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日本反應

福建已經沒有能夠抵抗大軍的軍事力量,除了第十鎮之外,剩下的兵勇不堪一擊。此刻不取更待何時?三師沿路北上,雖然沒有洋灰路等便利的交通條件和缺少卡車,但行軍速度並不慢,步兵炮攜帶方便,迫擊炮也可以拆卸後運輸,而自行車成爲第三師主要的機動力量。

三天後第三師光復福建漳州、廈門,消息傳回福州,全省震動,許應葵帶人向浙江逃竄,受謠言影響,大部分豪紳商賈也拖家帶口、收拾財物一同前往。三師在廈門休整了兩天,等待一師前來匯合,還有隨三師一同帶來的輜重等補給物資。這爲福建官員、鄉紳、商賈的逃竄提供了時間,當大軍相繼攻克泉州、莆田,兵臨福州的時候,這裡幾乎成爲一座空城,沒有秩序、沒有兵勇、只有混亂。

兵不血刃佔領福州後疲勞作戰的三師暫時駐紮,維護治安、整頓秩序,一師兵分三路,一路沿海岸攻佔寧德,直抵福建與浙江邊界;另一路向西南攻取三明、龍巖等地,鑑於目前兵力並不是很充足,振**需要首先控制較大的城鎮。

在振**攻略福建時,日本國內已經收到了第一軍全軍覆沒的消息,進入腹地的日本士兵全部被滅,逃散的日本潰兵有一些回到了沿海登陸點,並迅速登上在附近徘徊的戰艦。負責海軍行動的東鄉平八郎海軍中將立刻通過無線電報向國內傳回消息,並離開廣州灣,在廣東外海待命。

僅僅過了不到四天,第一軍全軍覆沒,東鄉傳回的消息不可能是假的,這樣的結果讓日本上層不能接受。原以爲這次戰爭是簡單的干涉戰鬥,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抵抗,更不會出現大量死傷,真實情況狠狠地扇了他們一巴掌。

在西園寺公望召開內閣會議商討之前,他還是先與山縣有朋、伊藤博文等老傢伙進行商談,其實他們幾個人作出的決定就一定會在內閣中通過。

“英國人怎麼說?”山縣有朋首先問的就是英國人的反應,在他看來這次戰爭是英國人慫恿日本參戰的,他們對戰爭的結果會更在乎。而且,英國人的戰艦觀察團也與東鄉呆在一起,知道戰果的時間比他們還早,此時英國政府也已知道了戰爭結果。

“還沒有傳回確切的消息,但根據日本使館打探的結果,他們不打算繼續在廣東投入資源,應該是不會繼續幹涉行動。這也不奇怪,南非消耗了他們太多的力量,德國人和奧匈帝國虎視眈眈,還要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俄國的擴張。”

“這麼說我們被英國人拋棄了?西方人果然靠不住,我們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才行啊!”伊藤博文感嘆道,他接着說道:“讓我疑惑的是第一軍怎麼會如此輕易的戰敗?”

代表陸軍力量的桂太郎接口道:“詳細的戰報還沒有傳回,目前得到的情報表明,振**是一支戰鬥力強悍、裝備先進的現代軍隊,擁有超過十萬人的正規部隊,我們的炮兵在與敵軍對決時損失慘重,這是第一軍失敗的重要原因。至於戰鬥詳細經過,還要等到陸軍戰報的上報,畢竟,無線電報能夠傳輸的能容有限。”

“如此說來,遠東出現了一支不下於我軍的陸軍力量,如果讓他們擊敗滿清,到那時他們的力量就不是我們能撼動的了,對我們的威脅將呈幾何狀上升,我們堅決不能讓振**崛起,必須在他們成熟之間將其扼殺。”山縣有朋撫摸着精緻的茶杯說道。

伊藤博文嘆了一聲,可惜了,日本想在正處於全力備戰俄國的關鍵時期,第一軍的損失和大山岩、西寬二郎、大島義昌等高級將領的死亡對日本來說代價太大,已經到了傷筋動骨的地步,要知道第一軍三個師團都是常備甲等師團,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佔到了陸軍總數的五分之一,也是計劃中對俄作戰時的主力部隊,現在損失,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恢復,對將來的計劃肯定會造成影響。如果此時剿滅振**,至少要動用超過三十萬軍隊,這是日本不能承受的。

