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

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

皇帝聽到這個回答,也是很滿意地嗯了一聲。

他倒是沒有懷疑過劉鈺,主要是劉鈺在鬆蘇的改革過程,也是一直避免其改革涉及到內地諸省的。

當然兩邊的思路不一樣,但皇帝並不瞭解這其中意識形態的區別。

正如劉鈺和顏李學派在土地問題上的分歧,兩邊看似都是均田派或者國有土地派,但實際上兩邊的思路可以說完全相悖。

這種不經意地測試之後,皇帝對於牛二提出的印度問題,也就基本上沒什麼不滿的了。

既然劉鈺打了保票,說英國人短時間內不可能增兵,因爲體制問題,英國那邊做不出這樣的決定。

那麼,再拖一段時間,問題也不大。

至於說攻取印度之後怎麼辦,牛二的思路,皇帝整體上也是認可的。

主要是牛二用大順這邊方便理解的角度,大致介紹了一些印度的賦稅制度、土地所有制這些問題。

而皇帝也明白劉鈺說的,大順和印度之間的矛盾、大順與英國之間的矛盾,二者之間的區別。

故而,印度問題,那也就真的不再是個單純的收稅問題了。

如果防止將來印度的都督自立?

如何把印度拉入到大順的體系之內?

這又繞回到了霸術裡的輕重學。

要對印度進行全面徹底地經濟改造,讓印度作爲原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地,這樣才能讓印度綁定在大順的天下體系內。

否則的話,不進行全面的改造,那麼印度更喜歡和歐洲人混在一起,因爲他們生產的東西,正是歐洲人所需要的;跟着大順混,那些織布的、織綢的、原本收布收貨的商人,都得去吃屎,人家自然不肯跟着大順混。

故而考慮到穩定,那麼自然就是要把印度搞成一種“印度紡紗,大順織布;印度繅絲,大順織綢;印度黃麻,大順麻袋;印度種米,大順吃米;印度缺布,大順賣布”的模式。

這種模式越深,印度這邊在大順的天下體系內也就越穩定。

按照劉鈺的說法,歐洲人就算種棉花,那在北美種棉花,豈不美哉?更近,地也更多。到時候,總不可能放着更近的北美棉花不要,跑到大老遠的印度來買棉花吧?

反過來說,印度的產業全面與大順的工業手工業對接,那麼大順不要這些東西,他們賣給誰呢?

舊的賣布的商人,紡織工匠,或者被餓死了,或者被槍斃了。

新的繅絲的作坊主、買棉紗的商人,便是心向大順的買辦了。

這是治本的辦法。

而治標的辦法,則是不用印度土兵,而用大順的兵,且維繫一種穩定的退役授田制,無論誰在印度當都督,那也沒有自立的資本。

皇帝的腦袋,只要離開了能威脅龍椅的範圍,大體上還是清醒的。

只要天下的核心區沒出問題,天子就沒問題。剩下的天下範圍內,現在依然沒有能當天子的勢力了。

這種遠地方,作爲皇帝設想的內外分治的重要一環,便無需有那麼多的顧慮。

遂道:“那西拉傑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如今走投無路。他既來朝貢,朕自是要開導開導他的。”

“不過,暫時,還是要儘量低調一些。如今他既在已在天津,那就先來京城,暫時住下。”

“印度諸事,樞密院還是要多研究研究的。具體怎麼弄,也需得多問多想。至於整體上稅收之類的對策,既是外事,那也不必在朝會討論。不過,你的報告,大有道理,行與不行,你這些日子還是往樞密院去多討論。”

“西拉傑的事,便不用你們管了。既來了天朝,那就要按天朝的禮法法度來,禮政府自會安排,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既是這樣說了,牛二心想反正人是給帶回來了,樞密院那邊的參謀部,更肯定是早早就定好了進攻計劃。皇帝既說自己的想法大有道理,日後用不用自己,那雖難說,但至少自己爲將來的模樣,奉獻了己力。

之後皇帝又問了一些雜七雜八的事,也沒有繼續再問到底是修鐵路還是移民的事,便讓二人退下了。

從宮裡出來,牛二也沒有再打聽印度的事。

樞密院有樞密院的規矩,他的級別,以及這一次去印度辦事的緣故,才堪堪知道印度計劃。

至於作戰方面的事,牛二覺得還用不着自己提什麼意見。

當初在爪哇,一切都是按照計劃來的,還是非常順利的。

他覺得大局已定,自己的想法皇帝似乎也不反對,心情大好,便想着去看看鐵路,這個他心中相當大的事。

“國公,我正要去看看從門頭溝到京城的鐵路,料想這種東西定是有來有回的。來的時候必要裝載煤炭,回去的時候多半空着,不知可以乘坐否?”

“昔者我讀三國,每每讀到【上山下領、各盡其便;人夫不勞,牛馬不食】的時候,便想着,若是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之法傳至今世,該是多好的事啊?”

“如今雖不得見木牛流馬,但竟是能在聽國公說完蒸汽車之後,有生之年竟能得見,下官心中實在是……五味雜陳。”

劉鈺也不想再糾結剛纔在宮裡是修鐵路還是移民的事,笑道:“五味雜陳,是什麼意思?按說應該興高采烈纔是?”

