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遷徙路(六)

第1403章 遷徙路(六)

震驚,亦或已經習以爲常,都是社會意識。

而社會意識,依託於物質存在。

所以,這種震驚,道理很簡單。

因爲物質存在方面,很簡單的道理:

其一:華北的生態已經崩了。

其二:開墾了兩三千年的土地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全面普及早已經沒有了村社公地。這裡的公地指的是村社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等,過早地完成了土地的排他性產權、或者說過早地完成了“圈地運動”的產權歸私問題,使得華北的自耕農只能接受秸稈作爲燃料。

英國的圈地運動,解決的就是比如這片小山坡、或者這片小草地,到底是你的、還是我的、亦或者是公地體系下的大家都可以來砍柴放牛的矛盾。

這種“做飯燒什麼”折射出的社會物質基礎,甚至於,並非是華北一地的特色。

歷史上,華東蘇北的棉種改良問題,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因爲租佃制度和奇葩的分成制,使得佃戶更願意種植秸稈多的本地棉,因爲蘇南地區缺乏燃料,而這些本地棉的秸稈,還是能賣幾個錢的,並且蘇北棉田的奇葩分成制秸稈歸農。

ωωω☢ tt kan☢ C〇

物質決定意識,物質基礎就是這樣,那麼自然就會生出了面對着用原木劈柴生活做飯而震驚的心態。

當然這種物質條件,也並非全都是壞事。

辯證地去看,這是大順朝廷能夠支持開發京西煤礦、徐州煤礦的一個原因,並且成爲和井鹽等配套進行了蒸汽機升級的契機。

同時,也讓這些移民在第一次耕種收穫之前,就能感覺到這裡的物產豐饒。最起碼,實現了做飯燒柴的自由。

這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歷史上,魯西地區直到20世紀50年代,還有很多家庭經常斷炊——並不只是沒米下鍋,甚至真的就是連點能冒煙燒火的東西都沒有,有些村子因爲鹽鹼化,已經人均到了一二畝地的地步,靠那點高粱杆是真扛不住。

此時,物質層面的變化,帶來了意識上的衝突。

而這種衝突,除了單純的物質基礎之外,也包括一定的政策上的主觀能動性,主動製造的社會意識層面的“移風易俗”。

從大順鯨海移民開始,劉鈺就在移民村社的政策上,有意識地培養“公地”意識、村社小共同體意識。

簡單來說,就是除了耕地、私地之外,還有公地、需要每隔幾年重分的草場等。

一來是爲了培養社會意識。分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我們的”,什麼是“國家的”。全都是“我的”、“你的”,那麼也就很難有“我們的”這種意識;而連“我們的”這種意識都無法建立,也就很難理解什麼叫“國家的”。

二來是爲了重建基層組織力——組織力,需要權力的支撐。

權力,意味着要有經濟分配權,否則誰吊你?而經濟分配權,就是故意製造出來的草場地的每隔幾年的重新劃分、公地的集體使用、公地資源的不得歸私等。

以這裡的物質條件,諸如草場地、燒柴林地、集體林地等東西,理論上其實是沒必要存在的。

和大順本土那種,物質條件不允許,根本無法存在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是以,這邊還是強制增加了一些政策規則,靠政策的主管能動性,強行在物質豐富到有的是草地的地方,強行劃分出村社的公地和草場重新分配等權限。

用於培養集體的社會意識、去掉千年私有制入腦導致的“要麼是我的、要麼是伱的”這種認知,讓他們明白除了“我的”、“你的”之外,還有種東西叫“大家的”。

草場地遲早會分配不公,遲早會出現親疏遠近,到時候怎麼辦,那就需要村社的人在鬥爭中成長——理論上,讓媳婦在村長門口,跳着腳罵做潑婦狀,那也是一種鬥爭。

不過這種鬥爭,就是將來的事了。於現在,新來的移民,並不會想這麼多,而是琢磨着怎麼儘快把自己的家園搭建起來。

即便是當初鬧着要上吊、要擡棺材、最終被兒子們綁在車上推到船上的王成,在經歷了物資、最起碼燃料物資的極大豐富之後,也是收起了那些怨氣,晃悠着和私塾先生一起來到了他們家族將要定居的村落。

說是村落,現在其實啥也沒有,只有一處用木頭和石頭標記出來的中心點。

男丁們要在冬季,完成簡單的窩棚搭建,爭取明天春播之前,有個住的地方。

王成這回終於相信了,這裡的土地的確是多。

或者說,終於相信了,在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且氣候比較適應的溫帶地區,真的有這麼大片的土地無人開墾。

