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

學習藝能的目標是爲了明德、悟道,不能着相,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孝經》總彙六藝,綜述德、仁、義,爲至聖先師之行門,受歷朝歷代之帝尊儒崇,是整個儒家學問之根,乃千經萬論之本源。

幾千年前,至聖先師,恐???人不能深解經義,學文而不力行,著《六經》道德仁義之辭章,又慈悲述作《孝經》一十八章,旨在教誡後人解行相應,知行合一。至於假借曾子請益,因學生之修學難以叩問如此深奧義理,更見至聖先師對行門之重視。

儒家近百餘年來,少出大師,亦少經世致用者,何哉?學儒未能作儒,而今人多不知聖賢爲何意,不肯、不知如何做聖賢矣,此境爲仁者之憂!

近年來,國家領導主席,總理都在國內外會議、報告中號召回歸傳統,復興中華文化,兩位領導人激發了教授的深入思考。經典本來就是聖賢人的生活實踐,“回溯源頭,傳承命脈”,就要從儒、釋、道三家傳統聖哲的教誨中,從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中汲取智慧、經驗、方法、效果。

鍾教授爲人演說,無處不是道場。筆者參加唐山企業家論壇時,看到教授對長輩們非常尊重,一頓早餐功夫,讓所有請教的長輩們都得到了滿意的答覆。上了年紀的人蔘加會議,主辦方常常會覺得年齡大,甚至還有這方面的限制,老者也覺得給大家添了麻煩,鍾教授當時給予安慰:老人家能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沒有思維,造作,脫口而出。一位年長的董事長聽了非常感動,回去後和親人、同學、朋友,多次談起,說因爲自己感覺到了真誠。

鍾教授自幼敬老愛老,如今學聖希賢,以同體大孝、至孝之心,表達了真誠的心境,因此會讓老人家念念不忘,津津稱道。

回顧鍾教授的成長曆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到留學美國攻讀碩士教授,乃至成爲美國大學教授、澳洲終身教授,實在是得力於多年的母教。任何的境界下,總能知止於“孝”,以身力行示範孝道!小孝事親;大孝爲民;至孝以德濟世,成就聖賢,普利衆生,利益千秋萬代。慈母支持兒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教授承繼母志,又蒙恩師之教化,以師志爲己志,以“孝”爲根,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在聖賢路上,嚴謹謙卑,孜孜不倦,言多請教,行多省思,如今多止在攝影棚內,實是“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自助而天助,亦所謂“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四十個小時的報告中,教授每一章節都向諸位仁者真誠請教,時時體現的是向學向道、治學嚴謹的風範,也是處處在落實孝道。

倫學道德,莫大乎《孝經》,莫大乎光大孝德者。研習《孝經》,是爲衆人信服。今之聖賢行誼,圓滿孝德者,教授爲範,亦屬當之無愧。可謂此人演說此法,斯人研習斯經!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教授自幼非聰明睿智,今之學問修爲,緣自慈母教化,點點滴滴,孝德功成,方得性德顯露。

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128章 孝治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73章 五刑第76章 卿大夫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92章 廣至德第218章 賣身葬父 孝感天地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28章 孝治第69章 諸侯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173章 五刑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49章 服飾舉止 禮儀有加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128章 孝治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87章 士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116章 三才(2)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8章 開宗明義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