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權監

夏大人一怔,細聲道:“陛下是不想,陸天風與太子殿下走的太近。”

唐皇點頭,道:“太子以前很依賴孟石,孟石走了,陸天風又成了太子的依賴,陸天風若是與太子接觸的久了,很容易成了太子的死士,朕扶植了公主府,可容不得了任何反噬。”

夏大人點頭,聽唐皇又輕語:“如今陸天風與榮氏成了死敵,日後陸天風所在的英王府軍,會去了南都,歸於南都留守節制,南都那裡,不只會有了英王府軍,公主府軍也該存在。”

夏大人默然,唐皇繼續道:“傳諭給萬斌,朕讓他牢握吳城軍權,不是讓他事事與朱武相左,要酌情而爲。”

“傳旨至寧國軍,新擴三團軍調防金壇縣長蕩湖南,若有萬斌的軍令至,新三團軍應令馳援,戰時歸於萬斌節制,原駐於金壇縣的寧國兩個團軍,不得歸於萬斌調令。”

“傳旨吳城軍,萬斌和朱武剿匪建功,統軍有方,萬斌拔升爲宣威將軍,朱武拔升爲明威將軍,其餘將士賞功,由公主府賜予。”

夏大人一一恭應,唐皇默然一會兒,問道:“大班,你說調馬卿去鎮南軍,適合嗎?”

夏大人一怔,道:“奴婢覺得,馬大人的年齡大了,在池州守成尚可,若是去了鎮南軍,只怕力不從心。”

唐皇默然,過了一會兒道:“朱卿是大才,在南都統軍多年,一直能夠拒了世家的侵蝕,朕想讓他來京城統帥了京軍,朕覺得京軍過於的安逸,應該加強操練了。”

夏大人遲疑一下,欲言又止,唐皇淡笑道:“你覺得什麼人適合統訓了京軍?”

“奴婢覺得於華將軍可以,只是於將軍對太子殿下,好像有些親近。”夏大人細聲回答。

“於華,朕不會用他在京的,朕已決定讓他去鄂州任刺史,兼任武昌軍節度使,原武昌軍節度使林仁肇,調任撫州刺史,兼任昭武節度使。”唐皇說道。

“陛下想調了那個林虎子去撫州?”夏大人訝道。

“林卿屢屢上書,建議乘着周國與燕國爭戰,能夠出軍入川,朕是怕了他妄爲,只能調他去撫州,他願戰,就與越國去戰吧。”唐皇無奈說道,語氣也含了厭煩。

夏大人也皺了眉,林仁肇,是聲望極高的元老武臣,出身閩地,在先帝時期屢立戰功,官至潤州刺史兼鎮海節度使,當今唐皇剛登基不久,林仁肇就上書請求強軍,以求能夠收復江北故土。

而當今唐皇本就不喜戰事,在內心更是懼怕與周國起戰,但也不能駁了元老武臣的爲國鬥志,於是以鄂州防禦不力爲由,將林仁肇調任的距離京城遠遠的。

夏大人是很不喜歡林仁肇的,卻是對陸七很有好感,所以有意無意的影響唐皇對陸七的不罪,原因很簡單,陸七一直對太監很尊重和恭敬,太監也是人,權監在爲主子服務之外,普通的太監最想得的是銀子,最高的權監最想得的卻是尊敬。

夏大人與林仁肇見過,當時他恭敬的拜見林仁肇,結果林仁肇只是皺眉的看了他一眼,那神情給夏大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厭惡,輕視,不屑一顧的反應,所以夏大人非常的不喜歡了,太監的記恨,比女人的小心眼是可怕很多的。

“陛下,林大人出身閩將,在閩地擁有極高的威望,先帝在時,也是忌諱的放在了京城不遠,實不宜調任撫州的。”夏大人說了話,理由還很充分。

唐皇一怔若有所思,道:“京城這裡,也不宜放他的。”

“奴婢覺得,可以爲南都留守,朱大人可以不兼任了南都留守。”夏大人細聲進言,卻是有意的剝奪了林仁肇的節度使軍權,南都留守主要是刺史的權責。

唐皇點頭,又想了片刻,才道:“調任林仁肇爲南都留守,封其爲豫國公,賜郡王開府儀,加恩衛尉寺三千勳衛,食邑信州三千戶。”

夏大人一怔,繼而恭應了,他明白這位皇帝主子並不昏庸,只是本心厭戰和容易猜忌,他的本意是要報復林仁肇失去軍權,可是皇帝卻明白林仁肇是大功名臣,只能升,不能貶,既然放去了南都,那乾脆封了國公的加恩,即顯了皇恩浩蕩,又能夠有那個地位去牽制了榮氏,林仁肇是不會與榮氏勾結的,因爲與第二代榮國公,在軍中有過嫌惡之事。