看着兒子們和其餘男丁一起在那砍樹、挖坑,他很快就做出了一個勤懇的自耕農理所當然的舉動,要去幫忙。不過很快,就被年輕人給勸回來了。

說是勸也好、說是罵也好,都差不多,大致就是不要來添亂。

比如擡木頭,這需要一個雙數的人。而且要求配對的人,體力要差不多,否則的話,那就不是幫忙而是添亂,更有甚至甚至可能出事故。

私塾先生倒不至於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但他也是按照這裡的規矩,並未參與這場建設新家園的勞動。畢竟這個村落和他沒有關係,墾出來的地,也和他沒有關係。

看着在那嘮嘮叨叨、指揮指揮的王成,私塾先生便道:“老哥,你還是歇歇吧。人家自有農正之類的官員指揮,你又不懂,在這裡不過是添亂。”

“這裡人各盡其職,男女各有分工,我看你還是歇歇吧,別在這裡添亂了。”

“那日我在去你家喝酒,勸你把東西都賣了,你還罵我來着。如今看到這裡,也知我當日所言非虛吧?”

“只要肯幹,地有的是。地主是當不成的,但你若有豬八戒給人做女婿時候那樣的力氣,便是自己能墾耕種收三四百畝地,也沒人管,甚至巴不得呢。”

王成下意識地罵道:“你才豬八戒呢!”

可罵歸罵,也隱約覺得很多想法是要變一變的。

在魯西的時候,自耕農的夢想是啥?

如果非要說有夢想的話,肯定是將來有機會多買地,混成地主。

這是社會問題,並不是個人的問題。意識、道德、法律等等,都是要維護現有制度的,大順的制度就是那樣的,土地私有加可以兼併,當地主當然是自耕農的夢想。

否則還能是什麼?

放着自耕農不當,去當工人?那真是腦子被驢踢了。至少現在,這麼想肯定是腦子被驢踢了。

只不過,到了這裡一看,即便王成沒學過經濟學、或者政治經濟學,卻也知道,私塾先生說的沒錯。

在這裡,當地主是別想了。

地有的是,沒人願意做佃農的。

況且,這裡的土地買賣,也很麻煩,有幾分隋唐時候的影子,牽扯到永業、私田、以及畸形變種的還田制等等。這幾日跟着“房東”聊了一些,多少知道了一些這裡的道理。

是以在這裡,至少二三十年內,如果朝廷一直延續這種政策的話,那麼當地主是不可能的。

因爲地主是和佃戶、長短工共生的。沒有光芒,就沒有陰影,反過來也一樣。

只有土地、沒有佃戶和長短工,也就沒有地主。

如今雖還未經歷過一次完整的春種秋收,但是看到這裡廣袤的土地、適宜的氣候,以及並不是想象中那種“豺狼滿地、虎豹橫行、冬天撒尿也得用棍敲”的場景。

王成對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當然,主要是來都來了,就像生孩子一樣,既是生了,也不能塞回去了,那就只能充滿希望。

來時將近半年的時間都在海上漂泊,又經歷了許多風浪,深知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於是也只好充滿希望。

回罵過揶揄他的教書先生,王成忍不住又問道:“兄弟,若朝廷說話算話,這自然是好地方。”

說罷,他伸出蒼老且佈滿老繭的手指,捏了一把土,在手心裡使勁兒攥了攥,道:“這土真的好。在這裡種地,確實是好地方。可我就覺得這一年,過的像是做夢啊。你說,這麼好的地方……怎地朝廷會讓我們來?我就是不敢相信這個。”

“理兒在那擺着,官官相護不提,只說皇帝還有三五門窮親戚呢。這麼好的地方,我是真不敢相信朝廷會讓我們來。”

私塾先生嘿了一聲,無奈道:“老哥,你讓我說什麼?怎麼說?”

“我說道理很簡單。”

“朝廷真的覺得,黃河可能要北決。”

“於是朝廷真的想修黃河。”

“朝廷又不想把你們都屠了。於是讓你們遷徙到這。”

“這道理很簡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可你們就是不信,你讓我怎麼說?”

