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

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

在北美問題上的不同戰後利益,只是中法同盟之間分歧的一個縮影。

大順這邊不太可能理解的宗教問題,法國人有很多文章可做。

大順依靠走私、貿易之類引發北美的諸多矛盾,渾水摸魚。

而法國,實際上只需要在戰爭結束的條約中,要求英國在北美保障天主教徒的利益,即可直接激發北美清教徒對英國的無限反感。

因爲,清教徒連聖公會有教會、穿長袍這種事非常不爽——《聖經》裡,哪一段描寫了傳教士長袍?哪一段寫了有教會這種東西?聖經裡沒有的東西,你居然在用,你這不純啊。

這一點,東西方基本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清教徒認爲,天主教過於世俗化,不純;瓦哈卜派,認爲奧斯曼過於世俗化,不純;復古派儒生,以及興起的考據派,也認爲宋明理學,不純,假儒。

只不過因爲宗教隔閡,大順這邊可以理解宋明理學在明末開始的復古反思,卻不能類比地去理解清教徒、聖公會、和天主教之間的正統之爭。

簡單來說,清教徒來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的聖公會,都覺得難以容忍,覺得不夠純粹,過於世俗化。又怎麼可能容忍英國對天主教的讓步?

故而在宗教這張牌上,法國人可以打一些“投入少、見效大”的手段,而這和大順的策略自然是有分歧的。

這種分歧是無法彌合的。

現在來講,擺在中法之間的合作障礙,是要不要去海峽決戰,登陸蘇格蘭。

即便說,這個分歧暫時被擱置,同意大順的放棄海峽決戰而採取貿易絞殺內部崩潰的戰略,分歧依舊巨大。

就算說不去海峽決戰。

那麼,下一步,是將精力放在哪?

北美?

加勒比?

巴巴多斯?

還是先幫着西班牙打下波爾圖?

法國的兵力總數不少。

但就如約翰·莫當特死前所驚恐的那般,要是法國去打卡塔赫納遠征,那丟人的程度要比英國更笑柄。

是以總兵力不少的法國,實際上能夠參與跨大洋遠征的軍隊,也就幾千人。故而,如果要實施大順的貿易絞殺戰略,中法之間還是要繼續合作。

因爲法國這邊能遠征的軍隊不多,可大順這邊其實也沒有多少能夠跨大洋遠征的精銳常備遠征陸戰隊,兩邊還只能合作配合。

戰爭就是這樣,大順嚴苛訓練出來的、技能特化的戰鬥工兵,的確是強,但需要別人配合。

就像是此時大部分的戰鬥,傷亡主要是靠炮兵、騎兵砍殺造成的。但是,沒有抗線的步兵,炮兵和騎兵卵用沒有。

不管是在南洋、在印度,還是在直布羅陀,攻克堡壘的主攻的確是大順這邊的工兵,但在之前的圍困、阻援、封鎖、威脅等,還是要靠海軍艦隊、法國陸戰隊、以及法國的那批原本計劃用於登陸蘇格蘭的步兵。

一樣的道理,想要繼續在西班牙、加勒比或者北美擴大戰果,兩邊誰也離不開誰。

不過,確實,在宗教問題上大順這邊不太能理解法國的看法。

但在宗教這個問題之外,考慮物質、土地、人口、名聲之類的東西,大順這邊和歐洲並沒有隔閡。

是以,大順這邊要把俘虜送回英國的這件事上,李欗等人還是做了一個向法國示好的決議。

既可以認爲是示好。

也可以認爲是某種戰略外交上的暗示。

一般來說,法國人應該能夠看懂大順的這種示好和暗示的,因爲這涉及到法國的一些政治敏感的地區。

李欗對德·拉·克魯提議,這邊押送的英國俘虜,在直布羅陀裝船後,會在法國的敦刻爾克逗留。

德·拉·克魯應該立刻將直布羅陀被攻克的消息,傳遞迴巴黎。而巴黎那邊,也應該立刻遴選出合適的外交人員,與大順在巴黎的外交人員一起,前往倫敦。

一方面,是要刺探一下英國的輿論情況、議會態度、以及英國的戰爭潛力。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順和法國之間能夠繼續保持彼此之間的信任,不會單獨和英國進行私下的和談,並出賣對方。

這種事,大順怕、法國也怕。

以爲法國實實在在被曾經的“盟友”,在戰爭中背叛過,比如那場英法一起幹爆荷蘭的戰爭,就是打到一半,法國被英國背叛了。

而大順這邊,也是實實在在不能相信所謂的“盟友”,畢竟大順這羣人,縱然學的是所謂的新學,可是《三國演義》可是自小就看的,誰說盟友就一定不會中途背叛?

