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的一些議論很好:“說禮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
“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禮樂能夠幫助人治理身心,所以要“說禮樂”。“詩書”,就是《詩經》和《尚書》。“敦”就是遵從。我們提倡禮樂的教育,又當遵從詩書的指示。善、惡,都從詩書裡能夠看到,這叫“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這也是“陳說德義”,詩書裡德義也講得很多。“詩書,義之府也”。《詩經》、《尚書》是“義之府”,“府”就是我們說的宅府、住處。“義”就住在詩、書裡面。換言之,詩書是“義”的載體。所以詩、書所稱述的是“義”。“義”,古代稱爲“義者,宜也”,就是應該的。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即什麼是正當的,什麼是不正當的。是非、邪正、善惡、好醜、利害,這些統統都可以歸納成“義”這個字。通過學習詩、書,我們就能夠懂得這些道理,懂得如何做人。所以詩、書也泛指一切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禮樂,德之則也”。“則”是法則、規則,道德的規則在禮樂。“禮、樂”也屬於六經之一,《禮經》、《樂經》。“禮”,現在也可以泛指一切倫理、道德的教誨,都可以稱爲是禮,也包括風俗習慣、正當的生活行爲準則。它教我們怎麼做人、做事,處世待人接物。這個規則體現的是“德”,“德之則也”。“樂”,《樂經》已經失傳了,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可以幫助人提升德性的藝術。它不一定專指音樂,可以泛指藝術,包括繪畫、書法等一切有利於調和身心的藝術,都是以“思無邪”作爲標準。
“德義,利之本也”。“德”之則是禮樂,“義”之府是《詩》、《書》。“利之本也”,“利”就是利益,“利之本”,根本利益,“德”和“義”纔是我們根本的利益。根本利益不是經濟利益,經濟利益並不一定會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很多人都抱怨、嘆息,現在是比以前富有了,但是好像生活更煩惱了,沒有過去那種灑脫、安逸的心情了。主要原因是,人都在競爭,這個過程中往往德義就沒有了。所以,經濟雖然發達了,根本的利益卻失去了,皮毛的利益不會帶來真正的幸福快樂。最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人的身心健康。遵循德義的人,他沒有煩惱,身心健康。大利益指的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不是個人的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的心,德義就沒有了,根本利益就失去了。所以自私自利沒有好處,最終帶給人們的就是煩惱,就是身心的不健康,甚至是災難,天災都是從私心裡產生的。
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動念不要爲一個“我”,而要爲天下萬民。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想自己,這個“小我”放下了,“大我”才能現前。“大我”,整個天下就是自己;說的究竟圓滿,就是整個宇宙是一個自己,那纔是“真我”,這個身體不是“真我”。充其量,這個身體是“我”的一小部分,就像我的衣服,可以利用它,給大家做一個示現、做一個榜樣,爲大衆工作,做一個工具,但是它不是“真我”,可以把它放下。你看人生死,不等於把身體放下了?人死了以後還去投胎,這個身體放下了,再換另外一個身體,就等於脫了衣服又換另一件???服一樣。因此,放下“小我”,纔得到“真我”。而現代人在自私自利、在競爭當中迷失了“真我”,生活就很苦。所以要把這個根本利益找回來,就要修德、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