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

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

在皮特和格倫維爾商討着四個家族同盟的未來時,這場宮廷鬥爭中的另一個主角,年輕的、這幾十年來第一個會說英語的國王喬治三世,正在和他的政治導師布特勳爵約翰·斯圖爾特,謀劃着繼位之後的權力問題。

布特勳爵師承博林布魯克子爵的思想,在英國這令人頭疼的黨爭問題上,他建議喬治三世打破黨派的分界。

尤其是打破“托利黨人不得入閣”的政治規則,從而避免“托利黨人的仇恨,和他們試圖引外國勢力來推翻漢諾威王室的傾向”。

這種傾向,是非常明顯的。

從漢諾威人來到英國後,托利黨人就受到嚴重的打壓。

從1715年那場“反對德國人來當英國國王”的騷亂之後,託利黨的紳士們第一次不能再像傳統上那樣,在陸軍、海軍、公務員和教會等公職中佔據優勢。

陸軍中的託利黨軍官被剝奪了佣金。

託利黨律師不能成爲法官。

託利黨聖公會神職人員不能再成爲主教。

託利黨商人被拒絕在任何大公司簽訂政府合同或擔任董事職務。

這種黨爭帶來的問題,其實很正常。大宋新舊黨爭,爭到最後,也是這樣,我上來就把你幹死、你上來就把我乾死。

雖然托利黨人,一直在標籤上,和支持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雅各布派劃清界限。

但是,實際上這種界限並不清晰。

實際上,如果後世去研究英國的歷史,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小細節。

託利黨大家族的很多信件,作爲後世的古董,1715年之前非常多;1760年之後就更多。

唯獨從1715年到1760年的這45年間,託利黨家族的很多信件,似乎出現了空白。消失了。

因爲……這些信,很可能不是在聯絡路易十五、就是在聯絡查理十二、要麼就是在聯絡流亡的斯圖亞特家族的人。所以,這些東西,必須銷燬。

從階級的角度上講,英國此時仍舊是一個鄉村力量大於城市力量的國家。

託利黨紮根鄉村,作爲鄉村士紳,在鄉村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但是,英國此時的推舉制度,以及按照宗教、種族和家庭收入是否達標來確定是否算人的標準,以及十分不合理的殭屍選區問題,使得託利黨無法在議會取得優勢。

簡單來說,英國此時的經濟結構,是鄉村勝於城市、舊鄉紳勝於新興資本和新貴族。

但是,新興資本和新貴族,通過邀請外國人來當國王、以及大量的錢來收買殭屍選區、以及國王對於支持斯圖亞特家族的託利黨下了禁止入閣的禁令,從而達成了一種和經濟基礎並不匹配的政治結構。

這種統治的一個標誌,就是1715年出臺的《騷亂法》:凡英人超12人之聚集,皆可視作暴亂。

因爲鄉村普遍出現了對德國人當國王不滿的情緒,在喬治一世的加冕典禮當天,爆發了幾千人規模的騷亂。

之後更是衝擊了倫敦證券交易所,認爲“股票和證券是輝格黨不道德的寄生和增長的象徵”。

“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國王”、“真正的國王很快就會回來,德國人只能滾回去種蘿蔔”之類的呼聲,更是此起彼伏。

從1715年一直持續到1750年的持續不斷的騷亂、反叛、起義等等,一直都是托利黨人在背後操控。

喬治三世的爹,給了這些托利黨人一個希望。

他爹還是世子的時候,承諾說:要打破新黨舊黨的限制,內閣不再因爲黨派之爭而排斥託利黨。

但是他爹還沒繼位就死了。當初託利黨的幾個領袖人物,也紛紛死在了喬治二世拉屎而亡之前。

喬治二世這輩子最大的喜事,也就是他兒子死在了他前面。

如果,一切按照舊的歷史軌跡,託利黨基本上就要消亡了。

因爲歷史上七年戰爭英國大獲全勝,勝利掩蓋了諸多的問題,隨後就是印度那邊的殖民大發展,大量的白銀從印度運回來作爲原始資本,工業革命開啓,鄉村不再擁有對城市優勢,最終城市在經濟基礎上支配了鄉村。