陸七安心的在軍營裡,吃過了飯後,與狄平等人在一起聊說軍事,狄平卻是知道很多唐國與越國的軍力對峙形式。

唐國與越國的邊境線是很長的,除了太湖是水域邊境,其它的幾乎都是陸地邊境,而越國最喜歡在常州和信州一帶侵襲唐國,中間的越國湖州與宣州邊境,極少會出現戰事,越國那邊是衣錦節度使軍,唐國這邊是寧國節度使軍,寧國軍的防禦觸角東至金壇縣,南至歙州的歙縣,兵力跨度是非常大的。

陸七又問及了常州的形式,狄平言,常州的敵我形式很亂,常州有五縣,晉陵縣是州治,江陰縣在晉陵縣東南,江陰縣與晉陵縣的南方的無錫縣,如今無錫縣在先帝時就被越國攻佔了。

而晉陵縣的西南依次是武進縣和宜興縣,就是與金壇縣相鄰的兩個縣域,不過這麼多年來,宜興縣早就成了兩國的戰場,武進縣也是常常爭奪之地,事實上,完全屬於唐國的就是晉陵縣和江陰縣,而江陰縣就是張氏地盤,據說有一萬五千大軍鎮守,還有五千節度使牙軍,在晉陵縣駐紮,那卻是歸屬朝廷直轄的。

“這麼說,常州的兵力,就是江陰軍。”陸七問道。

“不是的,應該還有三四千的團練軍,據說是蕭氏給養的地方兵勇軍,另外州衙還有千名官兵,再加上新去的吳城軍,常州的唐國兵力也是不弱的。”狄平回答道。

“越國有多少兵力?”陸七問道。

“在常州投入的兵力具體不知,只知道進襲常州的越國兵力出自中吳節度使軍,中吳節度使軍的公開編制是七萬。”狄平回答道。

陸七聽了若有所思,又聽狄平道:“另外太湖之中還有兩三千的湖匪,據說那些湖匪已然傾向越國,常常配合越軍進襲劫掠。”

陸七聽的皺了眉,他的心敏感的觸思了一個可能,那就是借刀殺人之策,張洪波的被劫殺,吳城軍的開駐常州,如果他是江陰軍的主腦之一,肯定會憤恨和感到了危機。

但是正如貴五叔所言,直接的悍然襲滅吳城軍,不確定的後患太大,可是江陰軍還可以利用了越軍打擊了吳城軍,那就是出使了越軍,秘密訂立觀戰的約定。

而越軍也不會希望唐國在常州的軍力增多,在得到江陰軍的秘密觀戰約定後,在渴望建功的心理下,八成會願意出軍襲滅了吳城軍,陸七的心又擔憂了,關鍵是吳城軍不堪強軍一擊,而且還被唐皇的干涉,使得將領的行事畏首畏尾了。

“只能是讓姚鬆再跑一趟,提個醒。”陸七無奈暗思。

他信得過朱武的將才,問題是朱武不是主帥,而且朱武沒有他知道的多,不能在錯綜複雜的敵我心態上,觸思了危機的可能。

第76章 常州大戰(四)第62章 虛與委蛇第48章 問蝶第64章 想離第48章 後臺第176章 守護第34章 意外的故人第72章 推波第43章 殺虎第73章 常州大戰第137章 隱患第96章 都護府第51章 幕後第59章 畫餅第167章 白鈴兒第42章 形勢第111章 自辯第81章 化解第65章 對叛第23章 小馥的使命第121章 抵開封第52章 意外之事第196章 家族第20章 梟匪之性第171章 北方戰略第76章 平海第52章 剿匪第114章 羽鷹豈是林中鳥第72章 賢妻第112章 老奸第125章 立信第89章 言出必行第50章 擊匪第4章 知信第54章 代言第94章 得常望蘇第51章 離間第82章 引見第210章 惜情第77章 得軍第99章 奪夏口第122章 過路錢第57章 句容縣之戰(二)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34章 周大帥第126章 貢生第51章 離間第39章 求詢第95章 出動第71章 朝議第42章 榮昌第118章 惹怨第54章 代言第76章 平海第100章 帥之隕第68章 難關第73章 車中語(三)第56章 陸天明第172章 大江東去第17章 懼外壓內第81章 運籌第169章 皇甫繼勳第33章 求親第80章 烏蘭渡第21章 稱心如意第7章 計劃第98章 七月初第3章 好逑之心第108章 變故第81章 運籌一齣戲第3章 歸德軍第102章 據荊州第69章 追第157章 需要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55章 戰況第77章 變故第10章 吳老爺第109章 教誨(二)第24章 約第71章 策動第29章 臨川縣第111章 見上官第104章 西州第1章 江寧第24章 望山第142章 趙普第29章 帝王心術第106章 蘇常治第173章 西巡第19章 雲錦東第3章 賜婚第83章 林仁肇第19章 蕭氏第60章 王彥升第68章 誘陷第11章 旨意第26章 夜話第191章 陸天霖