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

“殿下,臣僥倖在坊裡聽聞了你送奶糖到了洛陽。”

“正是,”這個奶糖不但送,還是用八百里加急送的,一個崇文館的學士,因此還進過諫。知道的人很多。

“此舉甚妙啊。”

“嗯,”李威說道。說起來用八百里加急送奶糖,這是不務正業了,但結局卻似乎很好。甚至李威隱隱的覺得這次能得到兩次大祭祀的機會,恰恰與這次送奶糖有着莫大的關係。

“這纔是發自真心的,一點也不僞作。畢竟殿下,是太子。”狄仁傑又說了一句莫明其妙的話。但李威聽明白了,無論如何,你都是皇上與皇后的親生兒子。當然,不能說虎毒不食子,漢武帝不是傻瓜蛋,他的兒子那麼仁愛,最後還不是讓漢武帝幹掉了。所以狄仁傑又說道:“亦不可以不爲。對他人無論殿下如何去做,但對陛下與皇后必須要進人子之孝。”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說:“當學子桓,不學子建。”

一開始李威還沒有想起來,幸好他詩詞歌賦讀得多,立即就知道狄仁傑說的是那兩個人了。曹丕、曹植。曹操臨行前,曹植又是作詩又是寫賦,曹丕卻只有拉着曹操的衣袖痛哭。

但不代表着他束手待斃,也與司馬懿、吳質等大臣來往。而之所以戰勝曹植,這些個大臣出了大功的。但首要前提,那怕對付兄弟,都不能對付曹操本人。

李治亦是如此,看似不爲,其實爲之。但不代表着他將自己關在皇宮裡動都不動,同樣有長孫無忌相助,出謀劃策事小,繼承太子之後,爲了鞏固,繼續搞什麼祥瑞,讓父親李世民高興。

狄仁傑有忌諱,話說了半句留了半句。

這是在告訴李威呢。沒有必要那麼擔心害怕,只要盡到他的孝心,發自自然的孝心,千萬不要僞作過頭了,還有,不要對帝位太急吼吼的。就是犯點小錯,也不要緊。當真廢立太子,有那麼簡單?這比廢立皇后還要困難。不但犯些小錯兒,就是培養一些親近的幕僚也沒有多大關係,比如狄仁傑,或者魏元忠。但不能與戴至德、劉仁軌他們走得太近了,或者與一人走近,不能與全部走近,以免父母親產生什麼不好的想法就行了。但與一些優秀的低層人士來往,不向父母逼迫,說不定給父母留下一個好印象。人君嗎,總要有一些馭下的手段的。這些人不但出謀劃策,還能防備楊修、江充那樣的人物。

權謀,李威真拿不出手。

但他不笨,知道歷史的軌道不多,可多少爲他指明一些方向。狄仁傑只是幾句,李威就明白了許多。

再比如第一封武則天的旨意,那是不快活的。這已經提了醒了。但隨後自己認了錯,多少已經原諒了一點。因此有了第二封旨意,當然了,自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父親未必反對,可當着衆臣面說那是不對的。至於責備自己不該到洛陽,有可能抱着很矛盾的心理,又是開心,又是不高興,主要是劉仁軌誇得太狠了。但未必很生氣,否則都不會左遷姜恪。

奶糖一送,又想到兒子的好了,於是父母一合計,給了自己這個大祭祀的機會。

經狄仁傑一提醒,這些個道理,全部立即明白過來。

狄仁傑看到李威的表情,很滿意地一笑。

來的時候,就是害怕太子讀三禮,將腦子讀壞掉了,讀得頑固不化,抱着禮制不放,那麼自己有神仙般的手段,也無可奈何。但這一番相見,非不但不是如此,並且對他們很尊敬,尊敬得都不好意思的地步。

呷着峽州進貢過來的老樹茶,香氣濃郁,心情非常好,忍不住YY。自己才四十出頭,能等得起,太子呢,對自己器重,而且聽說太子逃了小半天,甚至中間還揹着徐舍人家的女兒跑了一段路。可見太子病情確實在好轉了。

以後能不能混個侍郎啥噹噹,那怕是一個舍人也是好的,一展抱負。至於宰相,很想嘀,但膽量終歸小了一點,只是想了一下,立即略過。

這一大一小,倒是很配對兒。李威亦是如此,皇帝很想嘀,但只要平安,皇太子也是不錯嘀。

李威思考了一下,理清也許多,當然了,對母親還是很警惕的。不過狄仁傑的話,也提醒了他,母親嘛,自己總是她的兒子,只要對她十分孝順,難道真爲了當女皇帝,將自己給殺了?

心頭明朗多了,但又躊躇起來,道:“可是,狄君,你……”

你是幷州法曹,明天公文一批,得立即回太原去,又怎麼相幫到我?

