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事已畢(上)

第1420章 事已畢(上)

黃河問題,曾經確實是一個非常難解決的問題。

但大順的黃河問題,又和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的情況有所不同。

以大順而論,黃河問題最大的難點,其實只在於黃河河道無人區的遷徙。

這就是大順和以往歷史上的封建王朝不同的地方。

而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對於黃河問題,最大的難點……實際上,只怕根本不可能在乎所謂的黃河無人區的百萬百姓。

黃河問題,從明朝末年開始,就不是一個科學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

古人又不傻,知道黃河早晚要決口北流的人,多了去了。知道黃、淮、江、濟這四瀆合一,爆出一個超大規模的洪水,那就直接要出大事。

只不過……

歷史上,明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要解決黃河問題。

但滿清河道總督楊方清,一針見血,只指問題的本質:

【黃河古今同患、而治河古今異宜。宋之前治河,但令入海有路,則可南亦可北。】

【元、明、以迄我朝,東南漕運,由清口而上二百餘里,皆賴黃河轉輸。是治河即所以治漕,故只可以南而不可以北。】

這,基本上就是自從明末黃河開始在淮河水道上屢屢爲患,卻一直沒有搞大規模工程的根本原因,本質問題。

你要說滿清這種遷界禁海的王朝,能考慮黃河無人區的百萬百姓,那純屬扯淡。

根本問題就這麼回事。

漕運得用黃河的水,從清口往上二百餘里,全要靠黃河。

所以,黃河只能從南邊入海,不可能從北邊入海。哪怕說,腦子清醒的人,都知道,早晚的事。

但是,只要不解決漕運問題,啥也白扯。

歷史上,從1652年朝中給事中建言復黃河禹道、到1852年魏源著書說黃河北決必要出大事,整整二百年時間,反反覆覆、來來回回,最終全都卡在了“漕運”這件事上。

前期,這個倒也沒必要過度吹毛求疵,前期既沒這個緊急的需求,也沒這個財力能力。

而終於熬到了幹隆年間,財力人力物力、政治穩定什麼的都有了,建議幹大工程的《論河道宜變通》的奏摺也遞上去了,幹小四“留中久之”,終究他不過是個守成之君,不敢幹這麼大的事。

而等到魏源開始宣揚復北道的時候……就那中央集權、政治穩定、財力物力等,又註定即便想幹,也不可能幹的成了。

之所以說大順在黃河問題上,面臨的壓力和歷史上不同,就源於“治黃必先廢漕”這個共識,完成了。

而實際上,其實……說句難聽的,對封建王朝而言,黃河河道無人區的百萬人口,其實對一個正兒八經的、正常的封建王朝而言,這壓根就不是個問題,排號根本排不上。

wωw ◆тTkan ◆¢o

大順算是還沒邁入現代,就先感受了一波現代的問題。

當然,即便如此,細細算來,這件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黃河問題要解決的前提,是漕運問題。

漕運問題要解決的前提,是南洋問題。

南洋問題要解決的前提,是西北問題。

西北問題要解決的前提,是羅剎問題。

種種這些是,一環扣一環,折騰了三十餘年,終於算是折騰到了大順有資格“解決黃河問題”的時候,雖然看似很慢,但其實已經相當快了。

應該說,直到現在,大順才真正有資格,說一句,要解決黃河問題、復大禹故道這樣的話了。否則,在此之前,說話和放屁沒有任何區別,根本都是扯犢子的空談。

古書言:舜用鯀治水,九年而無功。

算起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開打,劉鈺終於決定做最後一件事解決黃河問題,到現在,也已經過去了九年。

