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心慈手軟

第1020章 心慈手軟

過幾年的風向如何,現在還不得而知。

可現在的風向,只看今年的改元就能看出來。

阜寧縣令心裡哭笑不得,臉上依舊小心謹慎一副小媳婦的神情。

衆人又說了幾句,前前後後都梳理清了,剩下的事就非常簡單了。

非常簡單。

就如同劉鈺認爲,淮北鹽改根本沒有那麼麻煩一樣。這邊的事也真的很簡單。

如淮北鹽改,只要皇帝允許了,把握住“化梟爲商”這個讓私鹽販子洗白轉正的細節,剩下的都是屁事,鹽商有啥本事對抗皇權意志啊?真有這本事,早編練一支模範軍去把皇帝腦袋摁在那,把鹽的壟斷權從租的變成自己所有的了。

租別人的東西肯定不如歸自己好呀。

鹽改裡面,皇帝允了這個事,是最難的,也是最複雜的。所以纔有了之前二十年的築基,讓皇帝手裡有了另一個稅源和緊急財政選項。

鹽改看似只是朝堂的幾句話,實則是大順之前二十年的改革的厚積薄發。

至於剩下的,真的都是屁事。

包括劉鈺擔心鹽商拼死一搏擾亂鹽市,那都是屬於需要跪求皇權不要用權力干涉,還要祈禱這些鹽商有點本事有點能力呢。

這邊的事也是一樣。

這件事真正的難點,在於廢運河、修淮河、鹽改配套墾荒政策體系,讓皇帝不得不殺這些鄉紳,以塑造一個不需要年年救災的蘇北。

剩下的,不管是定罪、抓捕、抄家、亦或者是網羅罪名,那都是屁事。

這件事,從大處看,說白了,就是要把蘇北變成農業區,廢棄鹽業區和漕運商業體系。

到了小處,那些都根本算不得問題。

不管是劉鈺還是黃淮都督等人,到這一步了,其實坐在這歇着就行了。

網羅罪名,搞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毒難盡的罪名書,阜寧縣令自己就能辦了。

很快,數百名精挑細選出來的百姓,哭哭啼啼地來到了這裡,跪在地上高呼青天大老爺之類,訴說鄉紳對他們的凌虐之苦。

其實也沒啥。

無非就是欺男霸女、放高利貸、給狗戴孝、睡新媳婦、賣女抵租、和尚出錢佃戶娶妻和尚共用之類的小事。

這些事劉鈺早就聽麻木了,生產資料所有權問題不解決,這些道德問題層出不窮,憤怒有個卵用?可以不讓睡媳婦,但是不讓睡租不到地不就得餓死,有啥辦法嘛。和尚出錢幫佃戶娶妻,不出錢不也根本娶不到媳婦嘛,共用一下也比沒有強不是?

有功夫憤怒,不如去從根本上解決。

憤怒無意義。

有意義的是憤怒之後怎麼辦。

然而一到這一步,朝廷上下就都裝傻子了。

從皇帝那就裝傻,自己收那點國課,基層沒錢必要加派就假裝不知道,君子遠庖廚,基層加派是基層混蛋和自己沒關係。

大臣士紳讀書人也全都裝傻,假裝不知道不解決生產資料所有權問題,這些事就層出不窮。

於是一個個聽說這些事就“震驚不已”、“怒火沖天”,然後道德譴責噹噹青天,之後該幹啥幹啥。

不斷重複昨天的憤怒和前天的故事,如同百年孤獨的輪迴。

劉鈺的三觀和他們不同,他纔不管道德是高尚還是敗壞的,動士紳的理由非常明確,就是土地問題,和道德沒有一文錢的關係,降低地租擴大內需市場促進資本萌芽發展就是最高的大義加身,那些道德什麼的都是小義。

都有大義在身了,還要小義啥用?

