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

唐玄宗雲:“若言非法,行非德者”,如果我們的言非法,不符合禮法,行不符合道德,“則虧孝道”,就對不起父母。所以一個孝子,他必定是處處謹慎,自己的言行如果虧欠父母養育之恩,甚至讓父母蒙羞,那絕對不敢做。經文連講三個“不敢”:“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人有“不敢”的存心,他的德行就很有根基了。

“不敢”,是羞惡之心。孟子講“羞惡之心”,即恥心。古人講:“恥之於人,大矣。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一個人真正有羞恥的心,處處都謹慎自己的言行,真的能夠成就聖賢之道。人最怕的是無恥,敢造,做出違背良心、虧欠孝道的事情,叫作“忍心害理”,最後就是成了禽獸。所以“釋不敢之意”,“不敢”兩字其意極深,真正以“不敢”存心,成聖成賢是不難的。

◎御史疏文敬天敬神

宋朝有一位御史趙閱道,他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謹慎,御史就像我們現代的紀委、紀律檢查委員會主任一類的官職,專門糾察貪官污吏,嚴肅朝廷風氣,所以他本人也就對自己的言行更爲謹慎。每天晚上,他必定在自家的庭院裡焚香,把自己一天所犯的過失、所做的事情寫在一篇疏文上,然後跪着把疏文讀出來,稟告上帝,向上天呈報自己一天的言行。

古人都敬天、敬鬼神。如果有事情不敢寫到疏文裡,就說明德行上有虧欠。既然是不敢寫的,不敢稟告天地的,自己也就不敢造。趙閱道用這種方法激勵自己,做人要做到剛正廉明,光明磊落,上不愧於天地,下不欺瞞衆人,做一個真正的有德君子。這是古人每天反省檢點得到的一種境界。有“不敢之意”,這個人成聖、成賢、成君子,絕對有份。

所以趙閱道在朝廷中百官敬畏,最後他走得也非常安詳,一點病痛沒有,真是自在往生。這是一生行善積德,對得起天地鬼神,他得到了善終的果報。

四、行有怨惡反求諸己

邢昺《正義》:“口有過惡者,以言之非禮法;行有怨惡者,以所行非道德也。若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則口無過怨,惡無從而生。”邢昺解釋唐玄宗的“口有過惡者”,言語被人指責,所說的話必有不合禮法之處;行爲上如果是遭到了衆人的怨恨厭惡,肯定是因爲自己的行爲不符合道德。

禮法和道德都是符合本性本善的,所謂天理。即使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太,她也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因爲人本性是善。看到不善,我們自然會起厭惡心,因爲跟本性相沖突。換言之,言行如果違背了良心,自然會遭到人的厭惡。

一個君子、一個孝子,其言語出現過惡,或是行爲讓人產生煩惱,必定是“反求諸己”,我爲什麼會讓人煩惱、厭惡?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時時“反求諸己”,則聖賢馴致。

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223章 事君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223章 事君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69章 諸侯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章 孝經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28章 開宗明義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1章 孝經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章 孝經第198章 廣揚名第149章 服飾舉止 禮儀有加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204章 諫諍第69章 諸侯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61章 愛敬己親 推及天下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4章 持戒有定 學業早成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2章 本經概要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