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

《弟子規》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幫助父母,要懂得柔聲下氣,看到父母有過失,勸諫父母,幫助他改正,要“怡吾色,柔吾聲”,而且要悄悄的,這是尊重父母。這樣才能夠幫助父母改過,而不至於讓父母惱怒。對父母依然恭敬,不可以因爲父母有過,就對父母產生輕慢心、傲慢心。不敬父母就是不孝,哪怕父母滿身過失,我們都要對父母恭敬、禮敬,敬意絕對不減。就像舜王對待父母一樣,他父母要置自己兒子於死地,一般人看是壞透了,都會咬牙切齒了。可是舜能夠對父母“敬而不違”,不僅一點怨恨心都沒有,對父母依然不變,還是那樣畢恭畢敬,一樣孝敬他們,一點也不違逆,父母要做的事情照做,而且還用智慧把自己解脫出來。

“勞而無怨”,這個“勞”有憂的意思,這是憂慮父母,父母有過失,如果不改正,後果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古人講:“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如果做惡做多了,不能改正,將來就會身敗名裂。兒女懂得這個道理,不忍心看到父母過而不改,生怕過失積小成大,招致將來的惡報,所以就會很憂慮。“勞”字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受父母怒斥,父母不聽從勸諫,可能還會怒斥、甚至打罵我們,我們也不辭勞苦,對父母沒有怨恨,不會因父母的過失,心裡不滿、生怨,這種心境纔是孝。

《論語》的話實際上就解釋、回答了曾子的問題。

二、過而不爭理所不可

經文:【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孝經》這一章,也是夫子正式回答曾子的提問。

孔老夫子在沒有講述道理之前,先有兩個慨嘆,他說“是何言與”,用現代話來講“這像什麼話!這像什麼話!”連說了兩個。因爲所提的問題可能會誤導大衆。不懂得孝的含義,盲從父母,哪怕父母是不仁不義,做錯了事情,發佈不善的命令,都要去依從,這就不對了。所以唐玄宗解釋“有非而從,成父不義,理所不可,故再言之。”父母如果有過失,是“有非”,“非”是有過失,有了過失還要聽從、遵從其號令是不對的,這是成全父母的不義,陷父母於不義之地,“理所不可”,按道理是不能夠這麼做的。

孔老夫子在此地,連說了兩個“是何言與”,意在強調。

三、天子無道爭臣保之

經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昔者”,過去。天子有過失,臣子能夠直言相勸,幫助天子改過,這是天子的福分。天子有七個能夠勸諫的臣子,雖然他自己是無道昏君,也能夠“不失其天下”。古人講“福在受諫”,如果不能聽從別人的勸諫,自己過失又很難改,一直淪落下去,就會到不仁不義的地步,不僅失去自己的聲名,漸失民心後,國家社稷也會被人推翻,就失了天下乃至生命,所以有福的國君善於受諫。唐太宗就善於納諫,魏徵講話很不客氣,有時候太宗很生氣,難得的是太宗大量,最終還是能夠聽從勸諫。唐太宗時代,國泰民安,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這與唐太宗善於納諫有很重要的關係。

四、諸侯無道爭臣保國

經文:【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周朝天子底下有諸侯,天子是天下之君,諸侯是一國之君。諸侯如果有五位直言相勸的臣子,自己“雖無道”,沒有智慧、能力去治國,但也“不失其國”。就如三國時的劉備,文武兩方面都平庸,文臣武將都超過他,但是他能夠穩做蜀國皇帝,一直做到命終,“不失其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任用賢能,張飛、關羽、趙子龍等武將,還有文臣丞相諸葛亮,都能夠死心塌地的爲他服務。這些人都是爭臣,都有正心,有德行,幫助他以微弱的勢力,最後三分天下,建立蜀國,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乃至到劉備的兒子阿斗,實在平庸無能,可是在諸葛亮以及一批忠臣的輔佐下,他也能夠“不失其國”。後來諸葛亮離世,蜀國的勢力因戰事而衰弱,最終被滅。諸葛亮遺言在先,聯吳抗曹,結果他的遺言沒有被採納,蜀國攻打吳國失敗,國力馬上衰竭。曹操死後,蜀國被司馬家族建立的晉國滅掉。蜀國滅亡的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聽從勸諫,只要能夠聽從忠臣勸諫,即使再無能、無道,諸侯也能“不失其國”,保住王位。

五、大夫無道爭臣保家

經文:【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

“大夫”是卿大夫,是一家之主。讓這個家族不衰,也必須有家臣忠心耿耿,直言相勸,哪怕是家主昏庸無道,有家臣三人勸諫,也不會讓家族沒落。

◎尊卑等級降殺以兩

唐玄宗註解:“降殺以兩,尊卑之差。”“天子有爭臣七人”、“諸侯有爭臣五人”、“大夫有爭臣三人”,七、五、三這些數字是兩兩的相減,這是體現了尊卑等級的不同。這是講到從天子到諸侯,又到大夫,依次降兩人,主要是體現尊卑不同,這是一種禮。《左傳》就特別講到:“自上而下,降殺以兩,禮也。”由上而下,兩個兩個的遞減,這屬於禮,符合尊卑的差別。

其實這些數字不是固定的,爭臣當然越多越好。一個人能夠有許多忠心耿耿、直言相勸的臣子來輔佐他,事業就能夠得以昌盛不衰。玄宗說“爭謂諫也”,“爭臣”就是能夠勸諫的臣子。“言雖無道,爲有爭臣,則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也”。雖然天子、諸侯、卿大夫,這些居上位、當領導的無道,因有爭臣,也不至失天下、亡家國。“無道”可能是沒有道德,也可能是沒有才華、能力,這種領導很難長久,除非有爭臣輔佐。爭臣是能夠進諫的臣子,上位者能聽從進諫,纔會有爭臣。如果有爭臣在旁邊勸諫,當領導的不聽從,有也等於沒有。所以有受諫、謙虛的心是福分,才“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才能夠始終保持政權,維護家業、事業不衰。領導真正有智慧,所用的必定是正直的、看問題清楚、又能夠直言勸諫的人,這樣可以幫助他維護事業的長久。

六、士有爭友身保令名

經文:【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士”一般講是讀書人,這是繼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後,講到“士”這個階級。

士人其實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他有文化、有學問,將來爲政,能夠爲朝廷、國家所用。現代講,實際上可以泛指將來能出任公務員、政府官職的讀書人。

唐玄宗註解“令,善也”,“令名”就是美名、善名。“爭友”是能夠對我們直言相勸的朋友,“士有爭友”,我們這個身就不離於“令名”。也就是我們的美名、善名不會因爲過失而遭受損害。不僅士如此,每個人都如此,如果能夠有一個真正的朋友,對我們直???相勸,我們就會“身不離於令名”,美名就漸漸建立起來,也不會做出不義的行爲了。

換言之,若有“爭友”,我們在社會上立足就能夠穩固,不會有大的過失。

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69章 諸侯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23章 事君第96章 庶人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212章 感應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96章 庶人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47章 天子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61章 愛敬己親 推及天下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69章 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