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連恩的《Bressanone》在單曲循環着。
這位追求大自然關愛的靈魂歌者,似乎一直活在他自己的仙境裡。
不過,我這一篇隨寫卻不是歌頌這位歌者,而是在闡述他所寫下的詩。
他還有一首曲子,叫做《狼》
開始,我始終沒有明白他所要表達的意思。
後來,我漸漸的以我個人的想法去理解了。
也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着這麼一隻狼。
它時而露出着獠牙,時而放肆的飛奔着,時而卻又暖心的護崽。
我想,在大自然裡,它也許路過風吹雨打,也許嘗過酸甜苦辣,也許看過人情冷暖。
但,它一直在路上,從不曾停下腳步。
世人痛恨狼是血腥動物,可是在他們兇狠的外表下,可曾有着一顆熾熱的心?
世人編造的童話裡,總是拿它來做壞人,可是誰又曾想過它的感受?
是的,它也許戰勝不了老虎,戰勝不了獅子,可它卻揹負着諸多的罵名。
圓月的夜空下,它曾向着月亮嚎叫,以此來泄憤。
可是,世人卻害怕的關起了門窗,躺在牀上罵着它的出現。
它走了。
它也曾生氣的傷過自以爲是的人,它也曾用盡全力的保護自己的狼崽。
世人想法不同,或許這就是宿命,道不同不相爲謀。
眼能見黑白,可是世人卻不知,眼睛本來就是黑白的。
清風拂過,大雪飄灑,它真的離開了。
是的,如你所願,它離開了。
好了,《Bressanone》不聽了,我點擊着鼠標,換了一首新曲子,叫做《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