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徐胖妙計安崑山

bookmark

翌日一早,城門打開,果然又有五艘伍記的糧船開到,依然沉甸甸滿載大米。

成羣結隊的百姓扛着鋤頭、揹着竹筐出城時,都看到了這一幕。

昨晚城內謠言四起,有人說洞庭商會和知縣大人有矛盾,不許運糧進崑山。

但也有人說,根本沒那麼回事兒,他們親眼看見昨晚伍記的糧船駛進城來。官差還吆喝說,往後每日都有糧船抵達。

只是官府闢謠的公信力着實不足,依然難免人心惶惶,直到看見伍記的糧船如約而至,老百姓才感到稍稍安心。

出城之後,他們在各自里長的帶領下,來到昨日分配好的堤段。

段長們先情緒激昂的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動員,並重點講了佛祖顯靈的那一幕!

老百姓最吃這套了,登時就朝着南山寺紛紛跪拜起來。

“今年的大堤就一定能守住!”段長們揮舞着手中的柺杖,聲嘶力竭的吶喊道:

“老少爺們兒們,跟着狗日的吳淞江,拼了!”

“拼了!”里長、家長們帶頭響應起來,既然漫山遍野的崑山百姓,無非南北,都跟着一起吶喊起來。

“拼了,拼了!”

趙二爺立在南山寺門口,聽着江濤送來吶喊聲,對一旁的兩位同年笑道:

“民衆而不用者,與無民者同。萬衆一心,則泰山可移,江波可平!”

“兄長說的是。”哼哈二將便讚道:“能幾天時間就把老百姓都發動起來,真是太了不起了!”

“哦,哈哈……”趙二爺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實我也沒做什麼。”

哎,兄長真是太謙虛了。

~~

幹勁十足的老百姓,在段長的指揮下,加固起薄弱的的江堤來。

漫長的六十里江堤上,密密麻麻散落着數萬崑山漢子。

他們開始熱火朝天的挖土裝筐,運上大堤。然後下堤壩裝土,重新上堤!

如此周而復始、一刻不停,不知不覺就忙到了中午頭。堤壩似乎真的變高變厚了一些。

堤下,響起了開飯的敲鑼聲。

早就飢腸轆轆的老百姓,趕忙蜂擁下堤。

江堤下不遠處,每隔百步便設有一個做飯的窩棚。

每個窩棚供應一里百姓……也就是一百一十人吃飯,光煮飯就需要兩口大鐵鍋。

打飯的人們驚喜的發現,昨天還半乾半稀的糙米飯,今天居然成了全乾的。

“呀,這是不小心下多米了?”民夫們不由驚喜莫名,昨天的分量就已經讓他們知足了,今天居然比昨天又多下了兩三成米。

“上頭分多少下多少。”里長一邊打飯一邊歡喜道:“說是每鍋都下三十斤,讓大夥兒吃飽了好有力氣幹活。”

這樣每天也能多揩點油了呢。

“好哎!”一個個窩棚中歡呼聲此起彼伏。

“沒想到,遭了災還能吃上頓飽飯。”老百姓們一邊等着打飯,一邊激動的七嘴八舌。

“看來每天都有糧食來是真的,要不也不敢這麼造。”

“就是,還有人謠傳,說什麼洞庭商會不讓糧食進崑山。純屬胡扯嘛!”

“誰再瞎說我撕爛他的嘴,敢往大老爺身上潑髒水?”

“就是,大老爺一來就不一樣了,我看今年有希望!”

僅僅一頓飽飯,就讓老百姓士氣大振,一掃頹喪!

~~

縣城內,破破爛爛的慧聚寺旁,一排排簡陋至極的窩棚,一直延伸到至和塘畔。

這些一眼望不到邊的窩棚,便是崑山縣的安民社了。

當初顧鼎臣設計縣城時,就考慮到昆南的百姓幾乎年年遭災,這才力排衆議,堅持將縣城擴大兩三倍。並與父老約定,至和塘北除了原有的幾座建築外,不可再興土木,亦不可開拓水田,只能種麥子。

因爲麥子在梅雨季之前就收完了,空出來的地方正好可以安置昆南的災民。

顧狀元爲了家鄉父老,可謂苦心孤詣,也難怪顧家在崑山聲望無兩。

也正因爲顧家的堅持。三十年來,昆南的百姓才能在城中有一棲身之處。

否則年年水災,昆南的百姓早就全跑光了……

此時,住在安民社的男人們都出去幹活了,留下的婦孺老弱也沒閒着,在裡中老人的帶領下編筐子、搓麻繩……爲抗洪修堤生產耗材。

這同樣是以工代賑的一部分,因此中午時,官府同樣要管飯的。

當然,糧食的配額壯丁的一半。

所以當他們分到半乾半稀,比昨天多一半米的午飯時,同樣全都歡喜萬分。

再配上小魚小蝦青菜湯,老弱婦孺們笑開了花,再也沒人相信城裡斷糧的鬼話了。

~~

一片喜氣洋洋的歡呼聲中,徐渭和吳承恩走出安民社,上去返回縣衙的小船。

“怎麼樣,現在還有人信謠傳謠嗎?”徐文長揹着手,得意洋洋。

吳承恩與他並肩而立,搖頭笑道:“不會了。”

