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守不出並不代表什麼都不做,得知是呂布引兵來搦戰,孔明心生一計,便來見劉備道:"王上昔日曾有恩於呂布,今其引兵來攻,王上何不以昔日之情說之,即使不能策反呂布,亦可使他君臣相疑,使趙信不能用呂布,則於我軍大大有利.況呂布往昔縱橫天下,爲一方之主,未必是真心歸順趙信,王上動之以情,責之以義,庶幾可令其陣前反戈."?
劉備喜道:"軍師所言甚是!"?
此番出兵荊州,呂布爲先鋒,到現在卻還一仗未打,呂布這個先鋒確實頗爲窩囊.好不容易等到趙信令其領兵來戰,劉軍卻閉門不出.任呂布在寨前百般叫罵,寨上的劉軍卻成了動口不動手的"君子",口水戰打的火熱,卻沒一兵一卒出寨來.呂布正煩躁間,遙見劉備王旗飄上寨來,寨上現出劉備身影,關、張二將扈從左右.突然一個有如巨雷的聲音響起:"請呂奉先答話!"卻是張飛在替劉備喊話.?
呂布止住左右,單騎往寨下行去,離寨箭許之地勒住赤兔馬,於馬上抱拳向寨上道:"玄德別來無恙!"雖然如今劉備貴爲一方之主,最近又自立爲漢王,可在呂布眼中,劉備還是那個劉備,無論他頭上加上多少光環,在呂布心中的份量也未必會加重多少.?
聽呂布直呼劉備之字,張飛便要發作,卻爲劉備止住,探身向寨下道:"奉先一向可好?"?
"勞玄德記掛,布一向還好."?
話沒說兩句,劉備那招牌式的表情又來了,痛心疾首的道:"劉備德薄,不能與奉先共相立事,實乃平生一大憾事!想及昔日你我相交之情,備常心懷拳拳.徐州之事,是我誤了奉先,今奉先在趙信處,未審還得意否?"說的他和呂布好像有多大交情似的!呂布勢窮去投他時,劉備於他雖有收留之德,但兩人卻談不上有什麼深厚的交情.那時劉備雖有心想收呂布爲己用,可一來呂布桀驁不遜,絕難降伏,二來關、張二人對此又極力反對,所以劉備待人接物的那一套在呂布身上並未用上多少.而呂布那時絕對是心懷鬼胎,想取劉備而代之.就算兩人之間有交情,那也實在有限的很.?
劉備三兄弟雖有剿滅黃巾之功,可在早先風光無比的呂布眼裡,三人實在算不了什麼.往徐州投劉備是呂布人生的一大轉折點,劉備兵敗,呂布勢孤力窮,爲趙信所獲,逼不得已降了趙信,後又爲其徹底降伏,再也沒有了爭雄天下的野心,只一心其效命.被迫歸順的那一段時間內,呂布心中免不了會怨恨劉備的無用,若非劉備在趙信手裡不堪一擊,他呂布哪裡會落得如此下場.雖然只是一時的想法,但經過這一段時間,可說劉備在他心中僅有的一絲好感也所剩無幾.?
而呂布本就是天性涼薄之人,雖然真心歸順趙信之後改變許多,那也只是對自己人而言,換成他人,呂布差不多依舊是那副樣子,而呂布一向又不大看得起劉備,劉備將這一套用在呂布身上實在是不太高明.無往而不利的招數卻在呂布身上碰了壁,只聽呂布淡然的道:"玄德昔日相待之情,布自不敢忘,如今兩軍對陣,相互爲敵,不是闊敘交情之時.我主齊王,仁義稱於天下,恩德播於四方,明達睿智,英明神武,天下歸心,玄德何不早降!"劉備話還未出口,呂布卻說起他來了,硬生生將劉備要說的話給堵了回去.呂布也不是笨蛋,兩軍陣前,劉備請他相見,又在陣前攀談起來,他懷着什麼目的一想便知,所以呂布纔會搶先出言勸降.?
