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暗藏殺機

劉闞醒來時,已日上三竿。

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往書案上看。昨日那一張白絹,純屬他發泄心情所書。裡面的內容,如果傳揚出去的話,不但他死無葬身之地,連帶着身邊所有的人,都會因此而遭難。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只這八個字,車裂怕都是輕的。

書案上非常整齊,昨天看得呂氏春秋也靜靜的擺放在上面,可那張白絹卻不見了蹤跡。

激靈靈一哆嗦,劉闞翻身而起。

把屋子翻了個遍,也未能找到那張白絹。

去哪兒了呢?亦或者被誰拿走了?劉闞這額頭滲出了冷汗,提起赤旗,光着腳往門外跑去。

“大哥?信?”

門口臺階下,坐着一大一小兩個巨人。

一個是劉巨,一個是王信。

“你們坐在這兒幹什麼?”劉闞詫異的問道。

劉巨扭頭,咧開嘴笑了笑,“娘說了,以後弟弟你睡着的時候,還有和人談事情的時候,我和信要幫你看着。”

“是啊,主人!”王信連連點頭,“老夫人是這麼說的。”

“娘進過我的屋子?”

劉巨回答說:“進過,晌午叫你吃飯的時候……不過你睡的好沉,娘叫了你好幾聲都沒有醒。後來娘還拿了你桌上的一張白絹,說你這麼大的人了,做事情還丟三落四的。

說你很敗家!

那張絹很貴重的吧,居然塗抹畫畫。娘一生氣,就把絹給燒了,還讓我們在這裡看着。”

劉巨說話有點顛三倒四的,不過大致的意思,卻表達了一個清楚。

劉闞一下子明白了!

那張白絹是個罪證,老夫人已經把它銷燬了。

而且還借劉巨的口提醒了劉闞。以後做事千萬要小心謹慎。仔細想想,老夫人也是能識文斷字的人。雖然只是個破落貴族地後裔,但這心裡面清楚的很。怎能不明白那詩詞的含義?

長出了一口氣,劉闞走下臺階,拍了拍劉巨地肩膀。

“那你們好好在這裡玩兒,我出去做事,娘回來了。和她說一下。”

劉巨答應一聲,然後轉身和王信玩兒起了瞪眼睛的遊戲。看誰先眨眼……兩個人玩的倒是不亦樂乎。=君子堂首發=聽身後傳來的笑聲,劉闞不禁輕輕搖搖頭。有時候,像劉巨和王信這樣子,未嘗不是一種幸福。沒有那麼多狗屁倒竈的事情,活起來想必會更加地快活吧。中。

那老家僕則忙着伺候廊苑中的兩頭牛。看見劉闞來,也沒吭聲,只是朝屋子裡指了指。

意思是說:唐厲正在屋中。

劉闞也算是熟人了,老家僕自然不會太提防。

於是邁步走上臺階,推門走進屋中。唐厲正捧着一卷木簡,搖頭晃腦的低聲背誦文章。

劉闞一屁股坐下來。“老唐,和我說說看,怎麼才能在沛縣站穩腳跟?”

那首詩,自然是不能告訴唐厲,至少現在時候還不到。而且以劉闞和唐厲的交情,許多事情不需要說的那麼明白。一點點小小的點撥,就足以讓聰明人明白。唐厲。是個聰明人。

慢悠悠的放下木簡,唐厲地嘴角勾起了一道弧線。

把書案上的雜物呼啦一下子掃空,然後從案下取出幾塊大小不一的木塊。

“這就是沛縣!”唐厲指着空蕩蕩的書案,沉聲道:“這沛縣一萬二千戶人當中,最有權利的,是手掌生殺大權的縣令李放。他雖非老秦人,但看得出來。朝廷爲了激勵各地士子爲其所用。所以對各地士子與老秦人一視同仁。和任囂一樣,李放還兼任縣尉。

阿闞。你可知道這樣一來,李放就等同於將軍政大權都抓在了手中。

當然了,他無法和任囂相比。哪怕是朝廷給他相等地職權,和任囂那等搏殺軍陣,建立過功勳的鐵鷹銳士相比,他有着很大的差距。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希望能獨攬大權。”

唐厲說到這裡,凝視着劉闞。

“李放和任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不是說任囂沒有心機,而是這李放,更懂得隱藏他的慾望。所以,到任半年多來,他一直沒有動作……哦,也不能說沒有,他把蕭何提爲長吏,爲代縣丞,但同時有提曹參爲少吏,官拜佐史。嘿嘿,其心思可謂之縝密。”

劉闞輕輕點頭,迴響李放那笑眯眯的模樣,頓覺唐厲所言不差。

升了蕭何,還委任爲代縣丞,可以說給足了任囂面子:看吧,蕭何是你提拔的人,我對他很厚道吧。可當了代縣丞之後,就再難事必親躬。曹參同樣是有本事地人,把他提上來,在無形之間分了蕭何的權力,還能培養出自己的親信。=君子堂首發=最重要的是,不激起沛縣人的反感。

高明,實在是高明!

