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垂拱殿

第二日,雲錦東在驛館才起不久,忽來了兩位班直尋他,班直就是皇帝的近衛禁軍,歸屬殿前司統策,分很多類,來尋的是承旨班直。

雲錦東被承旨班直尋見,自然大爲意外,他的官職雖然很重要,但若是讓皇帝入眼的召見,卻是不容易的。

隨了班直去入了皇宮,周國的皇宮比唐國皇宮佔地大了很多,但景緻不如唐國皇宮的奢華,雲錦東以前來過一次皇宮,見過一次皇帝陛下,但那次是隨大流進見的。

到了垂拱殿外,班直讓他候着,雲錦東心情有些忐忑的候着,想着皇帝陛下爲什麼會召見他,他這些年一直克已盡職,基本沒做過什麼違法的勾當,周國對軍隊的軍紀非常重視,對違犯軍規的,一向是不容情。

“應該是想問問天雄軍的狀況,或者與天風有關?”雲錦東猜度道。

他昨日去見陸天風,就是出於了懷念與陸七父親的情誼,沒有別的什麼心思,不過與陸七的一番親聊,他也是感覺了不大好,感覺陸七可能會牽扯了麻煩,他原以爲,陸七與周國的重臣沒有什麼牽扯的。

候了半時,班直出來讓他進去,雲錦東收起了雜思進入了垂拱殿,垂拱殿是周國皇帝平常議政的所在,多數的國家大事都是在垂拱殿處理的。

雲錦東一進入垂拱殿,立刻看見了四位穿紫色官衣的大人,紫色官衣都是人臣之尊,雲錦東一眼就看清了有兩位認得,一位是宰相薛居正,一位是吏部尚書趙普,其實周國的尚書,基本都是副宰相。

“臣天雄軍左軍虞侯雲錦東,叩見吾皇,吾皇萬歲。”雲錦東跪叩在地。

“卿家起來吧。”御案後的周國皇帝,平和說道,那是一位面容方正,兩鬢和鬍鬚有些花白的雍容人物。

“謝陛下。”雲錦東起身恭立。

“雲錦東,天雄軍如今怎樣了?”周皇帝問道。

“回陛下,臣麾下的將士,每日操練不輟,都是隨時可以爲國效命的精銳。”雲錦東自信的回答道,他只言了自己。

“很好,這個你看看。”周皇帝說道,有內侍將一個摺子送到了雲錦東手中。

雲錦東謹慎的打開看了,卻是神情多了意外,摺子裡竟然是壽縣官員的上書,言有壽縣人氏陸東虎,密告陸氏家主與唐國官員陸天風秘密勾結。

“陛下,這個陸東虎是誣告。”雲錦東看完恭敬說道。

“誣告?你說。”周皇帝平和道。

“陛下,陸家的事情,臣是知道的,當年陸天風的父親,與臣是戰友,重傷後遷去了江南,遷走時將家宅和兩家鋪子託給了陸東虎,昨日臣與陸天風在一起喝酒,敘說了當年的往事,陸天風說他回去了壽縣拜祖,想是陸東虎怕陸天風會索回了家宅和鋪子,所以就行了誣告,但事實上,陸天風沒有想收回了家宅和鋪子,他根本不在乎壽縣的財產得失。”雲錦東解釋道。

“陸天風買了定國公的清風酒樓,是很有財力,沈卿,此事不予問罪。”周皇帝平和道。

“臣領諭。”一個紫袍大官迴應,應該是掌刑司的。

“雲錦東,陸天風的事情,朕有所聞,他在江南據有了歙州,號稱有十萬軍力,他既然在開封府買了清風酒樓,可是有心歸屬了大周。”周皇帝問道。

“回陛下,陸天風是有心歸屬大周。”雲錦東回答道,他不敢說了無心歸屬。

“既然是有心歸屬,那爲何不投書請歸?”周皇帝問道。

“回陛下,陸天風說過,他佔據歙州擁兵自重,是迫於生存而爲,他不想留了反唐弒君的惡名,所以只願採取觀望,不願受命起兵。”雲錦東爲陸七辯解道。

“陛下,陸天風若是那麼的說話,分明是狡獪之心,此等搖擺的觀望,就是想了保留求貴的勢力,其心可誅。”一個紫袍圓臉的大官突然說話,指責陸七的罪名。

雲錦東一驚,說話的竟然是趙普,他遲疑一下,恭敬道:“陛下,陸天風言,李國主就是想殺他,才讓他來了大周,只是一路行來,受命之人都不敢了向陸天風下手。”

“一派胡言,若是真有吳王之殺令,怎麼就不敢下手。”趙普冷言呵斥。

“大人,陸天風是一員戰將,有百人敵的本事,受命之人殺不得陸天風。”雲錦東恭敬爭辯道。

“你是親見?”趙普冷問道。

“下官是聽林大人說的,林大人是自江南迴來的。”雲錦東恭敬迴應,內心裡卻是一片寒顫,得罪了趙普,日後可是福禍難知了,但他不能不爲了陸七說話。

“好了,陸天風既然不願反唐弒主,朕不宜強他,不必多言了。”周皇帝忽平和說了話。

雲錦東忙恭敬低頭,耳聽周皇帝又道:“雲錦東,朕另有重任予你,你回去候着吧。”

“謝陛下,臣告退。”雲錦東恭敬辭禮,後退了三步離開了。

雲錦東一走,周皇帝平和道:“朕想明春拿下了唐國,你們認爲如何?”

