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災年之下

春天本該是萬物復甦和一派生機的景象,西北之地的一些地區卻滿是一片黃土,地面能夠看到龜裂的痕跡。

乾旱來臨之前,長期在農田耕作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從天氣的變化瞧出端倪。

長期與土地打交道的人,他們或許不識字,可是不代表不懂得一些常理,比如一年四季的雨情和冬季的雪下了多少,大概就能判斷來年會是什麼樣的農景。

冬季時期,西北只是下了一場小雪,瑞雪兆豐年的場景是沒有了。

到了開春時期,人們一直盼着能夠來一場連綿又大的雨季,可是隻有少數地方下了幾天的中雨或小雨,有些地方乾脆就連一滴雨都沒有下,他們就意識到糟糕了。

“河牀已經見底了!”

“不下雪,沒有雪融化溼潤土地。”

“沒下雨,河肯定是要幹掉。”

“那可怎麼辦喲!”

廖村,百姓大多是廖姓,村內的廖姓是從蜀地遷徙到西涼,相傳還是蜀中大將廖化的後裔,就是沒人能拿出有力的證據來。

坐落山腳的廖村有三十七戶攏共一百六十七人,他們屬於日勒縣管轄範圍,日勒又屬於張掖郡轄下。

張掖郡是在西漢時期立郡,屬於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轄區原爲匈奴昆邪王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分酒泉郡東部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的意思。

長期以來張掖郡的人口就不算多,歷朝歷代就是國之邊疆,雖然是位處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可是真沒有得到過重視,該服的徭役不會缺,該交多少稅官府也不會忘記,可說一句姥姥不愛舅舅不疼的話完全不爲過,國家有什麼好事的時候從來沒他們的份。

不止是張掖郡,類似的地區有着太多太多,都是平時沒有什麼存在感,默默無聞之中承擔着國家的義務,出了什麼事之後卻很難在盡了義務之後得到官府該有的責任。

廖方看着滿是龜裂的土地一臉的愁苦。他家有一百多畝的田,地處山腳之下的平坦地帶。

有一條溪水就在不遠處,祖先開掘了一條引水的小渠,到了廖方手裡一直很用心在維護水渠,可是今年溪水枯了,水渠壓根就引不了水。

沒有水澆灌土地,老天爺也不下雨,農田失了水份自然是要枯燥,再有春季就反常有了烈日,土地怎麼就不枯燥出現裂痕呢?

站在田頭的人不止一個廖方,該片區域就是農田區,明知道田中的土地已經枯裂到無法耕作的地步,可農田的主人還是會每天都過來看一看,再一個又一個愁眉苦臉地蹲在田埂邊上。

春季了啊,本來是該忙碌起來的時候,該除草的除草,該翻整的翻整,就等着日子到了開始孕苗,再帶着一家能幹活的人下田插苗。

今天儘管已經發現乾旱的端倪,官府也一再派人下鄉通告,可是該孕苗的人家還是孕苗。

不是他們不相信官府的通告,也並不認爲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可誰都是抱着“萬一”的僥倖心態。等真正到了該插苗的日子,家中的苗一天天見長和耗水,期盼中的雨沒有落下,誰也不用笑話誰傻,是全部都傻了眼,內心的絕望越積累越厚。

“去上游的人回來了!”

“怎麼樣?”

“溪全枯,連接溪的河也枯了!”

“那可怎麼辦!”

他們原本是抱着僥倖,認爲是上游的村子截斷了水源,以往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每家每戶的青壯都準備好再次械鬥搶水的準備。

這一下好了,沒有村子截水,是連河帶溪全枯水,他們就是想找誰拼命都不知道該和誰拼命。

“全完了!”

“完了,是真的完了!”

溪水乾了,河水枯了,村裡倒是還有水井,就是水位也是深得很。

從水井裡面弄水到農田的事不是沒人想過,村裡的老人卻是流淚說不能,明白事理的人也反對,他們說水井要到很深的地方纔有水,打水之後水重新注滿也很慢,要是把井都給弄枯掉,人也就沒法活了。

“不止咱們村,臨近好幾個村都這樣子。”

“幾個村的鄉老一直在商量,不知道能商量出對策沒有。”

廖方擡頭看了看烈日,頭頂上的陽光自然是非常刺眼,眼睛看了一小會就被刺激得失去視線,眼淚也會控制不住流淌下來。

一陣“噹噹噹”的銅鑼聲從村裡傳來,那是召集全村人的信號。

廖家村滿村一百六十七人,沒有多久就全聚在了村裡的小廣場。

村長廖餘就像往常聚會的時候那樣,站在木頭架子墊起來的高處。這一次他的身側也是站着一名身穿皁服的官府中人,來人手裡捧着一卷黃紙。

“爺們老少都靜下來。”廖餘的話還是很管用,稀稀落落的說話聲停下來,就是每個人看得不是他,是他身側身穿皁服的人。他對着身穿皁服的人行了一禮被避開,也不磨蹭就直接說:“這人大傢伙都不陌生,是縣裡的官上。他帶來了縣裡的告示。”