唐厲又放下了一個木塊,“和李放走的最近的人,是雍齒那一幫子荊蠻後裔。無他,雍齒這些人要錢有錢,在本地也頗有威望。雍齒之父曾爲沛縣父老(類似後世地鄉紳),如今雖已故去,可是卻給雍齒打下了良好地基礎。沛縣大戶豪強,皆屬雍齒一系。

李放和雍齒走的近,這就意味着他和雍齒已經出現了結盟地傾向。

但是否結盟,外人不得而知。李放做的很乾淨,雍齒也表現的很平靜,目前尚不清楚。”

說完雍齒之後,唐厲在這兩個木塊外面畫了一個圈。

也代表着李放和雍齒掌握的能量。說了半天,有些口乾舌燥,於是起身打了一觴酒回來。

反正就挨着作坊,也不擔心沒有酒喝。

而劉闞呢,則不是搖頭表示不渴,示意唐厲說下去。

“好。我們說完了沛縣的豪強階層,就不得不說說這市井之輩……嘿嘿,既然提到了市井之輩。就不能不說說劉季。此人是土生土長的豐邑人,雖非沛人,但沛人卻以他爲沛人。這個人做事不拘小節,善於籠絡別人。特別是販夫走卒之輩,無不視之爲頭領。

劉季好說大話。一方面爲人所不恥,但一方面又着實吸引了一幫無賴子。

他早年曾爲名士張耳的門客,閱歷很廣,也很會隱忍。喜怒不形於色,是他最真實的寫照……阿闞,你莫要看不起他,這個人絕非等閒之輩。如鳳凰不鳴,一鳴驚人啊。

他的手中,掌控着沛縣八成以上地市井之輩。

雖然只是一羣不學無術的無賴子,但聚集在一起,卻能產生出巨大的能量,連雍齒也不敢和他正面衝突。呵呵。在沛縣生活了多年,你還是第一個敢當面嘲諷劉季地人呢。”

劉闞一蹙眉,輕聲道:“我呢?”

唐厲忍不住哈哈大笑,“阿闞,你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在沛縣賺錢的商賈,如此而已。”

劉闞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唐厲說:“你還別不服氣。事實上正是這樣的情況……你不是沛人,卻又是在沛發家。

你身上有老秦人的烙印,註定了許多六國後裔,不會接受你。

沛這個地方,非常有趣。它有着極大地包容力,又有着難以想像的排外性。每一個跑到沛縣避難的外地人,都需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折磨。最終或遊離於沛縣之外。或者徹底變成沛人……你,一個外鄉人。而且是老秦人!在沛做了這麼大的事業,難免爲人嫉妒。

這嫉妒心一起,你做什麼都是壞的。

阿闞,你仔細想想,在你我未曾發跡之前,多多少少還有幾個朋友。

可是現在呢?你掰着指頭算算,除了我們幾個之外,你和多少沛人,真正的變成朋友?”

劉闞聞聽,愕然地長大了嘴

唐厲接着說:“在這一點上,呂文老兒做的就比你強。他一見情況不妙,先和劉季結親。如此一來,沛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接受了他,以至於雍齒等人,不得不投鼠忌器。”

呂文,就是呂翁。

劉闞輕輕點頭,也不得不承認唐厲說的有道理。

“今爲秦之天下,李放佔得天時;雍齒居沛多年,盡獲地利爲本;而那劉季,生於斯長於斯,有人和之利。阿闞,你一不得天時,二不得地利,三沒有人和,如何站穩腳跟?”

劉闞起身,恭敬一揖,“老唐,請你教我。”

“若想站穩腳跟,必須弄清楚李放和雍齒之間的關係。斬斷李放和雍齒的關係,暫依附於李放名下。你爲老秦人,又得上造之爵,貢奉祭祀用酒,而且和任囂關係甚密。

就算李放想動你,也要好生琢磨一下才是。

他和雍齒之間地關係,必然是建立在利益之上。若只如此,其盟約不難破除。到時候只需除掉雍齒,而後憑藉你自身的勢力,可得地利之便……如此,爲立足之第一步。”

劉闞眯起了眼睛,“還有第二步?”