但現在,一切變得不同了。

斯圖亞特家族的人,還在外面。

直布羅陀之戰,英國全面恐慌。

對於歐洲戰局的參與,使得民衆對於“保漢諾威”的行爲更加不滿。

而從1715年開始的託利黨禁止入閣的禁令,又使得輝格黨產生了分裂。

道理也很簡單。

既然託利黨都無法入閣了,那麼黨爭怎麼辦?肯定是輝格黨自己分開,自己玩啊。

皮特爲首的愛國輝格黨,與託利黨曾有短暫的合作,把愛國者黨推了上去,但也擴大了“英國的國王、還是德國的國王”這些言論的影響力。

雖然,喬治三世真的會說英語。

也雖然,他爹給他留下了一個還算不錯的名聲,以及託利黨圍繞在他爹身邊的政治遺產。

但是,現在的情況很不一樣。

如果……如果法國人退一步,說只是把斯圖亞特家族的人送回來當國王,托利黨人支持與否?

要知道,當年路易十五派間諜來英國,以“交流馬術”的名義在英國亂跑,托利黨人可是讓黨魁簽署了《國王宣言》,一旦路易十五帥兵叩關,他們就會發表《國王宣言》,支持斯圖亞特復辟,並且打開從牛津到倫敦的防禦。

這又不是什麼秘密。

如果戰爭是英國取得全面的優勢,這一切當然不是問題,法國人不來,這些托利黨人逐漸也就散了。

最終在時代的浪潮下,在不可逆轉的伴隨着工商業發展而使得城市支配鄉村的過程中逐漸消亡。

但現在……

中國和法國合作攻下了直布羅陀,並且要把大量的英軍俘虜送回來。而這裡面必然會混入法國人安插進來的間諜。

到時候,原本已經將死的託利黨,就會再度崛起。

甚至,真的有可能站出來帶路,畢竟45年的時候已經策劃過一次大規模的起義。

只要……法國人給出的條件,是讓斯圖亞特家族的人回來,而不是法國人自己佔領英國,那麼托利黨人就一定會喜迎王師。

從經濟的角度,這些年,以鄉紳地主爲主的托利黨人的日子,真的不太好過。

種種禁令,使得他們無法在貿易中分到好處。

各種消費稅、壟斷專營等,又使得他們的生活成本不斷增加。

鄉紳是要體面的,茶葉是得喝的、瓷器家裡也得擺倆、酒要喝、糖要吃、最近流行的遼東柞蠶蠶絲被也得弄一套……

這些東西,不是專營,就是重稅,使得他們在理念上,真的挺同情走私販子的。

加之他們又被排除在內閣和一些關鍵性崗位之外,處處受到排擠,只是在鄉村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但是奇葩的選區制和財產登記爲人制,使得他們又無法在議會拿到多數話語權。

這些年被歧視,以及黨爭被打壓的問題,使得他們這些人一肚子的怨氣。

喬治三世按說也算是拿到了他早死的父親給他留下的政治遺產:當初對托利黨人的承諾,以後會打破黨爭,取消對託利黨不得入閣的限制。

甚至,他也努力學習英語。

所有的貴族都知道,喬治三世真的會英語。

但是,這種政治遺產,一旦用不好,那就會激起更大的憤怒。

現在,托利黨人正在慶賀喬治二世的死,眼巴巴地盼着他們之前支持的世子的繼承者,能夠兌現當初的承諾。

如果兌現,一切好說。

如果不兌現……

一直就不答應,是一種憤怒。

答應了,到時候又不兌現,又是另一種憤怒。

喬治三世和布特勳爵都很清楚,一旦繼位之後,不立刻表現出一個鮮明的取消黨爭和取消託利黨禁令的態度,那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可真的要炸一個大的煙花了。