黃一併不算是官,他是縣裡的一名小吏,沒有具體官稱,隸屬文無害(秦制的巡查官)編制之列,乾的就是行走鄉里講法和張貼布告的事。

“廖村的爺們、婦人,黃某不贅言了。”黃一被一張張眼巴巴又滿是忐忑的臉看着,懷疑自己多廢話都引起一場暴動,很直接地攤開佈告唸了三遍,後面又不得不挑簡要的着重講:“今上體恤免除三年之稅,今歲、明歲、後歲不再繳稅。鄉里徭役不停,出徭役吃喝都是公家的。不出徭役的人,可以到縣裡募工。”

災年之下,誰家都沒有產出,要是還得交稅,溫和的百姓就該賣兒賣女賣媳婦,逼不得已將土地也賣掉,甚至連自己都賣了。要是暴烈一些的人,他們就該將自己武裝起來,呼朋喚友虎嘯山林還算是好一些的,佔據鄉村或攻打縣城演變成了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遭遇災年的時候,官府通常是會免除掉稅,不是官府多麼的仁慈,其實就是稅根本就收不上來,再將百姓逼反該倒黴的還是地方官府,不傻的縣長或是縣令會求郡裡,郡裡只能是向中樞苦求,要不然百姓活不下去造反,到時候又該算是誰的錯?

就是向中樞請求免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中樞派人實地考察一下,怎麼搞定下來考察的官員讓彙報實情是一道坎,通常搞定下來考察的官員都不容易,哪怕是能搞定考察官員,也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中樞的免稅公文。

吏治嚴格的時候,下來考察的官員或許不敢貪,可要是伺候不周到少不了被使絆子。他不敢瞞報實情,卻能一直拖,拖到實在無法拖了才上報,等中樞有了處置還不知道又該多久。

要是國家的官員爛透了的情況下,下來考察的官員不貪夠了就絕對不會走,就算是走了也不一定會真的拿錢辦事,還是他本來就該盡責的事。

國家中樞不會輕易免除某個地區的稅收,倒也不是中樞不像人樣,是地方上總能想方設法地請求免稅,中樞真的同意免稅,地方上的百姓卻還是在繳稅,可稅都到了地方官員的私人腰包裡面去了。出了事的當地官府必然死命掩蓋或推脫,會向中樞上報百姓的刁蠻,地方百姓則是會認爲管理國家的官員全壞透了,鍋全讓無法真正看到基層情況的高層背了。

“黃官上。”廖方是等待進入可以詢問的環節立刻高聲請示,得到允許才問:“官上可帶來了服徭役的名單?”

廖村一百六十七人,男子年齡在十六以上和三十五歲以下有近五十號人。他們都是服過徭役的人,自然知道服徭役不超期沒有補貼,人去了吃喝卻都能用公家。

漢國的徭役還是非常人性化,該服徭役的期限雖然必須服滿,還允許人超期服徭役,算是一種另類的打工,更通情達理的是領了工錢可以直接向相關機構購買糧食或是布匹。

總的來說,歸於漢國治下的百姓不像之前那樣恐懼服徭役,他們服徭役會因爲勞動所在的場景或事情不同存在風險,死了卻能得到之前歷朝歷代沒有的撫卹,願意延長徭役時間通常還多少能帶點東西回家,導致百姓對服徭役有着之前各朝代所沒有的熱情。

“自然是有。”黃一也不墨跡,收了重新捲起來的黃紙佈告,等一下他得去旁邊的土牆上張貼,從懷裡拿出一塊木質的文牘就開始念名字,點完名看着底下一片失望的表情,喊道:“除卻該服徭役的七人,其餘人也不必失望。今上掛念郡裡百姓,今歲特意傳命下來,不但男子青壯可以前往縣衙募工,老少婦孺也可前去。”

廖方不在服徭役的名單之中,失望之餘已經抱定去縣衙募工的決心,要不家裡沒多少儲備糧食,田地乾枯龜裂也無法農耕,待在家裡純粹是等死。他沒有想到的是不但自己可以去,官府還接受老弱婦孺。

“今上仁慈啊!”廖餘是村長,其實也是官方編制,每年都能從縣裡領工資來的。他卻不是單純因爲有工資領才說好話:“以往天災之年,沒人會來管咱們。今上不一樣,他會管咱們!可要都聽好了,哪家哪戶的爺們要是災年不求活,餓死自己自尋,餓着了父母妻兒非人!”

包括廖方在內的很多一家之主都在思考着,他們本人肯定是要去縣裡募工。是不是全家都去就看家庭成員構造,家裡要老到不能動的老人或沒幼童基本上都覺得該去。要是家裡有無法勞動的老人和幼童,理所當然媳婦就該留下,帶着能勞動孩子一塊去。

各村都有像是黃一這樣的人傳達官方佈告,很清楚災年不能在家等死的人自然是要響應起來,沒到召集徭役的日期,該服徭役的人也不等了,是向着縣裡而去。另外那些想要募工的人,他們是連等都不需要等,甚至還要趕早出發,要不然怕沒自己的份了。

日勒成縣已經有數百年之久,不過因爲是在西北邊疆真沒有多麼繁華,縣城有着十足的西北特色,城牆黃色,地面黃色,裡面除了屋頂也都是黃色,乾旱災年下哪怕是到了春季也難得能看到綠色。

知道災年到了,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等死,各鄉各里匯聚向縣城,原先只是居住兩千來人的城市人數急速增加,卻是讓城市顯得極度熱鬧,就是那種熱鬧是沉悶的一種。

“兄長。”廖方今年三十二歲,父母已經去世,有媳婦和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全家都來了縣裡。他稱呼兄長的人是縣裡縣尉的一名下屬,兩人原是同袍:“兄長所說,募工名額只有五百?”

