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海軍部

第215章 海軍部

皇帝開的這道教育改革的小門,是爲了海軍和炮兵,劉鈺想要從國庫裡騙錢搞教育,也只能圍繞着這兩點做。

考察了威海初具規模的軍工製造業,詢問了造船廠的西洋技師後,劉鈺手書了一份詳細的海軍發展計劃。

威海的造船水平已經略微起步。

法國東印度公司託人傳信過來,齊國公到訪巴黎一事,引起了轟動。

齊國公的使團不可能乘船回國,因爲風險較大,還是選擇走俄國回國。

劉鈺的信件、白晉等法國傳教士等人的存在,使得法王希望能夠派出一支使團,走海路到訪京城。

一則是因爲大順禁教的事,法國對傳教沒有西班牙那麼狂熱,希望不要生出誤會。

二則便是法國認爲東方的這個帝國很強大,法俄之間的矛盾很深,希望締結一個可能在俄國背後捅刀子的盟友。在南亞、東南亞,法國也希望獲得一個可靠的盟友。

官方的肯定,使得法國的東印度公司以半官方支持的態度,派來了足夠優秀的造船匠和工程師。

法國的幹船塢技術遠遠領先於英國,74炮戰列艦和28炮巡航艦的設計理念,也優於英國,只是因爲法國四面樹敵不得不做一個陸權國家,使得其海軍無論如何也贏不了海權至上、沒有陸地威脅的英國。

這幾年對日貿易的錢,如果只是造艦,肯定可以造更多。但大部分的錢,劉鈺都投入到了威海港的建設上。

包括一個新型的幹船塢,方便維修和清理船底的藤壺;一個規模龐大的木材陰乾儲存倉庫,沒有常年陰乾的木材,一艘戰艦隻能用六七年,而陰乾合格的木料可以讓戰艦保持五十年的活力;一個將近三千人的造船工人人才儲備,這幾年既然沒錢造軍艦,都在造貨船。

已經囤積的木料,使得只要錢到位,就能保證一年三艘到四艘的速度下水。之前招收訓練的一千多水手、三百多軍官已經有了一定的作戰能力,以傳幫帶的方式,擴充水手問題也不大。

這些都是小問題,真正的大問題是怎麼保證不會人亡政息。

想要保證不會人亡政息,最好的辦法是讓海軍部獨立出來,成爲皇帝直轄或者天佑殿直轄的部門。

劉鈺一點都不想和兵政府那羣人打交道,一羣連西洋諸國都不瞭解的人是指導不了海軍的,而且日後海軍要想發展,朝中無人是不行的。

海軍的投入實在太大,大順特殊的吸金獸一樣的貿易特點,又使得海軍幾乎就是個賠錢貨,因爲坐在家裡就能收錢,海軍就是賠錢的。就算是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海軍,貨還是要賣給西洋人換銀子,而要想能做到足夠強大把貨直接運到歐洲且打開歐洲的關稅,那又很不現實,至少得投個四五千萬兩。

幸好有個日本,幸好奧地利王生不出兒子。

這一次劉鈺只能獅子大開口,要到足夠的錢,在即將到來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前,讓大順的海軍有能力擊敗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取得香料。

纔算是能稍稍讓朝中人知道,海軍真的可以賺錢。

盤算了一下,他提出一個並行於大順的五軍部的海軍部計劃。

大順將五軍都督府改成了五軍部,如今再加上一個海軍部,他又是勳貴出身,正好可以繞開讓人煩躁的兵政府,直屬於皇帝。

這一點皇帝應該是願意的,因爲皇帝興建海軍的目的,只有兩個。

一個是擔心劉鈺的恐怖預言,另一個就是擊敗荷蘭獨霸香料貿易收入,在皇帝看來後者的錢很重要,暫時少一點掣肘是有好處的。

海軍部往下,有艦隊、海軍委員會、後勤及水兵傷殘養老委員會一共三個部門。

艦隊自不必提。

海軍委員會,則要下屬木料局、造船廠、靖海宮官學、實習軍官選拔、造船訂單、鑄炮局,以及下屬的實學學堂教育。

後勤及水兵傷殘養老委員會,則負責後勤保障、水兵退伍之後的補貼,這裡面就需要皇帝用內帑的錢,比如壟斷香料貿易等,從裡面拿出來一部分作爲水手的傷殘養老金。

用五年的時間,將整個海軍部的架子搭起來,這裡面的投入是巨大的。

單單一個木料局,就需要每年三萬兩銀子的投入,採購柚木、檜木,以及在白山黑水的原始森林中砍伐百年以上的橡木。運輸、陰乾,都需要專門的人員。

艦隊按照每年三艘五級艦的速度建造,每年的花費在十五萬兩。

五年內建造兩到三艘74炮的戰列艦,這個花費平均下來,每年要八萬兩。

19艘五級艦、2到3艘74炮戰列艦,需要保證足夠的水手海員,至少需要萬人的水手儲備。

萬人每人每月按照二兩銀子計算,加上足夠的軍官,這就需要每年三十萬兩,只多不少。

耗損和維修,按照每年兩萬兩算。

訓練中的火藥消耗,按照每年五萬兩銀子。

海軍的軍裝軍服,吃飯,酒水等補給,按照每年15萬兩。

不算靖海宮官學、不算什麼水手退伍的補貼,也不算每年的人才培養,單單是打造一支一次性艦隊,每年的投入就要80萬兩銀子。

如果再保證足夠的實學學堂、長久人才儲備、不暈船的陸戰隊、運輸船等,要讓海軍形成規模,每年至少要投入120萬兩銀子,而且要持續至少五年,想要形成體系,就要持續投入十年甚至更久。