等晚上放工,增加工食的消息一傳開,自然再不會有人相信,縣裡買不到糧食的鬼話了。

這自然是徐渭那兩個法子的功勞。

所謂‘董卓進城’,當初董卓進洛陽奪權時,因爲兵力太少,便將部隊從西門開入,北門開出。然後再進西門,以此誇大自己的實力。

徐渭讓伍記的糧船分成兩撥,一撥入城一撥出城,每天循環往復,就造成每日都有糧船進城的假象。

至於‘劉秀賺城’的典故,吳承恩以前也沒聽過。還是徐渭告訴他,這是說光武帝智取郾城的事兒。

當時他圍城日久,糧草匱乏,要難以爲繼了。

按說此時該減食退兵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命人拿出所有存糧,讓士兵日食三餐,頓頓飽食。結果敵軍奸細誤以爲他糧草充足,將消息傳回城中後。城守便徹底失去了堅守的勇氣。第二天就打開城門投降了。

徐渭讓吳承恩將每日撥付的工食糧增加兩到三成,老百姓自然以爲縣裡糧食供應充足。

雙管齊下,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你這兩劑猛藥下去,是把謠言給鎮住了。可糧食的消耗平白大了三成。”吳承恩性情慎重,消除謠言自然開心,卻難免擔心起這樣做的後果來。

“等糧食一耗光,神仙也兜不住謊,咱們就是罪人了。”

ps.第五更,求月票啊~~~~

第十四章 無線電之爺爺第一百七十章 真正的成績(求保底月票)第七十五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百三十二章 李博士愛科學第二百零七章 有人開掛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歸納法第十七章 視察第六十四章 可望不可求第三十四章 史上最強知縣班子第二十四章 先聲奪人(盟主加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屁又誒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義滅親魏國公第一百四十二章 麥黃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強中還有強中手第三十九章 臼杵城的好城主第二十章 德恆當第二百四十九章 加大號傻福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六十九章 幹就完了(盟主加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鏖戰馬哈贊河第四十五章 過火第三十六章 父子雙拿下(盟主加更)第三十五章 真實の愛第二百五十六章 織機不轉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點都不科學第五十四章 林道乾第三百二十章 天下第一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賣萌雖然可恥但有用第一百二十章 要上戰場了第四十六章 敬酒不吃第一百六十四章 目標,南澳島!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見了,小維第一百零四章 徐家的臉面第二百三十六章 這實在太簡單了第三十五章 跑得了師父跑不了徒弟第一百一十六章 交換第一百四十一章 偉大的遠征第二百零三章 內閣大亂鬥第三百零四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八十六章 林鳳突擊第四十四章 科學度量衡第一百零八章 表叔小刀戳屁股第一百二十一章 姍姍來遲的第一次第一百二十一章 姍姍來遲的第一次第二百五十六章 織機不轉了第七十一章 呂宋淪陷第三十八章 小孩子才苦惱的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洞房第二百九十九章 少年要殺人第四十三章 偏向虎山行第十九章 夕陽西下第九十二章 典禮第一百九十五章 歡慶勝利第五十章 第二戰場第一百一十一章 該死的權貴們第三百零五章 電第二百六十二章 喝茶第七十章 抄徐第二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一十八章不裝了,我攤牌了第十章 今非昔比小倉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註定無法相愛的二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炮聲隆隆,大俠威武!(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父子雙拿下(盟主加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趙公子的護衛有槍了……第七十一章 關塔那摩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明終焉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佳拍檔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泥的誘惑第三百三十章 聽人勸吃飽飯的吳叔叔第一百六十九章 坦白第八十二章 下尾行第一章 新港市第一百八十七章 典史出差第一百二十章 桃色事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隍廟會喜相逢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日千里第二百零四章 潘中丞醒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該死的權貴們第二百三十八章 藥丸第三百三十九章 嚇破膽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意興隆第一章 南非快遞第二百九十九章 少年要殺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少年要殺人第六十二章 趙家傳統技能第九十四章 輕輕的,他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紅紅火火彈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擊鼓第一百三十五章 生生造化液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秋大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上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開工大吉第七十六章 趙公子的人選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帝、元輔和科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風不與趙子便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錢更寶貴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別動隊第一百零一章 偶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