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

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

到了十二月初,劉鈺剛回京城幾天,京城的官場裡就炸開了。

做了不到四個月龍禁衛的劉鈺,要被外放了!

皇帝有令,新增一營兵,號青州軍,隸屬於京營中吉營。

劉鈺爲練兵使,這是個臨時的職官,並沒有給劉鈺名正言順的青州軍執掌權,而是隻給了一個練兵的職事。

除了這個職事,劉鈺還有兩個奇葩的職務。

一個是奴兒干都司宣撫副使,這也不是個什麼真正的官職,更像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

奴兒干都司不是前朝的奴兒干都司,松花江府兵不歸於大順的奴兒干都司,折衝府的府兵劉鈺也沒有任何的調遣權。

聽上去好像這個奴兒干都司宣撫副使的職務,就像是一個去奴兒干都司收收貂貢的差事。

奴兒干都司大倒是大,只可惜並沒有幾個人,不要說縣衙知府,連駐紮的府兵折衝都沒有,朝中都知道那裡就有一羣使犬的部落。

另一個是靖海宮官學督辦使,朝廷要開辦一個和武德宮平級的官學。

武德宮官學的“校長”,是皇帝,不像國子監還有祭酒,武德宮裡只有副職管事,正職一種空着。

這新開的靖海宮官學,似乎也要走這個路子。劉鈺就是個官學督辦使,聽起來也就是管管校舍之類的。

總之這三個職務,都很奇葩。

說是外放,也不盡然,正常的外放是做遊擊、副參將之類的正式官職,劉鈺這三個只有職沒有官,完完全全的臨時性差遣。

劉鈺真正名正言順的官,還是那個三品的龍禁衛。

前兩個職務,沒有引起什麼太激烈的討論。

奴兒干都司那地方,窮到尿血,苦寒到寧可去十八層地獄,誰要是被安排到那去,簡直就等於是流放。

那裡唯一值錢的,就是貂貢。

然而貂貢是獻給皇帝的,每年都有定額。

這又不是去朝鮮宣撫,去趟朝鮮宣撫,那是美差,天使一到,那還不得拿出幾萬兩銀子表示表示?前朝有官去朝鮮,朝鮮修路鋪橋以示尊重,天使大手一揮,橋不用修,把修橋折算的銀子給我們就行了,過河我們自己想辦法,還給你們打個七折,兩全其美,豈不美哉?

奴兒干都司這種地方,可就沒這個待遇。

北疆一戰,奴兒干都司諸多部落盟誓朝貢以換取保護,皇帝也是給了一個“走個形式”的貂貢數量,每年少得可憐。

再說就算去了那,各個部落也不用銀錢,想像去朝鮮那樣摟錢是摟不到的。

另一個職事,青州軍練兵使,也沒有任何大臣反對。

本身,勳貴和龍禁衛,就有練兵的權責。

正常來說,練兵歸勳貴和禁衛,調兵歸兵政府,任將歸天佑殿但實際上是皇帝。

龍禁衛本身就有監督訓練京營的職責,皇帝又露出了打準噶爾的意思,增加一營兵沒什麼問題。

至於說青州軍的名號,皇帝都不在意,大臣們自然更不在意。

唯獨就是這個靖海宮官學,反對的聲音就大了起來。

本來嘛,武德宮的那一套三舍法體系,打斷了科舉的壟斷地位,使得皇帝可以安插不少武德宮出身的良家子去官場摻沙子。

摻沙子是權力鬥爭,這還能忍。權力鬥爭嘛,沒有武德宮,還有牛李黨爭、還有新舊黨爭,還有東林閹黨……

不能忍的是這玩意佔官員名額啊!

一個蘿蔔一個坑,本來全國上下就這麼幾個坑,武德宮出身的佔了一個,科舉出身的就少了一個。

原本還以爲武德宮出來的都是武夫,根本不懂政事。

然而現實狠狠地打了臉,不學儒學經書一樣可以治理一方,而且這些年越辦越好,竟是可以在官場上角力了。

現如今又多出來一個靖海宮。

教什麼的不知道,但官員們卻都怕這又是一個武德宮。

一個武德宮這羣白菜已經佔了不少蘿蔔坑了,再多出一堆芥菜疙瘩,讓後輩子孫們往哪站?讓自己的門生故舊往哪站?

風波剛起,皇帝便親自出面做了承諾:靖海宮官學裡出身的,不等於武德宮出身的身份,也沒有佔據現有文官官位的可能,並且寫了聖旨,金口玉言。

留此爲證,永不反悔。

這消息在官場上引起了風波,在武德宮裡也一樣起了風波。

“我去,有饅頭吃,誰吃窩窩?朝廷搞的這個靖海宮官學,是怎麼個意思?諸位同窗,我說,你們有人去嗎?”

杜鋒的寢室內,同寢的同窗揮舞着手裡的告示,感覺到有些可笑。

十二月二十一日考試,武德宮外舍的新生可以報名。

但同樣,也寫的很清楚,靖海宮不能直接入武德宮上舍,不是一個體系內的,沒有武德宮上舍出身且去參加秋季大考,不可能等同於科舉進士出身。

拿着告示的年輕人覺得簡直可笑,這樣的地方,會有考入武德宮的學子去?

“哎呦,待遇不孬嘞!去了一個月五兩銀子,要是有媳婦還每個月支三十斤米。”

拿着告示的那個哼笑道:“五兩銀子就不孬?咱在武德宮,最起碼將來還能奔一奔,入了上舍大考入榜,那就是等同於進士啊。要是跟劉大人似的,選了龍禁,那就是三品吶。誰去?杜鋒,你不是和劉大人認識嗎?一起打過仗的交情,怎麼,你要去支持支持?這事聽說是劉大人主持督辦啊?”