孔明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事前曾讓劉備作書一封,沒說的話可以在信中說個詳盡,又能進一步的離間呂布君臣.這一手也是從趙信那裡學來的.當初趙信一封亂七八糟的書信,差點惹得劉備君臣失和,孔明對此可是記憶猶新,今日現學現用,以牙還牙,用在呂布身上.劉備動情的道:"趙信實乃漢賊,天下忠義之士莫不切齒痛恨,今後何去何從,奉先宜三思而後行."取過纏有書信的箭枝,又道:"這裡有我親筆書信一封,奉先細觀之,慎思之!"說完,彎弓搭箭,將書信射了過來.?
箭枝墜地,呂布卻並不過去拾取書信,於馬上道:"玄德,這信中所言之事,我想就不必看了."看來呂布連一觀書信的興趣也沒有.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還絲毫不賣賬,劉備實在大失面子.?
劉備還沒來得及答話,一旁張飛早就忍不住了,朝寨下大吼道:"三姓家奴,我大哥好意相勸,安敢如此無禮!"此語一出,劉備先前所做的努力可就都泡湯了.?
這可是呂布的瘡疤,張飛在這麼多人面前給揭了開來,教呂布如何不惱,當即大怒道:"匹夫安敢辱我!"取出弓箭,力貫滿弦,羽箭去若流星,勢若奔雷,直取劉備.衆人都以爲呂布會取張飛,哪知呂布有心想射殺劉備立此不世之功,不取張飛,卻取劉備.適才劉備讓其前往答話之時,呂布就萌生了這樣的念頭,若非見關、張二人保護的周密,只怕羽箭早就出囊了.這會趁着發怒的當兒,來個攻其不備,想一箭全功.?
還好劉備身邊的關羽一直沒有放鬆戒備,一看呂布箭來,來不及揮刀劈落,伸手一推,推得劉備一個踉蹌,堪堪避過此箭.那箭直中劉備身後一名軍士,將他射了個通透,應聲而倒,睜大了眼睛,至死都想不明白這箭從何而來.?
呂布見這一箭都沒要了劉備小命,如此難得的機會,都沒成功,想要再射,是沒可能了,大感無趣,撥轉馬頭退往本陣.張飛扶住劉備,破口大罵,見呂布轉身,奪手搶過一把弓箭,取箭便射.張飛的箭術實在不怎麼樣,偏了許多.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彎弓欲射,呂布已經去的遠了.適才那一箭差點就要了劉備小命,若非關羽眼明手快,此刻劉備恐怕已經去給閻王當女婿去了.劉備驚魂未定,匆匆下寨去了.?
呂布每日率人在寨外搦戰,叫罵之聲不絕於耳,關、張二人怎麼按捺得住,若非劉備嚴令,二人恐怕早就領兵出戰了.到得第三日,張飛實在按捺不住,趁劉備稍一不留神,不顧孔明的森嚴軍令,偷領本部人馬出寨去戰呂布.?
趙信之所以連日遣呂布來搦戰,不過是料定劉軍必不會出戰,擾其士氣而已.若劉軍真的出戰,那肯定是有什麼詭計了,對此趙信可是早有安排.早已伏定兵馬,一旦劉軍出戰,呂布的任務就是佯裝敗退,設法引劉軍來追.?
呂布乾等了兩日,戰意早熾,一見張飛領兵衝出寨來,當即勒住兵馬,準備應戰.張飛領人一擁而出,挺矛直奔呂布,口中高喊道:"三姓家奴,燕人張翼德來也!"?
呂布大怒,一提繮繩,畫戟高舉,大喝道:"匹夫安敢辱我!"直取張飛.兩馬相交,矛戟相擊,金鐵之聲鬨然作響.但見呂布手中方天畫戟有如下山猛虎,出水蛟龍,每一劈每一刺,都有着驚天動地的氣勢,蘊含着無邊的殺機.張飛也毫不相讓,丈八蛇矛或擋或拍,每一矛都全力以赴,凜冽的殺氣隨着怒張的鬚髮而擴散開來,充斥着整個戰場.戰十餘合,不分勝負.?
