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稅賦之事

第262章 稅賦之事

“那個,倪尚書哇!”

“要不您就受累,給這些個南方總鎮們,堪走下帳頭兒?!”

“畢竟,上陣殺敵,拎着腦袋辦差的是他們!”

“這心裡邊兒但有疑惑,作上官噠,總要給個說法纔是!”

仇維禎沉吟盤算,冷不防,猛然偏首將鍋甩去一旁堪作瞧戲之倪汝玉身上。

其故意借得劉良佐發問之機,一來,巧做轉移矛盾事,令得兩方作難,以期收得漁翁之利!

二來嘛,亦有憑此,再行試探,進一步打壓倪元璐京官氣焰之想法!

聞之,倪汝玉不備,有得微怔。

可無需片刻,倪老便老謀成算,快速拾倒好心緒,重顯泰然行止。

“呵呵.”

“是也!是也!”

“仇老所言有理!”倪元璐堪堪挺身站起,相形接招。

“這”

“劉良佐,劉總兵,剛對得以往運轉北向之稅銀,漕糧事,心有疑存,犯得嘀咕!”

“這個嘛,我倪某人瞭然。”

“朝廷之事,繁複細雜,千頭萬緒!”

“有時呀,慢說旁人不解,就是親歷其間的下面執行官吏們,亦恐都多有腹誹,這,皆屬平常矣!”

“想來,應也不光只劉總兵一人如此想頭,江南官場,連同在座四總兵,怕亦皆有此問!”

“呵呵,此事嘛,雖說老夫原前在京時,忝居戶部尚書之位!”

“但亦是難能一時半刻,盡數說的清啊!”

“且這現下時間緊迫,遂如要將此龐雜繁巨之全國整體稅收分派細瑣事講清講透,怕是沒個幾日功夫,都難能說盡全面!”

“所以.”

“呵呵.,不如這樣!”

“倪某人,先行大致講些具體數字出來,諸位姑且聽得!”

“以點蓋面,大抵之情況,應亦有得分辨!”

言之此處,倪汝玉有意頓口,以觀諸君態度。

寬侯片刻,其見無人有得異議,遂才接續言表。

“我大明,自先祖高皇帝洪武朝始,正賦稅種稅收,每年,多以千萬兩計!”

“到得崇禎朝,啊,這裡,老夫便以最近之崇禎十六年爲例。”

“戶部正式收攏賦稅,分兵餉、關稅及鹽課、倉助等。”

“十六年整體統計,共徵銀合計一千零五十三萬兩白銀。”倪元璐再頓口。

“呵呵.,可諸位可能有所不知呀!”

“這一數字,乃戶部合計,實非入庫銀數。”

“實際情況呢?!”

“正賦逋欠率,高達八成以上!”

“經察,十六年正賦兵餉,完解部銀僅一百一十七萬四千八百兩,未完銀七百八十七萬五千二百兩.”

“關稅、鹽課、倉助共完過六十八萬九千四百兩,未完二百六十五萬四千四百兩.”

“當然,有人亦要說,不是還有加徵的三餉嘛!”

“對,崇禎十六年,新餉司、邊餉司、練餉司三司合併爲兵餉左、兵餉右二司。”

“兵餉左司年收入銀九百八十七萬零一千七百餘兩,十六、十七共蠲免銀二百一十一萬零三千九百八十五兩,實際收入呢,則爲七百七十五萬零七千七百一十五兩銀!”

“年支出銀,一千零六百一十萬兩,缺額在二百八十五萬兩左右!”

“兵餉右司年收入銀一千零二十二萬九千八百三十二兩,十六、十七共蠲免銀二百一十四萬零兩千五百二十兩,實際收入爲一千五百八十四萬五千零二十七兩。”

“年支出銀共計兩千一百二十二萬零一千四百八十七兩,共缺額五百三十七萬零六千四百五十九兩銀!”

“遂二司共年收入銀,兩千零一十萬,六千五百零六兩!”

“實收一千五百八十四萬,五千零二十七兩。”

“蠲免銀共四百二十五萬,六千五百零六兩。”

“支出兩千一百二十二萬,一千四百八十七兩。”

“共缺額五百三十七萬,六千四百五十九兩!”

倪汝玉往年稅利賬目熟爛心間,一番數字堪堪講完,只瞧在場諸君,多有啞然。

亦有得極個別留心者,雙手指尖微動,略有記存。

觀之,倪元璐隱笑,再接言。

“本朝呢,崇禎十二年之前,明廷每年稅收,基本穩在兩千萬兩白銀上下,支出同等,遂這賬面兒上看,倒還算得平順。”

“可近些年,戰亂頻仍,天災爲禍,賑災,尤是軍費開支大項起,國庫就,就愈發的入不敷出啦!”

“剛劉良佐,劉總兵問,這些個錢繳上去,到底通去了何地?!”

“呵呵.”

“老夫只可說,確係大家難當啊!”

“全國兩京一十三省,從京城到地方,大小官員,都需俸祿!”

“國中不穩,鎮壓流賊匪寇賊軍,軍需更顯繁巨!”

“皇親國戚,各地藩王,亦是有得祖例慣常俸銀供應!”

