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維持互信

第186章 維持互信

“哦……將不識兵亦可。”

皇帝像是自言自語一般複述了一下劉鈺的話,看似無意。

這個將不識兵的意思,倒不是說隨便抓個人就去當主將。劉鈺的意思一直就是要搞軍改,軍隊統一訓練,各部軍官創辦軍校。

主將也要在軍校裡學習,但出於皇帝的信任等問題,肯定要從勳貴或者龍禁裡挑選。

青州軍的情況很特殊,按照前朝的叫法,大可以叫劉家軍了。

訓練、發餉、候補軍官的充任,全都是劉鈺一手主持的。

若是青州軍都可以換主將依舊保持戰鬥力,那麼後續的軍改肯定可以按照劉鈺之前說的那樣去做。

皇帝知道劉鈺主動找副將的意思,比李九思想的那層要深得多,因爲皇帝一直確信劉鈺根本就沒把陸上的威脅當回事,而是一直琢磨着南洋。

若說剛纔的問話一點試探的意思都沒有,也不盡然。可若說真沒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想法,那也是誅心。

準噶爾事,皇帝真的是着急了。

眼瞅着自己快要四十了,若是連個安西都護府都沒有,哪來的臉自比李唐?

羅剎國的事,伴隨着齊國公正式出訪,也讓皇帝憂心忡忡。

李淦有幾分自信,但看看歷朝歷代,誰也不敢保證後續的子嗣怎麼樣。

萬一日後羅剎國再出幾個彼得那樣的明君,而大順卻出幾個昏聵之輩,那西域可真的就保不住了。

對彼得這個人,李淦心中很佩服。

這種佩服,和波蘭人的造謠脫不開關係。

波蘭人僞造了一份彼得一世的遺囑,把彼得的野心和俄國的野心寫的昭然若揭。

法國此時作爲一個傳統盟友是土耳其的國家,對於波蘭人僞造的這份彼得遺囑大量印發。

法國和大順之間的關係,加上李淦對羅剎的擔憂,使得這份波蘭人造謠的野心遺囑很順利地來到了李淦的手中。

縱然明顯的野心勃勃,作爲皇帝卻有那麼一絲惺惺相惜的英雄之念。

西域的事,俄國的腳已經插的太深,李淦是真的怕俄國再出幾個彼得,將來西域肯定要亂。

齊國公出訪也帶來了俄國政變的消息,一個毫無根基的嫁到外國的女人,一夜之間解散了樞密院,成功奪權。

雖然安娜一世水平也就一般,但此時還看不出來。

這場政變讓李淦驚呼羅剎是不是又要出一個女彼得?

劉鈺說自己練兵的手段學自西夷,李九思從威海回來後,把青州軍猛誇一番,這就更讓李淦憂心。

雖然劉鈺整日說什麼會通中西以求超勝,但怎麼想都覺得,就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西洋人的軍隊也不可輕視。

按齊國公派人回報的情況,羅剎的正規軍團完全不是黑龍江上的那羣哥薩克水準,而是已經大部分換裝了燧發槍和刺刀。

爲了有個直觀的對比,李淦還問了李九思一個很沉重的問題。

若青州軍與京營對陣,兵力相若,鄂國公可有把握獲勝?

李九思當時沉默了許久,很慎重地給出了一個答案:若野戰對壘,他沒有任何獲勝的把握。

這話深深地把李淦驚住了,之前即便對劉鈺的話很相信,可也沒有這麼直觀的對比回答。

有了這個直觀的對比,劉鈺那封“請安排副將”的奏摺,就另有說法了。

“依卿之見,這副將人選,是龍禁好?還是勳衛佳?”

“臣以爲……勳衛。”

“爲何?”

“陛下日後希望看到全天下最能打的軍隊,軍官全出自良家子嗎?”

李淦看了一眼劉鈺,臉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

正如文官不是鐵板一塊,勳貴也不是鐵板一塊,李淦確信劉鈺不是因爲勳貴子弟出身的緣故才說讓勳衛充任副將的。

全天下最能打的軍隊,軍官全出自良家子……這本身也是皇帝所不願意看到的。

“臣以爲,要廣開軍校,選拔更多的人才爲軍官。軍校教材要改,良家子出身的武德宮學員,即便學的都是實學,但和新軍要學的東西還是有些差距。短時間內,自然要以良家子充任基層軍官,但陛下不可不考慮日後的事。廣開學校,教授實學,選拔軍官,稀釋良家子。暫時以勳貴掌軍、良家子充任校尉。”

“勳貴子弟的起步可以高一點,學成之後便可爲營團主官,熟悉軍務,日後可以隨意調派掌軍。”

“軍校則按級別,招收選拔考覈,出任連級主官。短時間內依靠良家子,畢竟他們學的東西更有用;長久看,還是要走‘科舉’之途,開辦學校。只要能當官,文官武官,大家都願意來。”

“士兵則以募兵爲主,集中編練。”

“練兵、將軍、校尉、軍法軍餉,分開。”

“臣也非大言不慚,若臣出題選拔炮兵軍官,一個合格的都沒有。到頭來還要重新學,武德宮出身的不過是學起來更容易一些。但實際上,他們學的那些東西,真正有用的,也不過五六年就能學會。若開辦新學堂,也就五六年,便可不必全然依仗良家子。”

