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

孔夫子說“孝無終始”,就是不分貴賤;終始,還有引申義,我們一般講是時間概念,有始有終,而“無終始”,說的是時間上沒有始也沒有終,無始無終,都是在行孝。即古人能行孝,今人也能行孝,孝道超越了時間和空間,這是無始終的又一層意思。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在時間上沒有開始,創造宇宙之前孝道就存在,這叫無始。我們中國人講,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孝道就有了。

孝是什麼意思?中國文字很有智慧,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字底,老一代和子一代合而爲一,一體,這叫孝。宇宙原本就是一體,原本就是孝,所以稱爲無始。這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老子和孔子所描述的道。《道德經》上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天地萬物之始,所以孝就是道,就是本性,就是本善。無終是沒有結束,也就是說,它不隨着星球、世界的成住壞空而成住壞空,它不生不滅,這講的是什麼?就是講到本體,佛家講的自性,老子、孔子講的道,這是無始終的意思。

我們現代人怎樣去落實?無始終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這樣叫作無始終。古人編的《二十四孝》,數字二十四,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一年二十四個節氣,這告訴我們,一年從始至終,再從終至始,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再從臘月三十到第二年,一天從子時到二十四小時(十二個時辰)數下來,又迴歸到子時,二十四小時沒有間斷,來保持我們的孝心。心裡沒有一刻忘記父母,常常把行孝放在心頭,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赤子之心。赤子就是剛生下來的孩子,對父母那種完全一體的感受,他對父母沒有任何的猜疑,真的是老一代和子一代是一體的,他那個孝心真的是本善顯現出來的,絲毫沒有污染,這叫赤子之心。

如果能把赤子之心保持終身不變,這就成聖成賢了。聖人的內心看宇宙萬物,跟自己是一體的,他與道融合在一起,不僅是跟自己的父母一體,跟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衆生,包括動物、植物、礦物乃至所有的星系,整個宇宙,跟他們都融爲一體,而且二十四小時沒有間斷,念念都是孝,念念都是善,都是愛,都是敬,都是誠。

儒家講的聖賢,和佛家的菩薩一樣,他們的存心,都是全心全意爲他人着??,完全沒有自私自利。《十善業道經》裡說:“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菩薩有一種方法,他能夠斷一切的諸惡道苦,一切苦都沒有。“何等爲一”,是什麼法?“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晝夜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常念善法。“百善孝爲先”,最大的善法就是落實孝,晝夜常念孝,不會讓孝心斷掉,不會讓自己的善念斷掉。常念就是心善,常思惟就是思想善,常觀就是講行爲善,也就是身、口、意,都跟孝相應,跟善相應,而且能夠讓這種善,念念都增長,沒有毫分不善的念頭夾雜進來。

什麼是不善?自私自利就不善,一想到自己而忘了父母,忘了別人,就不善,因爲一體就給破壞了。我們跟父母、衆生是一體,而在這一體當中,虛妄的生了一個念頭,想到是自己,本來整體就是自己,整個宇宙就是自己,偏偏在這個大的自己當中生一個小自己,小我,還執著這個小我,跟其他的衆生對抗、對立、矛盾、衝突,損人以爲利己,其實損人真不利己,損人是害自己!把自己本來的一體給破壞掉了。所以講到“孝無終始”,意義非常深廣。

邢昺《正義》雲:“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者此謂人無貴賤尊卑,行孝之道同致,若各率其己分,則皆能養親。”講的意義深妙。這是解釋唐玄宗的“而患不能及者,未之有也者”這句話。剛纔已講,人不分貴賤尊卑,行孝之道相同,如果真正能夠盡心竭力來養親,侍奉父母,都能做到。“言患不及於孝者未有也”,自己說自己做不到孝,那是不可能。

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84章 再三述及 謹慎言行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50章 紀孝行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180章 廣要道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49章 服飾舉止 禮儀有加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96章 庶人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28章 開宗明義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5章 天經地義 法寶民行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24章 母親垂範 兒子效法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188章 天下興亡 我的責任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實孝親第173章 五刑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228章 喪親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43章 美國案例 凶德報應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5章 天經地義 法寶民行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