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

呂嬃在劉闞的勸說下,回家去了。

和來時的哭哭啼啼不一樣,呂嬃走的時候,一臉的開心笑容。小女孩兒的心思,盲目的信任着劉闞。也許在呂嬃看來,劉闞一定可以幫到她的兄長,只要他願意,沒什麼能難住他。

可是劉闞卻感到頭疼了!

“阿闞,進來一下。”

闞夫人走過來,看了一眼坐在門廊上愁眉苦臉的劉闞,邁步走進了房間,在正中央跪坐下來。

“母親!”

劉闞在闞夫人面前坐下。

闞夫人沒有說話,似乎在考慮着什麼事情。過了一會兒,她突然說:“阿闞,剛纔你和阿嬃的話,娘都聽到了。你已經長大了,凡事知道輕重,還能識字讀書,建立功勳,娘很開心。”

劉闞奇怪的看着闞夫人,等待着她說下去。

闞夫人並不是一個很喜歡說話的人,如今一下子說這麼多,肯定有更深的含義。

“你爹在世的時候,常對我說這樣一句話:做人當重情義,更應該有感恩之心。所以,你爹在呂家離開單父的時候,不惜以死報償呂家。他死的好,當得好漢兩字,娘以嫁給你爹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如今,我們雖然已經脫離了呂家,可是卻不能忘記,當初呂家對我們的照顧。”

劉闞沉默了……

呆呆的看着闞夫人,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

闞夫人的思想,也代表着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一種觀念。所謂恩義,可不僅僅是一句話,一件事能夠償還。有的時候,甚至需要付出性命,一個人的性命不夠,乃至幾代人償還。

當然,怎麼做?要看你如何看待這種恩情。

但是這和劉闞的觀念,卻有着非常明顯的衝突。或者說,他不能理解,古人對恩義兩字的理解。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既然生活在這個時代,劉闞就必須嘗試着去理解這個時代的思想。

闞夫人靜靜的看着劉闞,嘆了口氣道:“阿闞,你有什麼捨不得的嗎?”

“我……”

“你如今立下了功勞,他日說不定能飛黃騰達。但你卻不能忘記了,當年若非呂家收留了你父親,你父親和我,只怕早已經餓死,更不要說會不會有你……你爹用命還了呂家的恩情,現在卻是你,要去償還這份恩情。別忘記了,從單父出來,呂家一直沒有把你拋棄。”

劉闞很無語。

“這份恩情,你必須報答。知恩不報,就算你將來成就再大,卻當不得好漢這兩個字。阿闞,娘和你說這些,只是要告訴你,大丈夫生於世上,當問心無愧。有些事情明知不可爲,也必須要去做。知難而上,纔是大英雄,大丈夫……娘不勉強你,何去何從,你自己決斷。”

還不勉強呢……

劉闞甚至能感覺到,如果他不答應闞夫人的話,只怕闞夫人立刻就會自盡。

沉默了片刻,劉闞站起來,“娘,孩兒知道該怎麼做了。你放心,孩兒絕不會讓您感到失望。”

“如此,甚好!”

闞夫人站起來,在房間裡收拾行禮。

劉闞默默的走出房間,卻意外的看到,唐厲審食其二人,正站在門口,靜靜的看着他,也不說話。

“老唐,其哥……原本還想和你們做一番大事業,如今看來……”

唐厲上前,一把攫(音jue,二聲)住了劉闞的胳膊,“阿闞,我果然沒看錯你,是個好漢。”

“啊?”

“嬸嬸說的不錯,大丈夫生於世上,有所謂有所不爲,但最重要的就是,問心無愧。當日你在昭陽大澤,不肯丟棄老周,我唐厲就覺得,你劉闞是一個好漢子,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審食其也上前道:“是啊,比那隻知道滿嘴說空話的傢伙,強百倍。”

劉闞詫異道:“你們……”

唐厲一笑,說:“阿闞,其實這事情並不難解決。呂家的事情,我們在路上就聽說了。嘿嘿,說實在的,我和阿其剛纔沒有出聲,其實也就是想要看看,你阿闞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阿其,你且去陪嬸嬸說話,請她不要擔心。

我和阿闞去一趟官署,這件事其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既不用舍了性命,更不需要阿闞爲難。”

劉闞問道:“老唐,你有主意了?”

“嘿嘿,只看你阿闞的面子,是不是夠大!”

