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羅琳共和國沒有執行外交發布的慣例,但這次芙羅琳被蟲羣突襲的消息傳開後,爲避免他國藉口進入芙羅琳“幫忙”,她們也在隨後邀請到一些大媒體代表進行了事件相關的說明會。
經過K11西線聯軍渠道的流轉,民團陣線隨後拿到了芙羅琳公佈的部分戰場還原模擬數據及指揮艦實時畫面。
可以說芙羅琳對付蟲子的手段給所有人開了個很大的腦洞,純機甲或戰機部隊能對付蟲羣的話,如果能做好成本控制,似乎戰爭成本比現在的體系低不少。據說帝國和聯邦已經有派代表去芙羅琳試圖洽談購買機甲的事宜,不過外界對結果並不看好。
或者有人很難理解以帝國和聯邦的力量,若是能許諾一些好處比如更好的星際外界環境,芙羅琳怎麼可能拒絕,然而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其一,芙羅琳的機甲採用的是沒註冊專利的獨家保密技術,哪怕在銷售前去註冊專利,有心人也能據此蒐集到相關需求,以帝國或聯邦的力量,不說複製,根據專利提供的線索造出性能接近的機甲是不存在問題的。
其二,芙羅琳畢竟國土範圍有限,很難學習帝國和聯邦的戰時產業轉型策略。哪怕排除了技術外泄的可能,一旦承諾大量銷售,就需要新建大量相關設施而不是由很多其他廠商分攤非關鍵部位的製造,這種產業結構的改變在現在能提高利潤,但是銷量降低後很多都會變成難以用於別處的虧損單位。舉個簡單的例子,礦產,外需增加的前提下,芙羅琳若不想外人頻繁進出MR247,必須擴大產能,多餘的產能在銷量下降後,由於芙羅琳的內需有限是沒有辦法轉型的,只能封存起來乾等着下一次大批銷售的機會,事實上增加了產業運作的平均成本。
潘文綜合了各方信息,覺得帝國和聯邦白跑一趟可能性也不大,可能會獲得小批量的供給,不過小批量也會是芙羅琳較早期的技術而非現役類型。話說回來,買東西搞不好並不是帝國和聯邦的主要目的,把芙羅琳拖進人蟲大戰分攤壓力看起來還更重要點。
在這樣的環境下,潘文作出了前述決定,將自家的超限機甲技術拆解,進行技術擴散。
做出該決定,除了現在大概是機甲技術能賣出最高價的時刻,另外也想看看更多的機甲參與是不是真的能改變防守方的某些劣勢,反正機甲對資源的消耗也不大,對整體後勤系統的影響很小。
要拆解超限機甲技術就需要動用小黑屋,那是個大錢坑,而潘文在進入前線後資金餘額基本都在應付補給需要,勉強按月囤積船員們的年薪。
潘文也不再是當初拉着幾條船自己去挖礦的海盜頭,弄錢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融資。
機甲、戰機技術在星際時代是個門檻不高的產業,如仿製別人的戰機/機甲,一般兩個集團的市場不重疊就不會發生專利衝突,睜隻眼閉隻眼就算默認了。
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爲機甲/戰機的利潤並不算好,即使在單價上獲得超過30%的利潤看似遠高過戰艦的10%-15%,然而哪怕是機庫容積相當寬鬆的巡星艦,也不會配備多少,大多數戰艦的戰機/機甲部隊不會超過二十四架。
可以說戰機/機甲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下降後,被各船廠故意出讓以優化產業結構的邊角料,融資的標的也不需要找什麼大廠,民團陣線內部就能滿足產業鏈與技術需要,當然前提必須要有超限細胞的各項技術數據。
召集民團陣線內部擁有相關產業的商團開了幾場討論會,潘文很快獲得了一筆超過十萬星幣的初期資金或者叫首期專利授權費。
潘文無意在之後的產業中佔多少股份,以換得更多的現金流,也正是他在股份上沒有提出要求,參與的商團在看過超限機甲的實際操演後給錢相當痛快。
拿到錢的潘文很快趕回MR251鋼殼港的小黑屋,在股東們莫名其妙的眼神中停留了一天,沒有與任何股東直接接觸又跑了。
路上艦隊在MR243停留了兩天,申請了一大堆專利。
再回到K11,超限機甲擴散計劃立刻進入實際運作階段。
因爲資金充裕,而潘文也有想法獲得更多的後續專利授權費,本次分解出的技術很細緻。包含兩個不同世代的超能細胞體保存/培養/封裝、安全神經接駁技術、微型生物超能力共鳴器等等。其中安全神經接駁技術是已有技術,不過超限機甲搭載的接駁技術還要承受超能力衝擊,只是同名而已。
拿出成套技術不到兩天,潘文就拿到剛剛整合改名爲使徒機甲廠的早期報告。