私塾先生也很無奈。

大順固然是封建王朝,但算是不怎麼過於操蛋的那種封建王朝。從歷史上來講,1683年前遷界禁海的滿清,那就是封建王朝之屑。

問題是大順並沒有幹過這麼壞的透頂的事,故而大順這邊的人,會認爲遷徙黃河河道是件很麻煩的事。

沒經歷過,所以也就無法理解私塾先生說的“朝廷又不想把你們都屠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當然,大順其實也不是什麼好鳥,很多制度性的壓迫,也是根深蒂固。

最簡單的大運河問題,保漕不保田、旱季爭水濟漕、雨季放水淹田保運河的事,大順年年幹。但相對於私塾先生說的可怕的“爲了修黃河,直接強制連殺帶屠地弄出十幾裡寬的無人區、遷界修渠”這種事,終究還是超脫了此時大順自耕農良民的想象範疇。

如今王成按照他所理解的“這麼好的事怎麼能輪到我們”,來爲自己之前的想法找理由,並不是沒有道理。

因爲大順的社會平日是什麼鳥樣,或者說,土地私有制和極端排他性所有權下每個人都是其餘人的敵人、其餘人都是自己的敵人這種狀態下的大順百姓,很自然地會想到簡單的道理:這麼好的事,皇帝都還有三五房窮親戚呢,爲啥這等好事會落在自己身上?

而私塾先生的解釋,也真的是很無奈:其實,真就是朝廷既想修黃河、又不想把你們屠了。真就這麼簡單,沒那麼麻煩。

當然這個屠,不能說是沒理由的屠。

真想屠的話,也很簡單:就強迫遷徙,不考慮安置。那麼肯定會反,反,則就有理由屠。

私塾先生讀書不算多,也沒經歷過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的遷界禁海。

但基本的史書還是看過的。

別說這些小農,就是功勳卓著的士兵、軍團,爲了省錢,不也是說屠就屠?屠百姓,那不比屠那些立了戰功的軍隊容易的多?

所以他能給出的理由,也真只能是這麼直白:朝廷裡有人還是講一點仁義的,不想屠百姓而已。

這個道理是如此簡單直白,以至於王成雖然不想相信,但琢磨了半天,終究還是沒法反駁。

“那你說,朝廷說以後就定準了八而稅一,前五年免稅,且除國課之外再無其餘攤派,這事做不做的準?”

對於徵稅要幹什麼,王成缺乏基本的認知,比如想到諸如什麼養軍、修河、築路之類的合理的事,都得靠稅。

但是,長久以來的意識,已經讓他對徵稅這件事習以爲常、理所當然了。

交皇糧,那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爲什麼要交皇糧?

因爲要交皇糧啊,所以要交皇糧。

私塾先生想了想,說道:“這事,我相信。其實,我是盼着這裡交皇糧的。倒不是說我站着說話不腰疼,可要說起來,交皇糧未必是件壞事。”

“你得知道,這裡交皇糧,意味着這裡的學生,就有資格科舉、考實學、進國子監、甚至中舉人考狀元。”

“我怕的就是,這裡不交皇糧,朝廷只把這裡做羈縻地。亦或者,只是爲了遷民有個去處,而不是隻能做流民餓死。”

“真要那樣……並不是好事。正所謂,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出人頭地的事,前提就得是朝廷真把這裡看成天朝內地。”

“你看我,讀過幾年書、教的十幾年開蒙,也被遷到這裡。總歸,朝廷還是希望這裡的百姓,不忘萬里之外,亦要書同文、車同軌、乃至大義隔海而相同。”

“識字,總是好的。即便說將來這裡舉人名額不多,可我想着,讀書識字總不是壞事。”

“我不種地,但我教書,故而一些事,你們未必看得清,我卻多少看的明白一些。”

“朝廷讓這裡行八一稅,其意便有復‘周禮、學校’之想。”

“以往各地書院、州縣學堂、義學等,何以維繫?靠的是學田。”

“學田免稅少賦,租佃出去,以租子助學。”

“而如今,朝廷在這裡,是要行學校制的。不再允許有免稅的學田,而是從皇糧八一稅裡撥出來辦學。”

“這裡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就算有學田,你會來租佃嗎?既是這樣,那麼就從根上斷掉。”

“依我看,這是好事。”

“而且,也足見朝廷並不想將這裡做羈縻地,而是欲爲直轄郡縣地。否則的話……若只是爲了遷人過來,我這等人,那便不必來的,來了也是浪費朝廷錢財。”

“若只爲遷民而解黃河之困,何必還要徵稅、辦學,甚至連我這種教書的也要佔船上位子給送來?”