只不過問題也就在這,他認可的大義,可絕對不是大順的主流大義。所以皇帝纔敢用他,因爲他是邊緣人,那些切吊的和他一樣,都是邊緣人。

就劉鈺這樣的不斷扶植資本萌芽的政策,再有李自成張獻忠,抓着他就得把他先弄死。當不了李自成張獻忠,那皇帝還怕什麼呀。

如今既然大家都裝傻,劉鈺這個玩火槍的,如今也要學弓箭手段。

於是他還是走流程一般地假裝盛怒拍桌,甚至還表演了一出氣急之下把自己的手腕拍脫臼的戲碼。

他都把手腕拍脫臼了,其餘人那更是水漲船高,紛紛加碼。

不拍個脫臼都顯得自己不是君子,沒有惻隱之心。

短短几天,一本厚厚的、二十餘萬字的、讀之不盛怒則必小人、誦之不墮淚則無惻隱的《淮安劣紳錄》,就編纂完成。

這本小冊子一編纂完成,剩下的就更簡單了。

所有合夥承包的士紳,分批審查,一人關個單獨的茅草棚子裡,互相揭發檢舉在河工款問題上的罪行、貪腐、剋扣、倒賣。

包括以朝廷的白麪大米換粗糧劣米;朝廷給那些土筐的錢辦成了無償攤派;使役錢支付的時候搞大斗小鬥般的銀錢比價手段;挖掘工具明明朝廷出錢他們卻從河工的役錢里扣……

等等。

這邊審完之後,劉鈺看着厚厚的名冊,提着筆,基本連讀都不讀,刷刷刷地勾訣着名單。

畫一個勾,後面就批一行字:槍決,抄家、田畝歸官。其妻、妾、子、女,按口計數,各留口田十畝,家動產浮財之十一。

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把名單勾訣完,劉鈺抻了抻手指,伸了個懶腰,把名單遞給旁邊的官員看了看。

幾人看了後,紛紛誇獎道:“國公就是心善。若依本朝規矩,妻女皆該送去西域配與邊軍爲妻,子滿十四者皆流西域、鯨海、雲南、西藏。”

劉鈺哎了一聲道:“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我雖少讀書,可這聖賢之學也是知曉一些的。”

聽衆人誇完自己心善,劉鈺又將名單遞給下面的人道:“去領銀子,這邊派人去通知一下他們家屬,來收屍。這路費車馬費我個人就給報了吧。”

“抄家的事,就先不急了。願意跑的就跑、願意藏的就藏,反正……田畝沒長腿就行。”

“再者,專業人手不夠,抄家也不方便。等回稟了聖上,派了足夠的幹吏人手,再辦剩下的事。”

劉鈺盤算了一下,土地收回之後,重新分配給百姓。如果只是重分的話,並沒有什麼用,自己心慈手軟的暫時不抄家不抄浮財的舉動,使得幾年之內就會讓這些家庭再度崛起。

但是,後續的配套手段一上,也就基本可以稍微控制一下。

一共倆配套手段。

紙幣。

青苗貸。

朝廷做蘇北土改區唯一的金融機構,通過青苗貸,控制即便再度出現小農破產失地等問題,土地也是流回朝廷手裡。

而紙幣發行的作用,則是利用土地私有制的制度,以及小農對土地的渴求,由蘇北的農民做超發貨幣的蓄水池。

他們短時間內是不敢消費的,而肯定是會把糧食賣錢以存錢買地的。

地又通過青苗貸等手段,保證破產小農的土地是流回朝廷手裡的。而朝廷是收紙幣的。

所以,蘇北這些小農,可以至少蓄百十萬兩的紙幣,確保他們不會出現在市面上流通,而是積攢着準備過幾年買地。

他們賣糧食、賣棉花、賣油料等換錢的舉動,又反過來保證了紙幣的幣值。貨幣嘛,能買東西、能賣糧食、棉花、油料,鐵器,土地等,這在蘇北已經算是完全合格的貨幣了。

而爲什麼蘇北敢發青苗貸了?不擔心朝廷去收債影響朝廷形象了嗎?