驀地,寨門又開,左邊關羽,右邊魏延,各引一軍殺出寨來接應張飛.呂布見了,撥馬便走.張飛正殺得性起,哪裡肯舍,縱馬直追過去,高喊道:"三姓家奴休走!"?
一干趙兵早有準備,一見呂布回馬,便即整隊緩緩向後退去.?
張飛正追間,身後傳來關羽聲音:"三弟且住!"話音剛落,寨中鑼聲大作,張飛所部兵馬各各停下,不敢再違軍令.張飛驟馬斬殺了數名落後的趙軍,看看追不上了,關羽趕到,勸住張飛,二人一同回寨.?
纔剛回寨,呂布卻又勒兵迴轉,在寨外叫罵.張飛轉身便要出寨去戰,卻被關羽死死拉住,言道:"三弟,可一而不可再,你已違了軍令,若再有違,只怕軍法難容!"孔明的軍法關羽可是領教過的,當初孔明初次掌兵就差點斬了他關羽,如今張飛明知故犯,不知等着他的將會是什麼懲罰!張飛要是再犯的話,只怕劉備也難保住他.張飛心中一凜,孔明軍法之嚴他也不是不知道,當時頭腦一熱,顧不得許多就領兵衝了出去.要是殺敗了呂布,立下一功,還能在孔明面前有所交代.如今雖然有逼退呂布的微末功勞,奈何呂布陰魂不散的又來了,那點功勞也所剩無幾.再出戰的話,軍法絕難容情.?
吩咐魏延領人守寨,關羽拖着張飛進了大帳.才掀簾入帳,只見孔明面色森寒的坐在主位,劉備倒坐在一旁,神色頗爲擔憂.一見張飛進來,一紙張飛,孔明喝道:"左右與我拿下!"?
兩旁所立軍士一擁而上,要拿張飛.張飛焦躁起來,喝道:"無需你們動手!"衆人深懼其勇,不敢輕動.張飛揹着雙手徑自走到孔明面前跪了下來,高聲道:"軍師,張飛前來領罪!"?
張飛來這麼一手,倒頗有點出乎孔明意料之外.正要發話,劉備適時道:"軍師,翼德既然已經知罪,還望軍師網開一面,寬貸其罪,使其戴罪立功!"話說的恰到好處,孔明也有了臺階可下,躬身向劉備道:"王上,話雖如此,翼德如此任性妄爲,擾亂軍規,卻不能輕恕其罪,否則日後何以號令三軍."轉又高聲道:"來呀,與我拖下去杖責三十,以示懲戒."?
劉備欲待再說什麼,卻也不能太拂了孔明的面子,正不知怎麼開口爲張飛求情,廖立出言道:"軍師,如今兩軍對陣,正值用人之際,不如權且將這三十軍棍寄下,待退了趙軍後再行責罰不遲."?
孔明稍作沉吟道:"好吧,既如此,這三十軍棍權且寄下,如若再犯,兩罪並罰."?
三日轉眼即過,第三日,孔明遣人往趙信處下書,相約來日決戰.爲了這一戰,這三日孔明可是費足了心思,必欲一戰而挫趙軍銳氣.?
劉備使者將戰書奉上,趙信略微一覽,便批應戰.使者去後,諸將各都摩拳擦掌,紛紛請戰.趙信卻微笑着傳下令來,着諸將各歸本寨,謹守營寨.衆將俱都不解其意,既然已經答應了出戰,爲何卻又出爾反爾,守寨不出,這點實在令衆將想不通.尤其是像典韋一樣的好戰分子.?
趙信威勢日重,諸將之中也只有典韋敢直言相詢.趙信笑着道:"子滿放心,總會教你滿意的."典韋深知趙信從無虛言,當即放心的笑道:"老典只要有仗可打就滿足了."?
