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

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

下午四點半。

戰鬥已經結束。

孟加拉軍隊全線潰敗,只有法國的炮手,在陣地上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他們用鐵釘堵死了大炮的火門之後,才選擇向叛徒賈法爾的騎兵投降,而不是向英國人投降。

亢奮之後極度空虛的克萊武,用已經開始顫抖的手,打開了裝鴉片酊的瓶子,緩解了亢奮之後空虛的痛苦。

他現在需要自己立刻冷靜下來,以應對眼前的情況。

眼前,多塞特郡步兵團,也就是第39步兵團,其第一營的士兵,正在和大順使節團的衛兵對峙。

而大順使節團的衛隊,已經亮出來了大順的旗幟。

他們只是保持着隊形,卻沒有舉起武器,也沒有瞄準,而是揹着揹包,就像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樣。

多塞特郡步兵團的指揮官艾爾·庫特中校,對眼前的情況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多賽特郡步兵團,不是東印度公司的軍隊,而是英王喬治借給東印度公司的。

是英國的正規軍。只不過借給了東印度公司用。

對面的中國士兵,打出來的旗幟,也不是僱傭兵的旗幟,而是真正的大順軍方的戰旗。

這種情況該怎麼應對,庫特中校完全不知所措,因爲在來這裡之前,英國政府的人特別叮囑過他,一定要避免和中國人之間的戰爭。

甚至告訴過他,如果中國人和法國人混在一起,如無必要,就不要對和中國人混在一起的法國人發起進攻。

中國有使節團在孟加拉這邊,他們知道。

但是,這些中國的使節團,沒有選擇往孟加拉首府穆爾希達巴德的方向撤退。

而是明顯頂着英軍的方向,向前走。

服用過鴉片酊、已經冷靜下來的克萊武,走到了多賽特郡步兵團的前面,和庫特中校交流了兩句後,多賽特步兵團的士兵也都收起了火槍。

克萊武走到大順衛隊的前面,脫下了自己的帽子致意後,大順這邊的隊伍裡張三彪也站了出來。

“請問你們要去哪裡呢?”

克萊武儘可能保持着禮貌,用不怎麼熟練的漢語詢問大順這邊的人。之前他在松江做過一段時間的公司職員,雖然說得不好,但多少還是可以理解他在說什麼的。

“我們要前往加爾各答,從那裡乘船回國。你們可以派嚮導嗎?我擔心我們的隊伍在加爾各答引起誤會。”

張三彪回的是漢語,翻譯將這些話轉譯成英語,做出了詢問。

克萊武松了一口氣,回頭和庫特中校交流了一下。

大順這邊既然已經亮出來了軍旗,那就最好不要沒事找事。現在英國最怕的,就是印度方向,大順出手。

哪怕不真的開戰,只是拉偏架、讓法國海軍去高浪埠補給、在馬六甲維修,那就會讓英國在印度方向非常難受。

現在英國人一點不想試探大順,兩邊的文化隔閡太大,很多時候說話都是雞同鴨講,根本無法有效溝通。

萬一因爲文化隔閡,本以爲是個小試探,結果大順那邊理解成大羞辱,那就麻煩了。

大順的這支軍隊,訓練有素,一點沒有收到戰爭和孟加拉人潰敗的影響,隊形非常整齊。

雖然如此,憑藉現在手裡的三千軍隊,消滅這樣一支百十人的軍隊,也不難。

問題是,爲什麼要打?

打完之後怎麼收場?

