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

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

這種過渡可能是混亂的,甚至可能是殘酷的。

因爲歷史上的第二次大陸會議召開之前,大量的手工業者、市民貧民等,已經組織起來,要求改變繼承法、公地墾殖權、以及財富數量達標纔能有議事權等。

英國後來阻止西進,除了土地投機商反對,也確實有大量的“好好開墾當個自耕農、幹幾年將來當地主”的貧苦自耕農參與的。

階級上的矛盾已經不少了。

歷史上,是反英派獲得了勝利。即便如此,還是發生了後來的關稅動盪、退伍士兵起義、農民起義等。

而反英派獲得勝利,實際上是這個過渡期雖然混亂,但卻不至於亂到無法解決。

因爲,大量的親英派、反分離派,跑路了,跑回歐洲了。

的確,細軟金銀、古董字畫、船隻債券……這些東西都能帶走。

但是,土地帶的走嗎?房屋帶的走嗎?莊園帶的走嗎?

這些跑路回歐洲的親英派,大量的地產、房屋被充公,並且在後續的過程中被分配。

雖然說,的確,是大部分投機商、大商人獲得了這些被分配的財富中的大部分。

但是,底層也跟着喝了口湯,回了回血。最起碼賓夕法尼亞的土改,還算是給了那些貧民一些好處,賓家的地產全部歸公,半數被投機商買下、半數分了。

這是反英派獲勝的情況。

而若是親英派獲勝呢?

反英派獲勝,親英派可以帶着細軟回歐洲,可帶不走房子土地,但起碼能把命帶回歐洲。

親英派獲勝,反英派去哪?

那就只能死了。

如果不想死,那就只能接受資本主義,摒棄掉小資產者的幻想。

親英、反英,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奴性”還是“自由”的問題,更多的還是經濟問題。

比如說我是個自耕農,家裡百十畝地,四五個孩子,日子過得樂呵呵。

大兒子讓他幹幾年活,或者去學個瓦匠;二兒子去學個鐵匠……

等着快死的時候,跟孩子們說:你們讓着點弟弟,家裡的地就都給弟弟了。我這邊攢了些錢,你們也學了手藝,去西邊吧。那裡的荒地便宜,老大、老二、老三都去西邊,買些地,過我這樣的好日子。西邊有的是地。

計劃的好好的,家庭也很和睦,結果咔嚓一下子,英國來了法令:不準西進!

那幹嘛不反英?

不反英,想要保持家族興旺,就得讓一個人繼承,剩下的去打工。那家庭和睦就別提了,孩子之間就要先打個頭破血流。

不反英,對孩子一視同仁,那就得把地越分越小,最後日子難熬,只能向商人借貸。還不上,土地抵債,一無所有。日子總得過,這時候說,城市有工場,去工場做工吧。

一羣孩子們就得琢磨,自己的爹過的那是什麼日子?百十畝地一羣牛,農閒時候曬太陽。自己過的什麼日子?工場裡面上大工,身價不如一頭牛。

不要給我講什麼“土地也不是無限的,新大陸也是有邊界的”,我不聽。

不要給我講什麼公有制,脫胎於小資產階級革命的美國底層,只反資本主義,不反私有制。

也不要給我講什麼“資本主義發展是必須的”,我不懂,我就知道我爹、我爺爺,也不識字,也沒啥文化,但照樣大房子住着、小酒喝着。

哪怕到後世,依舊還是這一套:我爺爺、我父親,可能連高中都沒讀完、大學沒上過,可是我們照樣住大房子、小日子過得美滋滋。不要給我講什麼道理,我就像知道憑什麼我爺爺的時代可以這樣,現在就不行?,

同樣的邏輯,從反英開始,就一直在北美根深蒂固。

反英完了,反大商人,反銀行;反完銀行,鐵路和蒸汽機還沒出現呢,【一無所知黨】就已經開始崛起,認爲是愛爾蘭人、華人、德裔,導致他們的日子比祖輩過的差……

實際上,大順開始下場摻和歐洲戰爭的這一刻開始,北美還未出生的工業,已經死了。

因爲,大順要推自由貿易。

而北美的製造業起步,源於《1807禁運法案》。嚴苛到極致的進出口限制、近乎瘋狂的一刀切斷了對外貿易,使得北美的紡織業、玻璃製造業、制帽業、採礦業、金屬加工業,在東北地區快速發展起來。

那是北美製造業的興起之時。

因爲對英國的恨,親手簽下《禁運法案》的傑斐遜,事後面對着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的製造業,失聲痛哭。

因爲他重農、輕商、抑工,認爲自耕農纔是共和的基礎,而工業的發展必將破壞共和國的根基。

傑斐遜認爲【製造業,習慣於讓人們處於勞役狀態,使貴族政治原則在一個共和國內居於優勢……工業的發展,把財富集中於少數人之手,導致共和國傾向於貴族政體……】

所以,面對這種恐懼的最好的辦法,是不發展製造業,讓每個農民都擁有自己的一小片土地……重農、輕商、反工。商業是【必要的惡】,不得不存在,但不可重視。

他分地。

他買路易斯安納州。

他出臺了《土地銷售法》,一改過去買地最低500英畝的限制,降低到原本的四分之一,就是希望“每個自耕農都能擁有自己的一塊地,不再有投機商買了大塊地再拆開賣賺差價”。

他反銀行。

反金融業。

反制造業。

反工業化。

當漢密爾頓拿出《關於製造業的報告》時,他用滔滔不絕的口才和極高的威望,斃掉了建國之初的製造業發展方案。

可以說,他一生,都在反資本主義、反工業化,都在踐行他的“小資產者的共和”、“農民鄉約親睦”的夢想。

顯然,他不是皇帝,也不是國王。

他的這些想法,能夠得到支持,因爲很多人支持她。

而這,就還是老馬說的【墾殖殖民地的痼疾,就是反資本主義】。

總不能說托馬斯·傑斐遜,是土包子,沒見過世面。

傑斐遜可是當過駐歐洲大使,歐洲各個國家哪裡沒去過?

