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想綰想到白且隨必然不會一下就告訴自己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定會先讓自己心思動搖再說明情況,所以見他這樣回到並不着急。
閔想綰一改剛纔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的急迫心情,抿了一口茶,才道:“不管這件事是你告訴她的,還是他自己在哪裡聽說的,都與我無關。我只知道做事講求的是真憑實據,若你們拿不出證據來,就算是說破天去,我也不會相信半個字的。”
明藥和白且隨對視一眼,知道這閔想綰不好對付,心下思量,也就不藏着掖着的拐彎抹角了,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白且隨便再不多說廢話,將他了解的當年之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閔想綰。
三十年前,萬水國國主閔允禩行事中庸,並不急功近利,只想着休養生息,造福百姓。而閔蕭邪的父親,也就是萬水國的三王爺閔清賢,雖然名字聽着十分的清高安逸,但是性格卻十分暴躁,喜愛征戰沙場,血腥暴力。
當年萬水國大旱,顆粒無收。閔允禩本來是想興修水利,做蓄水之用。這樣以後就不用擔心旱澇災害了。
但是閔清賢看中白國地處魚米水鄉,年年豐收,就想攻打白國,將其收復。便上書皇上,請求發兵。
當時的白國糧食充足,經濟發達,軍備也比萬水國的要先進許多。而反觀萬水國,雖說名字是叫萬水國,卻年年旱災不斷,積貧積弱已久,將士們都吃不飽飯。在這個節骨眼上開戰,萬水國並沒有足夠的糧草來支持戰爭。
閔允禩知道這是一場必輸之戰,再加上這是自己心愛的皇后的母家,如果開戰,皇后必然左右爲難。當時皇后已經身懷六甲,不日就要臨盆。所以閔允禩不想在此時節多生事端,就並未應允。
閔清賢誤以爲是閔允禩膽小懦弱,不敢與白國相戰,心中大怒,就想要取而代之。
閔清賢與手下的門客商量一番,覺得皇后娘娘生產之時,皇宮之內必將大亂,軍備不言,他們可以趁此時機殺進去,逼宮奪位。
而這皇后娘娘如果很順利的就把皇子生下來的話,那事情就多有不便,所以,要先趁機給皇后娘娘下毒,致其在生產時難產,纔可以幫他們拖延時間。
閔清賢覺得此計甚妙,就讓手底下的人去辦這件事。
他們買通了皇后身邊小廚房的做飯丫頭,許諾給他金銀,讓她給皇后娘娘下毒。小宮女起先不敢,但是耐不住他們拿她的家人爲要挾,只好答應。
他們將從外域尋來的無色無味的慢性毒藥交給小宮女,讓她每天提前兩個時辰就把藥放進皇后的飯食中,這樣縱使是銀針測毒,也不會顯示出來。
小宮女照辦,當飯菜送進皇后娘娘的居所,竟然真的沒有被查出來,那小宮女就再不害怕,膽子大了許多。
幾日之後,皇后覺得自己身體不適,請太醫來看,太醫只說是皇后娘娘思慮過甚,只要將養些時日,放寬心思就好。
但是皇后娘娘知道自己已經被人下了毒,恐怕命不久矣,但是她不想自己的孩兒剛生下來就遭奸人所害,所以就連夜寫信將這件事告訴自己的閨中密友,也就是白國的皇后,讓她一定要救自己的孩兒一命。
兩人本來以爲只是後宮某位嬪妃想要加害皇后和她肚子裡的孩子,沒成想是三王爺的圈套。
一個月後,皇后生產,生了一對龍鳳胎,就想讓人連夜送出宮去,交由白國皇后代爲撫養。
結果閔清賢前來逼宮,宮內大亂,兩個孩子,只有男孩被順利的送出了皇宮,與白國派來的人接洽上,而抱着女孩的小宮女卻在逃出皇宮的途中與他們走散。
本想再等等,看能不能找上前來,卻遇到追兵,只好先保全這一個。
那個走散的宮女知道自己現在肯定不能帶着孩子回去,否則,必然惹來殺身之禍。只好連夜出城,躲進一個偏遠的小鎮,靠給人家做針線活爲生。
那個人也就是閔想綰的養母。
逼宮成功的閔清賢殺死了民暈死和皇后,後乘勝攻打白國。
白國國主知道了萬水國之事,替妹報仇,舉全國之力,想要摘得閔清賢的向上人頭。
但是被閔清賢逃過一劫,身負重傷,不得不連連退兵。
經此一戰,萬水國更加貧窮,閔清賢才知道閔允禩當年的決定是正確的,再不敢出兵討伐,老老實實的按照閔允禩的規定做事,這幾年才稍微好了一點。
當年的戰爭,閔清賢雖然逃過一劫,但是卻落下了一身的病根,後來操勞過度,英年早逝。至此,閔蕭邪繼位,到了今天。
閔想綰聽完白且隨的話,久久不能平靜,雖然這件事自己聽來還是匪夷所思,但是心裡確實是相信白且隨的。
閔想綰心事重重地與白且隨和明藥告別,藉口說身體突然不適,想要回房休息。
白且隨和明藥見她這樣,心裡也很不好受。明明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現在卻搞得像是逼迫他一樣。
但是看閔想綰的樣子也知道他是相信了的,就沒有再過多的逼問他,讓他回去了。
明藥和白且隨相顧無言,只是緊緊地抱着對方。
閔想綰回到自己的殿內,就屏退了伺候的人,說是自己要休息,誰都不要進來打擾。
宮女們雖然看到她的臉色並不好,但是誰都不敢上前來打擾,只是聽話的推下去。而閔想綰的貼身大丫鬟雀兒被閔想綰留在明皇宮照顧小皇子了。
現在閔想綰在白國可以說是舉目無親,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閔想綰將自己包裹在被子裡,低低啜泣。
她知道白且隨不會騙她,騙了自己有什麼好處呢?況且這關係到白且隨的身份,如若不是真的,誰會拿自己的全部去賭呢?