杜鋒骨碌一下翻了個身,從牀鋪上跳起來,兩句詩就脫口而出。

“封侯非吾意,但願海波平。這靖海宮官學,我是要去的。”

說這句話的時候,豪氣萬丈。

可說完之後,心裡想的卻是:“天爺爺地奶奶,就當我剛纔說話是放了個屁,可別當真。這海波當然是希望平的,但封侯纔是我的本意。”

這兩句戚武毅的詩,頓時引來了一陣叫好聲。

然而叫好之後,同窗便道:“勇氣壯哉!這平海波的事,就交給你了。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在武德宮裡進學吧。杜鋒,你在翰朵裡衛長大,見過海嗎你?”

這個說話用倒裝句、感嘆待遇不孬的同窗忍不住揶揄了一句,杜鋒嘖了一聲道:“我不但見過海,還在海上騎馬跑了兩圈呢。結冰的海,你們見過沒?我還在海上砍過人呢。”

吹噓了一番,心裡暢快之餘,心道你們不去拉倒,正好日後少了一個和我爭搶的。

既進了武德宮,入了京城,方知道天高地厚。

當日劉鈺說的那番話,更是讓杜鋒有了無比深刻的認識。

自己的老爹就是個折衝都尉,當真是見過的最大的官兒就是防禦使,那還得是去送禮的時候才能落杯茶喝。

沒來武德宮之前,哪一個不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

等進了武德宮,方知道能考入武德宮的哪一個是尋常人?誰還沒有三分本事?

再者來說,進入了武德宮,越沒本事,越深不可測:沒過人的本事就能進武德宮,爹最起碼也得是個伯爵啊。要是一點本事都沒有,那更要肅然起敬,爹得開國輔運公爵起步。

新生入校,同窗相聚,難免吹吹自己考試的成績。

然而考的再好吹起逼來,也比不過人家桌上旁人隨口來一句:考試?進武德宮原來還得考試嗎?

逼格的順序是:我考進來了,我考了當地營學第一,我沒考試,我不知道還需要考試,我不想來我爹拿棍子逼着我來的……

當日在北疆,劉鈺說那番話的時候,杜鋒是沒見過大世面,只覺得既是人家這身份說的,還能有假?

到了京城,跟着劉鈺去吃了幾頓飯,認識了幾個人,看到了公侯府前的石獅子,這才明白那句話的分量。

更可怕的是當日劉鈺就那麼一說,今日皇帝便下了旨意要開辦靖海宮官學,劉鈺還是官學的督辦,這裡面意味着什麼,那還不是一想可知?

雖說斷了爲文官的可能,但想要當文官,最起碼也得能入上舍,能參加秋考,才能等同於進士出身。

武德宮三舍之內淘汰率也不低,誰能保證自己一定考得上上舍?

況且就算入了上舍,選不成龍禁,那也就是個小官兒。官場上關係沒有,情面沒有,恩師沒有,怎麼混?

唯一一個有關係的,還早就和自己說了要自己學航海的事。若是自己不聽,那這關係也就不在了。

一個深山老林裡鑽出來的、爹去見個節度使都得大包小包提着的小人物,想着將來自己在官場打拼?

杜鋒心道,我腦子又沒壞,自然知道該選什麼。你們不選,也正好省的學的人太多,還要與我爭。劉大人兩三年前說的事,今兒就辦成了,你們以爲這是陛下的意思,我卻知道這裡面的關竅。

再說了,當日北疆一戰皇帝授勳的時候,也說過“開拓南洋”的大話。雖說想想自己是個小人物,皇帝必不認得,或許早就忘了。

但想着將來有一天立了功,皇帝又來授勳,便問:杜鋒卿家,你是怎麼想着去海上的呢?屆時便說:昔日在北疆,得蒙陛下慧眼曾予授勳,當時微臣便說要拓取南洋。說不定到時候陛下一聽,頓覺回憶起來,又覺此人可用,公忠體國,大加獎賞,當時便封了爵,賞了一座大宅子,門口也弄上倆大石獅子……

想到這,杜鋒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腦子裡的稱呼自己已經成了“杜鋒卿家”。

同窗見他在那傻樂,奇道:“你笑什麼呢?”

杜鋒神色一收,朗聲道:“想到前朝日本國狼子野心,竟侵朝鮮,日後我在靖海宮學成,說不得要去問問他們如何敢不朝貢?又想着人口滋生,土地卻不加增,便想着日後爲陛下拓土開疆,移民墾殖。想到國朝社稷永續、四海昇平,由心而喜。”

“戚武毅所言,封侯非吾意,但願海波平。我所願,封侯非吾意,四海競漢歌。”

放完了豪言,在同窗們的一陣叫好聲中,杜鋒又悄悄祈禱了一遍天爺爺地奶奶,表示自己剛纔只是在吹逼,最好能封伯,若能封侯就更好了。

又想,媽了個巴子的,你們要是都不去考纔好呢,都不去的話,將來大洋爭鋒,不用我用誰?

再想想告示上的內容,除了武德宮下舍的新生可以報考,那些落榜的也能報考、或者年在十八歲以下的有勳身的都能報考。杜鋒心中更喜,心道一羣手下敗將,這靖海宮考試的第一,那還不是我的?老子這也算是連中二元了吧?

(本章完)

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449章 “帝”(一)第29章 雪盲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938章 笑話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2章 欽定?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204章 投名狀第636章 雞肋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38章 分歧(四)第34章 買賣第846章 雙贏(上)第783章 作死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67章 論跡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565章 制禮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12章 絕纓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1079章 爭功(四)第204章 投名狀第1163章 備戰(二)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464章 立碑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735章 咱們(下)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