算起來似乎不多,大順怎麼也有一年大約3000萬的歲入。

但皇帝內帑肯定拿不起,那就必須要走廷議,要國庫出錢,這筆錢肯不肯出,實在難以預料。

哪怕劉鈺已經精打細算了,也只能報出這麼一個價格,再低的價格,也就只能練出一支一次性海軍。

打完就爛。

至於花國庫的錢,培養一批完全和現有體制格格不入的準逆賊,這錢肯定也得是國庫出。

只不過這個如果國庫真的不肯出足夠的錢,他也只能自己貼補上,這個是不能省的。

寧可少造兩艘戰艦,這錢也得摳出來。

這個開口要錢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對日作戰、對荷開戰的想法,不能公開。

不能公開,那麼任何腦子正常的人,都會反對這個勞民傷財的計劃。

造一堆無用的戰艦,幹什麼呢?

最難的事,永遠是內部,而非外部。

帶着這個問題,劉鈺找到了即將返京的父親,希望在朝堂裡昏睡多年的父親幫忙看看,詢問一下是否能行。

然而劉盛看都沒看劉鈺草擬的計劃,反問道:“如果陛下沒有興建海軍之心,爲什麼要讓我鎮撫這裡呢?我是你老子,陛下讓我前來,不正是因爲有興建之心嗎?”

之前的交流中,劉盛已經知道皇帝敲打劉鈺的事,他也不震驚,反倒覺得這樣敲打一下是好事,證明陛下真的要重用了。

很多事劉鈺沒和父親說,劉盛看的也沒有那麼深。

可如果只是問帝王心術、朝堂走向,這個劉盛看的可是遠比劉鈺明白的多。

他一語就道破了這件事的關鍵。

若是皇帝沒有興建海軍的心思,是不可能把劉鈺調到西域的同時,讓他老子來督辦這裡的,怕的就是有人胡亂搞。

劉鈺也想過這個問題,皺眉道:“父親,興建海軍要花錢。花錢,陛下的內帑拿不出這麼多錢的。”

劉盛一怔,這才接過那張奏疏看了看,看到一年一百二十萬兩軍費的時候,自己也嚇住了。

“這麼多?”

掃過數目之後,這才注意到上面建立海軍部的構想。

琢磨了一陣,說道:“國朝體制,其實只要陛下允了,總是可以辦成的。”

“前朝張居正,自己不是說的很清楚嗎?非相也,實攝也。這內閣也好、天佑殿也罷,權不是出自內閣和天佑殿本身,而是出自陛下。張居正很清楚,大明沒有宰相,他能行事,不過是竊取了皇帝的權柄,實則靠的是攝政之權。”

“本朝也是一個樣的。天佑殿是相嗎?陛下大權在握,若是什麼事都不管,躲到內宮去煉丹,那麼天佑殿可以算相。”

“如今陛下連續親征,本朝自太祖時候,又把武選司從兵政府中剝離、文選司從吏政府剝離升格爲文諭院,你覺得天佑殿算是羣相嗎?其實所有的事,都在陛下的態度。”

“無非就是自太宗荊襄反擊以來,本朝自比李唐,民間輿論又多因前朝恥辱,故而士人多有壯烈之氣。這一點,在你和羅剎談判後被人辱罵爲國賊的時候,便應清楚。”

“可你再想想,若非是這樣,就算天下輿論以長城爲界,陛下若是有心北征,便不徵了嗎?無非就是擔一個漢武的惡名罷了。”

一年一百二十萬兩,確實不少,可也不是一個完全不能接受的範圍。劉盛把朝中的情況很清晰地分析了一番,最終的結論其實就是一個。

皇帝說行,那就行。

皇帝說不行,那就不行。

廷議扯的再多,最多也就是皇帝挨着罵名。在罵名和海軍之間權衡,只看皇帝選哪一個了。

海軍部沒有侵奪任何已有部門的權柄,而是一個完全新建的部門,這樣阻力其實很小,唯獨的問題就在於這每年的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劉鈺自然也考慮過這個彎彎繞,問道:“那以父親之見,這件事只要陛下許可,其實便可成?”

劉盛笑道:“我不知道你和陛下怎麼說的,我也不問。但我知道一件事。海軍雖強,艦船雖利,若無港口,不堪一擊。只要在威海駐一支陸軍,則海軍始終是陛下的。”

“所以不用去考慮高鳥盡良弓藏之事,只要問一問你自己,這海軍將來能給陛下帶來每年百萬兩的收益嗎?這就是關鍵。”

(本章完)

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194章 卸力第421章 混亂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542章 惡毒第325章 迎天使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70章 先驅者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965章 扣帽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92章 欽定?第1051章 坐莊(下)第565章 制禮第16章 震動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56章 埋伏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355章 對罵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320章 榮譽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223章 開戰(二)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91章 提點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270章 先驅者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443章 誘降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2章 枯燥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4章 全員賭棍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600章 捧殺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574章 領導權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545章 難題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439章 分歧(五)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1047章 大改第946章 旗手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