到時候,晉陽之戰打到一半了,再出個張孟談,留下個脣亡齒寒的歐洲版典故,那樂子可就大了。

而選擇敦刻爾克,作爲俘虜的中轉地,以及中法兩國外交人員登船赴倫敦的地點,也算是大順的一種戰略外交上的示好暗示,而且在法國人看來屬於是那種在“敏感的地區”站隊的、尊重歷史傳統的一種示好暗示。

應該說,至今爲止,大順和法國在歐洲的幾場關鍵戰役——主要是贏的這幾場——其實都算是幫着法國擦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的屁股。

梅諾卡島、直布羅陀,以及大順這邊提出的俘虜中轉的敦刻爾克,都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歷史遺留問題。

梅諾卡島和直布羅陀不提。

而大順選擇讓自己運送英國戰俘的船,前往敦刻爾克,並且希望在那裡和法國的外交官匯合,是有政治意義的。

兩個政治意義。

其一:大順認可敦刻爾克是法國的領土。

其二:大順承認、認可、甚至用實際行動,捍衛路易十四對敦刻爾克的承諾與定位:【敦刻爾克是法國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所有商人、貿易商都可以自由卸貨,出售和零售商品,並免除所有入職義務,並且所述商人可以自由購買所有商品】

敦刻爾克問題,一直是法國的痛,也算是法國的愛國者們,一直不願觸碰的傷疤。

就如同荷蘭人懷念黃金時代一樣。

法國人也懷念自己的黃金時代,而法國黃金時代的終結,就現在來說,這個轉折點一般被視作“布倫海姆之戰”。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轉折點,也是法國“路易十四大擴張時代的終結”。

而敦刻爾克,則算是法國的一個不可觸碰的傷疤。

因爲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英國逼着法國,拆了敦刻爾克的港口、防禦設施、填平了港口、燒燬了商鋪。

理由是敦刻爾克太自由了,以至於戰爭期間,有海盜襲擊了英國的商船並在這裡補給,所以不準自由。

當然,真正的原因,則是因爲敦刻爾克距離英國太近了,擔心法國從敦刻爾克進攻英國。

這件事,自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一直被視作法國人的屈辱。

一直到多年前大順參與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並且策動荷蘭政變、且法國理論上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算是個名義上的勝利者。

路易十五在戰爭結束後,立刻花了大價錢,重新建設了敦刻爾克。

畢竟,這是個象徵。

恢復對敦刻爾克的統治,在象徵意義上,是“法蘭西重回布倫海姆之戰前的榮光,我路易十五已經快要追平十四了”。

但這一輪戰爭開始之後,敦刻爾克立刻被英國的海軍燒掉。

並且,每個法國人都可以確信一點:一旦法國輸掉了戰爭,敦刻爾克必將再度毀滅,成爲那個法國根本無法管轄、要看英國臉色和遵守英國條約的法國領土。

敦刻爾克的象徵意義,極大。

因爲特殊的戰略位置,使其在地緣上,非常適合進攻英國——如果不是很近,那麼也不會有那次會出名的大撤退——渡海可攻英國、北上可達奧屬尼德蘭的天主教地區也就是比利時。

故而,只要法國贏了,或者說法國處在戰略進攻地位,那麼敦刻爾克一定會大建。

反之,如果英國贏了,或者說英國處在戰略進攻地位,那麼敦刻爾克一定會被拆掉。

除非英法同盟,比如一起幹西班牙、一起幹荷蘭的時候,敦刻爾克纔不這麼敏感。

真要說地理位置險要,倒也險要。

但要說真正的進攻壓力,或者說最適合的進攻發起良港或者海軍基地,那還是算了吧。土倫和佈雷斯特,都比敦刻爾克合適的多,背靠大後方,安全的很。

但從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始,英國兩國“第二次百年戰爭”,每次戰爭結束後,肯定要圍繞着敦刻爾克問題扯一堆蛋。

烏得勒支條約,扯了;亞琛條約,扯了;歷史上的七年戰爭的巴黎和約,扯了;一直到再一次的巴黎和約,法國人支持十三州幹了英國在巴黎簽字,還是扯了這個問題。

法國的啓蒙主義者,歷史上並不介意法國丟了加拿大。

但是,歷史上七年戰爭後,英國再度要求法國拆了敦刻爾克,引發了法國的巨大仇恨,被視作比丟了加拿大還大的屈辱。

大順選擇在這個節骨眼,讓英國戰俘去敦刻爾克中轉,實際上也算是明確地告訴法國:這一次被英國人拆了的敦刻爾克,我們保你再建起來了,我說的。

換句話說:法國的核心利益,大順知道在哪,並且伱放心,這個同盟,一定會捍衛法國的核心利益。至少,這個基本點不會變。

(本章完)

第1279章 特色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438章 分歧(四)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1168章 備戰(七)第16章 震動第810章 聖君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29章 雪盲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931章 覺醒(三)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117章 傳承第1278章 夷丁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547章 惡龍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97章 活路第100章 槍和槍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453章 “帝”(五)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285章 黃淮患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439章 分歧(五)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221章 先知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702章 備戰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1171章 備戰(十)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83章 變陣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46章 哈士奇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1230章 開戰(九)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055章 小麻煩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700章 反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