“陛下,拿下唐國只怕不易,我們缺少渡江的大船,而且之後的佔領守禦,也會牽制了大量的軍力。”宰相薛居正說道。

“不拿下了唐國,日後晉國對大周的威脅會越來越大,據傳回來的信息,越國事實上已然被晉國吞滅了,蘇州和常州的張氏,可能也歸降了晉國,因爲晉國的商路,已然是自蘇州通達了楚地,還有去了越國金山駐紮的大周軍力,早就被滅了,若是繼續縱容了晉國,那是在養虎爲患。”周皇帝說道。

“陛下若是攻唐,打算用多少軍力?”薛居正問道。

他是宰相,得爲戰事做出了預算,大軍出征,事實上牽一線而動全身,糧食,抽丁募兵,軍用,以及各種後備,打仗就是燒錢。

“朕打算出軍三十萬,兵力少了,朕擔心抵禦不了晉國的進攻。”周皇帝說道。

四個周國重臣神情凝重了,互相看了看,一時竟然沉默了,三十萬大軍攻唐,那對周國而言會陷入了危機,大軍過江難返,一旦燕國或夏國藉機犯邊,那周國就會陷入了多方作戰的境地。

“朕會做出欲攻巴蜀的備戰,讓晉國軍力不得不西調增援荊州,晉國的弱點就是國域爲長蛇,軍力不能及時的調動,另外江陰張氏既然歸降了晉國,那大周攻唐,江陰張氏就會遲疑的不能及時支援,大周不能讓晉國先得了唐國之地。”周皇帝平和說道。

四個重臣紛紛點頭,薛居正起禮道:“臣等議戰。”

周皇帝點頭,平和道:“趙卿陪朕去走走。”

有三個重臣辭禮離開了,趙普留下,陪了周皇帝走出了垂拱殿,在了皇宮裡散步,周國皇帝常常這麼的與單個重臣散步,並非只與趙普,而且今日之議,沒有武臣的參與,備戰是文臣的事情,武臣只需要訓軍和隨時聽令出征。

“陛下是不是,願意接受了臣的建議?”趙普略恭的問道。

“你的建議,朕很不喜歡。”周皇帝平和道。

“陛下應該以國事爲重,成大事者,不應拘泥了小節,而且臣的建議,可以自然的達成,不需要陛下用旨意去強行做到。”趙普略恭道。

“你認爲陸天風與晉國,沒有關係?”周皇帝問道。

“陛下,陸天風與晉國有無關係,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夠挑起了唐國的內亂。”趙普恭敬道。

周皇帝默然,走了一會兒,才淡然道:“朕擡舉他,無需了什麼苟且,堂正即可。”

“陛下聖明。”趙普恭敬道。

第79章 湘兒的恨第164章 意外的算計第92章 應邀第117章 告狀第112章 ‘實言’第18章 殿前會第120章 良宵第92章 應邀第59章 上書與廟堂第114章 聽宣第94章 幕後第84章 西征第18章 冬青第162章 國治第1章 重返蘇州第38章 稱王第81章 常州大戰(九)第55章 殺威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35章 驅邪儀式第41章 孤弱寡聞第142章 謀害第158章 將計就計?第21章 強權第153章 心橋第137章 隱患第47章 營中話第64章 偷窺第115章 糧之暗戰第57章 言商第72章 帝策第65章 劫殺第99章 奇襲蘇州(五)第46章 出征第78章 雅蘭夫人第87章 所獲第151章 集英殿第84章 伴行第105章 徵北庭第46章 備歸第105章 棋手第109章 家第6章 玉竹第208章 勢不可擋第69章 追一齣戲第188章 亂起第64章 出巡第53章 追匪第204章 ‘大宋’第20章 團圓第65章 對叛第20章 兄弟聚第56章 陸天明第202章 作繭自縛第27章 軍人情誼第191章 陸天霖第114章 瞭解第157章 需要第123章 一封信第30章 籌謀第144章 偏廳會第4章 東禪寺第65章 對叛第89章 沙州第126章 舉薦第42章 榮昌第66章 六盤山第13章 東主第157章 斷腕戰略第124章 西風樓第28章 軍耗第179章 父子言第185章 血戰王屋山第51章 主動第19章 雲錦東第71章 策動第71章 策動第96章 驚心第61章 桃花運第21章 垂拱殿第74章 爭面子第12章 馬行街第53章 追匪第212章 移駕第70章 奪會州第77章 得軍第116章 母子言第55章 美人蜂第28章 林小蝶第209章 溝通第25章 一曲梟風第33章 灰鷹第138章 魚氏第3章 歸德軍第22章 會見第68章 誘陷第55章 美人蜂第172章 掀開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