被稱呼兄長的人叫張勇,就是一名普通士卒罷了,卻是縣裡的正經編制,可不是那種服徭役的郡縣兵體系。他和廖方原先都屬於張氏涼軍,本人在張氏涼軍是個什長,廖方曾經是他什裡的一名士卒。

張氏涼國被漢國滅掉之後,曾經張氏涼國的正規軍被十抽三整頓,有些是被補充到各個常備軍,更多的是分配全國各地的縣裡,廖方就是被裁撤的其中之一,張勇則是很幸運地被分配在原來的張氏涼國疆域,更巧的是在廖方所在的郡。

“縣裡有戶千餘,人近四千五,九取一已經是仁慈之舉。”張勇說的是良心話,他見廖方臉帶期盼,知道是什麼原因,猶豫再三卻是講:“大漢凡事講法,不說兄爲一小卒,便是縣尉也難以安插。”

廖方立刻露出失望的表情,追問募工是怎麼個募法,怎麼才更有希望被選上。

“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大漢即將重進西域,縣裡募工便是張羅一些軍需。”張勇卻還是左右看了看才說:“五百之數歸於老弱和婦人,不方便之人優先。”

照顧更該得到照顧的羣體,漢國倒是將這一個諸夏特性的美德繼續發揚,可廖方立刻就更愁苦了,他家怎麼都不算不方面。

“除卻徭役與募工,另有求活之法。”張勇見不得廖方一副鬱悶到快落淚的模樣,神秘兮兮地說:“近期有同袍入駐,聽聞要效仿南疆之事。”

廖方並不知道那麼多,聽得一愣神趕緊追問。

第604章 於國,武重於文第265章 如之要完,必先瘋狂第1061章 阿三還有救嗎?第682章 萬國來朝啥的第266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751章 嚇尿了啊!第818章 在世神靈第171章 猜中開頭,料錯結尾第263章 世家的生存法則(下)第451章 總覺得時不待我第1066章 我們是無敵的!第196章 來吧,開幹!第659章 竟然想嚇唬老子!?第182章 揭開謎題第936章 淘汰出局第633章 這樣很好第1094章 很快見結果了第802章 野火燒不盡的下一句第333章 戰事如火第47章 萬世根基第762章 在西域第798章 有點複雜第1065章 自己人也有競爭第637章 行政區該怎麼搞?第678章 軍靴所踏皆爲漢土第820章 神聖不可缺失之土第662章 平蠻校尉第80章 新的起點,與謀劃第90章 可勁折騰第866章 強大會使我們懶惰第709章 來自羅馬人的期盼第1056章 皇帝與儲君第12章 有點意思第555章 最後的瘋狂第987章 真要成羅馬都護府了第51章 狗屁倒爐第729章 允不允?第677章 謎一般的自信第1094章 很快見結果了第29章 聲如哀鳴第679章 來自不同文明的碰撞第690章 可怕的國家第513章 小朝廷之亡(六)第201章 血腥攻防第844章 對雙方都好第1039章 時代不一樣了第141章 無往不“利”第175章 情況……不妙哇?第378章 縱有萬般不甘第1101章 元朔二十四年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303章 名士是什麼?第187章 人狗難辨第694章 是不是傻的第929章 今天開始當皇帝第465章 國情不相同第1045章 或許可以理解第523章 重大調整第617章 亂戰之局第127章 玩太大了第225章 未雨綢繆?第508章 小朝廷之亡(一)第752章 序幕第652章 春風一樣的溫暖第895章 近百章後再次出現的主角第305章 有點血性,行嗎!?第741章 漢家兒郎千千萬第354章 建國在即第194章 各方到位第318章 麻秋之死第910章 猥瑣發育,別浪第767章 各有心思第642章 俺們不敢反第400章 軍情如火第408章 冬去春來第902章 是不是太喪心病狂了第165章 陣營和立場第860章 來,誰不服!?第1001章 朕需要美人第872章 催一催第837章 特麼上當了!第69章 可知窮寇莫追?第100章 因時應勢第995章 註定名留青史的男人第726章 不作不會死第23章 力博挽救第1043章 徐光的建議第1082章 發狠的波斯人第1087章 最後的機會第325章 再怎麼重視也不爲過第76章 謀求人口第327章 穩如泰山第275章 無盡的苦澀第255章 漢軍南下第835章 是不是想得太遠了第136章 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中)第424章 膝蓋中了一箭的謝石第922章 君失臣兮龍爲魚第427章 也許是沙門的機會第935章 鶯鶯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