不要說還有一支衛隊,就算現在只有一個大順的使節,拿出來大順的節,英國人不但要派人保護送到船上,還要派兵保護生怕有孟加拉的潰兵將他們殺掉。

甚至萬一之前從金德納格爾要塞逃出來的法國人,爲了把大順拖進戰爭,刺殺大順的使節嫁禍到英國頭上,那可就麻煩了。

主要現在英國這邊完全看不懂大順這邊要幹什麼,或者說因爲看不懂,只能認爲大順希望在戰爭中中立,大發戰爭財。

而起,從貿易的角度來講,似乎大順對印度沒有興趣,也非常說的過去。

因爲,不管是作爲生產區、還是銷售區,印度對大順的意義都不大。

相對來說,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大順西洋貿易公司,在波斯灣等地的衝突,可比在印度嚴重的多。

東印度公司從貿易角度,希望得到孟加拉;可大順從貿易角度,整個孟加拉都比不上一個紅海邊的穆哈。

當然兩邊在穆哈也沒有到兵戎相見的地步,畢竟那是人家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還是以行賄、送禮、拉幫結派、找代理人、託關係、走門子爲主。

大順過早地表達了中立的態度,才讓英國人得以在印度放開手腳。杜普萊克斯被調走之後,英國就把多塞特郡步兵團的營隊,和第12炮兵團這樣的英軍野戰部隊調了過來。

等着法國人明白過來自己被耍了的時候,已經晚了。

這兩支從本土調來的野戰部隊,在海軍的配合下迅速佔據了優勢,並且立刻打破了兩邊休戰的承諾,攻取了諸如金德納格爾這樣的法國要塞——爲西拉傑效命的那些炮兵、還有日後在印度地區出了名的“黑暗僱傭兵團”的薩爾茨堡的萊因哈特,都是從那座要塞裡跑出去的法軍。

杜普萊克斯爲法國留下的優勢局面,此時已經蕩然無存。就算法王清醒過來,再把杜普萊克斯派了,也沒用了。

各地的節度使,在法王調走了杜普萊克斯後,就認爲法國人並不可靠,開始搖擺。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順全程看戲的基礎上的。

否則,之前的戰爭,哪怕大順這邊出動一個營,甚至只提供一批專業炮手,那麼就根本不是勝敗的問題了,而是根本不可能打起來的問題了。

之前在要不要打的問題上,英國內部就已經出現分歧了。

是庫特中校和克萊武,再三表達了戰略上的看法——時間在孟加拉人那邊,如果不能趁着雨季到來之前擊敗孟加拉人,那麼西拉傑就會整合他外祖父留下的遺產,完成內部清洗和整合,那麼公司就再也沒有獲勝的機會了——這才導致了戰役的爆發。

這還只是孟加拉自己的力量,只要大順稍微下場,那麼這場仗就根本不可能打了。

對大順軍隊的戰鬥力,英國這邊是有清醒認識的。

之前與荷蘭的下南洋之戰,雖然沒有大規模的野戰,但是大順敲荷蘭城堡的效率,足以驚駭世人。

這是個非常簡單就能判斷對方戰鬥力的時代。

不靠圍城,而是靠攻城,在半個月左右就奪下一座堡壘的軍隊,必然是此時精銳部隊的標杆。上一個有這樣效率的,還是把荷蘭打出來災難年的法軍。

所以此時在克萊武和庫特眼裡的這支百餘人的大順軍隊,並不單薄,其背後站着一個從西伯利亞到爪哇;從中亞到日本的龐然大物。

這種怪物,招惹不得。

故而說,英國國內也有一部分貴族和紡織工場主,叫囂着要給中國的走私販子一點顏色看看。

但東印度公司卻是非常堅定地站在反對的一邊,的確,大順的走私販子非常煩人,但那也只是煩人而已,真要打起來,那就不是煩人那麼簡單了,而是東印度公司可以直接宣告解散了。

東印度公司這段時間也頻頻向大順示好。

今年說,公司已經遊說了大量的議員,可能就要放開茶葉關稅了,你們再等等,馬上就有消息了。

明年說,公司已經考慮,加大在大順的棉布進口數量,你們再等等,棉布關稅馬上就取消了。

但總的來說,東印度公司還是把希望,寄託在:大順要整合南洋、奪取日本、擴大日本貿易、移民南大洋洲、發展貿易、佔領美洲西部等等戰略方向上。

這也和這些年劉鈺不斷給東印度公司的這羣人唸經的結果,劉鈺唸的經就非常簡單了,中華帝國的問題,是土地不夠、人口過多,我們要先解決內部人地矛盾,沒有大量人口的土地,纔是中華帝國的最愛。

買櫝還珠,懂不懂啊?以玉爲寶、以義爲寶的區別,懂不懂啊?