也正是因爲他去過歐洲,對歐洲那一套太熟悉了,所以才如此堅定的反對工業化、反對發展製造業。

他親眼目睹了原始積累的殘酷、血汗工廠的恐怖、目睹了法國因爲製造業發展創造的大量城市無產者、目睹了工業化轉型到底有多嚇人。

他親眼目睹了歐洲缺乏滿足人口不斷增長的土地,無地可耕種的人到大城市打工謀生,大量閒置的勞動力帶動了製造業的發展,同時也使社會出現了貧富分化,富人的奢侈和窮人的貧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社會動盪。

革命。

反革命。

起義。

鎮壓。

反抗。

屠殺。

抗爭。

壓迫。

шшш ★ttКan ★℃O

貧富差距。

道德敗壞。

世風日下。

人心不古……

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正因爲傑斐遜不是土包子、不是沒見過世面,所以他這一生都反對工業化、反對資本主義。

【我寧願看到半個世界人口滅絕,也不願這個(反工業化、退回小資產者所有制、自耕農、鄉愿社會、鄉約村社的)事業失敗!】

當然,那時候北美也是有資格嘲諷歐洲工業化的。

不只是嘲諷,而且還是鄙棄。

在《土地銷售法》改革之後,每個家庭都能得到160英畝的土地,也就是960畝。

歐洲正在工業化的國家,問問飛速工業化的城市的工人,你家別說960畝,有960平嗎?

這種反工業化、反資本主義的小資產階級私有制的思想,是有底氣、有基礎的。

反對工業化的,未必都是壞人,甚至很可能許多人都是好人。

但,是,反動的好人。

凡事走到私有制、土地自由買賣這一步的國家,早早晚晚,都會生出重農輕商反工業化的想法。

這幾乎是所有“私有制加土地自由買賣”爲基礎的國家的通病,邁不出這一步、邁不出這一關鍵的“不惜一切代價工業化”的一步……就會週期輪迴。

而牛耕、壟作、高爐鐵、畝產120斤的生產力水平,配上土地私有制、土地可買賣,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這一點,中國已經向18世紀的歐洲、美洲的啓蒙主義者、小資產階級的空想派,用兩千年的歷史證明過,可當時沒人相信。

傑斐遜這種反動空想的物質基礎,是北美廣袤的土地、北美稀少的人口。這些現實基礎,給了他這種空想似乎可以實現的假象。

但終究是假象。

伴隨着《禁運法令》對商業買辦的損害、對本土製造業的刺激,紡織業和其餘製造業在《禁運法令》期間的飛速發展不可倒退,他除了失聲痛哭認爲第二版山巔之城也破滅了卻又無可挽回外,別無辦法。

他說恐懼的製造業、銀行、金融業、會一步步瓦解他幻想出來的鄉約村社爲基礎的熟人社會。

的確,他的幻想,得到了很多北美人的支持。

但是,同樣的,他的《禁運法令》打下了北美的工業基礎的同時,他自己也被原本的貿易體系得益者,打上了“暴君”的名號。

因爲禁運法令的“陣痛”,摧毀了原本北美的對外貿易:賣原材料、進口工業品的貿易體系。

使得原本的商業資本、通過貿易完成了資本積累的商人,不得不將資本投向美國還沒發展起來的紡織業、玻璃製造業,完成了對英國紡織品的替代。

使得一些商業海運發達的州、糧食出口州,原材料出口州,不惜喊出要退出聯邦的口號。因爲這個“陣痛”,確實太疼了,這是原本的國家經濟體系的重新大洗牌,成千上萬的人失業、工業品價格激增、走私氾濫。

是非功過,難以論說。

這些之後的事,或許可能根本不會再發生了,大順這邊當然也不可能知道這一切。

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順這批粗略認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人,他們可以圍繞着此時北美的經濟基礎,編造出一套合適的忽悠,來徹底打開北美的市場,獲取足夠的支持,並且把這一套壓死殖民地工業發展的理論,發揚光大,變爲顯學。

選出來他們要拉攏的人、明確出肯定要反對的人、支持一批人、弄死另一批。

(本章完)

第863章 妄想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248章 鎖鏈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055章 小麻煩第100章 槍和槍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1009章 親不親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324章 冒犯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426章 錯覺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435章 分歧(一)第187章 開戰第708章 海戰(六)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224章 開戰(三)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28章 初來乍到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081章 爭功(六)第1226章 開戰(五)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970章 給錢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282章 放鬆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56章 新思維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40章 野心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027章 割裂(五)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525章 不敢殺第617章 許願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737章 機遇(下)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