白且隨是白國的皇帝,而如果讓別人知道他這個白國皇帝其實是萬水國的皇子,那他該如何自處?
所以白且隨是萬萬不會拿這件事來忽悠自己的。但是她還是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自己本來只是小鎮子上的一個普通女孩子而已,莫名其妙就被找到說是萬水國的公主。本來還想着從此安穩,卻剛與自己的哥哥相認,就被送到了明國和親。現在又來告訴她她確實是萬水國的公主不假,但其實不是閔蕭邪的妹妹,而是他白且隨的妹妹。
這種跌宕起伏的情節,也只是在坊間的故事書中看過而已,沒想到今天卻落到了他的頭上。
這樣想着,哭着,一會兒便累得睡着了。
太后聽說明國的皇后來了白國皇宮,而且這皇后是當年萬水國流落在外的公主,便失手打碎了一個茶碗。
身邊通傳消息的小太監不明所以,只以爲是自己說錯了什麼話讓她受了驚,連忙跪下來求饒。
太后擺擺手讓他下去,想平復自己的心情,但是卻久久不能平靜。就這樣失魂落魄的坐着。
衆位伺候的宮女太監們,見太后這樣,都怕她是哪裡不舒服,想要找太醫前來診治一番,但是被太后勸住了。
就這樣失魂落魄的坐了一下午,終於打定了主意,要去一趟長春宮見見這個明國皇后,萬水國的公主。
衆人拗不過她,只好擺駕長春宮。
此時白且隨已經回去了,只有明藥百無聊賴的坐着無聊,心事重重。
聽到太后前來,連忙起身迎接。太后顧不得別的,只問那明國皇后在何處。
明藥雖然心中不解,卻也沒有問什麼,差人前去請閔想綰過來。
太后一見閔想綰,就確定了自己心中所想,控制不住哭了起來。
屋子裡的人都疑惑不解,閔想綰面帶不解的看向明藥,而明藥也是不知所以,對着閔想綰搖搖頭表示不解。
等着老太太哭夠了,她便差人去請白且隨,等白且隨到了以後,又讓其他的人都退下,屋子裡只剩下明藥,白且隨,閔想綰和太后。
隨後,太后就將起了當年的往事。前面都一樣,只是在後來,萬水國皇后生的不是一對龍鳳胎,而只是一個男嬰,那個女孩是她送到萬水國想要換出白且隨的自己的親生女兒。
明藥和白且隨面面相覷,不知真假。而閔想綰更是一臉不解,不敢置信。
太后見他們不信,便對閔想綰說:“你的左肩膀上可是有一塊心形的紅色胎記?”
閔想綰一聽,立刻抹上了自己左肩,那裡確實是有一塊紅色胎記的。這白國太后並沒有見過自己,這件事除了明扶溫和自己的貼身丫鬟雀兒知道,在就沒有第四個人知道了。這白國太后竟然知道此時,必然不會是明扶溫或者雀兒告訴她的,這件事,必然就是真的了。
三人見她這樣,就知道太后說的是對的,但是爲什麼白且隨和閔想綰這麼相像呢?
太后解釋道,這萬水國皇后當年確實是與自己長得眉眼裡有些相像的,再加上她是白國皇帝一母同胞的親妹妹,所以她生得孩兒與自己生的有些相像這也不足爲奇。
這就解釋了先皇當年爲什麼沒有看出來白且隨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還立他爲太子了。
“這樣說來,你還想不想認我這個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