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題爲"聰明反被聰明誤"一文,敘述了東吳大將軍諸葛恪被吳主孫亮、輔臣孫峻合謀誘殺於宴廳的故事。此文上網數日後,路遇一友,囑我不妨將諸葛恪遭遇災殃的過程披露一下。於是遵之,撰成本文。
公元251年,疾病纏身的孫權,開始爲年幼的太子孫亮物色輔佐大臣。朝中許多人都薦諸葛恪,但孫權因嫌棄諸葛恪剛愎自用性情,遲遲不予表態。此時身爲安保近侍的孫峻進言孫權,認爲當今朝中無人能超諸葛恪,力薦並擔保。孫權於是召諸葛恪赴建業。
諸葛恪剛到建業,即被召進孫權寢宮受詔。孫權嘆道:"吾病沉重,此見之後,恐無機會,望踐行託付之事。"諸葛恪悲泣:"諸葛家族深受皇恩,必會以死遵從詔書,望陛下萬勿擔心。"孫權便令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負責處置除殺生大權以外的所有事情;中書令孫弘兼任太子少傅,負責處置刑罰類的殺生大權。孫權這麼做,是想讓兩人在牽制中形成平衡,以利孫亮。
蒞年,孫權去世。孫弘平時與諸葛恪不和,擔心深耕軍務多年的諸葛恪,以後凌駕於他,便封鎖孫權去世消息,欲矯詔除掉諸葛恪,不料泄密。諸葛恪即走先下爲強之路,殺死孫弘,然後發佈孫權死訊,爲之治喪。
孫亮即位後,拜諸葛恪爲太傅。此後,諸葛恪對內:廣施仁政,深得民衆擁護;對外:重築東興大堤,派軍戍守,並痛揍來犯魏軍,史稱"東興大捷"。
公元253年,被"民心所向"與"東興大捷"衝昏頭腦的諸葛恪,不顧國力不支、軍士疲憊現狀,無視絕大多數文臣武將的勸阻,堅持出兵伐魏。爲了證明自己的決定準確,他仿學其叔諸葛亮當年伐魏時寫的《出師表》,也書一文,大致意思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不乘此時伐魏,將留下長遠遺憾"等等。丹陽太守聶友與諸葛恪素有交情,寫信力勸,諸葛恪便將所寫原文送給聶友,並題字:"你說的雖然也有道理,但沒有看到長遠大局,只要看看我的文章,你就會明白了。"
這年三月,諸葛恪下令徵集二十萬青壯年入軍伐魏。吳地百姓因此怨聲載道,諸葛恪開始失卻民心。大軍集結完畢,諸葛恪準備繞道淮南擄掠當地魏民,以期威懾魏國。有部將勸他,說魏國百姓,定會在大軍到達前逃走,根本起不了威懾作用,不如先用大軍包圍魏國重地合肥新城,等到敵人救兵趕來,再予圍殲,如此,必獲事半功倍之效。諸葛恪採納此計。
合肥新城守將名叫張特,是個牙門將,手下有三千軍士。面對吳軍攻城,死守不降,竟然守了月餘。諸葛恪惱怒非常,下令強攻。張特即向吳軍詐降,吳軍便停攻擊。當夜,張特命人搶修城防工事,第二天覆宣死守。吳軍見城防工事如新,加上天熱和飲水困難,患上腹瀉、腳氣等疾病的士卒過半,鬥志頓泄,無心攻城。面對各部上報的兵卒患病數量,諸葛恪認爲有摻假之嫌,揚言斬殺謊報軍官,嚇得無人再敢彙報。
其時曹魏太尉司馬孚所率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悄至壽春周邊蟄伏。壽春守將毋丘儉、揚州守將文欽等,也接指令:佯裝懼吳,按兵不動,靜觀吳軍下步動作。
其實此時諸葛恪已知攻魏失策,但死要面子的他,就是不肯撤兵。部將朱異實在忍不住,向諸葛恪提了點不同看法,諸葛恪大怒,奪了其兵權。都尉蔡琳屢次獻策,諸葛恪置之不理,還要斬他,蔡琳一氣之下投魏。司馬孚因此獲知吳軍極度疲憊又加疾病流行情況,即令攻擊。諸葛恪不敵,慌忙撤退,因受疾病拖累,士卒傷斃於路旁不計其數。而諸葛恪卻不理不睬,顧自退到江渚紮營。期間因汗顏自己所爲,欲去潯陽屯墾。但奈何不了朝廷一封接着一封要他回到建業的詔書,只得帶着僅剩的軍士返回。那些喪子失夫家庭,無不對諸葛恪報以怨恨。
該年八月,回到建業的諸葛恪,即召中書令孫嘿,叱罵他"爲何隨意濫發詔書?"嚇得孫嘿噤若寒蟬,惶懼退出,生怕丟命而告病辭官。此後,諸葛恪一律罷免自己出徵在外時被朝廷所任官員,同時將宿衛人員全部換成自己親信。爲挽新城兵敗之恥,又整頓軍隊,揚言進攻魏國青州、徐州。
諸葛恪的所作所爲,不僅引起當初力薦他的孫峻忌憚,而且讓吳主孫亮也擔心不已。爲除隱患,孫峻和孫亮商議,以赴宴爲名翦除諸葛恪。
接到吳主孫亮邀請赴宴前夜,諸葛恪煩躁不安,因此心中置疑,逡巡不入宮門,觀察疑竇。其時孫峻已在帷帳內埋伏了兵士,爲免諸葛恪懷疑,出宮迎接,故意說:"假如您的身體不好,那就改天再來朝見吧,我去稟告陛下。"見孫峻如此表示,諸葛恪有所放心,說:"我再在外面轉轉,如果感覺好了,就入內朝見。"
這時,諸葛恪手下散騎常侍張約、朱恩遞條子給他:"今日宴會佈置不同尋常,恐怕會有變故。"諸葛恪便決定返回,不想在大門處遇到太常滕胤。滕胤不知孫峻計劃,見諸葛恪要走,說:"陛下今天設宴請您,您當入內朝見。"諸葛恪遂帶劍上殿。
侍者過來上酒,諸葛恪遲疑不喝。孫峻又故意道:"你身體不好,可喝自帶藥酒。"此說又讓諸葛恪放鬆了不少警惕。
酒過數巡,孫亮起身進入內殿,孫峻說是去趟衛生間。旋即復出喊道:"有詔捉拿諸葛恪"。諸葛恪驚起,欲拔劍,但被孫峻亂劍砍止。張約趕過去救助諸葛恪,擊傷孫峻左手,孫峻則砍下張約右臂。這時埋伏的兵士蜂踊而出,殺了諸葛恪、張約。隨後,諸葛恪被誅三族,他的死黨朱恩等亦被清除。
縱觀這次"鴻門宴",孫峻的兩次欲擒故縱的表演,滴水不漏,以至自小就有"聰明過人"之譽的諸葛恪,都被蒙彌。有學者因此認爲:諸葛恪這頭"象",是被"蛇"吞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