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

“一心齊志,上與等之,下不違令,動從君命。”————————【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不遂人意又如何?他們難道還捨得輟學了不成?”皇帝冷笑道:“你直接發太常府的公牘給太學,讓明經的幾個博士組織那些學子,現場組織行文策試,按優劣排名,兩百名以外的全都調往他處。若真有棄學不讀的,當真以爲太學是想讀就讀、想走就走的?既然交了憑證和束脩,那就得老老實實完成太學的學業,一切按太學的規矩來。”

說完,皇帝忽又問道:“原本給太學定的幾條學規,其中一條是怎麼說的?”

太學共有十三條學規,涉及到各方面的內容,比如不得非議朝廷、不得叛逆人倫、不得違法犯事、不得以所學事外國、不得私下聚鬥等等,其中就有對擅自退學的處罰。

趙溫知道皇帝問的是哪一條,只是他當初與衆人跟皇帝一同定下這些基本學規的時候,還道皇帝對擅自退學未免太過杞人憂天,如何也沒有想到這是皇帝早給自己預留的應對手段。

見趙溫啞然無語,皇帝自顧自的說道:“擅自棄學者,以蔑視朝廷、狂行不悖論處。尚書檯及各府給該生記檔,十年之內不得徵辟薦舉。”

“這、這是否應先傳告祭酒等人?”趙溫想說這事應該讓利益攸關的楊氏等人蔘與進來討論,沒料到皇帝卻說:

“祭酒管學、僕射管政,彼此兩不干涉、互不越權,這是一開始就定好了的規矩。”皇帝直盯着趙溫說道:“你只管與僕射潘勖去說,這事楊懿只負責召集博士出題準備策試,其餘的不用他管。”

趙溫不敢與皇帝對視,立即俯身答道:“臣謹喏。”

“此外,我聽說報太學的士子中間,有許多謊報年齡的?”皇帝問道,這是王輔先前對他說的事情,說是有的人爲了入太學,十二歲謊稱十五歲,相貌老些、身子高些就自稱十八歲,結果被查了出來,一一清退了。

此事趙溫也有所耳聞,他當時還沒放在心上,畢竟謊報年齡的事在以前也不是沒有,只要甄別出來就可以了。卻是不知道皇帝突然問起這個來是什麼意思?

皇帝說道:“德業教化、經義傳習,即便是聖人也得少而學之,使‘道’合乎本性,渾若天成。是故蒙童稚子,亦當使入庠序,先識字明禮,爾後再傳經義。依我看,這太學之中理應增添童子學,專收十四以下、十歲以上的童子,授以句讀認字之法,教習《孝經》大義。等到了十五歲再統一策試,優者錄入太學五科,劣者黜退。”

趙溫接着皇帝的話音說道:“這個事情,大可廣開地方庠序,任憑地方辦學,似乎不宜由太學來做此事?”

“你不懂。”

其實這纔是皇帝隱藏在太學背後的真實意圖,什麼太學五科、分科策試都不過是混淆視聽,只要他從寒微之家出身蒙童抓起,時時培養,不消數年便可改變太學豪強士子與寒門士子的比例。

這個時候,皇帝又豈會將開辦庠序的事情交給地方去處理?地方胥吏管不管得了是一方面、他手中有沒有那麼多的優質教師資源是另一方面,所以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皇帝是不會把主辦教育的權力下交給地方的。

皇帝指了指趙溫,正色道:“這童子學,我打算比照羽林孤兒的往例來辦,今後但凡南北軍將士遺孤、或是臣子遺孤,皆可入學,以示朝廷優養功臣之意。”

“可是。”趙溫不是要阻攔皇帝,而是要事先想出別人可能會提出的反對意見,然後在皇帝這裡得到確切的回覆,這樣才能心裡有底,幫皇帝推行起來也事半功倍:“太學的博士、教習無不是名士儒生,讓他們教童齡稚子,未免有失大體。”

皇帝心中早有成算,此時侃侃而談:“前些時日讓種公在宣平城樓策試儒生,不是分了上中下三第麼?如今上第者已拜爲太學教習,輔佐博士授業,至於中第者、以及下第者中的年老之輩,正好可以託付給童子學,權做開蒙之師。”

趙溫想了下,最後問道:“唯,不知這童子學該是何規制、人數幾何、以及入學的條件是否對照太學?”

皇帝這時從桌案上拿出一卷紙,將其展開,內容是將作監的匠人繪製的太學建築草圖。趙溫湊過去看了看,發現建成後的太學規格直追宮殿。

門前的雙闕是本屬於明光宮的舊物,中軸線上是一座禮儀、考試功能的明堂,明堂的左前方與右前方、以及左右兩側俱是教學區。明堂後面的大片區域則是學子居住的學舍、用以藏書的延閣,還有湖澤亭臺等休閒的場所。

皇帝指了指太學西北處湖澤的一片空地,說道:“就在此地建造屋宇學舍,童子學今後就叫蒙學,入學童子皆稱童生,太學士子皆稱學生。蒙學設直講若干,秩同太學教習,其上設司業一名,直屬太學僕射,嗯……就由路粹來做這個司業吧。”

路粹是蔡邕的門生,初平中,隨車駕至長安,其人善文學辭賦,年紀與資歷也都合適。

如何用人決事,那是皇帝的權力,趙溫不敢置喙,點頭稱是。

“至於人數,先定三百人,我自會詔南北軍提請合適的將士遺孤、若還有缺額的,就從民間搜尋適齡孤兒。”皇帝說道:“入學條件很簡單,不需要識字,只要年紀適合即可,束脩由朝廷代付。”

趙溫奉承道:“唯,陛下厚遇忠良之後,實屬曠絕,放諸前世三代亦未有陛下之恩重。如今既有太學五科、又有遺孤蒙學,假以時日,天下何愁不興?臣謹爲陛下賀。”

皇帝笑道:“若無趙卿,此事也不會太過順遂。此事你可着手去做,尚書檯自有詔書予你。”

自從上個月的廷議以皇帝的勝利宣告結束後,皇帝手中的權力大增,已經可以直接繞過尚書檯給外臣發號施令、並且能得到外臣的奉行,事後只需再讓尚書檯補發詔書就可以了。

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