唐厲點頭,“我知你與呂二小姐是青梅竹馬,如今你有此成就,哪怕呂文老兒再頑固,也必須要好生的思慮一番。若你能與呂二小姐成親,可分劉季人和之利。到時候憑藉天時地利,再加上那一部分的人和,將劉季除掉……嘿,到時候李放也奈何不得你。”

和呂成親嗎?

劉闞覺着心裡怪怪的。

不可否認,他的確是對呂有好感。

但是如果在這份好感之中,參雜了功利之色,那份純純的感情,就似乎有一點變質了。

唐厲說:“阿闞,如果你真地想要在沛縣立足,就必須要融入沛人之中。呂文老兒做到了,而且他是你目前最容易突破的一個突破口。再說了,呂二小姐本來就喜歡你,不是嗎?”

劉闞的臉微微一紅,陷入了沉思之中。

唐厲起身,“阿闞,當斷則斷。如果你同意這麼做,其他的事情,自有我和阿其來考慮。

乃至於李放和雍齒的事情,都不需要你出面。

只需黃金十鎰,再加上蒯徹一人足矣。你呢,好生研製藥酒,我和無傷的爵位不必放在心上。當務之急,你必須要儘快提升爲四等爵。這樣一來,你和李放說話,更有底氣。”

劉闞想了想,“其他的事情我沒有意見,但是和阿成親,我必須要先問過母親。”

“這是自然!”

唐厲和劉闞正說着話,突然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東主,東主可在?”

蒯徹腳步匆匆地跑了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東主,剛纔周蘭派人前來送信,說是有要事和您商議。”

“周蘭?”

劉闞不禁詫異的起身,“他找我有什麼事情?”

蒯徹說:“我剛纔私下裡向那送信地人詢問了一下。他說今早周蘭曾去了一趟縣衙,回來之後就命人收拾準備。看那樣子,好像是要開拔……但具體的事情,他也不清楚。”

周蘭要走嗎?

不是說要等到貢酒出窖之後,纔會離開?這距離出窖之日,尚有六七十天,怎麼突然間就要走了呢?

而且,按道理周蘭屬任囂部下,李放雖然是縣尉,但也僅止於在沛一縣而已。

似周蘭這種正規軍,絕不是李放能夠指派的動。這裡面,想必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偏差。

劉闞看了一眼唐厲,卻見唐厲神情淡定。

“阿闞,雍齒怕是要動手了吧,你該如何應對?”

劉闞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之後,沉聲道:“蒯徹,你跟我去一趟兵營,先見過那周蘭再說。”

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275章 陸賈第96章 樓倉鎮第364章 登基(二)第278章 厚黑第98章 豐邑小故事第183章 扶蘇另一面(二)第168章 城破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200章 陰差陽錯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345章 會師關中(十三)第369章 戶牗之會(一)第302章 長征(二)第106章 僮縣長第4章 沛(二)第190章 韓信(一)第217章 平陽?嬴邑?第183章 扶蘇另一面(二)第150章 演武(四)第22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二)第319章 一柄青魚劍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75章 大鐵椎第189章 回樓倉第134章 從此不信關東人第55章 老秦烙印第148章 演武(二)第340章 會師關中(八)第267章 千古第一信人第32章 笑看風雲起(四)第238章 八大郎中之公子嬰第198章 執子之手,與子白頭第59章 鉅野大盜第234章 伴駕(四)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33章 歡宴(一)第242章 平原津(二)第165章 冒頓和阿利鞮(一)第372章 四面楚歌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115章 任囂將離去第101章 睢水三害第28章 始皇帝(一)第222章 豎子焉敢妄言第33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完)第359章 江山一盤棋(八)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95章 任囂到來第196章 劉巨將成親第48章 暴徒灌嬰(一)第364章 登基(二)第114章 農家學子第329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十)第332章 女王第27章 成也法,敗也法第236章 伴駕(六)第304章 長征(四)第307章 長征(七)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7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一)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第114章 農家學子第289章 狂暴巨熊(一)第355章 江山一盤棋(四)第125章 陰謀家?冒險家?第17章 任務第9章 他是誰?第76章 鎖奴第6章 呂后第339章 會師關中(七)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292章 秦同第347章 會師關中(十五)第148章 演武(二)第363章 登基(一)第136章 合作(一)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93章 蕭何出招第84章 君欲何求第247章 天哭(一)第5章 沛(三)第293章 樓倉之戰(一)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183章 扶蘇另一面(二)第372章 四面楚歌第351章 高祖末日(三)第56章 宋子燕人第168章 城破第169章 秦風-無衣第237章 伴駕(七)第249章 天哭(三)第210章 巴蜀風雲(五)第44章 隸奴(二)第231章 伴駕(一)第231章 伴駕(一)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