西洋使節駐紮天津,就在於皇帝真的相信軍改後的陸軍很強,這是詢問了出訪歐洲的齊國公後產生的比較後的自信,而非是之前那種極端的自負。

皇帝特意詢問了去過歐洲觀戰過的齊國公,劉鈺覺得這是自己之前那些嚇唬人的話,把皇帝從天朝的自負嚇成了不自信,這回確認之後扔了自負,真正自信了。

也算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自信就好,自信才能包容,越不自信越封閉。

敢在天津設使館,皇帝的心態真的變了。

“使館和常駐使節的事,這都定下了。倒是你那邊,瑞典人、英國人,明年真的會來?莫要我在這擺了一桌子菜,客人卻不來。”

劉鈺想了想,也不敢說滿,只道:“七成把握吧。”

說罷,心道饅頭應該快要從歐洲那邊返航了吧?

(本章完)

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398章 主心骨第32章 佈置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195章 過時了第574章 領導權第1207章 守成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164章 備戰(三)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215章 海軍部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542章 惡毒第66章 認可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38章 扣個人質第44章 三百年後第233章 壟斷權第346章 埋雷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45章 冰牆第91章 提點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993章 直鉤第1009章 親不親第59章 四兄弟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636章 雞肋第33章 邊軍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705章 海戰(三)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1162章 備戰(一)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204章 投名狀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82章 賣第705章 海戰(三)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987章 止步(下)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449章 “帝”(一)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99章 酒醉多言第256章 優劣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078章 爭功(三)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