狄仁傑道:“其實太子,你不用擔心,天下之大,人才濟濟。只是殿下以前因爲病重,久居東宮,大家只能聞其名,睹太子風采。可是太子會當凌絕頂,太子的親耕,弊多於利,不過也讓天下豪傑心折……”

又是很含蓄的話,不是沒有人才幫你,以前你就象一個傻瓜一樣呆在東宮,誰來相助。要麼是朝中的大佬,掛着東宮的名義,但這些大佬賊精,敢與你交往很深?再說了,他們已經到了這地步了,幫助你成功了還好,可又能升到什麼官職?失敗了,什麼候君集的神馬,就發生在幾十年前。就是成功了,長孫無忌的神馬呢?不值得。

李威摸了一下鼻子,好象那與我無關,是以前太子的事。但不敢說了。

不過這幾首詩,雖然有一些弊端,可不是沒有好處,讓幾位美麗的小娘子心動,至少讓未婚妻楊敏開始從內心深處喜歡自己了。而且釣來了狄仁傑這樣的神馬,不是什麼的神馬,是一匹真正神一樣的駿馬!而且塞下,又贏得了劉仁軌的好感。其實這樣想起來,還真是不錯嘀。

又是會意了,這個太子嘛,真是不錯嘀。

兩個人,對上味口了。

“再說,魏學士才學驚人,殿下,莫可小視。他就在京城裡,倒是可以詢問一二的。”

“孤謹記,”李威道,雖然知道魏元忠的事蹟不多,但這個人能讓自己記住名字,好象還是當了很久的宰相,名聲還不錯,豈可小視。不過似乎比狄仁傑還差了一點吧。怎麼得想一個辦法,將狄仁傑調到京城就好了。

唉,當初曉得自己穿,爲什麼不多讀讀《新唐書》、《舊唐書》。要麼讀讀《資治通鑑》也是好的。能這樣想嗎,將度娘帶過來,知道的更多,還不用看文言文傷腦筋。

李威說完了,轉過身來,對魏元忠說道:“魏學士,孤年齡尚輕,不知道人情世故,以後還要叼擾學士了。”

“豈敢,豈敢,”魏元忠也是很激動。雖然持才自傲,可年近四十了,仍是一個太學士,終就是心裡有些不平,誰曾想到能得到太子如此的重視。

狄仁傑又說道:“而且這位姚元崇,雖然年青,可是智慧學問皆是上上之選。西門君同樣人才不錯。”

兩人站了起來,不好意思地說道:“狄君,過獎了,過獎了。”

“非是過獎,狄某識人本領多少還有點的,不過你們現在有一個缺陷,歲數太青,經驗尚嫩。”

“那是。”

“不過只是缺少了磨練罷了,但殿下,他們可以在殿下身邊補漏搭遺。”

就是再年青,也是前房杜,後姚宋。但李威爲難地說:“這……”

狄仁傑笑了起來,說道:“非是讓他們做內侍,服侍在殿下身邊,是太子可以安排他們做崇文館的對話。”

如果讓他們做侍讀,兩人肯定缺少了資歷。對話,倒是無所謂的,況且他還不相信姚元崇的學問?原來是在這個身邊,還以爲要割掉這兩位的那個東東,做太監呢。

李威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對話,安排不算太爲難,又說道:“姚君,西門君,你們將地址留下,孤不日安排。”

“謝過殿下,”二人單腿跪地。服侍在太子身邊那怕不要官職也是好的,這是培養感情的,太子一登上大統,他們就發達了。

“起來吧,”李威不敢託大,這四人到來,對他是及時雨,指明燈。將兩人扶了起來。

坐下相談甚歡。

狄仁傑忽然皺起眉頭,說道:“殿下,你昨天可受到驚嚇麼?”

“豈止只驚嚇,僥倖啊,僥倖。”

“那麼身體可曾有恙。”

“還行,”李威也沒有想起來,還以爲一般性的問候。

狄仁傑眉頭卻皺得更深了,然後漸漸舒展開來,說道:“殿下,不對啊,你昨天應當受到嚴重的驚嚇,以至身體有恙了。”

“胡說八道,殿下身體好好的!”碧兒氣着了,這段時間苦也好,樂也好,那怕是昨天逃命,也是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每當看到太子身體越來越健康,她就越來越開心。

這個多不容易啊。

雖然聽出來了,這個小法曹是來投奔太子的,是相助太子,但你不能詛咒太子啊。

“碧兒,休得無禮,”李威喝止。

狄仁傑也聽說過東宮這個維護太子的小宮女,並不戒意,笑笑道:“這位小娘子品德甚佳,殿下莫要孤負。”

讓碧兒氣笑不得。不知道是甜蜜地誇他,還是責罵他。

“那是。不過狄君說這句話的意思是……?”

“殿下,你身體本來就有頑症,這一次終南山遭此大變,即便嚇出了重症,也是合乎情理。”狄仁傑沒有回答,繼續意味深長地說道:“不但嚇出了病,而且大病一場……”

“你!”碧兒又氣得站起來。

PS:爲了使讀起來輕鬆一點,大家笑一笑,加了一些搞笑的描寫,有讀者反應不好。難道加錯了,請各位再指正一下。

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285章 當決斷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244章 問罪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02章 會戰(三)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65章 甜(上)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263章 中了第104章 會戰(五)第135章 春雷(七)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66章 甜(下)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148章 定(十)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132章 春雷(四)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168章 探(六)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54章 進宮(上)第140章 定(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190章 象墓(上)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44章 定(六)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32章 春雷(四)第66章 圖窮(上)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63章 和親(下)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269章 竹籠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288章 名門動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104章 會戰(五)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56章 圈地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461章 等多時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76章 報應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242章 高度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85章 前夕(二)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288章 名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