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們多談兩句。孝子看到父母的老死病苦,沒辦法去救助,當然非常哀痛。
所以自己要怎樣做?要趕緊成就,要了生死。了生死就是讓自己迴歸到不生不滅的狀態。人的自性其實本來就不生不滅,只是因爲我們迷了以後,看到外面境界有生滅,誤以爲在生滅。所以不瞭解真象,迷在生死當中,現在要覺悟,要回歸自性,這就是了生死。不僅自己了生死,還要幫助自己的父母,幫助親人了生死,來真正報答他們的恩德,真正讓他們圓滿的、究竟的離苦得樂。
“毀不滅性”,我們引申其意,可以聯繫到自性。“毀”是指身體的毀滅,身體是有生滅,有生死的,但是我們的自性不生不滅,不因爲我們身體的毀滅而毀滅,這就是“毀不滅性”的意思,所損毀的是身體而已,身體沒有了,自性依然存在。所以我們修的就是這個“性”,真我是這個“性”,它不隨身體出生而生,不隨身體老死而滅,能夠證得自性,這就是聖人了。
一般儒者把“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兩句意思解釋得差不多,這不是重複嗎?一個意思爲什麼要講兩次?所以“毀不滅性”應該還有一層更深的含意,即生滅當中有不生不滅,可以毀壞的身體承載了不可滅的自性。
所以聖人教我們追求的是不生不滅的自性,就是道,即夫子講的“志於道”,道就是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