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
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武則天是唯一一位正統的女皇帝。在封建社會,女人地位十分低下,男尊女卑思想非常嚴重,在這種環境下,一個女人能當皇帝,的確不簡單。
武則天能當皇帝,除了她本身具有帝王之才以外,與李治對她的寵愛、信任和依賴,是分不開的。
兩唐書記載,李治晚年的時候,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於是由二聖共同主持朝政。李治坐在前邊,但一言不發;武則天垂簾坐在後面,卻發號施令,朝廷事務全由她決斷。
後來,李治病得愈發厲害,連上朝坐着都十分困難。李治想下發詔令,讓武則天代管國政,把國家委託給她。宰相郝處俊反對,說:“陛下怎麼能將高祖、太宗打下的天下,不傳給子孫而委託給天后呢?”李治默然無語,只好作罷。
公元683年,李治病重去世,終年五十六歲,太子李顯繼位當了皇帝,被稱爲唐中宗。李顯已經二十八歲了,完全能夠獨自處理朝政。可是,李治在遺詔中明確寫道:“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后處理決斷。”李治是佩服武則天的才能,覺得由她決斷大事才能放心。李治的遺詔,爲武則天繼續專權,提供了一個名正言順和強有力的依據。
李治共有八個兒子,前四個年長,卻都是嬪妃或宮女生的,屬於庶出;後四個是武則天生的,屬於嫡子。
李治的長子李忠,爲宮女劉氏所生,曾過繼給王皇后,立爲皇太子。王皇后被廢以後,李忠自然失去了太子之位,被降爲樑王。武則天在誣陷上官儀的時候,將李忠一塊牽連上,李忠被賜死,年僅二十二歲。
李治的次子李孝,爲宮女鄭氏所生,早就病死了。
李治的三子李上金,爲宮女楊氏所生。武則天告他謀反,李上金被捕入獄,在獄中自殺。
李治的四子李素節,爲蕭淑妃所生。武則天自然不會放過他,誣告他謀反,將他和其子一同斬殺。
李治的五子李弘,也是武則天的長子。李弘代替李忠做了皇太子,不幸得病早死。
李治的六子李賢,也是武則天的次子。李弘死後,他被立爲皇太子。李賢與母親關係不好。武則天藉故將他廢爲庶人,流放巴州,後來被逼自殺。
李治的第七子李顯,也是武則天的第三子。李治死後,他繼位當了皇帝。李顯當時年富力強,他如果精明一些,能夠治國理政,武則天也許不會有稱帝野心。可惜,李顯昏庸無能,不是治國理政的材料。
李顯的老婆,是歷史上有名的韋皇后。韋皇后姿色美豔,卻心術不正,有人評價她是“淫而且賤”。李顯很寵愛韋皇后,對她十分依從。韋皇后私心很重,李顯剛當上皇帝,她就要求提拔自己的親戚族人,並要求讓父親韋玄賢擔任高官。
韋玄賢當時只是普州的參軍,官職很小,又無才能,但李顯爲了取悅老婆,就把他越級提拔爲豫州刺史。韋皇后仍不滿足,不久又要求把父親調入朝廷,擢升爲宰相。李顯竟然也答應了,馬上就要頒發詔令。
可是,宰相裴炎等大臣們不幹了,紛紛勸諫李顯。李顯不僅不接受,反而大怒,竟然說:“朕就是把天下讓給韋玄賢,有何不可?”裴炎見李顯說得不像話,只好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大怒,把李顯一頓訓斥,強行制止了。
李顯連提拔宰相這麼大的事,都不向母后彙報,其他事情,更是獨斷專行了。可是,他卻沒有決斷大事的才能,常常出現失誤。武則天多次訓導,李顯屢教不改,反而產生了牴觸情緒。武則天一怒之下,廢黜了李顯的帝位,把他貶出京師。李顯當皇帝只有五十五天。
武則天廢了李顯,她的四個兒子中,只剩下四子李旦了,於是,便立李旦爲皇帝,被稱爲唐睿宗。
李旦是李治最小的兒子,從小受到父母寵愛。李旦性格溫順,謙恭好學,當時二十二歲,正值年富力強,本應該有所作爲。可是,李旦不熱衷權力,對朝政事務沒有興趣,而熱心於做學問。他精通文史,擅長書法,尤其喜歡鑽研訓詁學。訓詁學是研究古書詞義的一門學科。
當時,武則天已經六十一歲了,那個時候,已經算是高齡了,如果兒子爭氣,武則天完全可以安享清福,頤養天年。可是,武則天見李旦也不是治國理政的材料,只好又走向前臺,臨朝稱制,親自處理國政。好在武則天雖然年老,身體和精力還不錯。
武則天臨朝稱制兩年以後,下詔要把國政還給皇帝李旦。李旦卻不接受,數次上表,極力推辭。有的史書說,李旦知道這是母后在試探他,因而堅決推辭。對此,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當時,武則天牢固地控制着政權,她如果想要繼續掌權,還用得着試探嗎?何況武則天已經六十三歲高齡了,想把朝政交給兒子,自己安度晚年,應該是正常心態。若干年以後,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發動政變,把李旦重新扶上皇位。可李旦只幹了兩年,就又不幹了,可見他確實不熱衷於權力。
武則天不顧年邁,日夜操勞國家大事,這固然是因爲她有權力慾,但當時也是無奈之舉,兒子不行,那只有老媽上了。可是,武則天的苦心和辛苦,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特別是李氏宗室,見武則天獨攬朝政,心懷不滿。李世民的兒子李貞、孫子李衝以及徐敬業等人,懷着不同的目的,先後舉兵反武。武則天大怒,採取嚴厲手段予以鎮壓,李氏宗室許多人被殺。
與此同時,武氏家庭的人,紛紛爲武則天鳴不平,甚至鼓動武則天干脆稱帝,奪了李家江山。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讓人在白石上鑿了幾個字,上面寫道:“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假稱在洛水中發現的,獻給武則天。武則天大喜,命其石爲“寶圖”,自己加尊號“聖母神皇”。這表明,武則天也有稱帝的想法了。
公元690年,侍御史傅遊藝等人,率關中百姓九百餘人到洛陽,請求武則天稱帝,武則天不準。不久,文武百官、宗戚、四夷首領以及和尚道士和遠近百姓六萬多人,上表請願。李旦也上表請求退位。後來,滿朝大臣又集體奏請,武則天才答應下來。當然,這些恐怕都是武則天授意安排的。
公元690年農曆9月9日,武則天親臨洛陽紫徽城正南門,舉行儀式,登基稱帝,尊號爲聖神皇帝,改國號爲周。一代女皇,終於橫空出世了。當時,武則天六十七歲,是歷史上登基時年齡最大的皇帝,而且還是一位女性。
武則天雖然改唐爲周,但仍然立李旦爲皇太子,居住東宮,表明日後依然會是李氏的天下。所以,史學界並不把武則天看成是篡國者,她執政時期,仍然算是唐朝的一部分。
從兩唐書記載來看,武則天登上皇位,並不是很困難,也沒有經過政變和流血鬥爭,政局十分平穩,原因是她在李治的支持信任下,早已控制了朝廷,再加上接班的兩個兒子,都是平庸之輩,不是當皇帝的材料,所以,武則天稱帝顯得順理成章。
然而,在封建社會裡,一個女人當皇帝,很多人不適應、看不慣,也引起許多人的反對。在武則天稱帝前後,反對最激烈的,是李勣的孫子徐敬業,於是發生了徐敬業舉兵反武事件。
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許多人稱讚徐敬業是反武英雄。可是,從兩唐書記載來看,徐敬業反武,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