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上掉餡餅

張柏楊和張清華的村子名叫黃泥崗,這是一個極普通的小山村,距離李家莊不過十餘里,村裡有十來戶百姓。

十來戶人家並不都姓張,而是又張、蔣、李、郭四姓,他們基本上都是隋末之時的流民,大唐建立後,朝廷均田,被官府安置在這處小山坳裡面。因爲過去這本就沒村,因此均的田其實是從周邊的村子在戰亂時代收歸官府的無主之地。

一家也就十來二十畝地。

一家數口之人,靠着這麼點田地,還要負擔租庸調,是很艱難的。因此村裡的村民,絕大多數在侍弄自己家的那點田地之餘,還給周邊的地主們攬活做工,佃種田地,再加上在山腳下,有時也砍樵打柴,進山打點獵物補貼下家用,才勉強生活下來。

張柏楊家裡孩子多,男男女女八個孩子,還不算夭折掉的三個。他父親有三兄弟,因爲家裡人丁多,因此早早的就分家另過。所謂分家,其實不過是兄弟幾個幫忙給他建了一個茅草屋,然後分了幾個碗筷給他,然後替他娶了個媳婦,但一分家,就還分了幾貫錢的債。

十幾年下來,拉拉扯扯,當年的年輕夫婦如今也已經蒼老了,孩子拉扯了八個,可當年分家時的茅草屋,依然還住着,不過是後來又在旁邊又陸續搭了幾間。

家裡不但沒半點積蓄,甚至還又增加了不少債,官府那裡的租調,也是一年欠一年,年年交不清。

張家最重要的財產,就算是家裡的兩頭豬了,家裡每年喂兩頭豬,到了年底豬肥了賣掉,自己是吃不到半塊肉的,這點賣豬錢,每年留下點買豬崽,其餘的都是用來維持家裡必要的一些開銷,買鹽交稅等。

日子過的緊巴巴。

當初李逍要辦書院,免費招生的時候,是張柏楊的爺爺做主,讓他父親送他來報名的。老張頭當年在隋末戰亂時帶着一家人到處流離,吃過許多苦,也見過許多事。

深知,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讀書能改變他們這樣一個普通人家的命運。張柏楊父親不太願意讓兒子去讀書,兒子已經八歲了,差不多可以幫家裡幹許多活。

但老張頭堅持讓他送孩子去讀書,用他的話說,不花錢就能有的機會,並不是一直都有的,有了就要抓住。

每次張柏楊從學校旬休回家,老張頭都喜歡把孫子叫到面前,讓他跟自己彙報在書院裡的學習,問他學了哪些,讓他背書給自己聽,讓他拿樹枝寫字給自己看。

雖然他聽不懂,看不明白,可他聽着那些就舒坦,看着就高興。他還讓孫子把學到的東西教給家裡其它的孫子,不管是年紀大些的還是年紀小些的。

用老張頭的話來說,既然家裡就張柏楊一個上到了學,那也要幫着其它兄弟識點字。

想着加入合作社就能免費用牛,張柏楊腳下生風,一路上跑的飛快。他們甚至脫下了腳底的布鞋,這鞋子是學校發的,不要錢。張柏楊讀書以前從沒穿過布鞋,就算冬天,也是穿的草鞋或木屐。

他怕鞋子跑壞了,提着鞋子打着赤腳走在山路上。路不平坦,硌腳,可他卻依然習慣這種感覺。

遠遠的,黃泥崗這座小村子出現在眼前,雜亂的一些小屋子,低矮而又雜亂,與規劃整齊,道路平坦的張家莊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但張柏楊看着就親切,這是他的家,這裡有他的家人。

果然,祖父知道他今天要回來,早就已經拄着棍子在村口等他。

“阿翁!我回來了。”

張柏楊笑着跑上前,老張頭一把摟住孫子,親切的摸着他的頭,這個孩子一旬不見,好像又長高了些,又更壯了。

“在書院沒惹禍吧?”

張清華也在旁邊叫了些阿翁。

“柳材也回來了,快回家吧,你阿婆在等你呢。”

唐人稱呼父親多叫阿耶,正式稱呼則叫父親或大人,有時也叫哥哥。叫祖父則多稱爲阿翁、阿公。

“阿翁,柏楊這旬在書院裡還得了一次獎勵呢,老師親自賞了兩支毛筆給他,可不得了。”

“哦,怎麼得的獎勵?”