“遂小有小的窘,大亦有大的難!”

“崇禎十六年,各級官員俸祿,整年所耗,約計一百四十餘萬兩。”

“各地藩王,皇親國戚,亦要花去二百萬兩以上!”

“軍費,大頭矣!”

“單單遼東一鎮,每年就得向朝廷要去四百萬兩軍餉!”

“如說單純按財政稅收,抵全國各地一年總支出的話,那國庫絕有盈餘,也就不會如此殺雞取卵,寅吃卯糧啦!”

“可,唉!”

“計劃難趕變化也!”

“近年來,國中遍地狼煙四起,各地都需用兵!”

“一旦派兵征討,那所費糧銀,就像一個個無底洞啊!”

“例有當初楊嗣昌一年內,徵兵十萬,與闖賊李自成、張獻忠等拉扯周旋!”

“僅一年裡,朝廷便撥給了他二百六十萬兩白銀。”

“加之遼東重鎮每年軍餉需維持在四百至五百萬兩區間。”

“如此算賬,這些個爛攤子,真真就是叫人愁白了頭髮,卻依舊填不滿吶!”

“錢不花,國無寧日!”

“可流水的銀子拋出去,如今也”

倪元璐言盡,作搖頭無奈狀。

其一番旁徵博引,洋洋講敘,實際卻頗顯有意迴避矛盾問題,旨在將水攪渾耳!

嘶——

倪汝玉其話剛畢,果不其然,右列四鎮中,高傑倒吸冷氣,作態憨楞地便搶話插言進來。

“唉!”

“這京裡的倪尚書,講話倒也實在!”

“值此戡亂時局,用兵是必然噠!”

“打仗嘛!本就是耗費錢糧之事!”

“兵者,國之大事嘛!啊!”

“現今吶,遼東是徹底沒啦!”

“剛,剛我聽這遼東一鎮,每年所費就四五百萬兩?!”

“我的個乖乖!”

“真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我說仇老哇!”

“咱,沒那麼大胃口!”

“不過,咱這營裡啊,確實是缺餉得厲害!”

“不多要!”

“您老看着,要不先每鎮給咱們二三十萬兩,我們這也好發兵開拔呀?!”

“您說是不?!”高傑巧弄脣舌,借話言討。

得!

多行不義!

皮球竟再行叫倪汝玉踢回到了仇維禎臉上!

第148章 桌前獻寶第466章 大餡兒菜包子第456章 夜對武英殿(二)第181章 府衙內,勝負已分第142章 士子樓對事!第80章 欲拒還迎第35章 老兵焦大第370章 蕭袁重逢第442章 長庭回報第276章 盧寶,衛倉第338章 齊綱到第468章 冤家路窄第497章 北令(二)第389章 黑煞夜叉第499章 國公府前第150章 憤然離去第351章 海棠紅第471章 人命官司第448章 抵京,上元門第35章 老兵焦大第393章 衝陣突圍第450章 不講情面第101章 急速夜襲!第105章 秉燭夜話第460章 秦淮醉 靈谷宿第426章 雁難歸第61章 彼此之間第249章 瘦馬事第138章 三碗餛飩,六個燒餅第388章 小結巴第336章 孫 李嗆嘴!第286章 美婦刁難第322章 謀事第210章 搶佔輜重隊!第17章 夢迴鈺貞(一)第348章 談說南京新報第44章 砍瓜切菜第304章 原來閻應元第202章 阿濟格到!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426章 雁難歸第179章 突變!叛將黎弘生第454章 盼君遲不來第73章 審問敵情第19章 渾河東岸第248章 北關對第220章 心水 長生的兩難第403章 窮寇莫追第274章 給臉就要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114章 敵軍將至第94章 胡峻才第62章 誠心歸附第184章 獻鎖!第245章 君臣際遇第436章 後夜難眠第358章 鈺貞阻殺心!第301章 清河縣戰後清算第417章 沈府後宅,夫妻對!第309章 蕭郎出手!第173章 惹禍上身第343章 齟齬,會畢第330章 迎來送往第213章 禍不單行第26章 亂中取利(三)第158章 細話保定(一)第238章 阿濟格敗北撤軍!第224章 長庭報信第111章 不要個臉第132章 宋獻策之謀第326章 蕭 邱夜對(二)第8章 突圍在即!第179章 突變!叛將黎弘生第218章 東關一觸即潰!第350章 紅蟠到!第334章 好香的燴餅第449章 飛騎內關西華門前第259章 黃 劉罵陣第183章 蜜棗鈺娥第419章 身世浮沉雨打萍第18章 夢迴鈺貞(二)第455章 夜對武英殿(一)第69章 初見許婧儀第86章 帳中春第428章 棄城,失德州第160章 虎臣虎語第209章 許文澤第445章 匆見齊綱第114章 敵軍將至第296章 利誘,買命財第133章 老馬識途第409章 殿議(一)第121章 買賣人第222章 最後一搏!第303章 漁翁閻伯第181章 府衙內,勝負已分第493章 宅外後對第450章 不講情面第315章 朱慈烺智鬥御下第164章 保定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