“第二軍不能繼續前進,與廣東的戰爭需要暫停,我們目前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廣東,而是俄國,在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之前,不能輕易開啓與廣東的戰事!”這話所有人都知道,但這次失敗需要有人承擔責任,西園寺公望知道自己首相的位置到頭了,他不在乎,到了他這個年齡,在乎的只有國家的命運,個人的命運不足爲題。他主動開口建議撤軍,也是以退爲進的策略,相信山縣有朋等人不會太難爲自己。

“也只能如此,但這個仇我們一定會報,我建議海軍派出戰艦轟炸廣東沿海地區,他們缺少海上力量,戰艦面臨的風險很小。”

“不可,最新情報,海參崴的俄國遠東艦隊今日非常不安分,聖彼得堡傳來的消息,尼古拉二世得到日軍戰敗之後,大言不慚的說日軍不堪一擊,要求遠東做好出擊準備,恐怕俄軍會提前動手!”

“應該不會,這只是尼古拉二世熱血上頭而已,他們的戰爭準備沒有完成,但也不得不防,炮擊廣東的事可以停止。我們只能吃下這枚苦果了!”

1902年4月17日,日軍戰艦離開廣東沿海,已經越過臺灣海峽的第二軍運輸艦隊也掉頭返航,這場戰鬥以一種奇怪的方式結束。日軍不宣而戰,最後又主動撤退,雙方沒有接觸、沒有協議,沒有互相宣佈進入戰爭狀態。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從日軍登陸到日軍離開廣東,只有短短的三天時間。但造成的傷亡——主要是日軍,卻一點也不小,共有三萬九千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傷亡,雙方動用了超過五百門大炮,火力強度在歷史上也很罕見。

令人奇怪的是世界上的主流國家對這場戰鬥都缺乏必要的關注,海上只有英法派出了觀察戰艦,但並沒有發生海戰。陸地戰鬥廣東和日本方面都諱莫如深,日本通過這場戰鬥體會了陸軍裝備的落後,還學到了許多新式裝備。戰後日軍迅速更換新式步槍,並研製手榴彈、小口徑臼炮,購買和研製更先進的火炮,裝備更多的機關筒,這些改變在日俄戰爭中大放光彩,直到那時世界才注意到了那些新式裝備對戰術改變的推動作用。

戰爭結束並不意味着日本放棄對廣東的關注,反而提升了好幾個量級,並派出大量的情報人員滲透到廣東。雙方情報戰線的戰鬥纔剛剛開始,日軍反思後認爲,情報的缺失是日軍失敗的重要原因,他們事先對振**的評估太低,爲此,情報部門負責人下臺。

世界主流國家如英法美德等不是不知道這場戰爭,而是缺乏對這場戰爭的興趣。事實上戰鬥剛剛結束,呂梁就指使宣傳部門馬力全開,大力宣傳廣東抗日戰爭的勝利,並展示大量日本陸軍的武器、軍裝、武士刀、高級軍官的軍銜等戰利品。

ps:求推薦!求收藏!

第三百九十八章 傳統步兵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九十章 日本反應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八十九章 大勝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力量加入第三百零二章 大海戰 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紫荊花開 二第三百四十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敦刻爾克第四百六十七章 敦刻爾克第二百二十四章 貴州光復第四十九章 登船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四百零一章 對攻第二百二十章 希爾頓爆炸案第三十章 伏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會談開始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三百四十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包抄第八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十三章 糧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裝甲旅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二百八十六章 安達曼海蛇 三第四十八章 賣隊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渣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門第三百四十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金山的陰雲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談開啓第一百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海戰 四第六十九章 廣東大剿匪第九章 招募工人第四十七章 海戰 三第二百零六章 德國考察團第二百六十八章 退位第四百九十章 東歐大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三波攻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手段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開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二百三十六章 臺灣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四百七十章 柔弱的少女第三百五十四章 薩拉熱窩第十七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獸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二百零五章 史上第一詐騙第二百五十五章 風起倫敦第七十九章 張開獠牙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主力艦沉沒第三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三百二十章 入京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艦交付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面出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資本集團第二百章 消息走漏第二百四十八章 橫生枝節第四百零三章 色當失守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天才的配合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會戰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二章 鋼鐵基地第六十七章 去向第九十八章 山地旅第六十九章 廣東大剿匪第二百零三章 碼頭風雲第三十四章 總結 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一章 英明不朽第三百八十七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成功第一百零一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誇誇其談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三百四十三章 憤怒的公牛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落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