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幫助父母,要懂得柔聲下氣,看到父母有過失,勸諫父母,幫助他改正,要“怡吾色,柔吾聲”,而且要悄悄的,這是尊重父母。這樣才能夠幫助父母改過,而不至於讓父母惱怒。對父母依然恭敬,不可以因爲父母有過,就對父母產生輕慢心、傲慢心。不敬父母就是不孝,哪怕父母滿身過失,我們都要對父母恭敬、禮敬,敬意絕對不減。就像舜王對待父母一樣,他父母要置自己兒子於死地,一般人看是壞透了,都會咬牙切齒了。可是舜能夠對父母“敬而不違”,不僅一點怨恨心都沒有,對父母依然不變,還是那樣畢恭畢敬,一樣孝敬他們,一點也不違逆,父母要做的事情照做,而且還用智慧把自己解脫出來。
“勞而無怨”,這個“勞”有憂的意思,這是憂慮父母,父母有過失,如果不改正,後果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古人講:“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如果做惡做多了,不能改正,將來就會身敗名裂。兒女懂得這個道理,不忍心看到父母過而不改,生怕過失積小成大,招致將來的惡報,所以就會很憂慮。“勞”字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受父母怒斥,父母不聽從勸諫,可能還會怒斥、甚至打罵我們,我們也不辭勞苦,對父母沒有怨恨,不會因父母的過失,心裡不滿、生怨,這種心境纔是孝。
《論語》的話實際上就解釋、回答了曾子的問題。
二、過而不爭理所不可
經文:【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孝經》這一章,也是夫子正式回答曾子的提問。
孔老夫子在沒有講述道理之前,先有兩個慨嘆,他說“是何言與”,用現代話來講“這像什麼話!這像什麼話!”連說了兩個。因爲所提的問題可能會誤導大衆。不懂得孝的含義,盲從父母,哪怕父母是不仁不義,做錯了事情,發佈不善的命令,都要去依從,這就不對了。所以唐玄宗解釋“有非而從,成父不義,理所不可,故再言之。”父母如果有過失,是“有非”,“非”是有過失,有了過失還要聽從、遵從其號令是不對的,這是成全父母的不義,陷父母於不義之地,“理所不可”,按道理是不能夠這麼做的。
孔老夫子在此地,連說了兩個“是何言與”,意在強調。
三、天子無道爭臣保之
經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昔者”,過去。天子有過失,臣子能夠直言相勸,幫助天子改過,這是天子的福分。天子有七個能夠勸諫的臣子,雖然他自己是無道昏君,也能夠“不失其天下”。古人講“福在受諫”,如果不能聽從別人的勸諫,自己過失又很難改,一直淪落下去,就會到不仁不義的地步,不僅失去自己的聲名,漸失民心後,國家社稷也會被人推翻,就失了天下乃至生命,所以有福的國君善於受諫。唐太宗就善於納諫,魏徵講話很不客氣,有時候太宗很生氣,難得的是太宗大量,最終還是能夠聽從勸諫。唐太宗時代,國泰民安,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這與唐太宗善於納諫有很重要的關係。
四、諸侯無道爭臣保國
經文:【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周朝天子底下有諸侯,天子是天下之君,諸侯是一國之君。諸侯如果有五位直言相勸的臣子,自己“雖無道”,沒有智慧、能力去治國,但也“不失其國”。就如三國時的劉備,文武兩方面都平庸,文臣武將都超過他,但是他能夠穩做蜀國皇帝,一直做到命終,“不失其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任用賢能,張飛、關羽、趙子龍等武將,還有文臣丞相諸葛亮,都能夠死心塌地的爲他服務。這些人都是爭臣,都有正心,有德行,幫助他以微弱的勢力,最後三分天下,建立蜀國,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乃至到劉備的兒子阿斗,實在平庸無能,可是在諸葛亮以及一批忠臣的輔佐下,他也能夠“不失其國”。後來諸葛亮離世,蜀國的勢力因戰事而衰弱,最終被滅。諸葛亮遺言在先,聯吳抗曹,結果他的遺言沒有被採納,蜀國攻打吳國失敗,國力馬上衰竭。曹操死後,蜀國被司馬家族建立的晉國滅掉。蜀國滅亡的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聽從勸諫,只要能夠聽從忠臣勸諫,即使再無能、無道,諸侯也能“不失其國”,保住王位。
五、大夫無道爭臣保家
經文:【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
“大夫”是卿大夫,是一家之主。讓這個家族不衰,也必須有家臣忠心耿耿,直言相勸,哪怕是家主昏庸無道,有家臣三人勸諫,也不會讓家族沒落。
◎尊卑等級降殺以兩
唐玄宗註解:“降殺以兩,尊卑之差。”“天子有爭臣七人”、“諸侯有爭臣五人”、“大夫有爭臣三人”,七、五、三這些數字是兩兩的相減,這是體現了尊卑等級的不同。這是講到從天子到諸侯,又到大夫,依次降兩人,主要是體現尊卑不同,這是一種禮。《左傳》就特別講到:“自上而下,降殺以兩,禮也。”由上而下,兩個兩個的遞減,這屬於禮,符合尊卑的差別。
其實這些數字不是固定的,爭臣當然越多越好。一個人能夠有許多忠心耿耿、直言相勸的臣子來輔佐他,事業就能夠得以昌盛不衰。玄宗說“爭謂諫也”,“爭臣”就是能夠勸諫的臣子。“言雖無道,爲有爭臣,則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也”。雖然天子、諸侯、卿大夫,這些居上位、當領導的無道,因有爭臣,也不至失天下、亡家國。“無道”可能是沒有道德,也可能是沒有才華、能力,這種領導很難長久,除非有爭臣輔佐。爭臣是能夠進諫的臣子,上位者能聽從進諫,纔會有爭臣。如果有爭臣在旁邊勸諫,當領導的不聽從,有也等於沒有。所以有受諫、謙虛的心是福分,才“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才能夠始終保持政權,維護家業、事業不衰。領導真正有智慧,所用的必定是正直的、看問題清楚、又能夠直言勸諫的人,這樣可以幫助他維護事業的長久。
六、士有爭友身保令名
經文:【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士”一般講是讀書人,這是繼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後,講到“士”這個階級。
士人其實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他有文化、有學問,將來爲政,能夠爲朝廷、國家所用。現代講,實際上可以泛指將來能出任公務員、政府官職的讀書人。
唐玄宗註解“令,善也”,“令名”就是美名、善名。“爭友”是能夠對我們直言相勸的朋友,“士有爭友”,我們這個身就不離於“令名”。也就是我們的美名、善名不會因爲過失而遭受損害。不僅士如此,每個人都如此,如果能夠有一個真正的朋友,對我們直???相勸,我們就會“身不離於令名”,美名就漸漸建立起來,也不會做出不義的行爲了。
換言之,若有“爭友”,我們在社會上立足就能夠穩固,不會有大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