如果只看黃河河道,謂之九年而無功,是沒什麼問題的。

這九年時間,劉鈺基本上沒有挖掘黃河,而是幹了許多看起來和黃河沒啥關係的事。

在山東幾州幾府,搞了永佃制改革。

修了從濟南府到膠州灣的鐵路。

廢棄了利津一帶的鹽田,在沂州和海州那裡興建了大型鹽田。

鎮壓了渤海灣的鹽戶起義,完成了山東鹽產地的南移到日照地區。

建起來了淄博地區的沒鐵礦產業。

完成了魯中地區的經濟作物改種,鎮壓了反對鐵路徵地補償不足的起義。

鎮壓了魯西北地區因爲運河廢棄工商崩潰和黃河改道恐慌而導致的農民和工商業者的起義。

拓展了小清河河道,使之成爲連接東北豆餅肥料產區的重要運輸線,直通經濟作物改種的魯中地區。

最後纔是基本將黃河無人區河道百姓的遷徙步入正軌,完成了數百里長的無人區和復梁山泊的湖泊無人區。

九年無功。

大約就幹了這麼點事。

而現在,也就只剩下了最後的挖黃河河道的“小問題”。

至少,相對於下南洋、廢漕運、拓關東、搞糧食、打一戰賺錢等諸多修黃河的前提條件而言,最後這點事,確實算是“小問題”了。

既然只剩下最後一點“小問題”了。

於是,原本居然要動黃河的劉鈺,所提出的方案,難免就有些“保守”了。

而更激進的方案,在劉鈺九年無功、而終於要開始動手挖河、確定要解決黃河問題的時候,便被提了出來。

十餘年前,關於黃河問題,劉鈺還是激進派中的激進派,當時沒幾個人敢琢磨着要幹黃河。

但現在,曾經的激進派中的激進派,瞬間便成了保守派。

此時,在濟南府的大清河新河堤工地上,前幾年的新科狀元趙翼,正在那和劉鈺闡述自己的更爲激進的治河方案。

“國公,黃河之災,自古難解。所以難解者,在於沒有拿出萬世之法。而之所以沒有萬世之法,源於不解決黃河問題的根本。”

“河之所以潰決者,以其攜沙而行,易於停積。以至於河身日高、海口日塞。於是潰決不停,成萬世之患。”

“既知潰決之因,則可行萬世之法。”

“莫若同開南北兩河,五十年一次輪替。”

“若行北河五十年,封閉壩口,露出南河。則南河疏浚泥沙,五十年後,驅黃河之水南下,再行南河,而疏北河。”

“如此交替,使之洶涌之水,常有深通之河。河既深通,何來潰決之患?”

“如此,則河工、兵員、勞役,亦可不設;蘆桔、土方、石木之費,亦可不用。”

“此雖千古未有之創論,實則萬世無患之長策也。”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千古未有之創論,未必就一定做不得,引領風騷,當看今朝……”

趙翼的想法,可比劉鈺的激進的多。

劉鈺只是要復黃河古道。而趙翼的意思,是反正挖也挖了,那幹嘛不直接留兩條道?

黃河在北邊的時候,去挖南邊的泥沙。

等着輪換之後,再去挖北邊的泥沙。

真要是出了大洪水,那就直接打開,南北兩條河一起走,這不比劉鈺琢磨着要復大野澤做泄洪區蓄水池還要壯大?

而且,本身,黃河南道也流淌了數百年了,本來就是無人區。這就根本不需要考慮這邊遷徙的事。

劉鈺看了看這位不久前的狀元,忍不住笑了起來。

有些話吧,在不同的情勢下說出來,那是完全不同的。

歷史上,趙翼的確提出過這種想法。

但如果一切不變,沒有大順一系列的下南洋、改海運等政策的話,劉鈺肯定會嘲笑趙翼,說他讀史白讀了,讀了半天就讀出來空談和扯王八犢子了。

因爲,如果一切不變,黃河問題的根源,是漕運問題;而漕運問題,又牽扯到南洋的西洋海軍勢力;下南洋,又牽扯到西北和羅剎問題……

這些東西不談。

直接就來一句“兩個河道、南北各五十年”,那劉鈺肯定只能認爲這就是在扯王八犢子。

不是說沒道理。

而是就算正確,也是正確的廢話,純粹的屁話,根本沒觸及到問題的本質。讀史讀成這樣,也真是挺悲哀的。

讀來讀去,把問題歸結爲:“這塊肉,我該做紅燒肉呢?還是做片肉呢?”

就沒有想到:“我從哪弄一塊肉?這塊肉怎麼才能拿到手”的問題。

當然,那是指的“沒有肉”的情況下,劉鈺肯定是要嘲諷的。

但現在嘛。

前置問題都解決了。

趙翼再來講這番話,顯得劉鈺的治水方案過於保守,劉鈺也覺得無所謂。

畢竟,這時候再講這番話,那就不是扯王八犢子,而是最起碼也算是諸多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之一了。

劉鈺不在乎。

甚至,他已經不在乎最終誰來主持完工黃河北道的工程這件事了。

事已至此,水到渠成。

於是,笑過之後,他也沒有談這個方案本身,而是很出奇地複述了一遍趙翼的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好詩!好詩啊。”

這一番話,把周圍的大小官員和治水的技術人員,都給弄愣了。

心想,興國公什麼時候居然不關注實際問題,轉而讚歎詩句了?今兒可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本章完)

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285章 黃淮患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046章 破綻第1002章 獻禮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章 出事了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1078章 爭功(三)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249章 暫借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45章 冰牆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316章 結善緣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394章 軍費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470章 試錯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76章 恍然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050章 坐莊(中)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234章 打小抄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5章 居高臨下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00章 槍和槍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325章 迎天使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67章 論跡第117章 天誅!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971章 割袍(上)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156章 新思維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91章 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