俟諸將離去,龍充忍不住出言道:"大王既無意與之一戰,爲何又答應出戰,如此一來,豈不失信於人,有損大王威信?"趙信有意無意的看了郭嘉、徐庶一眼,郭嘉似乎若有所思,後者則一臉平和的端坐着.徐徐道:"兵者,詭道也!當兩軍陣前,戰與不戰,盡皆在我,豈能隨敵方而動!誠信之道,視人而定,與敵言信,豈非謬乎!劉備、孔明若是看不到這點,就不配言兵."看來趙信是有心戲耍劉備、孔明瞭.其實也是的,哪有人家要戰就應戰的,那樣豈不是太被動了麼!前三日,劉軍一直堅守不出,如今突然相約決戰,且不說他們有沒有詭計,就算雙方光明正大的決戰,也不能由他們說了算.換句話說,在趙信而言,征戰之事,主動權是一定要掌握在手中的.在何時何地開戰,當然要由己方來定.下戰書只不過是墨守成規之舉,碰見一個趙信卻是完全不顧這一套的主.?
一番話卻讓龍充大長見識,什麼叫作強詞奪理,本來是有失道義的事,到了趙信口中卻成了理所當然的,卻沒有辯駁的餘地,不得不令人佩服.?
第四日,劉備和孔明點起大軍,往趙軍營寨方向進發,到了地方,列陣而待,左等右等,趙軍就是不來,探子接二連三傳來的消息就是趙軍全無動靜,沒有一絲出戰的跡象.其實一開始沒有看到趙軍,孔明便知趙信多半又在使詐.孔明只是沒想到趙信會在這種事上也玩上一手.而今看來,趙信好像完全不在乎威信受損.倒教孔明又學了一個乖.?
這次不大不小又是一個悶癟,這已經是第二次了,孔明費盡心裡安排好的計謀都在趙信手裡無疾而終,教人都不知說什麼好了!劉備和帳下諸將都挺鬱悶的.?
三天下來,形勢卻來了個大逆轉.變成了劉軍欲求一戰,而趙軍看上去卻一點都不着急,否則怎麼會放過這個決戰的良機.更令人不解的是,趙軍遠來,又深知劉、曹、馬三家訂有攻守同盟之約,卻一點也不怕曹軍趕來支援和西涼兵出關奔襲洛陽似的.對西涼兵奔襲洛陽不擔憂倒還說得過去,怎麼說趙信都已經在洛陽集結了重兵以待.可對於曹軍的來援,卻持着這種態度,實在令人不解.?
其時曹操已經收到消息,令夏侯敦、劉璝、泠苞領兵三萬先行,自領八萬大軍,率程昱、法正、彭羕、嚴顏、李嚴、雷同、張任、楊懷、高沛、曹休等人,出上庸,直奔荊州而來.?
兩次設計,全都無功,徒自耗費人力,軍中士氣因此頗受影響.對孔明來說,現在急需與敵一戰來振奮士氣.但兩軍就這麼相持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回營之後,孔明不斷的在這兩者之間權衡着,一時間卻難以做出抉擇.?
次日一早,呂布竟然又領兵來搦戰.這實在太也奇怪了,昨日相約一戰,都同意了,卻避而不戰,今日卻趕着求戰.不得不令人懷疑趙軍必定有什麼詭計,連劉備、關羽等都能想到這點,就更不用說孔明瞭.?
孔明自歸於劉備以來,深知往後要面對的是趙信這等強敵,所以就開始非常仔細的研究趙信以往的各個戰例,希望從中能找到趙信用兵用計的一些習慣和成例,甚至是破綻,爲今後與趙信對敵作準備.可研究來研究去,以孔明這等才智之人卻也不得要領.趙信實在是不同於以往的兵家,用兵根本無跡可尋,或者說他隨心所欲更恰當,不守舊法,不依成例,有時突兀,有時穩健,或以奇計制敵,或以陽謀克敵,計謀百出,令人防不勝防,實在令人難以捉摸!雖如此,但孔明也從沒灰心過,自信以己之才,定能輔助劉備,匡扶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