唐厲說完,拉着劉闞的胳膊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在劉闞耳邊低聲說着什麼。最後,唐厲說:“只要任囂點頭,這件事就算是扯過去了。即不需用你賣命,任囂呢,也不會感到難做。”

劉闞說:“任囂會同意嗎?”

“那就看這位縣長大人對你的重視程度了。如果他對你夠重視,這件事就不會太難;實在不行,咱們再想別的辦法……不過不要在沛縣惹事。就算要行動,也可以等判決下來再動手。只要計劃能得當,行動能配合好,天衣無縫。就算是任囂懷疑,嘿嘿,也拿你沒辦法。”

劉闞知道唐厲的意思:如果真的不行,那就在途中劫人!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唐厲早前所出的那個主意。一般人,恐怕是沒辦法想出這樣的主意吧。

此時,天已昏暗。

劉闞和唐厲並沒有去官署,而是徑直奔監牢而去。

沛縣的監牢,非常簡陋。就建在城東南角的一塊空地上,一排木柵欄做圍牆,門口有獄卒守衛。

劉闞一見那獄卒,竟笑了。

任敖!

沒想到還是個熟人。昭陽大澤血戰之後,鄉勇就隨之解散了。任敖呢,在蕭何的引薦下,就當上了沛縣的獄卒。畢竟,監牢也算重地,不能沒有人看守。秦軍自然不可能做這種事,就只能從本地招募。一年能收入幾百枚半兩錢,而且也很清閒,任敖也就答應了下來。

見劉闞和唐厲來,任敖顯然有些吃驚。

“阿闞,老唐,你們怎麼來了?”

從回到沛縣之後,任敖這些人就沒有再遇到過。畢竟是一起並肩戰鬥,所以就顯得很親熱。

劉闞和唐厲相視一眼,輕輕的點點頭。

“任大哥,小弟今日前來,其實是有事相求!”

劉闞上前一步,插手躬身道:“還請任大哥能通融一二。”

任敖一怔,“有事兒?什麼事情?阿闞,你且說來聽聽,若我能幫上忙的話,一定義不容辭。”

——————————

今晚小弟衝榜,還請大家多多支持。

十二點前後會送出精華,有興趣的兄弟,請在書評區裡留言吧。

第343章 會師關中(十一)第225章 道子出謀第56章 宋子燕人第255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二)第126章 四十比一第353章 江山一盤棋(二)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11章 腳步聲第154章 老羆營(三)第349章 高祖末日(二)第162章 夜半鼓聲第232章 伴駕(二)第12章 赤旗書第13章 笑柄第263章 巨熊出擊第168章 城破第303章 長征(三)第47章 出行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301章 長征(一)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274章 說降第277章 先手第290章 狂暴巨熊(二)第305章 長征(五)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三)第105章 劉闞心思第342章 會師關中(十)第296章 樓倉之戰(四)第79章 唐厲說法第55章 老秦烙印第174章 決戰河南地(四)第358章 江山一盤棋(七)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禮物第116章 養士第66章 道與技第36章 春夢了無痕第196章 劉巨將成親第251章 烏氏倮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120章 別墨苦行者第16章 赤帝之子將登場(二)第151章 願爲軍侯馬前卒第123章 好漢鍾離昧第245章 九原(二)第176章 呼衍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142章 樊噲請命第162章 夜半鼓聲第310章 長征(十)第176章 呼衍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196章 劉巨將成親第50章 灌家父子第94章 泗水亭長第179章 血染臨河渡口第83章 雍劉聯合第27章 成也法,敗也法第237章 伴駕(七)第244章 九原第371章 垓下第204章 噩耗第127章 馬耳山(一)第209章 巴蜀風雲(四)第227章 周南-關雎第52章 警告第290章 狂暴巨熊(二)第301章 長征(一)第363章 登基(一)第343章 會師關中(十一)第64章 范陽術士第367章 河洛之變第11章 腳步聲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7章 審食其第28章 始皇帝(一)第305章 長征(五)第9章 他是誰?第249章 天哭(三)第13章 笑柄第173章 決戰河南地(三)第211章 巴蜀風雲(完)第28章 始皇帝(二)第39章 老秦後裔第223章 千字文第344章 會師關中(十二)第268章 以命換命,千金一諾第302章 長征(二)第83章 雍劉聯合第19章 餌(二)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207章 巴蜀風雲(二)第98章 豐邑小故事第65章 我名蒯徹第170章 決戰即將開始第130章 鍾離相隨第198章 執子之手,與子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