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視角。

自耕農的視角,和跑到這裡繼續當教書先生的視角,自是不同的。

私塾先生是秀才,但也就是秀才而已。

范進沒中舉之前,也是秀才。

大明晚期,顧炎武就感嘆生員都大幾十萬了。到大順,生員百萬亦差不多。

私塾先生這種秀才,在大順內部很是普遍。

這種普遍,指的是他們並不脫產。

教書開蒙,也是勞動,也不是脫產。

而只要不脫產,那麼就不至於變成腦子不好使的人。

脫產,使人魔怔。

勞動,讓人清醒。

私塾先生既參與社會勞動,又讀過書,多多少少還是能分清“學田助學”和“中央撥款建學校”的區別。

雖然,在大順,後者一般是“復古派儒生”最愛念叨的:學校、六官、周禮、撥款、十稅一等等。

也雖然,王家莊的私塾先生和復古派儒生八竿子打不着。

到相對而言,他還是更喜歡中央徵稅撥款辦學校的“復古”模式,而不喜歡“學田租佃租子助學”的模式。

他既進過學,多少也知道免賦少稅的學田,裡面有多少彎彎繞。

學田始於北宋,發揚於蒙元。

亦相當於朝廷直接撥生產資料給學校,學校作爲地主,收佃戶租子,維繫學校運轉、補助求學學生。

官方支持的學田,所能享受到學田租子福利的,得是秀才級別的。若不進學,官方學田和你基本沒啥關係。進學之後,各種補助,多從學田裡出。

而現在,在私塾先生看來,朝廷在這邊要搞的,更像是要普及學校教育。也即是說,要把收上來稅,辦開蒙學校,享受這其中福利的,算得上是所有在籍百姓。

這其中的區別,他還是分得清的。

那這算不算好事呢?私塾先生覺得,這當然算是好事。

而這麼辦,是要有成本的、是要承擔百姓不滿的——如果科舉名額有限,普通人學習有個屁用?爲什麼要交稅辦學校?還不如把八一稅,改成十五稅一,大家才高興。收錢辦學,本來就是要承擔不滿情緒的。

故而,在私塾先生的視角來看,收錢辦學、承擔不滿,而不是學北宋蒙元直接把問題甩給地方和基層、或者爲了圖省事直接讓縣學那生產資料出租收租等,這當然是好事。

這意味着,最起碼,朝廷的意思,並不是把這裡作爲羈縻地。

這對一個讀聖賢書、進過學、開辦過私塾的讀書人而言,意義重大。

固然說,他其實不是很滿意這邊對他們的態度:你們算是個雞兒的【讀書人】,就是羣領工資教書的幹活的而已。

秀才在大順固然一般和酸臭聯繫在一起,但終究還是有個與衆不同的身份,在等級制裡也是受到優待、且有神聖光環的。

在天朝,【讀書人】這三個字,是有特殊含義的。

而到了這裡,則直接把“讀書人”這裡面的特殊含義全都打破了:按月領工資的人而已,和紡織的、伐木的、甚至種地的,並無區別。

讀書人在這裡,並不具備天朝科舉制體系下的神聖性。只是一種身份牌、資格證,證明你有資格在學堂領工資。

這種轉變,可能對脫產的秀才而言,挺難接受的。

但對於這種不脫產的秀才而言,沒啥難以接受的,只是略微有些不舒服,很快就接受了。

總歸,大順將近百萬生員,也不都是范進、孔乙己。還是有一些如《儒林外史》最後篇幅裡,寫字的季遐年、賣紙火筒子的王太、開茶館的蓋寬、做裁縫的荊元這樣的幹活、且不認爲不脫產丟人的儒生的。

(本章完)

第1080章 爭功(五)第545章 難題第1453章 “帝”(五)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1079章 爭功(四)第247章 海參崴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76章 十三張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368章 我是誰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71章 萌芽第700章 反圍城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163章 備戰(二)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255章 兩制第1439章 分歧(五)第717章 臀與腦第633章 斡旋家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565章 制禮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080章 爭功(五)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234章 打小抄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27章 臨行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025章 割裂(三)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12章 絕纓第348章 怕疼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63章 軍歌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849章 威望(下)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51章 小小批評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663章 推諉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328章 問罪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935章 綁定(上)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193章 皇帝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452章 有福了第123章 小團體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