牛二苦笑着搖搖頭道:“國公於鬆蘇、下官於爪哇,所做之事,其中過程,只怕非得用五味雜陳才能說清楚。”

劉鈺哈哈一笑,說道:“罷了,今日無事,我便與你同去西直門那邊看看。反正樞密院裡也沒什麼事,每日清閒。”

說罷,自在遠處尋了車馬,便往西直門而去。

火車肯定是不能入城的,這裡面又關係到風水、又關係到安全、還有一些其餘的奇葩阻礙,能讓修到西直門已經不錯了。

途中,牛二便問道:“卻不知這修鐵路,貴嗎?”

“呵……不好說。60裡的鐵路,花了63萬兩白銀,折下來,一里路一萬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是一年能多得個二三千萬兩,地勢再好一些,按照一萬兩銀子一里路來修,倒也不是修不起。”

牛二暗暗咂舌,心想似乎確實是貴了些。但再一想,又覺得似乎不貴。

他又不是沒有見過鐵路,之前一些地方修了不少的鑄鐵軌,用馬車來拉。那也不需要考慮太多的載重,是以雖然還沒到從西直門到門頭溝的鐵路,便也知道肯定耗費更大。

只是,六十多裡的鐵路,單單是那些軌,不管到底是鑄鐵還是鍛鐵,這可都是實打實的鐵。

一里路的鐵軌,怕不是要三四萬斤,而修個六十里,單單是鐵,便要個二百多萬斤。

雖不甚多,但也足見這些一些冶鐵採煤之類的行業,已然是發展起來,一下子拿出來個二三百萬斤的鐵,竟也易如反掌。

固然說這條鐵路不能單算經濟賬,和京城有關的事,就沒法只算經濟賬。不管是南苑還是煤炭,都是如此。

他又大致問了問這條鐵路現在都運些什麼,得知除了運煤之外,還運石灰、水泥、木料。

這條鐵路算是大順的第一條正式的鐵路,雖然機車的動力其實一般,但畢竟花費也不算太多,不能只算經濟賬。

但修起來之後,這經濟賬自然而然也就不得不算了。

本來就是爲了供應京城用煤的,路線也不長,途中加水加煤也方便。

門頭溝地區除了有煤礦,還有野溪附近的石灰礦,產量也很大。

這些東西,都是京城所需的。畢竟京城是個消費城市,要取暖,要鑄錢,也要死人墊石灰,還要修房子之類的。

不管是煤,還是石灰,只要價格下來,用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朝廷選擇建這條鐵路的目的,一開始也不是爲了錢,主要還是爲了維穩。爲的還是保證京城的煤炭需求,不要出現燃料飛漲的情況,京城是萬萬亂不得的。

也雖然皇帝琢磨着用印度的稅收,按照搞驛站的方式,搞一些根本不算經濟賬的鐵路。

但這種事,劉鈺的態度,向來是要勾引資本的投資意願的。

幾乎是鐵軌才鋪完,那邊的石灰窯什麼的,也進行了原本的小石灰窯的合併。

形成了一個煤、石灰、水泥的簡單的工業複合體,圍繞着京城這個特殊的消費城市,已經引來了許多人的注目。

六十里路,只需要跑大約四五個小時,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很多人都已經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如果載重量再大點。

如果這六十里路,只花個三四個小時、或者兩三個小時跑完。

到時候,肯定會有許多人樂於修築的。

大順有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北方缺水,所以運河在南方非常密集,但是北方的運河終究稀缺。

而黃河,泥沙之大,也確實沒有啥修運河的機會。

運河多了,修鐵路的意願就小。

鑑於皇帝的態度,劉鈺覺得,這件事還是有辦法的。

只要鐵路被證明有利可圖,在一些被皇帝認爲可以修鐵路的地方,大可以讓皇帝選擇一種作死的辦法。

想辦法忽悠皇帝,讓皇帝問商人借錢,或者商人蔘股但無經營權,日後拿分紅即可。

就像是他給出的“駐印軍隊退役後授田南大洋”一樣。

只要皇帝,或者想要吃到其中之利的官員,等到將來分紅給利的時候,琢磨着“憑本事借的錢憑什麼要還”;或者“憑什麼要把錢給別人”這樣的想法,那就可以解決許多事。

沒有矛盾,那就製造矛盾嘛。現在看起來看不準,誰知道以後上去的那位,或者局勢一變,會不會做出這等事呢。

這事兒,即便皇帝想的挺奇葩,那也不是說就沒有解決之道的。還是得想辦法琢磨皇帝的心思,順着來,引誘着他一步步作大死才行。

要不然日後弄得,資本全跑管的寬鬆的印度去修路去了,那就真欲哭無淚了。那地方早晚要覺醒的,也壓根不可能同化,真弄成這樣,可真是把自己家的錢,給別人去留遺產了。

(本章完)

第1025章 割裂(三)第5章 落後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168章 備戰(七)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680章 隱喻(上)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565章 制禮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028章 割裂(六)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439章 分歧(五)第706章 海戰(四)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231章 開戰(十)第1027章 割裂(五)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36章 分歧(二)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681章 隱喻(下)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74章 僭越第314章 綁定第994章 鹹餌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82章 賣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264章 金刀計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542章 惡毒第940章 自覺(二)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27章 必拿下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1041章 國運(上)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