這話也真的不是嚇唬李淦。

再過些年月,法國的炮兵軍官考試就要要求有後世的高中數學和力學水平,再加上初步的微積分基礎。

如果是海軍炮兵軍官,則還要加考球面幾何、導航學。

差距越拉越大,現在只能猛追。

武德宮和營學三舍法打下的基礎很好,但是學的沒用的東西也有不少。

真要是開辦新式學堂,最大的問題就是學了之後不能科舉、不能當官,沒人願意去學。

而考武德宮,又要騎馬、又要槍法、又要策論。

窮文富武,一般家庭也根本學不起、考不上。富戶有能力脫產學習的,也更願意考科舉當大官。

炮兵和海軍是技術兵種,學的當然要深一些。

不過營連級別的步兵軍官,要學的就很簡單。若是能夠軍改,給學實學一條科舉之外的當官的路,這無疑有助於推廣。

有特權的良家子,劉鈺本來就是準備把他們搞掉的。只不過現在練兵缺軍官,從頭培養,從教識字、幾何、算數開始,又來不及。

一方面是提前佈局,一方面也是爲了將來挑唆良家子和普通學校學生之間的矛盾。

如今皇帝既然問了這個問題,他也正好說出來。

科舉可不敢輕動,也就只能如此折中,大不了新學堂的理科生全都去當軍官,最起碼有一條學了之後有用的路。

不然的話,費勁學習又不能當官,誰去學新學問?功利功利,自然是要功利的,天底下古今中外,又有幾個是純粹爲了獲取知識而學習的?

李淦知道劉鈺編的軍歌,也知道劉鈺一直認爲新軍中根本不需要勇冠三軍的關張爲將,而是認爲連隊級別的軍官以認字、會算數爲上佳。

聽劉鈺這樣說,李淦知道劉鈺對日後的軍改有一整套的體系和想法,並不是孤立的一支青州軍。

也就是說,將來的新軍,只要按部就班去搞,誰都能練出來,而非是非劉鈺不可。

這話讓李淦很安心,也對劉鈺知道進退一事很滿意。當初的承諾初心不改,至今不忘“將不識兵亦可戰”的想法,這纔是爲國計長久。

劉鈺建議讓勳衛充任副將,這個想法倒是和李淦不謀而合,也是本着制衡的態度這樣想過。

現在既是劉鈺提出來了,李淦點頭道:“卿言甚是。開辦學堂之事,待平準之後再議。副將人選,朕也以爲應以勳衛充任。英國公嫡孫,比你略大,就由他充任副將。卿以爲如何?”

英國公的嫡孫,劉鈺當然認得。比劉鈺大幾歲,一直在京城做勳衛,也是勳貴圈子裡的人。

劉鈺覺得可能是皇帝覺得英國公老了,兒子又是個不當事的,孫子還算可以,也算是給老臣一個待遇。

這人白紙一張,並麼有在前線歷練的經歷,只是在京城裡做過勳衛,也算是個合適的人選。

選副將,爲將來接任,肯定是越白紙越好。

舊經驗、舊體系,和青州軍完全是八字不合。兩個人又都是勳貴子弟,劉鈺有軍功,也壓得住。

這事本身劉鈺不是太在意,皇帝願意選誰就選誰,遂道:“陛下既有人選,臣聽命即可。只是……呃……靖海宮官學和海軍一事……”

李淦哈哈一笑,心道劉鈺啊劉鈺,你果然最在乎的還是東海的威脅。看來鄂國公說的一點不假,你對青州軍很自信,對準噶爾部真是毫不在意,既有這樣的心思,也是好事。

“西北戰事一開,靖海宮以及海軍之事,朕看,就由你父親翼國公暫攝。海軍初建,朕不想就此毀了。你也不必擔心,你既忠貞爲國,朕自然信得過。翼國公多年不出京城,正好做些事,活動活動筋骨。想來也不用做什麼,你都安排好了。”

這的確是莫大的信任了,劉鈺暗暗鬆了口氣,既然是自己家人負責,就不用怕有人瞎胡搞毀了剛剛起步的海軍。

劉鈺那邊的人手,一個個資歷都太淺,根本入不得檯面。按照本朝規矩,一羣連武德宮都沒考上的,怎麼可能直接管這麼大一攤子事?讓那些考上武德宮的、入了上舍的,怎麼看?

換別人,皇帝也真怕鬧出亂子。便想着翼國公劉盛正是個合適的人選。

這也算是一種投桃報李,既然劉鈺一直沒有私心,早早就想交出青州軍,皇帝也要表達出應有的信任。

劉鈺叩謝之後,趁勢道:“回陛下,另有一事。臣將內帑今年的分紅運了回來,共十三萬兩。那兩艘戰艦也是陛下內帑的分紅,只可惜不能運來,不能讓陛下過目。”

李淦一怔,隨後道:“朕不是說了嗎?朕信得過。這銀子你送到京城,到時候朕又要送還威海,實在是多此一舉。”

說是這樣說,心裡卻極其高興,想着劉鈺之前說的股份制一事,笑道:“罷了,既是運來了,朕再找人送回去就是。賬目清晰,朕也看了。朕也知道,若是官營亦或是效前朝二十四監,必有麻煩。商人重利,只要嚴加看管就好,勿要做出一些有損民生國事的大錯。倒是你給朕的內帑銀取得化名,龍傲天……呵,真是俗不可耐。”

“朕也正是慮及此事,纔將海軍一事叫翼國公暫攝。此事有損皇家顏面,萬萬不可聲張。至於卿所言在松江設置海商會以及股票交易所,收取印花稅一事,朕也選好了人。”

“海軍耗費,皆由此出。明年出兵之前,你把這一切都安排好。不要因爲西北之戰,耽誤了海軍建設。那些銀子,就暫且入內庫,待過些日子朕派人押送到威海。”

(本章完)

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204章 投名狀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725章 殺心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542章 惡毒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6章 邀請第965章 扣帽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355章 對罵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71章 萌芽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737章 機遇(下)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21章 紙上談兵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94章 卸力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542章 惡毒第6章 邀請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252章 特許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77章 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