法國人要是沒有在這次的送俘虜活動中,摻雜了間諜,那就見鬼了。可現在又無法拒絕,因爲人們不想打下去了。

人們不想打下去,也就使得大順和法國在攻取了直布羅陀之後送俘虜的行爲,明明知道就是來送間諜、耀武揚威、找反對派的,但在人們不想打下去的情緒下,又無法拒絕。

因爲,拒絕他們來,意味着表達了一種“不談判、繼續打”的情緒。

而法國人派來的間諜,對於那些托利黨人,可謂是老熟人了。到時候,一攪合……

英國或許還是英國。

但可就不是他漢諾威家族的英國了。

所以,爲了防止這種情況,喬治三世的當務之急,就是必須在新的內閣中,表現出他的“黨派不爭”的政策,解除對託利黨的禁令。

要讓託利黨看到,這個新國王真的是可以信任的人,一個會說英語的英國人,一個可以用來打壓和報復輝格黨的國王。

而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仗打到這個份上,沒人願意來背這個鍋。

誰上臺,誰的政治生命就不會超過三年。

繼續打,要下臺。

趕緊和,還是要下臺。

而且,即便真的下決心,那麼就不得不決立刻解決三個問題。

漢諾威是不是英國的核心利益?英國會不會繼續爲漢諾威流血?

這是他這個德國人國王的一處痛點,只要這個問題不解決,不給個說法,那就連後續都沒有。

第二個問題,國債怎麼還?還還是不還?

的確,英國現在欠了四億多兩白銀的國債,但這個玩意兒吧,可以還,也可以不還。

只不過,不還的話,容易被人把頭擰下來。

還的話,就得說明白了,靠啥還。

是加稅?

那麼加誰的稅?

是關稅?

還是賣壟斷權?

總歸,得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確保民衆相信,這錢瞎不了,肯定能還。

皮特之前忽悠的,靠茶稅、糖稅、棉布稅、壟斷權等來還,現在這個許諾,傻子都知道已經破產了。

這事兒,就算是大明朝改革鹽政,也得和商人說明白,以後你們拿世襲鹽引,才能解決鹽引沒人買的問題。這玩意兒都一樣,必須得真金白銀的說清楚了,否則的話,財政直接就崩了。

第三個問題,就是內閣人選。

國王想要“消除黨爭”的前提,是國王得證明,在國王的領導下,可以達成對英國有利的政策。

國王無能,則不可能消除黨爭。

而他繼位之後的第一任內閣人選,就至關重要。

這批人,必須要能解決戰爭、簽訂和約、解決國債、穩定經濟等等,而且還必須要考慮其中託利黨、輝格黨、輝格黨的愛國者派等等各個派別的人選比例。

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大順這邊真正想要的“關稅和貿易”問題,其實不算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至少,排不到喬治三世要考慮的問題前列。

只要穩住了託利黨,沒人帶路,一般來說,海峽不是那麼容易過的,海峽艦隊還是可以保證英國生存的。

但是,要是沒穩住託利黨、沒說明白國債怎麼還、沒在漢諾威問題上明確表態,那就難說了。

英國一直以來反對常備軍,就是因爲有海軍保衛海峽,陸軍基本只是政治鬥爭的時候才用。

中法艦隊未必過的了海峽。但是,內部的起義和反抗,以及喜迎王師、或者廢黜國王等活動,海軍可是沒辦法陸地行舟來鎮壓的。

這一次中法挾直布羅陀勝利之威來英國這件事,可大可小。

處理不好,那就是法國間諜催發託利黨起義,迎接王者歸來。

處理的好,那就是一場和平停戰前的接觸,摸一摸兩邊的外交態度、底線、以及那個奇葩的參戰的大順到底想要啥玩意兒。

甚至,布特勳爵認爲,大順這邊其實是一個可以合作的敵人。至少,大順這邊不會以支持斯圖亞特復辟爲目的,最多也就是要賠點錢、要貿易、或者別的什麼。

是以,他認爲,對大順,可以接觸,詢問條件,差不多別太離譜就答應了。而只要大順這邊的人撤了,法國獨木難支,至少艦隊是不可能真的越過海峽的。

算起來,在他看來,好像英國和大順之間,也沒有啥深仇大恨。

只不過,布特勳爵沒考慮到、當然也不可能考慮到。大順有個人,是帶着一種復仇的心態拖着大順參與這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本章完)

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80章 開個小洞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8章 魚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439章 回援第59章 四兄弟第351章 舊相識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328章 問罪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358章 實封第68章 決心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931章 覺醒(三)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45章 冰牆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012章 圈地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203章 奇襲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509章 回報率第1224章 開戰(三)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025章 割裂(三)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338章 下心毒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076章 爭功(一)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262章 紙老虎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251章 壓力第572章 藍狗子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95章 過時了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64章 笑與悲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685章 試試看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464章 立碑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