潘文只有機甲廠3%的乾股,既不參與管理的股份,報告不涉及管理、銷售項目,僅闡述機甲廠的開發計劃。
結果沒有意外,小黑屋的技術要在外面普及,難度不小。
報告中明確,經過兩天的細胞測試與各種論證,機甲廠會先推出低世代版的使徒戰機。根據廠內現有的配套技術判斷,第一代使徒戰機的噸位在八十到一百噸之間,能力全開時戰機能產生超過100點的護盾,火力強度約等同於七級高能武器,按等離子武器計算既爲每次輸出200點對護盾損傷,平均兩秒可完成一次充能。
黃金號上超限機甲二代機的隊長機不到五十噸就能產生五百點護盾,單發輸出甚至在八級炮平均水準之上。相比起來第一代使徒戰機看起來實在不怎麼樣,但仍然是第一種將公開發售的百噸以下搭載了護盾系統的強力戰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畢竟戰機很難被戰艦武器連續鎖定,100點護盾已經讓戰機擁有被主炮擦過活下來的可能,何況蟲子各種攻擊的能量密度還不如人類這邊高。
不過呢,售價似乎是最難的部分,潘文拿到報告後詢問過相關責任人,得到的結果似乎沒有很理想。
第一代使徒戰機的成本,機甲廠的初次估算在110到130星幣之間,對戰機來說這是個很高的成本價,看看三四百噸搭載高射速或雙主武器的強力戰機售價都在兩百星幣以下就明白了。不過好在這個成本也不是無法降低,只要批量夠大,成本降低到100星幣內不會有問題。
第一代使徒戰機使用的低世代超能細胞,是潘文在小黑屋裡折騰超限機甲的過程中,進化細胞過程中的一種過渡體,連一代超限機甲的標準都到不了。按照此時機甲廠的進度,之後第一代超限機甲所使用的高世代超能細胞製造的戰機、機甲,只能繼續擴大噸位,不然成本可能不會比他當時買超限機甲時便宜。
潘文對此有些無奈,更低世代的能量儲存細胞沒有武器化價值,更不可能和芙羅琳機甲形成對比關係,機甲廠要消化他提供的技術只怕要些時間,短期內似乎無法驗證高級機甲、戰機羣對改變人蟲戰鬥有沒有幫助了。
很快,西邊傳來更糟的消息,芙羅琳的高級機甲是基因鎖定型的,說是要進行基因配對,意味着要買就要向芙羅琳提供大量的現役士兵基因樣本!
提供基因樣本會怎麼樣?
問題很大。
芙羅琳要的如果只是平民基因樣本,帝國和聯邦猶豫一番或許會提供單一居民星的樣本,更多的多樣性或許會提高芙羅琳人的基因技術,但兩個大國的國力不是吃素的,並不會產生後續難題。可現役士兵的不同,一旦被針對性的研發基因武器,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即使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得不防。
蟲子當前,現在兩國又做不出通過各種壓力去“分享”芙羅琳技術的事情,如此一來外面獲得芙羅琳機甲高級版本基本泡湯了。而剩下的火力支援型機甲聽說並不比外面的機甲技術高多少,頂多是火力略強略精確一點,只要有資源投入達到那樣的水平並不存在困難,然而沒高級機甲配合那玩意只是炮灰而已。
不知道兩國使者接下來的重點會不會轉向將芙羅琳拉到前線來。
當然芙羅琳加不加入戰場,潘文做不了決定,以她們的文化加進來估計也與他扯不上多少關係,他現在關心的是雪在小黑屋裡提供的另一項情報。
潘文最近的工作大部分都不在作戰第一線,稍微有點手癢了,趁着手裡有錢去黑屋的時候,他詢問了關於強制讓蟲子轉爲精華的辦法。
不知道是不是違反了某項規則,雪沒有直接回答,不過卻給了提示,一張毫無特點的水波紋圖,當時看起來這張圖就如同畫面切換之間的過度一樣,但小黑屋可以算精神世界,裡面的時間流動感失真度很高,不存在運算過大需要過度的情況。
按線索,潘文判斷以波形武器照射蟲子的思路是沒錯的,不過從廣義看不管是光還是射線都能算波形武器,範圍就太寬了,所以波只也許是載體,重要的是利用載體傳遞某個信息蟲子纔會逆轉回精華狀態。
不管對不對,潘文在搞定機甲廠的事情後,還是找到西線辦公室的人,表達了他的猜測,希望對方能轉告BU計劃中心。
這種毫無事實根據的猜想,一般人提出來不被人當病人關起來就算好了,得虧潘文現在是民團陣線的參謀總長,專程跑一趟就爲這個猜測,辦公室還是給予了認真的對待,保證會轉告BU計劃武器部分的負責人與科學家、設計師代表。
得到保證,應該不會因個人疏忽漏掉問題,希望能有用才行。
想不到,潘文去過西線辦公室,還不到二十四小時,就有十多名自稱BU計劃技術人員的傢伙搭乘民用客船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