張柏楊自豪道,“我的書法被山長評爲年級第一。”

“好,我的乖孫了不得,有本事。”

幾人有說有笑的往回走,老張頭年紀大了,雖然他其實也才五十多歲,可如今已經腿腳不利索,頭髮也白的差不多了。他有三個兒子四個女兒,第三代更是有十多個孫兒一大羣孫女,甚至曾孫都早有了。

託大唐的福,結束戰亂,讓他在這裡有了安穩的生活,雖然日子辛苦,可起碼一家人在這裡生活的下去。

“阿翁,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呢,我們老師現在幫藍田公主管食邑封戶租稅,老師要辦一個合作社,據說只要公主的封戶入社,就能夠在老師那裡去領養一頭牛呢。把牛領回來好生照養,到了農忙的時候,就能免費使用這牛耕種,不要牛租。阿翁,咱們家趕緊去李莊找老師報名領牛吧。”

老張頭聽了一驚,不太相信。

“哪裡聽來的,怎麼還會有這樣的好事,不要牛租?幫着養牛就能免費用牛?不可能,李莊主也沒有這麼多牛啊,聽說公主有八百封戶呢。”

“是真的。”張柏楊急道,“我們老師之前已經去買牛了,這次聽說又要再買更多,據說要買一千頭呢。”

不要牛租,幫着餵養就能免費用牛,老張頭經歷這麼多,但還是覺得這事情有點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李家莊主李三郎他是知道的,這是個大好人,如今家裡孩子能在書院讀書,就全虧了他的好心。而且李家莊之前建屋挖塘等,他家的幾個兒子也到,在那邊幹活飯管飽,工錢也給的足,都是現結,一點不拖欠,給的糧也都是好糧,沒有陳糧更不會摻雜的。

但要說免費給牛,他是不太敢相信的,他們如果是李家的佃戶,這還有點可能,但他們只是公主的封戶,而且公主封戶這麼多,八百戶呢,李家拿那麼多錢買牛來免費借給大家用?

“阿翁,你要是不相信,讓我阿耶他們往李莊跑一趟問下不就知道了嗎,可別錯過了好機會。”

一頭牛對於一個莊戶人家來說,極爲重要。張家沒牛,雖然勞力多,但耕種土地十分辛苦,自家的地加上佃種的地,農忙的時候也要租借地主家的牛,借了地主家的牛,每年必須給地主家地裡一成的收成,這是沒的講價的。

聽孫子這麼一說,老張頭雖然不太相信,但也還是趕緊拄着棍子往回走,是啊,不管真假,先讓兒子們跑一趟李莊問個清楚不就得了。萬一真有這好事,那怎麼能錯過呢。

第289章 舊長安第60章 六品官第204章 還京第413章 釜山行第112章 進擊的駙馬第121章 公主請自重第54章 天地玄黃第137章 旬末第258章 火爆認購第87章 門下走狗第391章 長安第342章 一錘子買賣第23章 貴的離譜第412章 定江山第4章 欠拍的黃瓜第 425章 天下糧倉第249章 跑馬圈地第21章 大姨媽和紅糖水第176章 中書門下第141章 天子不自由第235章 胖狐狸第180章 明人不說暗話,朕喜歡你第118章 不識擡舉第298章 朕心甚慰第189章 擂鼓吹角,聚將點兵第358章 大唐的領航員第185章 兵圍李莊第26章 薛五第154章 分田、承包第56章 炒鍋和小竈第269章 臣有滅士族之法第298章 朕心甚慰第390章 賜雙旌雙節第97章 紙上談兵第321章 絕殺第37章 三勒漿第197章 色即是空第290章 樹旗第66章 一條捷徑第261章 什麼玩意第254章 木秀於林第208章 封爵晉階第396章 雖千萬人吾亦往矣第331章 奸臣第398章 爲所欲爲第217章 武氏求情第350章 新羅婢第397章 李字帥旗第298章 朕心甚慰第260章 五姓女第82章 契約第354章 唐三藏的西遊記第80章 泄秘第122章 算賬第54章 天地玄黃第25章 打賭第242章 能長出錢來的樹第363章 濟州島登陸第66章 一條捷徑第4章 欠拍的黃瓜第418章 上官婉兒第62章 十條臘肉第78章 十全大補第252章 武氏相逼第64章 三板斧第111章 收網第307章 全城熱議第146章 掀桌子的底牌第376章 長安信第282章 血濺金殿第35章 你小看我了第 378章 朝鮮三巨頭第215章 性感荷官在線發牌第290章 樹旗第302章 贊助商第235章 胖狐狸第363章 濟州島登陸第105章 價比黃金的辣椒第67章 美人第134章 團購第316章 定調第115章 天降雷霆第287章 添香紅袖,情長春淺第4章 欠拍的黃瓜第29章 飛騎第87章 門下走狗第185章 兵圍李莊第307章 全城熱議第43章 三口鍋第408章 假途滅虢第319章 崔瓔珞的越獄第220章 傳統文化的缺失,讓人痛心啊!第168章 玉米熟了第24章 下套第153章 領導者第220章 傳統文化的缺失,讓人痛心啊!第259章 我不賣第373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276章 玩我呢第157章 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