你們覺得沒價值的東西,我們覺得很有價值,懂不懂啊?

你們是商業資本主導,我們希望是工業資本主導,懂不懂啊?

我在鬆蘇的改革一直是提升耕地作爲生產資料的屬性,淡化耕地的金融投資屬性,懂不懂啊?

他念經,倒真的是爲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好,給他們一點心裡安慰。

但交流起來,真的挺難的。

農耕帝國的生產思維,和商業國家的貿易思維,基調傳統上就有巨大分歧。

畢竟,連伏爾泰那樣的啓蒙哲學大師,曾經評價北美都是用最刻薄的句子——幾英畝的雪地而已,有什麼好的——當然現在不會這麼評價了,因爲從商業思維的角度,北美因爲人蔘貂皮又值錢了,法國已經不太可能用整個北美,換一個巴掌大小的產白糖的瓜德羅普島了。

至於唸的這些經,英國人到底信不信,劉鈺也不管,反正是東印度公司愛信不信。

不信?不信那就股東出資,在印度造一支戰列艦艦隊、在印度徵兵五萬,準備300門大炮唄。

反正現在北美已經被大順的貿易攪合的不得安寧了,價值倍增,情況就這麼個情況,大順到底動不動彈,愛信不信。

信,就和法國人在印度猛打,在大順完成內部整合之前,搶到印度。

不信,就趕緊讓股東毀家紓難,在印度弄個艦隊加五萬正規軍,隨時防備着。

也沒多少錢,估摸着十年投資3000萬英鎊、也就一億兩白銀,差不多了。

哦,沒那麼多錢啊?

沒錢你還不信?

現狀就是,信不信,不取決於腦子,取決於物質,取決於能不能拿出這筆錢。

既然被逼到了物質層面,那一切就只能往劉鈺早早爲英法設計好的坑裡跳了。

反正坑就擺在這,大順的百十名士兵,就是能在孟加拉戰場看熱鬧、看完熱鬧之後還要求英國方面出人、出嚮導、出翻譯,把他們送到加爾各答。

克萊武和庫特中校商量了一下後——當然他們不是商量是不是派人護送大順這羣人去加爾各的的問題,這個問題不用商量——克萊武再度出面,禮貌地詢問道:“西拉傑的統治,已經結束了。”

“他殘暴地屠殺了無辜且守法的英國人民,而且他的統治衆叛親離,殘暴酗酒,使得他的人民與部下,都站在了他的反面來推翻他的殘暴統治。”

“倫敦東印度公司可以保證,貴國與西拉傑的硝石貿易合約,會繼續執行,並且不會受到絲毫影響。這是公司的承諾。”

“貴國的使者如果願意在加爾各答逗留一段時間,公司也表示極大的歡迎。在他們推選出新的孟加拉節度使後,公司會促成他們立刻簽訂新的硝石貿易合約。”

一直沒有說話的牛二,此時從人羣中站出來,臉色故意裝作陰沉顏色,決定在臨走之前,給孟加拉和東印度公司,留點值得回味的炸彈。

“天朝有天朝的道德。臣子對君主的忠誠,是擺在首位的。我在戰場上,目睹了一場背叛。我會把這裡發生的事,上奏天子。”

“而且,我很懷疑,一個野心勃勃的背叛者,貴公司是否有能力保證天朝硝石貿易合約的執行。我個人,對背叛者賈法爾,很不滿意他的德行。”

(本章完)

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995章 嫺熟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929章 覺醒(一)第148章 魚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439章 回援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12章 絕纓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078章 爭功(三)第541章 人性第794章 憧憬(下)第206章 狠話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586章 中轉港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28章 初來乍到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52章 “帝”(四)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810章 聖君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140章 錯路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965章 扣帽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21章 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