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天子

天子愛敬奉親立教德被四海萬民福祉

經文: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解釋章題綜述主旨

這一章經文不長,而義理非常深廣。

邢昺《正義》曰:“前開宗明義章雖通貴賤,其跡未著,故此已下至於庶人,凡有五章,謂之五孝,各說行孝奉親之事而立教焉。天子至尊,故標居其首。案《禮記·表記》雲:‘惟天子受命於天,故曰天子。’”這一段註解把天子章經文的意義點了出來。

開宗明義章把孝的主旨、宗趣、功用都顯示出來,講的是孝的一個大意,它對於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貴賤貧夭都適用,所以說它是通貴賤的。貴,上自於天子,下至於平民百姓,孝都適用,也就是人人都要行孝。第一章講的是一個大意,並沒有很仔細的說明,“其跡未著”,沒有把如何行孝,什麼人該行什麼孝這些事相講清楚。

從天子章開始,到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這五章,告訴我們不同的身份如何來奉行孝道,從事相上爲我們講清楚,這五種人如何行孝,即“五孝”。雖然經文只列了五種,實際上我們要懂得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知道不管在什麼樣的身份地位上,都應該竭力事親。夫子在《孝經》裡舉出“五孝”,是用五個例子,來涵蓋一切。目的是爲了立教,就是顯示孝道這一門教育。古代天子至尊至貴,因此按照尊卑的順序,就把天子章擺在了首位;按照尊卑排列,庶人章擺在第五。

天子章的“天子”,用《禮記·表記》中一句話解釋:“惟天子受命於天,故曰天子。”天子是一種尊稱。古代是世襲的制度,父位傳子;現在是民主選舉的制度,是民選,公民投票,或者是公民代表、人民代表投票。“天”就是指“天地人”三才中的天,人在天地之間是最尊貴的,所以天、地、人合稱三才。天子,使命非常重大,所以叫“受命於天”。如何讓人順應天時,因循地利,而行孝、行善,讓社會和諧,使世界太平,這是天子的責任,即天職、天命。“天”是形容使命之偉大,就像天的兒子一樣,要替天行道。天子本人必定是一個具足道德的人,他自己必定是一個孝親敬親的人,才能把這一份孝心擴展至普天之下的百姓,以孝治理天下。所以天子章主要是講,天子如何把自己愛敬雙親的心擴展至百姓、擴展至四海,讓普天之下的民衆都能夠受益,都能夠效法天子而去行孝,那麼社會必定和諧,世界也能夠大同。這是邢昺提示的天子章的義理。

依循古論解析章句

一、孝道真諦人我一體

經文:【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孔老夫子說,愛自己父母的人,必定不敢對人生起厭惡,也就是他心裡不會有跟人對立的念頭,因爲對立就破壞了一體。

我們知道孝講的是一體的意思,中國的文字很有智慧,“孝”,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字底,這表明老一代和子一代合成一體,就成爲一個“孝”字,老一代是指父母,子一代是兒女,父母跟兒女是一體。如果兒女跟父母心裡起了對立、起了代溝了,就“老”“子”分開了。古代沒有“代溝”這個名詞,因爲古代人從小就受到孝道的教育,絕對不會跟父母有代溝,無論如何也不會捨棄父母。現在講“代溝”,一些孩子,十二三歲離家出走,不要父母、不要家了,父母跟子女,這老一代和子一代就分開了,分開了就沒有孝道了。

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92章 廣至德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116章 三才(2)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76章 卿大夫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80章 廣要道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章 孝經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