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最後一年的金秋十月,出於提升公安文學的創作力度,公安部宣傳局與中國魯迅文學院,聯袂舉辦了"首屆全國公安文學作家培訓班"。我有幸成爲32名學員中的一員。
"魯院"在安排著名作家授課的同時,也組織師生間的互動。有次我提了一個問題:"爲何老是強調小說中的人物行爲,必須與人物性格相符?"老師沉吟片刻,說:"就我看來,小說人物活與不活,其實掌握在每個讀者的世界觀裡。"
當年老師的這個回答,語焉不詳到讓我有種"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之感。前些日子,我又認真細緻地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恍然覺得那個老師之答,精妙!
大家知道,活躍在《三國演義》中的袁紹、曹操、劉備、呂布等人物,他們說走就走、說打就打、說反就反、說叛就叛、說殺就殺,性格上的"無厘頭“,簡直無以復加。比如曹操,性格多疑,但在聽到袁紹謀士許攸來降,竟然跣足出迎,毫不猶豫採用其計;赤璧之戰前夕,曹操看罷蔣幹所呈那封書信,未究真假,二話不說,即令處斬具有通敵之嫌的蔡瑁、張允兩將。如果按照小說人物性格、行爲相符之說,疑心病極重的曹操,說什麼也要驗證一番,但他卻對許攸"無問東西"、對蔡、張"手起刀落"。這,符合人物性格邏輯嗎?
蔡瑁、張允遭遇斬首的時間極短,短到曹操突然覺得信件蹊蹺,急欲收回命令時,蔡、張業已斷氣。曹操之變,大有“翻臉比翻書還快"之味。相比僅誤殺兩將的曹操,東漢遺老王允,則因其性情轉換得太快,而導致數十萬生靈遭遇塗炭!
王允早年事奉漢靈帝劉宏。劉宏駕崩後,事奉漢少帝劉辯。董卓擅立漢獻帝劉協,他又事奉劉協,可謂"三朝"元老。身爲東漢遺老,王允十分痛恨董卓,但他沒像丁原、袁紹等人那樣,當面頂撞董卓。王允的不露聲色,使他有了左右逢源的資本。比如董卓首次提出廢、立皇帝那次,座中丁原、盧植等軍閥當場起身反對。董卓大怒,拔劍欲砍丁原、盧植。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王允出面調和:"廢立之事,不可酒後商議,還是另日再議爲妥。"因於這個提議,不損任何一方面子,故爾得到赴宴官員們的一致同意。
雖然那次火拼危機得以化解,但之後董卓還是通過策反呂布、殺了丁原之策,擅立劉協。這以後,爲了除去忤逆董卓,發生過曹操行刺董卓露餡,劉備、關羽、張飛"三英戰呂布"欲除董卓等事件。但因有義子呂布護佑,故董卓每次皆能化險爲夷。
王允終於明白,對付董卓,只能智取,不能強攻。摸清董卓、呂布的軟肋後,王允回到家中,"叩頭便拜"貂蟬,"淚如泉涌"明志,直讓作爲義女的貂蟬,要想不參於剷除董卓都難。
王允藉助貂蟬"送呂布以秋波,獻董卓以媚眼"的表演,成功地除掉了董卓,並因此獲得漢獻帝劉協的肯定及官員們的讚揚,一躍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事實型宰相"。但就是這個在剷除董卓過程中,能夠運籌帷幄的人,掌握大權後,竟然走出了讓小說家們看來,根本不符合人物性格發展邏輯的兩步臭棋。
一是毒殺大名鼎鼎的蔡邕。因於感念董卓聘請自己入朝從事《後漢史》的編纂工作,蔡邕前去哭祭暴屍街頭的董單。獲悉此情,王允勃然大怒,不管蔡邕"寧受司馬遷之形,以便纂完'後漢史'"的懇求,先是將其下獄,繼而予以毒殺;二是對董卓部屬處置不當。董卓死後,早先被董卓派去攻打關東的將領如李傕、郭汜等,均向朝廷提出歸順之意,但王允嚴令:凡屬董卓追隨者、涼州籍者,皆殺!面對如此酷令,李傕、郭汜等將領,準備化裝成平民,逃回涼州。
偏編老天讓涼州出了個智囊型人物賈詡。同樣面臨瀕死狀態的賈詡,唆使李傕、郭氾:"你們想逃回老家過太平日子,想法不錯,但路上遇到一個小小亭長,就可以要了你們的命。既然橫豎是死,爲何不乘着尚掌兵馬的機會,拼搏一番?成,救了自己,敗,再逃不遲。"
李傕、郭氾醍醐灌頂。於是先將軍中與王允、呂布同鄉的人殺個精光,然後沿途糾集從長安城內逃出的涼州人,一併進發長安。得知涼州兵致亂,王允即令徐榮、胡軫兩將迎戰。不料胡軫也是涼州籍,他乾脆陣前倒戈,殺死徐榮,投了李傕。
涼州兵很快將長安圍個嚴實。王允就讓呂布藉助牢固城牆嚴加死守。誰知到了第八天,有涼州籍內鬼打開城門。呂布帶兵倉促應戰,但不敵蜂擁而入的涼州兵。不得己,呂布帶着貂蟬及少量親隨,逃離長安。
其時王允尚有出逃機會,但他明白亂世無去處,故帶着家人,靜等死期。很快,涼州兵衝進王允宅邸,大開殺戒:"允之三族,俱折於斯"。
史載:從剷除董卓到王允被殺,前後間隔僅十天。除了前三天長安城"民皆歡欣"外,之後七日的長安城:"屍積街巷,形似累卵"。
因於這次政局驟變中死傷的無辜民衆,遠遠多於董卓擅權時期,即使做過剷除董卓這一利國利民的好事,《後漢史》也沒列傳王允,而名聲極差的董卓、呂布等卻有一席之地。足見當時編纂史書的文人,是多麼憎恨、痛恨、仇恨王允。
王允在對付董卓時,步步爲營,着着妙棋,體現了不錯的智慧;但在除掉董卓後,卻一着不慎,滿盤皆輸。"同是王允,差別咋會那麼大咧?"其實導致差別大的原因,出在權力上!是的,正是突然而至的權力,讓王允脫離了原有的性格軌道。
據此說明,小說中的人物性格,既可隨着人物身份的變化而變化,也可隨着人物所處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最爲主要的,當可隨着讀者世界觀的變化而變化一一此所謂"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