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

現在國家提倡“以人爲本”,確實國家是以人爲本。

古人云:“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所以國家領導人排在百姓、社稷之後,百姓排在最重的地位,這就是以人爲本的思想。中國古代聖明的帝王都是這種觀念,所以他的朝代在開國的時候,帝王都是很開明的,都有過一陣繁榮興盛的階段。

國以人爲本,人以什麼爲本?人以德爲本,德以什麼爲本?德以“孝”爲本。所以,《大學》上講,若人慾明明德於天下,所謂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當胸懷聖賢之志。如何落實?從孝道落實,修身。《孝經》很多內容都是在講修身,修身而後齊家,齊家之後才能夠使國家安定,國家安定了,再擴大就和諧世界了,就叫平天下了。從頭到尾,小至修自己一身,大至平整個天下,和諧世界都不外乎是“孝道”的圓滿落實而已。

這就是諸侯章爲我們揭示的含義,如有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69章 諸侯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84章 再三述及 謹慎言行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1章 孝經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5章 天經地義 法寶民行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76章 卿大夫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96章 庶人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1章 孝經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87章 士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28章 開宗明義第115章 三才(1)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61章 愛敬己親 推及天下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