因爲一來淮河修好、運河被廢,洪澤湖水位降低,這裡小農破產的速度降低了。

二來,朝廷放貸收款,當然也伴隨暴力。但這就不是事了,因爲張家破產地被青苗貸收回,李家不會兔死狐悲,而是興高采烈把攢下來的錢拿出來準備從朝廷手裡買張家的拍賣地。

青苗貸的目的不是爲了要利息,而是爲了推廣紙幣和保證土地流回朝廷手裡,這和當年放青苗貸爲了要利息的目的就截然不同。

紙幣若能推廣,可比要那點利息的利潤大多了,那點利息才幾個錢。

反正劉鈺的目的就是紙幣,爲的是超發一定量的紙幣迅速完成淮河灌溉區工程。

發貨幣,有時候也得考慮大順自有國情在此。

考慮小農分到地之後,壓根不會想着去消費,而是絕對會把流通的貨幣攢起來準備買地。

這麼好的機會、這麼好的蓄水池,不超發貨幣,加大投資趕緊上基礎建設、上對外紡織廠、上煤礦和運煤路、上灌溉區和防潮堤,等啥呢?

通過紙幣——糧食——工程的模式。

看似靠的是白銀來支撐紙幣價值,實則是靠土改後的蘇北農民的糧食來支撐紙幣價值。

最終用超發的紙幣買蘇北農民的糧食,用這些糧食提供蘇北農民吃來完成灌溉區和海堤建設。

同時通過紙幣積攢、畝稅改革和青苗貸,提升蘇北的土地已開墾土地的土地價格,使得資本買農田出租的利潤率降低,迫使蘇南的資本要麼開墾荒地、要麼投資工商,別老琢磨着買地收租放高利貸。

稅制改革和水利建設,主要目的還是依靠大量新自耕農對土地的渴望,拉高地價。

自耕農越穩定,收稅也不容易攤派到自耕農身上,土地價格越高,買地收租的回報率越低。

同時也不用擔心圈地驅趕小農,因爲自耕農可以拉高地價,而買熟地的價格太高,資本就遠不如去荒灘圈地墾荒種棉花了。

至於蘇北的蘇南經濟附庸的計劃,他看重的是資本入場圈地的墾荒公司,而不是這些小農。

這些小農,是做給皇帝看的:你看,我是爲了保小農經濟,殫精竭慮啊。因爲我知道,小農經濟是你們李家王朝的基礎,我是大忠臣吶。

有時候,進兩步,就必須反動退一步,做給皇帝看。

他就壓根沒覺得這算是什麼動筋骨的改革,只要土地還允許買賣,那不就是均田、兼併的循環嗎?

只是鑑於之前蘇北的惡劣環境,兼併速度數倍於別處,開國才百年,手動均了一把而已,純粹的修補匠手段。沒有配套的政策,挺不過三十年,又是新一輪的兼併。

做點皇帝喜歡的那一套,給皇帝看就是了。

這更像是一場交易:

劉鈺替皇帝創造三十萬穩定的小農,解決兼併的有些過頭的蘇北,解除皇帝擔心兩淮要成爲帝國之癌、爲王前驅的心病,治好蘇北這個帝國的“脆弱的腰子”。腰子不好,死不了人,但腿腳手卻可能趁機痠麻脹痛

皇帝支持劉鈺的大鹽政改革計劃,淮南去鹽復墾、資本入場墾荒,連雲港曬鹽、淮南改農業區,借廢運河和修淮河的時機,完成兩淮的經濟結構調整。看似皇帝賺了大便宜一樣,繼續皇帝的內廷延伸計劃。

(本章完)

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970章 給錢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049章 坐莊(上)第1164章 備戰(三)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991章 煙幕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323章 假公正第423章 勸說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559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972章 割袍(下)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929章 覺醒(一)第414章 找出路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56章 新思維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435章 分歧(一)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783章 作死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55章 說服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029章 不公第974章 照舊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965章 扣帽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1197章 木牛流馬(四)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230章 開戰(九)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77章 機遇期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080章 爭功(五)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282章 放鬆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343章 絕戶計第452章 有福了第1042章 國運(下)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251章 壓力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252章 特許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112章 絕纓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477章 四凶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246章 探險隊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