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報紙轟轟烈烈的報道了徐樹錚親率大軍入外蒙的盛況,七十輛大卡車從永定門浩浩蕩蕩的開出,由南城繞了一圈向北而去。所有媒體都預測,這將是一次毫無懸念的出征,北洋軍雖然不敵強大的日軍,但是對付失去沙皇俄國保護的外蒙還是綽綽有餘的。
吳孝良看着孫家鈺由天津寄來的報紙,羨慕嫉妒恨的將報紙重重撂在桌上,他同樣也認爲這是一次毫無懸念的出征。原本在他的前世,徐樹錚便兵不血刃的震懾住了哲布尊丹巴活佛與蒙古王公們,並且又派兵收復了西北部後來被俄國竊取的唐努烏梁海。正因爲如此,前世裡很多的熱血小青年們都爲當年這揚眉吐氣的軍事行動搖旗吶喊,紛紛叫好
蹊蹺的是,半個月過去了,北京方面竟然沒有絲毫關於徐樹錚以及第三旅的消息。原本萬衆矚目的一次軍事行動,耀眼的光環開始褪色,漸漸的一種消極論調在綏東軍中流傳蔓延開來:第三旅兵敗,徐樹錚逃往吉林一帶。
吳孝良很快也聽說了一些風言風語,並且對此嗤之以鼻,他認爲有必要召開一次全體大會,改變這種謠言對綏東軍產生的負面影響。只是,會議沒等正式召開,一個驚天般的消息自外蒙傳來,最先帶回消息的是與外蒙與綏東之間跑商的老把式.
“北洋的兵敗了,唉!那叫一個慘,被抓成一溜,全部被馬刀活活斬了首,據說之所以用刀而不用槍是爲了節省子彈。”
海參崴的酒館中,人頭攢動,聽到這個有老把式駭人聽聞的醉話後,屋子裡立刻變得鴉雀無聲,老把式甚至還神秘兮兮的小聲嘀咕:“徐總長也差點被那些魔鬼抓住,長生天保佑他安全逃回北京……”
老把式一段話還沒說完,便醉的昏睡過去,大傢伙一片噓聲,自然都將這當成了跑商老把式的醉酒之言。可誰知道,越來越多的跑商把式共執一詞,外蒙戰敗的信息終於引起了綏東軍的重視。
這個信息首先被送到了方其道的案頭,開始他也覺得十分可笑,堂堂北洋精銳如何會在外蒙戰敗,不過幾天后,陳秀巖自穆棱發來了一封電報,密探已經準確探知,徐樹錚兵敗,大批潰兵逃入奉系地盤,但是張作霖似乎有意封鎖消息,所以現在北洋政府還被蒙在骨子裡。陳秀巖由於近水樓臺的緣故,還是從奉系嚴密的封鎖中嗅到了蛛絲馬跡。
吳孝良聽了方其道的彙報後,第一反應是這不可能,但是看到方其道一本正經的樣子,一顆心漸漸沉到了谷底,難道徐樹錚真的敗了嗎?
方其道見吳孝良仍舊難以置信的樣子,於是開始彙報他蒐集的各種情報。
“除了跑商的把式以外,忠武兄送來的情報至關重要,這是經過他反覆確認的,不會有錯,種種跡象都清晰無誤的表明,徐總長敗了!”
吳孝良此刻已經心亂如麻,並不是他不相信徐樹錚敗了,恰恰是他同樣也認爲徐樹錚凶多吉少,才更使他的心裡冰涼一片,徐樹錚的戰敗意味着歷史因爲他的到來,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偏差,連如此重要的歷史事件的結局都發生了逆轉性的改變,原本毫無懸念穩操勝券的一場收復外蒙之戰,竟然敗了,並且似乎敗得十分慘烈。
“怎麼會敗了?怎麼會敗了?”
吳孝良喃喃自問,方其道從未見過吳孝良如此失態的丟魂落魄,出言安慰道:
“維中兄,這些畢竟都只是我們的猜測,最終還要以北洋政府的官方聲明爲主。”
方其道的安慰蒼白無力,最終等待的不過是北洋政府的正式確認,吳孝良對此心如明鏡一般,他從初時得知歷史發生改變的震驚中逐漸的緩了過來,又開始擔憂徐樹錚的安危,這位對他亦師亦友的徐總長,儘管官聲不佳,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名聲遠播全國,但是在吳孝良心中,徐樹錚這一世的本來面目顛覆了前世所留在腦子裡的印象,他就是一個略帶憤青的老熱血青年,任何事情都如炮筒子一般直來直去,稍有不滿便如火炮一般爆發。
但徐樹錚是幸運的,有一個段祺瑞用雙手時時護着他的脖子,很難想象如果段祺瑞失勢,小徐在北洋政府中的前景該是多麼的讓人擔憂。也正是這個原因,他纔會做了馮玉祥槍下的冤魂。
想到這裡,吳孝良心中又是一喜,既然連收復外蒙這麼重大的歷史事件都發生了改變,那麼徐樹錚是不是也可以不用死,再看遠一點,九一八事件是不是也可以不發生呢?
果真如此,這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吳孝良頓時興奮起來,適才因爲歷史進程發生改變導致的無所適從,消失的無影無蹤。
好吧,綏東軍,該你出馬了!
民國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北京各大報紙突然爆出徐樹錚兵敗外蒙的消息,舉國上下一片譁然,憤怒的學生們紛紛衝上街頭,請願一戰,這可大大出乎了國務總理段祺瑞的意料,原本是防着學生遊行反對自己的,如今看學生們的架勢竟然似乎在聲援自己呢。其實,他在得到消息後甚至有些絕望,出賣津浦路一事早晚會曝光,如果沒有一次像樣的功績,恐怕到時顏面掃地不說,甚至可能會落得個和當年袁大總統一般人人喊打的下場。
段祺瑞決定利用好這個機會,出了總理府走上街頭,和學生們對話。
“總理,請允許我們拿起武器,爲國家一戰,爲死去的同胞們報仇,奪回屬於我們的土地!”
有學生代表,見到總理親自來爲學生們打氣,於是立刻發言請願。他的請願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響應。
“爲同胞報仇,奪回失地!”
吶喊口號聲霎時間響成一片,段祺瑞點點頭,暗歎口氣,士氣可用啊!他清了清嗓子,舉起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大夥安靜,整個長街頓時靜了下來。
“同學們,同學們,諸位的報國熱情,讓我很感動,也很欣慰,投筆從戎,你們讓我想到了班定遠!但是,你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好文化知識,將來爲國家和民族貢獻力量,而打仗是軍人們的責任,雖然他們敗了,但是,我還會派出我們北洋的精銳,在這裡我向大家保證,北洋軍不破外蒙絕不還師!”
“請問總理,您打算派誰去呢?”
段祺瑞的目光忽而變得深邃,凝望向東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