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展自然科學,先行孝,“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其實人本來就有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能力,這方面佛家講得特別清楚。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裡講:“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衆生當然包括我們每個人,我們原來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如來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也有這個能力。即我們原來也具有通達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而且有如來的德能相好,“德相”就是德能和相好。
爲什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對宇宙人生真相瞭解的甚少,常常有疑惑、困惑、苦惱,能力變得這麼缺乏。就是因爲有妄想、執著,心裡有妄念,這叫妄想;執著就是非要怎麼做,非怎麼樣做。妄想跟執著會障礙我們本有的智慧德相,也就障礙了我們的本能。《三字經》是儒家的經典,開篇就講“人之初,性本善”,是妄想、執著障礙了我們的本善。
現在如何把這個本善,本具的智慧顯發出來?要放下妄想執著。如何放下妄想執著?行孝!通過行孝,全心全意的孝敬父母,忘記自己,內心完全是父母,毫無自私自利的念頭。有自私自利纔有那些妄想執著,所以愈自私的人妄想愈多、執著愈重,離他自己的本善就愈遙遠,本有的智慧德相被矇蔽得愈深。通過行孝,把妄想執著自自然然的就去除掉,讓自己本性的智慧顯露出來,這就成聖人了。孟子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堯舜就是聖人,是對宇宙人生真相通達明瞭的人。聖人之道孝悌而已,能夠把孝道做圓滿,就成爲聖人了。
實際上我們從父子有親來看,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那些互動,真的是沒有事先學習,自自然然就會。譬如一個年輕的母親,剛剛生了一個嬰兒,她看護嬰兒那麼細心、周到,嬰兒的一個眼神、一個聲音,做母親的就知道他的需要,因爲母親太愛自己的兒女了,細心到極處,內心裡只有孩子沒有自己,至少是跟孩子在一起時,她就暫時忘掉了自己,做到了忘我,所以她的妄想執著暫時放下了,她就能夠很明白,就能夠明察秋毫,嬰兒一個小動作就知道嬰兒想做什麼,嬰兒不會說話,??親一看他的動作就知道嬰兒的需要。
這都是明察,這是天性、本能,沒人教就會,所以佛講的“如來智慧德相”,這種智慧、德能其實每個人本來具有,從母親對兒女的照顧,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父母對兒女這樣的愛護,是出於天性的,那兒女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也是出於天性。所以兒女本來就應該孝順父母,而且他對父母盡孝,完全能做到,父母一有什麼需要,不用言說兒女就能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